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530章 卫国叛晋:为何卫国终于全面叛了晋国?

晋国,正处于大乱前奏。

这个大乱,是不久以后的晋国全面内战爆发。

而大乱之前,是小乱。

这个小乱,是赵氏家族内讧。

此时的赵氏家族宗主,是晋国史上功勋家族赵氏家族最为强悍宗主之一的赵鞅。赵鞅很清楚自己的赵氏家族在晋国正面临着严重的危机,随时被全世界家族排行榜上排名前两大家族即范氏家族和中行氏家族联手给干掉的危机。

为了应对这种危机,赵鞅必须加强家族集权。其中一个措施就是筑城晋阳。

晋阳是赵氏封邑,即今天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一带。筑城晋阳,是为了将晋阳修成一个“固若金汤,以避祸害”的赵氏家族堡垒,以应对对赵氏家族咄咄逼人的中行氏、范氏家族的攻击。

赵鞅将赵氏家族的全部人力物力财力都投入了晋国城的修筑上,这让赵氏帝枝邯郸赵氏非常不满。

但赵鞅很强势,邯郸赵氏虽然不满,也不得不听命宗主兼中军佐的赵鞅。

赵鞅有多强势?我们耐心看看晋国此时的政坛局势。

晋国最有权力的六大家族,分别担任着晋国六卿职务,中军帅佐:智跞、赵鞅;上军帅佐:中行寅、韩不信;下军帅佐:魏侈、士吉射。

要知道,晋国帅佐,是军政合一的,既是晋国的中央政治局成员,也是晋国三军六支部队的实际掌控者。

前面提过,智跞虽然是中军元帅,但他很清楚,整个晋国,尤其是整个江湖,已经被范氏和中行氏折腾得实在太复杂了,韩赵魏大三家族被他们一直压得死死的,接下来肯定会有新的权力斗争。

太危险了,自己虽然贵为中军元帅,但自己真不是权力斗争的料。

那就避开点吧,反正赵鞅此人能力出众,那就分分工。国内事务由自己负责为主,国际事务,就让赵鞅多挑点担吧。

赵鞅当然义不容辞。

于是,中军元帅智跞与中军佐赵鞅有了明确的分工,一个主内,一个主外。

吴楚柏举之战,楚国大败,暂时退出了中原争霸。

于是,齐国出头了。

但一开始,齐国也不敢直接将大兵派到晋国地盘上去。

于是,齐国就明着暗着建立以齐国为中心的反晋联盟。

晋国实在让整个春秋江湖都不齿,贪婪、蛮横、自私,偏偏那么强大。

卫国、郑国暗搓搓加入了齐国的反晋联盟圈,齐国又找了鲁国,但鲁国不敢明着反晋国。

所以,齐国就联合卫国敲打了一下鲁国。

鲁国的一惯应对办法就是向晋国打小报告,对鲁国这样忠心耿耿的跟班,晋国采取的办法往往是两个,一个是忽悠,对鲁国忽悠:知道了,老大马上出兵保护你。

也对列国诸侯忽悠:齐国这家伙要搞事,得教训。

但当时由于楚国虎视眈眈盯着中原霸主这个位子,所以晋国的出兵只是雷声,不见雨点。

晋国的忽悠一来,往往事情能得到解决。

但这是一开始的模样,到后来,鲁国和齐国都摸清了晋国的套路。

齐国知道晋国轻易不会出兵,于是,鲁国总是被齐国教训。

晋国真正火大时,出兵打击齐国往往意味着足以载入春秋历史的大战爆发,如鞍地之战,平阴之战等。

但这一次,晋国没有忽悠整个世界。因为楚国不行了。

于是,晋国出兵了,但晋国也忌惮着齐国。

那就教训教训明着暗着投靠齐国的郑国和卫国吧。

公元前502年夏,晋军讨伐郑国,将郑国揍了一顿后直接突袭卫国。

卫国主力当时与齐国一起在讨伐鲁国,根本无力与晋军正面交战。听说国家正在受到晋国侵略者进犯,卫国国君卫灵公无奈,只好从鲁国撤回,并被迫与晋国签订友好盟约。

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春秋,一个诸侯国家从侵略者的角色迅速转换成被侵略者的角色,往往是分分钟的事。

于是,晋国中军佐赵鞅受命负责与卫国议和的事。

卫国地处黄河南岸,如果反叛晋国,将对赵氏家族的封地邯郸构成极大的威胁。

邯郸虽然仅仅是赵氏家族别宗,但对雄才大略的赵鞅来讲,既然是姓赵的,自然便是自己的人。

但邯郸赵氏宗主赵午只是表面上是赵鞅的人,其实他是中行寅的人,是中行寅的亲外甥。

中行氏有意在赵氏家族安插一枚定时炸弹,起到分化赵氏家族的目的,那便是邯郸赵氏。

中行吴甚至将女儿嫁给了邯郸赵氏当时的族长赵胜。

邯郸赵氏因此与中行氏走得很近。

前中军元帅赵武去世后,赵氏家族在晋国的地位急剧下降。而中行氏则与范氏结盟,并一度拉拢智氏,成为晋国最大的势力。

邯郸赵氏自然与中行氏走得近,对中行氏的命令体现了高度的执行力。

赵鞅派到卫国与卫国国君卫灵公订立盟约的两个大夫,涉佗和成何,貌似是赵氏家臣,但其实是邯郸赵氏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中行氏的人,都是飞扬跋扈的人,这跟一家之主的性格和德行是有关的。

中行氏到了中行寅这一代,完全老子天下第一的感觉,到处贪财索贿。

由于和中行氏走得近,邯郸赵氏因此也便沾染了中行氏的这种作风,飞扬跋扈,一切唯邯郸氏利益是图。

可惜一直以来,赵鞅一直以为不管如何,邯郸赵氏也是晋国整个赵氏的一部分,是属于赵氏家族的,故对邯郸赵氏没有任何的防备。

出使盟国对中行氏的人来讲绝对是肥差,因为这是索贿的最好机会。

所以,当时赵鞅负责解决卫国事务,问谁愿出使卫国,达成与卫国结盟的任务时,邯郸赵氏的涉佗和成何自告奋勇讨得了这个差使。

赵鞅当然把这个任务给了他们。

涉佗和成何哼着小调来到了卫国,他们特意带了几辆空车,准备装载来自卫国的礼物。

到了卫国后,两人并没有立即张罗着举行盟约事宜,而是在高级驿馆住了两天。

但卫国本已经对晋国离心离德了,还会给你晋国人好处?以前那种看见晋国使者第一规定动作便是送礼的日子已经远去了。

卫灵公还要看看你晋国会提出什么条件来,再决定自己的真实态度。

令涉佗、成何等人失望的是,这次到了卫国,非但没有人送礼,接待他们的卫国人也只是公事公办,连接待用餐也是严格按几菜一汤的卫国标准。

涉佗和成何心里憋着一股火,到了正式盟誓时,卫国人本欲派一大夫与晋国人盟誓,这是依礼来讲的对等原则。

但成何怒道:“我们晋国这样的大国,一个大夫就可以抵你们一个国君,你们卫国必须卫侯亲自盟誓。”

这就相当于把卫灵公的地位看成是晋国一个大夫。

卫灵公很恼怒,但当时也没有办法。毕竟晋军大兵压境,且已经输了一阵。

让卫灵公更火大的事还在后头。

盟誓时,需一人割牛之左耳,然后将割下的牛耳朵置于盘中。

端盘的人为尊,即执牛耳者。割牛耳的人地位相对低一点。

一方是国君亲自参加,一方仅为大夫,按理应该是卫灵公端盘,涉佗、成何两人割牛耳。

但成何却命令道:“你们卫国,就相当于我们晋国温邑这么丁点大,我俩代表晋国而来,请你们割耳朵,由我们执牛耳。”

卫灵公心头的火蹿了上来,但他还是忍住了。

接下来是歃血,等到卫灵公歃血时,涉佗故意用手肘撞了一下卫灵公。

卫灵公刚想喝牛血,被他这么一撞,血就漏到外面,顺着卫灵公的手往下滴!

这叫什么?这叫卫国国君严重受到侮辱!国君受辱,那便是国家受辱!

卫国虽然勉强与晋国结盟,但卫国的心已经冰凉冰凉了。

公元前501年,晋国中军元帅范鞅去世,卫国立即加入了齐国为首的反晋联盟。

这便是卫国全面叛晋的来龙去脉。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