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618章 绝粮之困(5)

春秋鲁国风云 第618章 绝粮之困(5)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1 12:24: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正因为如此,颜回对孔子非常敬重,他甚至将孔子当自己的父亲来事奉,是对孔子最孝顺、最恭敬的弟子。

颜回对孔子的学说丝毫不怀疑,孔子所言所行,他用心记着,不但在思想上彻底领悟,更是做到学思渐悟,成为孔门弟子中对儒家学说最坚定的拥护者、践行者和宣扬者。

如今,颜回已经32岁了,正是一个人思想成熟期。

孔子很欣慰,他拥有弟子数千,但在他所有弟子中,颜回可谓是完全吸收了他的儒家学说,比自己的儿子孔鲤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孔子认为,颜回是能够真正继承自己衣钵的最可靠最坚定的儒门弟子。

颜回学思敏捷,才华横溢,全盘掌握了孔子所要宣扬的礼教,且对孔子所言所行绝对信奉,始终不渝,忠诚不二。

所以,每当有重大课题研讨时,孔子往往让颜回就自己提出的话题进行阐述。

颜回向孔子深施一礼,谦恭道:“弟子认为,若吾等庸碌无为,提不出正确的治国方略,这才是吾等的耻辱。

如今,吾等坚持道义,坚信提出的治国理政方略是正确的。然列国诸侯鼠目寸光,不容吾等,这正是列国诸侯的耻辱。

坚守心中的道义,无论历经多少难险,都应百折不挠,此乃仁人君子之为。哪怕如今穷困于此地,吾等仍不怨天尤人,方显君子之度量也。”

孔子听了大悦,他走上前,拉着颜回的手对众弟子道:“子渊所言,正合为师之意。所谓志同道合,今后子渊若成了富翁,丘愿帮子渊理财哦。”

孔子的玩笑话让大家都笑颜展开,颜回脸一红,对孔子深施一礼,道:“弟子不才,只是讲出了心里话而已。然夫子年事已高,如今粮绝于此,终归还是得想想办法。”

研讨学问时,大家都不觉得肚饿,现在又到了饭点,大家这才感到饥饿难耐。幸亏今日一大早,年轻一点的弟子都于附近挖了些野菜,还摘了些野果,大家就凑和着吃了一点。

谁知,当晚就有数名弟子身体不适,肚疼难耐,还拉了肚子。年轻的一点有几个,半夜呻吟,着实凄惨。

原来,这些天大家都本已筋疲力竭,身体虚弱,晚间吃了采来的野果野菜,谁知这些野果野菜有的微毒,有的过寒,让不少人害了病。

折腾了一宿,幸亏未有致命的,但已经有数名弟子病倒而不能起身。

孔子心如刀绞,如果再等几天,不用说这些生病的弟子,就是其余众人,也得饿死。

仲由、公良孺、司马牛等人互望了一眼,几人商议了一下,决定上山去碰碰运气,凭几人的武力,说不定可以打点野味来。

几人对孔子打了声招呼,就上山去了。

端木赐也没闲着,他决定再去贼人那里碰碰运气。如果不弄点药和食物来,自己一干人等说不定真要饿死于此谷了。

唉,任不齐怎么还不到?

端木赐相信任不齐已经顺利到达了城父,向楚王报告了孔夫子的困境,此时楚王应该已经派军前来救援了。

但不管如何,远水解不了近渴,眼下最需要的就是食物与药品。

唯一的办法,就是重金贿赂那些贼人,以此换食品药品。

端木赐仔细思量了一番,将言词给梳理了一遍,然后只身一人,手无寸铁,径直朝贼人军营而去。

盗贼军营前,自有兵士守卫,见端木赐走近,早就有兵士喝令。

营帐中走出那名首领模样的,持刀走近端木赐,见是端木赐孤身一人,放下心来,将刀入鞘,道:“早就有言在先,此路不通,先生还是原路返回吧。”

盗贼首领言辞倒也温和,这早在端木赐意料之内。

这些天,端木赐就想着一个问题,为何这些人不动刀行凶,只是围困住自己一行人?

很显然,这些人既非谋财,更不想沾血。他们绝对不是什么盗贼匪徒,而是奉命行事的军人。

春秋时期,参军入伍,并非是谁都有这个资格的。有资格的,是士一级以上的国人,在军中有一定官职的,或者是战车上的甲士,有许多甚至是大夫级别的。

士级以上的人,当然懂礼。只要懂礼,那就有得一谈。

端木赐相信,只要自己以礼相待,对方定然会给自己一谈的机会。只要自己有机会说出一番话来,那凭自己的口才,也许会说服对方提供必要的食品与药品。

心中大定,端木赐向首领拱拱手,道:“吾知将军把孔夫子及吾等困于此地,实乃奉命行事,不得已而为之,故未有半点责怪将军之意。

吾今日前来,亦奉师命矣。数日来,将军只是奉命阻止吾等前行,并未对吾等有加害之意,吾师孔夫子感念将军,故命吾前来示谢。”

言罢,端木赐朝那首领深施一礼。

那首领怔了一怔,想不到自己率军将孔子等人围在此谷数日,人家非但不怨恨,反而差人前来道谢。

人家有礼,当然得以礼还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首领向端木赐还了一礼,叹了一声,并未多话。

孔夫子乃世间贤人,自己虽奉命行事,但毕竟对夫子不利,首领当然有些内疚。

端木赐观察着首领的表情,更加相信自己的判断,那就继续吧。

“奉命而行事,君子之忠也。无论如何,将军乃知礼守节之人,吾等深为佩服。”端木赐道。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端木赐此言一出,那首领听得心头舒畅,连周围一众兵士也有不少脸上露出善意的笑来。

首领咳了一声,故意装作严肃道:“先生既知吾等不得已而为之,又何必前来交涉?吾率众弟兄于此,只知道守住此谷口,不得放一人通过。先生还是请回吧。”

端木赐点点头,道:“将军所言甚是,然数日来,吾等早已粮绝,吾师孔夫子已整整一日滴米未进,更兼年迈体弱而不幸染病,众师兄弟亦有因误食有毒野菜野果而中毒。故吾今日前来,乃向将军求些米粮药品,希望将军成全。”

首领怔了一怔,孔子一众人挨饿染病他自然知道,但他也知道,对这帮儒生来讲,宁可饿死,也不可能乞讨的,更何况是孔子夫子这样的人。

但眼前这位风度翩翩的孔子门弟子,居然当着那么多军士的面,厚脸向自己乞讨,难道孔夫子在困境中居然丧失了气节?

首领有些失望,他摇了摇头,对端木赐冷冷道:“先生真的确定要索取米粮?”

端木赐微微一笑,再将身上所挂玉佩解下,递给首领,道:“将军误会了,吾愿以此玉换米粮和药品矣。”

哦,不是来乞讨,是来购买啊。

首领松了口气,他接过玉佩,仔细看了看,吃了一惊,然后又叹了口气,为难道:“此玉乃上上之品,若于市换粮,可值数车米粮。只是,先生应知,军中米粮药品,岂可用于交易?孔夫子因饿致病,吾虽遗憾,但实在帮不了忙。”

说罢,首领向端木赐微微躬身以表示歉意。

私卖军粮,当为死罪,端木赐当然知道。

但端木赐早有应对,他亦叹了口气,向首领施了一礼,道:“将军既为难,吾又何敢强求?这就告辞了。”

说罢,转向欲走。

首领忙叫住端木赐,将玉佩递还端木赐,怀着歉意道:“那就归还先生玉佩。”

端木赐笑了笑,道:“此玉本为吾祖传之物,然今于吾已无用。一行将饿死之人,还惜一玉乎?将军乃有德之君子,此玉与将军有缘,吾既已解下,就赠予将军吧。”

端木赐言毕,向首领施了一礼,转身就走。

端木赐走得很慢,他相信自己这一番话,定会打动这些兵士。

只要这些兵士对孔夫子的同情心和尊重感提升到一定的高度,那自然会有人在得知孔夫子已然绝粮行将饿死之时,偷偷将米粮奉上。

首领怔在那里,一众军士不少人已然动容,早就生了恻隐之心,一个个带着怨气看着首领。

难道,就这样看着名满天下的圣贤孔老夫子,真的饿死在自己眼前?

首领顿时压力倍增。他皱了皱眉,突然自言自语道:“军粮不可私售,但吾相信兵士每日所领取的米粮配额,也许有兵士尚有多余,此乃军士之私粮也,不受军规约束。”

早有军士明白此话是几个意思,正如首领所言,这支数百人队伍,分五人一组,由伍长从军需官处领取米粮,自行埋锅造饭。军中自有饭量小的,于是伍长就依据实际情况下米,自然会有些米粮多余。

此时听首领一暗示,早有兵士追上端木赐,把端木赐叫回军营。

接下来,就是你一小斛他半小斛,很快,端木赐面前就堆了整整十数斛米!

那药品呢?同样道理,数百人中,当然也会有生病的士兵,有受伤的,有饮食不当拉肚子的,也有中毒的,医官都配给了药品。

这些药品,分配给了个人,就属于个人的私物了。

于是,药品也有了,量虽不多,但对于只有几十人的孔子一行人来讲,足够了。

端木赐朝首领以及众军士深施一礼,不再多话,急急带着这些米粮药品回到孔子面前。

当得知端木赐是如何弄来这些此时对众人来讲最宝贵之物时,孔子的眼睛湿润了,他喃喃道:“上天有好生之德......”

当被围困数日已绝粮时,谁会想到,就是围困自己的那些“坏人”,居然给出了救命的米粮!

既做到不违反上级命令,完成围困自己一行人的任务,又机智打了个军规的擦边球,在自己一行人绝粮之际,提供了救命的粮食!

君子,这些来自陈国或者蔡国的军人,扮成盗贼的军人,都是君子!

孔子突然想起在卫国匡邑、蒲邑时的境遇,一些根本不可能留名于史料,却在自己最为困难危险之时的张三李四等人,所行之事,满满的春秋大义!

后来,孔子对颜回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大地有载物之厚,君子有成人之美。”

相信当孔子说出这千古名句时,他一定又回想起自己率众弟子周游列国时,在卫国、陈国、蔡国、楚国经受磨难的这些遭遇。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