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585章 季孙肥谋位

春秋鲁国风云 第585章 季孙肥谋位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1 12:24: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我们先讲家族接班人的事。

季孙斯对一向信任的家臣正常道:“吾死以后,汝勿需为吾殉死。夫人已有身孕,若生出儿子,就报告国君,立此子为季氏宗主。若生出女儿,那就立庶长子肥为宗主吧。”

一代权臣季孙斯不久后去世,只是季孙斯没料到,一向强势的他,一向强势的季氏,在他去世后立即爆发了惨烈的权力斗争。

季孙斯去世时,有两个庶子,分别为季肥、穆叔。一个女儿,后来嫁到了齐国,成为齐国国君齐悼公夫人,后人称季姬。

夫人为南孺子,怀着身孕。

显然,如果南孺子生不出儿子,按照无嫡立长的继承制规则,季肥理应成为季氏宗主。

季肥很担心,此时的他以庶长子身份代理季氏家族,包括代理鲁国执政卿大夫、大司徒之职。

在这个代理过程中,他唯一关心的事,就是南孺子十月怀胎后到底会不会生出个带把的。

父亲季孙斯生前的遗命非常清楚,如果生出个弟弟,那自己就得让位。

但自己根本不想让位,那就得确保南孺子生不出带把的。

季肥很焦虑,他天天焚香祈祷上天,希望上天能够帮助自己遂了心愿。

这种祈祷,当然不可能祈祷自己的先祖。但也许可能大约差不多不能向先祖祈祷,所以没有获得先祖的保佑,结果南孺子生了个儿子!

季孙斯生前的家臣正常绝对是一位忠于自己主公的家臣,他的名字叫正常,这不代表这个人的思维和行动不正常。

正常的思维非常正常,他安排好了对南孺子母子两人的安保后,立即赴鲁宫向鲁哀公报告季氏有了嫡子。

史料记载,正常一边向鲁宫而去,一边敲锣打鼓一路大声宣传:“喜讯喜讯!季氏喜讯!季氏有了嫡子,根据季桓子生前遗嘱,嫡子当承继宗主之位!”

季孙斯死后得谥号为桓,后人称季桓子。

季肥又气又急,气急败坏了一柱香工夫后,季肥行动了。

不要以为你正常这么一闹,老子就拿你没办法了,老子就给你来一招釜底抽薪!

季肥一边表示着季氏有福的快乐与欣喜,并大方地向鲁哀公请求立季氏嫡子为宗主,一边对着自己的家臣季三使了个眼色。

季三心领神会,他早就作了安排。

于是,当得到季氏喜讯的鲁哀公立即派出大夫共齐去季府探视慰问时,发现南孺子刚生下的儿子居然成了一具尸体!

安保工作是由正常在负责着的,正常人呢?

正常,早就走人了。

原来,正常知道,自己对季孙斯的忠,随着南孺子产下儿子,必将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毕竟,季氏家族宗主、鲁国头号人物这样的诱惑,不是谁都可以抗拒的。

哪怕此嫡子一时得以保全,并被宣布立为季氏宗主,正常也无法保证此子能够平安度过自己的幼年、童年、少年,直到最后真正成为鲁国执政上卿!

在此嫡子成长过程中,代表季氏家族在鲁国发出声音的,势必是季肥!

思维正常的正常,完成了向国君报告季氏有了嫡子后,立即选择逃亡去了卫国。

谁都知道,南孺子所生之子,是被季肥所害。但证据呢?

证据显示,是一帮武功一流的小偷翻墙潜入季府行窃,结果被人发现,起了杀心,杀了好几个人,其中就包括季氏嫡子!

鲁哀公本不想管这事,因为他管不了。

但季肥却坚决要求鲁哀公派人去卫国将正常给叫回来:“主公,正常不回来,臣这是跳进黄河都洗不清啊。”

贼喊捉贼,就是这个姿势吧?

鲁哀公派人去了卫国,但根本找不到正常这个人。

正常又不是傻子,他还敢回鲁国么?

季肥当然也不想让正常回鲁国,如果正常回国,那他已经安排好了途中的行动。现在既然正常失踪了,那就更好了。

正常,从此失踪于春来江湖。

没了正常这个关键人物,谁还敢就季氏家族这桩子事嘣半个屁?没有证据,谁敢污蔑此时掌控着季氏大权的季肥?

嫡子不幸夭亡。季肥,就正式成了季氏家族宗主,被人尊称为季孙肥。

孔子静静听着陈湣公向他分享着鲁国季氏家族这档子事,他根本不感兴趣。

孔子感兴趣的是,季孙斯死前留下遗言,让国君派人请自己回鲁国出仕。

鲁哀公早就派出了人,孔子估摸着国君特使很快就要到陈国。那自己到底要回去还是不回去?

如今,季氏由季孙肥担任宗主,鲁国自然主要得听季孙肥的。

但季孙肥这种为了自己上位,连自己的亲兄弟都杀的人,简直就是吃人不吐骨头豺狼虎豹。

季氏家族开宗以来,从最早的公子季友,到其孙季孙行父,那都是忠君爱国之先贤。但越到后来,越不是东西。

一个不慎,触即了季孙肥,自己恐怕就灰飞烟灭了。

孔子叹了口气,仲由、冉求、颜回、端木赐等高徒一旁候着,谁也没说话。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也许就是孔子回鲁国的最好机会了吧?

如果拒绝国君回鲁之请,那今后还会不会有机会回鲁国出仕?

听听大家的意见吧。孔子召集众弟子会议。

仲由率先发了言:“夫子,勿理睬。鲁国只要有三桓在,尤其是季氏在,那绝对不能回去!夫子一世英名,哪能跟季氏同朝为伍?”

孔子有些不高兴,他喝斥仲由道:“子路,都知天命的年纪了,能不能不冲动?先听听大家的意见,不要乱说话。”

仲由心道,自己充分表达了意见,难道便是乱说话了?

但仲由也知道,孔子心烦意乱着,于是也就不再嘴硬了。

冉求想了想,道:“夫子,弟子认为还是回去吧。夫子满腹经纶,如果不为国效力,着急可惜。回鲁国,又不是为了季氏,而是为了国君。鲁国,唯有夫子,才可以真正推行礼教。”

端木赐点头表示赞同,道:“夫子,此次机会大于风险。季孙肥刚上位,应该不会过于嚣张。国君对夫子欣赏有加,且季桓子遗命已举国皆知。夫子此番回鲁,定有一番作为。”

孔子点点头,但很快又微微叹了口气,对颜回道:“子渊,汝之意如何?”

颜回与孔子几乎是形影不离,他深知孔子之担忧,略作思索后道:“夫子,弟子之意,与子有、子贡差不多,这是一个机会,应该抓住。但弟子认为,如果国君派人来请,夫子即欢喜领命,这与夫子之贤名不符。”

孔子听着连连点头,仲由听着却有些纳闷,忍不住打断颜回道:“那依子渊之见,到底是回还是不回?”

还没等颜回作答,端木赐道:“子渊之见甚是,只是这样一来,怕是令国君失了面子,于长远看恐怕不利夫子。”

孔子点点头,道:“二三子,充分发表意见吧,丘洗耳恭听。”

对这些个弟子,孔子很满意。随便哪一个,都可以在列国出仕,且一定能独挡一面,成为治国理政的精英。

颜回道:“弟子建议,夫子可暂时不回鲁国,但对国君之命表示感激,并遣部分弟子回鲁国出仕。

吾孔门弟子,必能出人头地,建立赫赫功勋。届时再举荐夫子,国君予以盛重邀请,夫子方可一举获得高位,凭此大展身手。”

孔子听后,不禁捋须而笑,道:“子渊之见,正合吾意。那就这样定了,如果国君特使到来,二三子中,有愿回鲁国的,就随特使回国。待有所建功,获得国君嘉奖,再接丘回鲁吧。”

冉求、颜回、端木赐、仲由等人均点头赞同。最后,会议作出的决定是冉求回鲁国打头站,其余人等以孔子尚未完成游学为由,暂时不回鲁国。

方向定下了,孔子一身轻松,众弟子也都很高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鲁国相关情况开展了交流。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