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473章 明智选择:为何子家羁宁可放弃高官厚?也不愿回鲁国?

鲁国的春秋到了这个时候,我们主要是从两条主线来讲的。

一条是作为这个时代最伟大历史人物的孔子所掀起的历史风云。另一条是鲁国以三桓为代表的政坛力量在整个春秋掀起的历史风云。

既然孔子暂时泯灭了从政为官之心,安心于他的教育事业,那我们也就不先打扰他,让他好好招收学生,研究学问,推广其儒学礼教文化吧。

我们将时间定到公元前509年。因为这一年开始,鲁国是一个新年,一个新君即位的新年,鲁定公第一年。

鲁定公,姬姓鲁氏名宋,鲁昭公之弟。

公元前510年,鲁昭公薨于晋国乾侯,由鲁昭公认命的世子衍就成了弃子。

大权在握的季孙意如根本不想鸟追随鲁昭公流亡在外的世子衍、公子为、公子果等群公子,但总得立一个鲁国国君吧?

季孙意如本也动了自立为君的心思,但很快就被自己否决了。这个太危险了,且不说自立为君定会被鲁国人群起而攻之,单单晋国那边就过了不关。

谁说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咱老季的领导下,鲁国暂时没有国君又如何?

再说,整整八个年头了,鲁国就过着貌似没有国君的日子。

国君一直在国外,那相当于国内一直没有国君。鲁国人民都习惯了,那就先继续由咱老季来掌控一切吧。

不当国君,胜似国君,这个感觉非常好。

好了,那个该死的国君死在了晋国乾侯,不管如何,对鲁国来讲,将先君的灵柩迎回鲁国安葬,这是必须的。

季孙意如派卿大夫叔孙不敢前往晋国乾侯迎鲁昭公灵柩回鲁国,当然,此时还没有鲁昭公的概念,这要等鲁昭公灵柩运回鲁国,盖棺定论后才有这个昭的谥号。

我们一直在说鲁昭公鲁昭公的,其实那是要等谥号议定后才可以正式称呼的。

叔孙不敢,叔氏家族宗主,前鲁国执政上卿叔孙婼之子,卿大夫。

在所有追随鲁昭公的人员中,季孙意如唯一看中的是子家羁。

季孙意如嘱咐叔孙不敢务必要将子家羁给请回国:“子家羁是一位贤人,请大夫务必要将他迎回国,意如有意重用他,任他为卿大夫。

对了,大夫此去乾侯,凡事得与子家羁商议,他的意见和建议非常重要,关键是在新君人选上,必须征求子家羁的意见。”

按理,这是一个肥差,迎回先君灵柩,同时又将鲁国重用子家羁的消息透露给子家羁,并亲迎他回国。

子家羁一回国担任卿大夫,当然得感谢自己。另外,如果自己能够与子家羁商定新君人选,自己又立一功。

叔孙不敢哼着小调就去了晋国乾侯,一切杂事都由手下张罗着去办,自己只要去见见子家羁即可。

谁料,叔孙不敢亲自登门求见子家羁,却听子家羁在家里哭丧。

这是一位臣子对已经去世国君的忠心,根据规定,当臣子为先君哭丧时,任何人不得打扰。

叔孙不敢只好退出,另挑了一个时间点,中午,去拜访子家羁。

结果,这一次又正好碰上子家羁在哭丧。

叔孙不敢只好再回来。

叔孙不敢研究了一下,发现子家羁貌似每个时辰都在哭丧,这不合礼啊。

因为根据礼制,先君去世,你子家羁作为臣子,根本不需要每天哭丧。哪怕是要哭丧,也只需要在清晨和晚上哭丧就够了。

为何自己每次去见子家羁,子家羁都在那里哭得地动山摇般伤心?连中午都在哭?

原来,你子家羁不想见老子啊?

叔孙不敢郁闷了。但他奉了季孙意如的命令,如果不和子家羁把迎回先君灵柩这样的事商议了,自己是不能随便作主意的。

叔孙不敢干脆就自清晨至晚上一直呆在子家羁门口。

叔孙不敢是堂堂鲁国卿大夫,而子家羁则是鲁国流亡大夫,从身份上讲,两人地位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总不能一点面子也不给吧?

子家羁实在无奈,只好派家臣张三与叔孙不敢见了面。

张三按子家羁的吩咐实言相告:“奉家主之命,张三前来见大夫。家主说,不是羁不想见大夫,而是羁不知道如何见大夫。

大夫想想,羁跟随国君离开鲁国时,您还不是卿大夫。如今,您在没有得到国君命令的情况下,居然就成了卿大夫。

如果羁以卿大夫的规格来接待您,则有违先君之意,非为臣之道。如果羁不按这个规格来接待大夫,那是有损大夫的地位。

羁内心着实纠结与为难,只好选择干脆不见大夫。”

叔孙不敢一听,这是什么话?纯粹就是不愿见老子的借口嘛。

但叔孙不敢不想开罪子家羁,只好派自己的家臣李四去见子家羁。

李四对子家羁道:“奉家主之命,李四前来见大夫。家主说,公子衍、公子为等人,是群臣不能侍奉国君的罪魁祸首,正是他们兄弟几个,离间国君与季氏,导致了这个局面。

如今国君薨了,群臣认为,如果能让公弟宋主持社稷,那是鲁国之幸。所以,不敢带着群臣的愿望前来听取您的意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另外,凡是跟随先君出走的,哪些人可以回国,哪些人得驱逐出境,也得听从听从您的意见,不敢必须要将您的意见带回国向群臣报告。

这都是国家的大事,群臣尊重您,所以不敢奉命前来,必须与您商议。

哦,对了,群臣的意见还有一个与您有关,群臣认为,您的家族在国内没有继承人,所以希望您回国参与政事,这也是将子家氏家族发扬光大的好机会。

以上群臣的愿望,也是执政上卿季孙意如的愿望。季孙意如特意嘱咐不敢,务必要将这些愿望传达到您,请您务必重视。”

子家羁叹了口气,对李四道:“见与不见,对羁来讲是忠于先君还是抛弃先君的大事,请上卿大人谅解。

既然上卿大人带来了国内群臣的愿望,那请转告上卿大夫:拥立新君的事,自然由卿大夫们、参与政事的大夫们以及国家有关法度在,羁只是一介流亡大夫,不敢发表意见。

这些年一直追随先君的众大夫们,那些表面忠于先君的,实际却并非如此的,除非与季孙氏有仇,否则都应该让他们回国。

至于羁本人,追随先君离开国家,这是先君知道的。如果羁选择回鲁国,这是先君所不知道的事。

羁不敢做蒙骗先君的事,所以决定不回国了。谢谢群臣的好意,就让羁流亡在国外吧。”

擦,给你面子你不要?

叔孙不敢心头火起,怎么跟着先君的人都是一根筋啊。

叔孙不敢心想,反正立公弟宋为国君的事定下了,其余的也就随便了。

于是,步孙不敢带着鲁昭公的灵柩回了鲁国。当然,也有一大部分原先追随鲁昭公的大夫们也跟着回去了鲁国。

但是,这些大夫们会心安吗?

按子家羁的说法,他们回国首先被扣上了一顶政治帽子:表面上忠于先君!

这意味着什么?

季孙意如随时可以惩罚他们!

看看子家羁,人家想得多明白啊。

别看你季孙意如热情来邀请自己回国,还许以卿大夫之高位,但一旦回去,就成了人家砧板上的鱼肉,随时可以被无情宰杀!

所以,当鲁昭公的灵柩到达曲阜的坏隤这个地方时,根据叔孙不敢的安排,公弟宋先行一步去了鲁宫。

其他人一看,心就慌了,为何不是自己与公弟宋一起去鲁宫?

流亡了八年,这些人每天都在提心吊胆过着日子。

在乾侯时,叔孙不敢话说得很好听,大家都回去吧,继续做你们的官,当你们的家主。但离鲁国越来越近了,众人越来越不放心了。

终于,有一个叫王五的大夫趁人不备,偷偷溜了。

溜去了哪里?

不知道,反正就离开了鲁国。

这下好了,众人更加恐慌起来。最后,一哄而散,都走了。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