“原则上是这样,但规定是死的,人是活的。”凌云当机立断,语气坚定有力,“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更不能抱着资金饿死。我提议,立即组织精干力量,对全县的财政资金,特别是各类专项资金,进行一次彻底、全面的摸底排查!我们要在严格遵守国家财经法规和政策红线的前提下,解放思想,创新资金使用和管理方式,想办法把那些‘沉睡’的、使用进度缓慢的、效益不高的分散资金整合起来,形成合力,集中力量用在最急需、最关键、最能惠及民生的项目上!”
他随即转向办公室主任马卫国,明确指示:“马主任,请你立即负责协调,今天下午就正式成立‘北山县专项资金清查与优化使用工作小组’。小组由财政局牵头,审计局、发改委全程参与配合,必须把每笔资金的底数、进度、结余和调整空间都搞清楚!”
当天下午两点,在凌云的主持下,工作小组的第一次会议就在财政局会议室召开。会议室里堆满了各个部门报送的账本、报表和项目文件,工作人员忙碌地分类、整理、核对数据,气氛紧张而有序。
凌云对工作小组的成员们强调:“这次清查,不是简单的数字汇总。我们要把每一笔专项资金的来龙去脉、政策依据、使用进度、形成结余的原因,以及是否存在在规定范围内可以优化调整使用的空间,都彻底搞清楚,形成一份详尽的、可操作的分析报告。这是我们下一步决策的基础。”
与此同时,凌云也安排办公室主任马卫国着手制定一个详细的调研计划。“接下来的一周,我们的日程要排满。”凌云对马卫国说,“不仅要摸清家底,还要向外寻策问计。我们要密集走访县里的重点企业、主要金融机构,还要去请教几位经验丰富的退休老领导,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寻找破解困局的新思路、新办法。”马卫国认真记录着,不时提出自己对调研对象和行程安排的建议。
次日上午九点,凌云首先来到了北山县农商行进行调研。农商行行长李伟在会议室热情接待了凌云一行。“凌县长,我们行对县里目前的财政状况也非常关注。”李伟开门见山地说,“作为扎根北山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非常愿意在合规的前提下,为县里的重点项目建设提供力所能及的融资支持。”
“感谢李行长的支持态度。”凌云点头表示认可,“具体来说,农商行有哪些可以对接的合作方式和金融产品?”
李伟显然有备而来,他详细介绍了多种创新金融方案:“针对政府项目,我们可以提供期限灵活、利率优惠的中长期项目贷款。同时,我们也可以发挥桥梁作用,帮助县政府招商引资。比如,我们可以为参与政府项目的上下游企业提供供应链金融服务,有效缓解中标企业的短期资金压力。此外,我们还可以协助县里研究和申请发行乡村振兴专项债券,目前国家和省里对此类债券有政策倾斜,我们可以积极争取,看能否让北山成为试点县之一。”
下午两点,凌云又马不停蹄地来到县内的利税大户——北山矿业公司进行调研。公司总经理张大山是个直性子,在会议室里直言不讳:“凌县长,县里要发展,改善营商环境是关键。我们作为本地企业,当然愿意为家乡的发展出力。但在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剧烈的形势下,企业自身的经营压力也非常大。”
“企业目前面临哪些具体的困难?又希望政府在哪方面提供支持?”凌云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
张大山详细列举了企业面临的困境:“主要是市场需求疲软,产品价格相比去年同期下跌了超过百分之二十,而环保、安全等方面的投入却在持续增加,导致企业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我们迫切希望政府能在税收缴纳、社保费率、土地使用税等方面给予适当的缓缴或减免政策,帮助企业渡过眼前的难关。”他顿了顿,语气诚恳地补充道:“虽然企业现在确实很困难,但我们深知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我们愿意与县政府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如果县里的重点项目有需要,我们也可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参股、垫资等方式参与投资建设。”
调研结束后,凌云在返回的车上就立即安排财政局牵头,研究制定帮扶企业、纾困解难的具体政策细则。“帮助企业实质上就是帮助我们自己,保护税源。只有企业发展好了,生产经营稳定了,我们的财政收入才有坚实可靠的保障。”他对随行的财政局副局长这样说道。
周三上午,凌云特意在县政府小会议室邀请了几位德高望重的退休老领导进行座谈。原县长,年近八十的王老同志语重心长地说:“云县长啊,我在北山县工作了大半辈子,经历过比现在更困难的时期。那时候,要钱没钱,要物没物。关键是要有过紧日子的思想准备,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同时,更要善于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大家勒紧裤腰带,同心协力,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老人的话语朴实,却充满了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和宝贵经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海鲜摊到局长桌请大家收藏:()从海鲜摊到局长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原政协主席李老接着补充,他的思路更为开阔:“除了节流,更要着眼于开源。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比如,我们北山的生态环境好,农产品特色鲜明,可以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乡村旅游,这些都是投入相对较少、效益持续期长的好路子。我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我们也遇到过类似的财政困难时期,当时就是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鼓励个体私营经济,最终闯出了一条路,渡过了难关。”
老领导们结合亲身经历提出的建议,让凌云深受启发。他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将这些宝贵的建议详细记录,整理成文字材料,分送各位副县长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学习研究,作为后续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
经过一周高强度的密集调研、座谈和内部梳理,周五上午,凌云在县政府常务会议室主持召开了规模更大的财政工作专题会议。与会人员除了政府组成部门负责人外,还特意邀请了十多位有代表性的企业家和县内主要金融机构的负责人。会议室里坐得满满当当,气氛热烈而又带着几分期待。
“今天把大家请来,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共同研究探讨破解当前北山县财政困境的有效办法和可行路径。”凌云的开场白简单直接,直奔主题,“在座的各位,有的是管理方面的行家,有的是市场一线的高手,有的是金融领域的专家。希望大家不要有顾虑,畅所欲言,多提宝贵意见,特别是那些具有可操作性的具体建议。” 他真诚的态度感染了在场的人。
一位本地的建筑企业代表王总首先发言:“凌县长,各位领导,我有个不成熟的建议。对于石门村道路这类有稳定收益预期的基础设施项目,政府是否可以优先考虑采用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由我们企业先垫资进行建设,政府再根据协议分年度或分期支付使用费或租赁费。这样既解决了政府当期资金压力大的问题,也给我们企业提供了参与家乡建设、获得长期稳定收益的机会。” 他的建议立刻引起了在场其他几位企业代表的兴趣和共鸣。
一位从省城请来的咨询公司负责人则从机制建设角度提出建议:“可以尝试建立‘北山县重点项目融资常态化对接机制’。由政府相关部门定期梳理、发布有融资需求的重点项目清单,定期组织银企对接会、项目推介会,为资金找项目,为项目找资金。现在市场上其实并不缺资金,很多社会资本都在寻找好的投资标的,关键是信息不对称,政府需要扮演好‘红娘’的角色,搭建好平台。”
一位来自市里的金融专家则提出了更前沿的想法:“除了传统的银行贷款、PPP模式,县政府还可以考虑牵头或引导设立‘北山县产业发展引导基金’。通过财政资金少量出资作为‘种子资金’,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金融资本参与进来,采用完全市场化的方式运作,重点投向县里规划发展的主导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这样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
会议从上午九点一直开到中午十二点半,大家讨论得异常热烈,提出了数十条有价值的建议。凌云始终认真倾听着每个人的发言,不时插话询问具体细节、实施难点和潜在风险。会后,他顾不上吃午饭,立即组织财政局、发改委、法制办等核心部门负责人,召开小范围会议,要求大家根据今天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结合前期摸底情况,尽快研究制定出几套具体的、可供比选的解决方案。
接下来的整个周末,凌云都带着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在县政府会议室里加班加点,深入研究、反复论证各个方案的可行性和潜在风险。周一下午,一套相对成熟的“北山县财政困境综合解决方案”初步形成。凌云再次召集所有政府部门负责人开会,对方案进行讨论和完善。会议室里,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期待和振奋的神情。
“经过前期充分的调研、座谈和反复论证,我们初步提出了一个以‘统筹整合、多方筹资、绩效管理’为核心思路的解决方案。”凌云站在投影幕布前,详细阐释方案内容,“首先,是内部挖潜,在严格遵循政策底线的前提下,对性质相近、目标相似的各类专项资金进行科学整合、统筹使用。比如,我们可以尝试将分散在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局、水务局、交通局等多个部门的涉农资金、乡村建设资金,进行有机整合,设立一个‘北山县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资金池’,实行‘大类间打通、跨类别调剂’,统一规划、统一申报、统一实施、统一监管,集中力量支持乡村振兴领域最急需、最重要的项目。”
他进一步解释道:“具体操作上,我们会制定详细的整合清单和负面清单,明确哪些可以整合,哪些必须专款专用。整合后的资金,将重点投向像石门村道路、全县饮水安全这类具有全局性、基础性、紧迫性的民生项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海鲜摊到局长桌请大家收藏:()从海鲜摊到局长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