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610章 入楚之难

春秋鲁国风云 第610章 入楚之难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1 12:24: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公元前489年,孔子63岁。

祖国鲁国,国君为鲁哀公,已经当了五年国君了。鲁哀公的工作与生活比较轻松,因为整个鲁国都被三桓牢牢掌控着。

此时,鲁国的卿大夫为大司徒季孙肥,大司马叔孙州仇,大司空仲孙何忌,大司寇公鉏极,大司士子叔还。

公元前492年夏,鲁国前执政上卿季孙斯去世前,曾留下遗言,希望鲁国能召回流亡在卫的孔子回国治政。

当时,孔子与众弟子经过认真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暂时不能回鲁国,危险指数过高。

那是因为季氏家族在季孙斯去世后发生了重特大事变,最后由季孙肥窃取了宗主之位。季孙肥得位来路不正,又怎么可能真正能够执行已去世的父亲季孙斯的遗命?

所以,孔子虽然放弃了回国机会,但让冉求先回鲁国看看。

冉求本就是季氏家臣,凭其高尚的德行、渊博的学识、非凡的管理能力,再加上本就与季氏家族有渊源,故很快就被季氏家族录用为家臣。

鲁国国内,此时可谓三桓团结,过过二流诸侯的日子不成问题。且鲁国早无争霸雄心,故总体上比较太平。

鲁国念念不忘的,是蚕食邻居邾国。这些年,邾国被鲁国整惨了,整个国家已然四分五裂,城邑不断被鲁国侵占。

鲁国的国际眼界,主要的就是邾国。嘴边的肉,不能让人家给吃去。

这是当时传统中原诸侯列国的普遍心态,即列国时时不忘抓住楚国无力北上、晋国内乱不已之大好时机,趁无人来主持江湖公道之际,蚕食吞并周边小国,以壮大自己的实力。

如宋国,向传统敌国曹国下了手,整个将曹国整得奄奄一息。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再过一年,即公元前488年,春秋十二诸侯之一的传统中原诸侯曹国,将亡于宋国。

宋国吞并曹国的过程中,牵涉到了同为宋国世敌的郑国。于是,郑国与宋国也打得不可开交。

鲁国吞并邾国的过程中,同样也牵涉到了其他诸侯,那就是早就有意剑指中原的军事强国,吴国。

不甘心即将退出春秋舞台的邾国,得不到中原列国诸侯盟主晋国的庇护,也得不到强大的齐国的庇护,转而投向了吴国。

于是,吴军抓住机会北上了。

吴国北上争霸,势必掀起滔天巨浪。

晋国无力主持中原诸侯联盟具体事务,在平定了中行氏、范氏两大家族叛乱后的晋国,此时是赵、韩、魏、智四大家族掌权。

四大家族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壮大家族实力上,哪还有闲心管你们列国诸侯那点事?

而且,为了利益最大化,晋国将三军六卿制改革成了两军四卿制,去中军,仅设上下两军。

晋国,只需要四大家族就够了,不需要六大家族。

上军元帅赵鞅成了晋国的实际掌权者,在瓜分了中行氏、范氏两大家族地盘后,为进一步扩大赵氏家族势力,赵鞅盯上了鲜虞国。

于是,晋国以惩处鲜虞国帮助中行氏、范氏叛乱为理由,大举向鲜虞国发起了进攻,攻占了大片地盘。

这些地盘的获得,说好听一点那是晋国的国土面积得到了扩充,但实际上,是晋国如今的第一大家族赵氏家族实力得到了扩大。

既然晋国不管春秋江湖了,那按理一心想着欲取代晋国成为中原诸侯联盟盟主的齐国应该要跳出来了。但令列国诸侯目瞪口呆的是,齐国整个乱了!

一代雄主齐景公去世后,其子公子荼继承君位,但国政大权被田氏、鲍氏等家族掌控。

就在孔子与众弟子还在陈、蔡、楚一带为前途命运而奔走时,公元前489年秋,齐国公子阳生在田氏家族一手策划下,发动政变,弑杀了国君荼,抢占了国君之位。

齐国先是因齐景公时期倾全国之力与晋国争霸,趁晋国内乱之际,组建了中原列国联盟强势讨伐晋国,结果大败亏输,国力严重受损。

如今又是国内爆发政变,随着国君被弑杀,一大批公族大夫受到牵连,国力更次严重受损。

此时的齐国,完全泯灭了春秋争霸的雄心。

晋国不管了,楚国还在养伤,齐国衰落了,那已然成为军事强国的吴国,会放弃进军中原的大好机会么?

公元前489年,刚过完年,吴国就大举侵略陈国。

吴军向陈国用兵,用意非常明显。此时的蔡国已经完全倒向了吴国,吴国如果将陈国一举拿下,那楚国在江汉淮一带,就不再有稳定可靠的盟友。

吴国知道楚国虽十余年前差点被自己灭国,但楚国地大物博,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基础没受到根本性的摧毁,吴国想要称霸中原,必须将楚国死死摁在南方。

但楚国国君楚昭王是一位强悍的主,自公元前506年在吴楚柏举之乱败于吴军后,全身心投入振兴楚国、向吴国复仇的大业中。

吴军进犯陈国,楚昭王不顾身体有病,亲率楚军救援。

公元前489年秋,楚昭王陈兵城父,准备与吴军决一死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此时的孔子及一众弟子,已经到达了蔡国。在吴国兵威下,蔡国完全归顺了吴国,孔子欲说服蔡国归顺楚国,完全成了一个肥皂泡。

孔子终于不需要纠结了,那就走吧,离开蔡国,直接去楚国。

此地,已然是随时都要被卷入吴楚大战的战争危地了。

吴国的兵威,不但完全震摄了蔡国,也让陈国亲吴派蠢蠢欲动起来。

无论是蔡国,还是陈国亲吴派,大家都掌握着一条极其重要的情报:孔子正率领众弟子欲赴楚。

吴王夫差的桌案上,当然也摆着这条并非秘密的重特大情报。

如果让孔子及那些人中龙凤的弟子位都在楚国出仕为官,那无疑让楚国如虎添翼!

绝对不能让孔子等人去楚国!那就截杀!

于是,吴国、陈国、蔡国围绕着都行动了起来。

孔子绝对不会想到,自己居然触痛到了吴国、陈国、蔡国这三个国家的神经!正因为如此,一场灭顶之灾正向自己悄然扑来。

楚昭王的桌案上,当然也摆着孔子正带着众弟子向楚国而来。

欢迎欢迎,楚昭王立即下令,出动精锐部队,前往蔡国迎接孔子师徒。

孔子绝对不会想到,围绕着自己,楚国居然出动了军队前来护卫。

一场围绕着孔子的角逐,在孔子毫不知情中,已然拉开了序幕。

按照吴王夫差的意思,此时蔡国只需要派出一队甲士,三下五除二就将孔子师徒袭杀于蔡国境内。

但蔡国国君蔡成侯心里的小九九早就打定了:阻挠孔子赴楚,势在必行,但如果要让自己公然杀了这位举世闻名的圣人,那自己绝对不能干!

最好是逼孔子知难而退,别去楚国。那是上策。

中策就是孔子去楚国的途中,被强盗给袭杀了。

而且,这个强盗,最好不单单是蔡国的强盗,应该让陈国的强盗也参与进来。

至少,以后万一真相大白,至少蔡国与陈国共同担负起杀了孔子的责任。

于是,陈国的亲吴派得到了打着吴国旗号的命令:采取一切办法,阻止孔子赴楚。

这个一切办法,包括让孔子永远消失于春秋江湖。

雪上加霜的是,公元前489年夏,孔子第一次遭受到了痛失爱徒的打击:自己最得意的弟子之一漆雕开,不幸逝世!

是的,是时候要介绍一下孔门七十二贤之一的漆雕开了,孔子在蔡国所收的得意弟子。我们慢慢讲,从头讲起。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