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432章 王室内乱:为什么鲁国在这次王室内乱中又是观望态度?

好了,孔子的学校办得越来越红火,门下弟子越来越多,我们就先让孔子好好办学,好好宣扬儒学文化吧。没有特别的事,不要去影响孔子的教育事业。

对了,必须要提一句,办私学,并不是孔子首创。

早在一百多年前,鲁国就出了个柳下惠展禽,他在封邑柳下就办过学,是鲁国历史上真正第一位办私学的人。

柳下惠的故事,我们在前面讲过了,这是鲁国历史上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圣人,被誉为和圣。

关于圣人,鲁国历史上还有一位,那便是被当时的鲁国人赞为圣人的前大司寇臧孙纥。

但臧孙纥只是当时被称赞为圣人而已,并非是被历史所认可的真正圣人。

接下来是孔子,以及他一部分牛气冲天的弟子。

在春秋时期的中原列国,早在孔子之前,也有人办过学,现在也还办着,如郑国。

郑国的乡校非常红火,其中有一位叫邓析的,就在郑国讲着刑法知识。邓析也被认为是律师的鼻祖,他的故事,我们当然是放在郑国风云里讲了。

我们在这里讲着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故事,在鲁国的朝堂上,却正严肃紧张地召开着一个重要会议。

主持会议的,当然是名义上的鲁国一把手鲁昭公,参会的是执政上卿叔孙婼以及卿大夫季孙意如、仲孙貜、子叔阅等人。

对了,由于前卿大夫子叔弓在主持祭祀时暴毙而亡,其卿大夫之职由儿子子叔阅继承。

对了,季氏家族牛人季公鉏,此时也位列朝中高官,左宰。

季公鉏就是季孙意如的伯父,即前面讲过的季弥。

季公鉏虽然失去了季氏家族的继承权,但几番动作下来,展示了其不俗的能力。如扶持了孟氏家族的仲孙貜取得了孟氏家族的宗主之位,并与仲孙貜联手驱逐了臧孙纥。

然后以季氏家族马正之职,趁着兄弟季孙纥身体有恙之际,左右了季氏家族。

季孙纥去世后,其子季孙意如担任季氏家族宗主并入卿,季公鉏也进入鲁国政坛,担任左宰。

这个左宰,可谓是鲁国专为季公鉏专设,专门负责管理鲁国公室事务,名义上是国君的近侍、重臣。

但鲁昭公喜欢设置这样一个官职么?

当然不喜欢。

因为这意味着原本鲁昭公作为鲁国国君,至少在自己的家事,即鲁国公室事务上,还算是有掌控权的。但现在呢?

没了,全没了!

不知情的还以为鲁昭公身边有了一个自己的人,其实此时的鲁昭公,除了可以自由呼吸外,真的没有什么权力了。

而这一切,都是季孙意如为主搞出来的事。

季孙意如为了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主政季氏家族的环境,与自己的伯父季公鉏作出的一个利益交换:

季氏家族的事,伯父你就别插手了。马正什么的,也不要当了,这是我季孙意如的事。

为了弥补你,侄儿为你在朝中铺条金路,左宰之职。现在虽然仅仅是一个上大夫之职,但用不了多久,只要我季孙意如执政,那就将此职提拔为卿大夫级别。

那还要说什么?季公鉏欣然答应。

鲁昭公能有什么办法?

当季孙意如对自己提出这个设置左宰职位时,鲁昭公能做的只有一个字:行。

但鲁昭公心里能想的却是很多个字:你这个恶毒的季孙意如,别给寡人逮到机会,一旦有机会,寡人就往死里整你,整死你再将你吃到肚子里,连骨头渣都不剩!

表面软弱无力、纯粹提线木偶的鲁昭公,心里积聚着对季孙意如的无尽怨恨。

这一次的君前卿大夫会议,鲁昭公宣布会议开始,然后就懒洋洋地喝着茶。因为他知道,接下来的一切,基本与自己无关。

自己的决策权?

想多了。

会议很重要,是三重一大会议中的极端重大事项研究决定。鲁国卿大夫们共研究决定了两件事。一是赴洛邑为周景王送葬的事,二是王室内乱的事。

周王室总是有事的。大部分的事,鲁国可以不用理会,而且也没能力理会,但这一次鲁国必须派人参加。

因为天子周景王崩了。

周景王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周天子,可以说在位二十五年,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得出来。

他杀了自己的同母兄弟王子佞夫,这个王子佞夫根本没有罪,甚至连莫须有的罪都没有,就莫名其妙被杀。

然后是自己的生母即当时的大周王朝穆后去世,周景王居然不守丧礼,与臣子宴饮,这一下子令周景王掉粉无数。

为了供自己享乐,周景王居然琢磨通了发行大钱的经济学理论,从老百姓那里搜刮了一大批铜,剥削了大笔的民间财富,用这笔财富去铸造一口叫无射的大钟!

周景王是在公元前520年的四月份去世的,令鲁国人摇头叹息的是,周景王居然停棺不足七个月就下葬了。

这完全不符合天子七月而葬的规制,但王室已经决定了,鲁国只能派人去参加送葬。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种差事没有半点风险,但也没有半点功劳,就是一个走走程序过过场的差使。

奉命赴王室出差的是前卿大夫子叔弓次子叔鞅,子叔弓去世后,其子叔阅继承了卿位,另外两个儿子叔辄、叔鞅以大夫身份参与政事。

这事好办,大家不需要多商量就可以顺利决定。

难以决定的是王室内乱的事,鲁国如何应对的问题。

王室经常要内乱的,一直以来,鲁国在王室内乱的事上,采取的是闭一只眼睁一只眼,基本当作没看见,从不表明态度拥护哪一派。

这一次王室的内乱,也完全是周景王搞出来的破事。

本来,太子猛可以在周景王去世后顺利继位。但周景王却一直在说,自己的次子王子朝是最合适继天子之位的。

这下好了,大周王朝立即分裂成两党,太子党和王子朝党。

两党平时就互相明争暗斗,如今周景王一死,暗斗的全部明面化。

大周王朝就出现了各种流血事件,在太子猛与王子朝的夺位之争中,一大批人死于非命,一大批人流亡出逃。

王室,乱成了一锅粥。

那列国诸侯盟主晋国和楚国干什么去了?不出来主持公道么?

无论是晋国,还是楚国,当然都想主持一下这个局面。

但他们主持的不是公道,而是私道。

晋国当然是维持朝纲正统,表示支持太子猛。

但楚国却支持着王子朝,因为王子朝的生母正是楚国人!

列国诸侯们都懵了,两位盟主,意见不一,那大家该如何站队选边?

鲁国,就面临着这个问题。

先参加周景王的下葬仪式吧。卿级班子会议一致决定,由叔鞅赴洛邑送葬,然后将准确的相关情报给带回来。

叔鞅的差事办得很顺利,他带回了详细的王室内乱情报。

王室内乱的起因,大家都知道。但乱到了何种地步,这要靠叔鞅的介绍。

鲁国再次召开了卿级班子会议,听取大夫叔鞅关于王室内乱情况的报告。

根据叔鞅介绍,围绕着立太子猛为天子还是立王子朝为天子,王室两派大打出手。太子猛一派首先发难,干掉了王子朝的老师宾起。

王子朝派果断反击,驱逐了太子猛一批人,控制了王室,并宣布即位为天子。

太子猛派予以了更强烈的反击,一番激烈打斗后,赶走了王子朝,将太子猛接回王城,立为天子。

现在的情况就是,大周王朝再次出现了两个天子的情况!

鲁国,该如何取舍?

难道还可能再象以前那样,对王室发生内部权力斗争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

这不是逼鲁国对到底应该支持王子朝还是太子猛的问题,而是逼着鲁国必须作出到底是追随楚国还是追随晋国的重特大问题!

最终,鲁国卿级班子会议作出了决定:继续观望!

观望什么事?

一是观望晋国会不会出兵帮助太子猛,并且是否真的与楚国交上火。

二是观望晋国与楚国到底谁更强一点,或者说,在这场各自拥护大周王朝两位天子的较量中,谁最有可能胜出!

既然如此,那就别纠结了,管好鲁国自己的事,把属于鲁国的利益拿到手再说。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