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555章 蒲邑再历难(1)

春秋鲁国风云 第555章 蒲邑再历难(1)

作者:千里草人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0-11 12:24:37 来源:全本小说网

在继续讲孔子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交代一下相关史料中存在的逻辑问题,这也涉及到了【大智若愚】这个成语。

史料记载,孔子在匡邑受匡人围困数日,幸得颜回请出卫国大夫宁武子,宁武子亲至匡邑,向匡人解释,这才脱困。

但是,宁武子是卫文公、卫成公时期的卫国大夫宁俞,离现在已经一百五十多年了,怎么可能?

想当年,由于卫国在晋楚城濮大战时站队楚国,结果楚国兵败后,卫国遭到了晋国报复。晋国先君晋文公当时欲杀了卫成公,宁俞不避艰险,周旋其间,最后保住了卫成公之命。

宁俞因机智果敢、忠心护主而受到后世高度评价。孔子曾高度评价过宁俞,曰:“邦有道则智,邦无道则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所以,成语愚不可及,本是一个褒义词,相当于大智若愚之意。

但显然,孔子过匡邑受困之时,宁武子宁俞已经不在人世了。

笔者认为,孔子之所以能够脱困,是颜回发现自己老师陷入困境后,急赶回都城帝丘,找了颜浊邹求助。

颜浊邹去求见了卫灵公,卫灵公本就有意要重用孔子,故派人前来。这才有了后面据浦邑作乱的公叔戍知道卫灵公又欲重用孔子,故在浦邑拦下孔子一行人,警告孔子不得回卫国一事。

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家之言,姑妄言之,大家也就姑妄听之即可。

现在,还是继续讲我们的孔老夫子吧。

此时的孔子,带着他的一众弟子们,还在公叔戍控制下的蒲邑。但是,孔子已经决定要离开蒲邑了,他们的目标,当然是既定的陈国。

卫国这一场对君夫人南子的未遂自杀事件,结果是蒯聩逃亡去了晋国。

那作为蒯聩亲信的蒲邑大夫公叔戍就紧张了,他已经做好了反叛卫灵公追随蒯聩的一切准备,那就反了吧。

蒲邑公然反叛卫国。

孔子不可能安全地呆在蒲邑了,他决定去陈国。

公叔戍听说孔子要离开蒲邑,立即命城门守卒拦截,不许放一车一人出城。

公叔戍虽不敢明目张胆对孔子动手,但他绝不容许孔子返回帝丘。

因为消息传来,国君已经决定重用孔子,听说给予孔子的待遇已经定下了:卿大夫级别的俸?。

你孔仲尼口口声声说要去陈国,陈国这种连三流都算不上的国家,你真会去?骗人吧。

孔子反复解释,但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在公叔戍的授意下,城门守卒就一个态度:不许出城!

一方要走,一方拦着,双方情绪很快就涨了起来。

终于,仲由再也不想按孔子不要与这些大头兵起冲突的叮嘱,咣地一声拔出剑来,双目圆睁,怒声道:

“自盘古开天以来,从未听说此等无理更无礼之事。既不能以圣贤之理解决问题,那就问问这把剑吧。由之剑,已久不沾血矣,今日看来是渴了!”

仲由挥动佩剑,朝着蒲邑士卒冲了上去。

冉求、公良孺见仲由动手了,也不再多话,拔出佩剑也冲了上去。

蒲邑城门守卒哪敢放他们走?见仲由等人居然拔剑相向,也不甘示弱,领头的大喝一声,命令士卒散开,将孔子等人团团包围。

端木赐见事至此,急对颜刻道:“趁着混乱,等会你驾车冲出去,看他们谁敢对老师动粗?”

突然,城门处传来一声怒喝:“哟,一群儒生也居然玩起刀剑了?这里是老子的地盘,谁敢动粗?!”

公叔戍到了,而且是带着更多的士卒到了。

孔子大急,虽然仲由、冉求等人武艺高强,但自己一方区区十数人,怎敌全副武装的数百蒲邑士卒?

更何况,自己自离开帝丘到达匡邑,再到蒲邑,都受到了非难,这都是这个公叔戍在从中捣鬼。

人家的目的,甚至是让自己一行人死无葬身之地。

如果冲突起来,人家完全拿着刀剑无眼的借口,将自己一行人悉数给杀了!

孔子急喝止住仲由等人,朝公叔戍行了一礼,道:“丘得卫侯允准,离开帝丘。更得陈侯邀请,意欲赴陈。不知大夫为何阻拦?”

公叔戍鼻孔里哼了一声,冷声道:“夫子欲赴陈国?怕是骗人的吧?”

公良孺急上前道:“吾乃陈国公良孺也,奉国君之命,特来邀请孔夫子赴陈国讲学。该些车马,正是国君所赐。孔夫子赴陈之事,绝无半点虚假。”

公叔戍上下打量着公良孺,也不接话,面向孔子道:“夫子可知,若非夫子来卫,卫国何来该些祸事?世子蒯聩都被迫逃亡了,夫子难道不应承担罪责吗?”

孔子摇摇头,叹息一声,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丘实在无话可说。若大夫因此而将卫国之祸强加丘身,那就请大夫将丘下狱问罪吧。”

然后,孔子指了指仲由等人,对公叔戍道:“丘之弟子,总无关卫国祸事吧?大夫就不要为难他们,让他们离去吧。”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公叔戍闻言一怔,他还真没想到孔子居然会如此从容。

但既已撕破了脸,以孔子要为卫国这次内乱承担责任为由,将孔子留在蒲邑,遭致不了多少非议。

但要放孔子的弟子们走,这不行。

公叔戍冷笑道:“夫子此言差矣。夫子既认罪,众弟子皆为同犯,依法应下狱审问,怎可放行?”

突然,城门口有人道:“如此强词夺理,实属天下罕见!”

众人循声看去,不由均大吃一惊。只见城门口,居然不知何时已聚集起上千民众!

原来,蒲邑民众听说孔子欲离卫赴陈,结果被公叔戍率军阻拦,自愿赶来为孔子站台了!

一开始是几个人,这几个人,正是城门守将李四的亲信。

李四见公叔戍再次命令自己将孔子拿下,不敢公然违抗,但有了上次的经验,他立即安排了自己的亲信。

发动群众,利用人民群众的力量!

这几个人边跑边大声叫着:孔夫子在城门口被人打了,大家快去救他!

一传十,十传百,最后居然街巷皆空,整个蒲邑的民众都来了!

上千蒲邑民众聚集起来,将公叔戍所带的人马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民变了?

公叔戍一看这个阵势,心里暗暗叫苦。此时的卫国形势非常复杂,自己踞蒲邑公然反叛国君,城里早就有人不满了。

一个不慎,真的引发民变,自己说不定就被蒲邑人民给宰了!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