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674章 孔鲤去世

春秋鲁国风云 第674章 孔鲤去世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1 12:24: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如果说,修编六艺是晚年孔子最伟大的事业,那这个事业可谓是伴随着老天对这位老人无情地打压而进行着的。

公元前483年,六艺修编刚有了一些进展时,孔子唯一的儿子孔鲤因病去世!

孔鲤,子姓,孔氏,名鲤,字伯鱼,孔子独子,生于公元前532年,于公元前483年去世,享年50虚岁。

这一年,孔子69岁。

老年丧子,于任何人来讲,都是莫大的悲凉。世间悲哀,如白发人送黑发人,也算是顶级悲哀了。

老天,就这样给了孔子一个沉重的打击。

操持着儿子的丧事,孔子老泪纵流。

想起以前的点点滴滴,孔子悲从中来。

公元前532年孔鲤出生时,由于当时鲁国国君鲁昭公派人送来一条大鲤鱼以表祝贺。孔子就以此为荣,给自己的儿子取名为鲤。孔鲤成人后,赠字伯鱼。

在孔子的希望中,儿子孔鲤应该是儒学集大成者。但令孔子失望的是,孔鲤的天资很一般,按孔子表扬人的标准,孔鲤几乎没有什么值得孔子赞美一下的事。

只是令孔子没料到的是,孔鲤本人虽然很一般,但他生了个超级厉害的儿子,孔汲。

孔汲,姓子,氏孔,名汲,字子思,孔子之孙,生于公元前483年,卒于公元前402年,享年82岁。

孔汲在儒学发展史上,起着“上承孔子中庸之学,下开孟子心性之论”的重要任用,甚至对后世宋代理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古代,孔庙有四配,即孟轲、颜回、曾参和孔汲,即孟子、颜子、曾子和子思,加上孔子本人,并称儒家五圣。

儒家五圣,孔门占俩。一个是爷爷孔丘,一个是孙子孔汲,中间层的老爸孔鲤确实够郁闷的。

但有一个故事,说孔鲤非但一点也不郁闷,还挺无赖地炫耀了一把。

据说有一个晚上,孔子祖孙三代在院子里纳凉,孔鲤对孔子道:“老爸喂,你不要以为有多了不起,至少有一点你不如我:我的儿子,比你的儿子要强得多。”

孔子哑然,但这确实是事实。

旁边的孔汲抿着嘴正笑着,孔鲤把眼一瞪,又对孔汲道:“儿子喂,你也不要以为有多了不起,至少有一点你不如我:我的老爸,比你的老爸要强得多。”

孔汲哑然,但这确实是事实。

初听到这个故事,非赏感慨。但很快就发现,又被那些不实的史料给骗了!

因为孔鲤去世那一年,孔汲才刚刚出生!公元前483年,孔鲤去世,孔汲出生。

可怜的孔汲,一出生就失去了老爸孔鲤。

仅仅一岁的幼儿喂,怎么可能会参与这种祖孙三代纳凉闲聊的桥段,还聊出如此雷人的经典故事?

此时的孔子真陷于无尽的悲伤中,这是他两年来第二次因痛失亲人而悲伤。两年前,即公元前485年,夫人亓官氏过世,当时孔子尚在卫国。

而现在,儿子因病去世了。孔子怀抱着还什么都不懂的小孙子,他觉得自己实在对不起儿子,那就想方设法将孙子给照顾好吧。

为何孔子说对不起儿子孔鲤?

那是因为孔子周游列国时,就命孔鲤留在曲阜,好好照顾母亲。

要知道,孔子是从顶级人臣的地位上跌落下来,甚至根本无法在鲁国立足,无奈才离开鲁国流亡列国的!

在这种情况下,你说孔府上下,会有好日子过吗?

孔鲤多想追随在父亲身边呐,但他接受了父亲的命令:留下来,好好照顾母亲。

于是,在孔子率众弟子周游列国中,那些被历史记录下来的儒家经典故事,都与孔鲤无半毛钱关系。

孔鲤,就这样低调地守在母亲亓官氏身边,过着简单的生活。

生活也不那么好过的,物质上虽然有孔门弟子的接济,但精神上的痛苦真的非常人可比。

毛想想好了,从云端掉落地面这种级别的落差,给一个家庭或者家庭中的每一个人的打击说多大就有多大。

给孔鲤的打击还不止这样的家庭巨变带来的苦痛,他都快到知天命的年龄了,居然还没有儿子!

孔鲤很努力,少年时就很努力,然后青壮年时更努力,到了中年时也努力了,现在即将老年了,看来靠自己一个人努力是没有用了。

那就娶个妾吧,没有其他任何目的,就是为了传个宗接个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不不不,这句话在当时是没有的,那是后世的儒门领袖孟子说的。

而且,孟子虽然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但并非是指最大的不孝乃生不出儿子之意。

所谓不孝有三,一是正义面前,明知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父母陷入不义。这可以说是愚昧而不孝。

二是生活面前,眼看家境贫穷日子难过,父母都老而无力了,自己还不去赚钱供养父母。这可以说是无能而不孝。

三是长辈面前,不尽后辈本份。这可以说是无礼而不孝。

孟子认为,这三种不孝,尤以不尽后辈本份为最大的不孝了。其原话就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是,嘿嘿,很多人居然说,不孝有三,没有儿子为最大的不孝。

我勒了个去......又扯得离谱了。

所以,孔鲤就狠了狠心,在家境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咬着牙娶了一门妾,终于有了自己的儿子,孔汲。

相信孔鲤是带着幸福的笑离开这个世界的,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儿子。

相信孔子也是欣慰的,因为他终于有了自己的孙子。

相信所有对孔鲤有着一定情感的人们是欣慰的,因为历史不会埋没他,一位有着圣人级别的父亲和圣人级别儿子的鲁国士人。

这位鲁国士人很低调地生活在父亲孔子的光环下面,貌似最后就应该很低调地离开。但,正因为他的低调,给后世的我们留下了深远的历史文化---鲤庭。

鲤庭,就是孔鲤经过的庭院,由于孔子曾经严肃批评正好经过庭院的孔鲤,故留下了“孔鲤过庭”这个典故。

据说,孔子有一个叫陈亢的学生,有一次他偶尔发现孔子在庭院里单独教训孔鲤,态度非赏严肃,孔鲤恭着个身子,唯唯诺诺的样子。

虽然由于隔得远,陈亢一时没听清,但这个样子,看来是孔子给自己的儿子在开小灶了。

这也勿需大惊小怪,孔鲤要在同学中脱颖而出,当老师的父亲孔子给孔鲤补补课也很正常。

但在陈亢心里打了个结的,是每每想起孔鲤可以得到老师孔夫子的单独补课,而自己这样的弟子可没有这好处。

如果孔夫子把精华的内容单独讲给孔鲤听,而自己这样的弟子所学到的只是普通的,那实在不是滋味。

心里有个结,眼里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便往往自觉不自觉地往这个方向靠。终于又有一次,陈亢又在庭院里“逮”到了孔子单独教训孔鲤。

这下令陈亢再也无法淡定了,他后来悄悄对孔子道:“伯鱼兄,真羡慕你呐,有一个可以单独教授你的老师兼老爹。”

见孔鲤愣成了呆瓜样,陈亢就将先前看到孔子在庭院里教训事讲了。

孔鲤连连摆手,道:“陈兄,你误会了。这不是父亲在单独教授我功课,而是我经过庭院,见到父亲在那里,就上前去问安。

结果父亲见到我,就问我一些学问上的事。第一次问我的是《诗经》是否全部会背了,我说还没有,他就批评我,还告诉我读通了诗经,就能知道如何表达思想。

第二次是问我《礼记》是否掌握了,我说没有,他又批评我,还告诉我掌握礼记里面的知识,就知道了做人的道理。就这样而已,这些其实也是父亲平时对师兄弟们的要求。”

真的?

当然是真的,骗你是小狗。

陈亢又羞又喜,羞的是自己居然以小人之心度孔夫子这样的君子之腹,误会了孔夫子。喜的是自己选择拜孔夫子为师绝对不会有错,孔夫子不但光明磊落,而且对儿子与弟子能做到一视同仁。

陈亢将此事宣传了出去,后人有人就并这个故事概括为“孔鲤过庭”,并且又发明了“鲤庭”这个词,意思就是教育学生的地方,如教室。

现在,孔鲤去世了,我们很遗憾,因为他是孔子唯一的儿子。老年丧子的孔子,伤心极了。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