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春秋鲁国风云 > 第183章 介子来访:介国国君居然能通六畜之语,你信吗

可以说,凭着鲁僖公这几年来的灵活外交,鲁国获得了大把的好处。甚至可以说,晋楚城濮大战以来,在当时传统中原列国中,除了齐国收回了被楚军占领的谷城,消除了公子雍的夺位隐患,成为除晋国之外的最大赢家外,鲁国的收获令人侧目。

要知道,城濮大战前一刻,鲁国还是晋国的敌人。如果,鲁僖公不是牺牲了公子买,那可以想象的是,取得胜利的晋国必定对鲁国予以报复。

看看那些个诸侯吧:卫国、曹国这两国,直接被晋国给灭了一次;陈国、蔡国是当时跟随楚国的战败国,战场上就损失了大量的士兵和战车军器;郑国、许国不但战败,还在战后都遭到了晋国的再次讨伐,受着重伤。

只有鲁国,不但没有遭到报复,反而在政治上与晋国迅速交好,与周王室关系更加密切,还得到了济西之地这样的大实惠!

所谓一路顺,路路顺,鲁僖公的好事还没完哩。

公元前631年春,介国国君介葛卢前来朝见鲁僖公。只是当时鲁僖公实在很忙,当时他正跟着晋文公参加一系列的国际会盟等事务。

介国,位于今山东胶州,颛顼高阳氏的后代所建的东夷小国,可以说是山东半岛原生土着居民之国,历史十分悠久。

等鲁僖公回到曲阜时,已经是到了冬季了,这位叫介葛卢的介国国君居然耐心地等着他,差不多等了一年。

鲁僖公听说后,问公子遂道:“就是那位智商极低的介子?”

公子遂一怔,随后哈哈大笑起来。原来,介国是鲁国的附庸国,也是一个被视为东夷的小国,此时的国君名葛卢,中原诸侯称东夷之国国君,都贬之以子。

介葛卢曾经有一次朝见鲁僖公,正巧当时有一个白狄部落的首领也来鲁国朝见鲁僖公,而且两支朝见队伍在曲阜的集市路中不期而遇。

白狄首领是来自北边的,介葛卢是来自东南的,两地的风俗习惯不同,当时介葛卢头顶上留着发髻,白狄部落首领的头上梳着辫子,两人在街上相遇,本来是争个道的事,但争了一会,突然发现对方的发型太另类了,实在是太好笑了,于是两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要知道,虽然一个是部落首领,一个是小国君主,但不管如何,两个国君居然没有国君应有的样子,在鲁国都城曲阜的大街上众目睽睽之下哈哈大笑,对最讲文明礼仪的鲁国人而言,实在是非礼至极,好笑至极。

这还没完,白狄首领和介葛卢甚至搞了个不打不相识的节奏,两人也不争道了,反而是手拉着手进入驿馆后,然后是勾肩搭背大声说着笑着,十足的就是一个他乡遇故知的模样。

他俩的随从们更是无所拘束,你搂我抱,吃饭时也是觥杯交错,猜拳行令,热情无比。

鲁国人看得是目瞪口呆,觉得这些人是神经病一样的。有一个叫张三的好事者就认为这种北狄、东夷人都是脑子有病的,至少智商是极低的。

有一个叫李四的更好事者就觉得应该测测他们的智商,并羞辱羞辱这种实在没有素质的人。于是,就差人捉来蜉蝣和屎壳郎这两种虫子,给两伙人看:“你们只要认出这是什么虫子,今天的饭钱就免单了。”

结果,两伙人看了半天,还真没有人能叫出这两种虫子的名字。白狄首领指着蜉蝣,看看介葛卢。介葛卢指着屎壳郎,看看白狄首领。两人一头雾水,虽然不知道这是什么,但一直在苦苦思索。

驿馆总算安静了,好事者张三抿着嘴,冲着李四坏笑着。李四凑过去,对张三耳语道:“兄台你看,那两人,一个不就是蜉蝣,另一个不就是屎壳郎么?”

张三捂着嘴,努力不让自己大笑起来。

后来,这则故事就在鲁国曲阜的大街小巷里流传开了,连鲁僖公听后都哈哈大笑起来。看来,介国人和白狄人都是一群没文化、见识短的家伙。

这样的国家,迟早是要被灭的。鲁僖公就一直这样想的。

现在,介国国君介葛卢再次朝见鲁僖公,希望鲁僖公同意介国讨伐萧国。怎么又出来了一个萧国,介国为何要讨伐萧国,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萧国是一个古老的夏王朝时代所建的国家,最早是赢姓诸侯,可以追溯至五帝时代的人文始祖少昊,少昊是东夷部落首领,属于金天氏,以凤凰为图腾,所以金天氏善于驯养鸟兽。

金天氏有一位着名的后裔叫伯益,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得嬴姓,伯益生有二子,长子大廉,次子若木。其中大廉有一个叫孟亏的后代,因擅长先祖的驯养鸟兽技术为夏王桀立了大功,赐封为诸侯,建立萧国。

之所以以萧为名,是因为孟亏的封邑盛产萧茅,就是我们所熟悉的艾草。后来萧国国君孟亏见夏王桀昏庸无道,诸侯反逆,就弃国隐居,将萧国交给了自己的儿子经营。据说,孟亏离开萧国时,有凤凰率百鸟相随。

商王朝建立后,萧国就成了商王朝的一个诸侯国。接下来,大周王朝建立后,萧国就归顺了大周王朝。但好景不长,萧国后来参与了殷国为首的叛乱,结果被镇压亡国,萧国成了萧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亡国后的萧民作为当时的商人六族之一,被迫迁往鲁国,这便是鲁国赢姓萧氏的渊源。

嬴姓萧国灭国几百年后,公元前682年,宋国发生内乱,正是萧邑大夫萧大心力挽狂澜,在平定叛乱中为宋国立下大功。

在宋国的努力下,周天子提拔萧邑为诸侯国,而且级别是侯爵,非常高,但国姓已经由原来的赢姓变成了子姓,萧国也因而成为宋国的附庸。

一个鲁国的附庸国介国,一个宋国的附庸国萧国,两国本来风牛马不相及,为何要闹矛盾呢?这事说起来挺搞笑的,为了争一个专业领域的地位问题。

前面说过,萧国在驯养鸟兽方面有着祖传特技的,但介国却认为,你萧国对鸟有一套,但对于兽尤其是牲畜方面,那是远远不及介国的。

春秋江湖,有以国力强盛而立足于世的,有以爵位很高而立足于世的,也有以与世无争而暂时立足于世的,但也有以专业特长而立足于世的。萧国就是以精于驯养鸟兽而立足于世的,现在你小小的介国,一个东夷子爵小国,居然敢诬蔑咱堂堂侯爵大国在这方面不及你们介国?

萧国火大了,什么也不用说了,也懒得跟你介国比一比驯兽的技术了,直接讨伐!萧国突袭介国,抢掠了一把后,扬长而去。

这下介国也火大了,但介国是鲁国的附庸国,所以要报复萧国,必须征得鲁国这个宗主国的同意。这就是介葛卢专程来朝见鲁僖公的原因。

鲁僖公听着就好笑,这世道,居然连一个专业特长的名气也要争到出大军讨伐的地步啊?他努力忍着笑,问介葛卢道:“介国在驯养家畜方面具有特殊能力,寡人倒很想知道详情哩,国君要不就演练一番?”

介葛卢一时张着嘴说不出话来。一众公卿大夫都抿嘴不敢笑出声来,敢情国君想亲自愚弄愚弄以愚蠢无知着称的介国人?

正在此时,一声牛的惨叫突然传来,原来这是鲁僖公根据礼制为介葛卢安排的宴会。介葛卢大小也是一位诸侯,故享受七牢之礼,即要杀牛羊猪各七只。

介葛卢侧着耳朵听了一会,若有所思,然后皱了皱眉,叹了口气,道:“鲁侯,刚才孤听到了那牛的叫声,那牛是在控诉命运的悲哀啊。那头牛说,自己生了三头白毛小牛,都被用于牺牲祭祀了。如今自己也将成为盘中餐,命真苦。”

鲁僖公将信将疑,命人前去了解一下详情,结果得到回报说,真如介葛卢所言,那牛确实生过三头白毛小牛,而且也确实在祭祀中被用于牺牲了。

这下鲁僖公及一干人等均目瞪口呆了,敢情这位介子能通牛语啊?顿时大家窃窃私语起来。介葛卢见状,忙道:“不瞒鲁侯,介国有许多如孤一样的人,能听懂马、牛、羊、鸡、犬、猪等六畜之语,根据这些牲畜的声音予以有针对性地驯养。正因为如此,所以萧人所谓擅长驯养鸟兽,孤以为至少在驯养牲畜上,萧人远不及介人。谁料,萧人凭着宋国撑腰,居然突袭,孤忍无可忍,特来请示鲁侯,准许孤予以反击。”

刚刚,介葛卢当着鲁僖公和一众大臣表演了一番通牛语,此时听介葛卢说能听懂六畜之语,鲁僖公和鲁国众臣们谁都不再怀疑。这么一个有着特意功能的人,就提出一点点遭到了侵略予以反击的正当要求,岂有不同意之理?

鲁僖公当场批准,同意介国讨伐萧国。据说,介军作战勇猛,他们的战马非常通人性,大军进入萧国境内,萧军只能据城而守,介军大胜。

但介国国君介葛卢通六畜之语的事,也就传开了。

这个故事真的很玄乎,但是惜字如今的《春秋》这样的史料居然予以了正式记录,你怎么看?反正我是信了。

反正这个介国挺神的,据说一开始介国就一个国都,后来白白捡了一座城来,即介根城。介根城原来是莒国的故都城。莒国因故迁走了,介根城就空了。介国一看,白白一座城,那就去捡来吧,于是介根城就归属介国了。

当时介国国君很喜欢这座介根城,他命人在城里高处建了一座亭子,人称介亭。从此,介亭就成了介国人观潮望海的最佳场所。到清朝时,原介根城遗址的胶州南城子村有人将这段历史给说了出来,于是大家就重建了介亭。

由于当时介国故城墙上下长满了椿树,尤其是在春夏秋三季葱葱翠翠,着实漂亮。于是,“介亭春树”就成了古胶州的八景之一。

据说,如今介国遗址已经消失不见了,不知如今还有人多少记得这段历史,或者知道这些历史故事呢,或者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南关街道办事处城子村是否还有这个介亭在呢?

有时读史,不禁掩卷而思并自豪起来:我们的国家,拥有着丰富且悠久的历史文化,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值得我们津津乐道的故事,很多如今被称为农村的地方,曾经在历史上,以其独特的文化,吸引着我们,值得我们尊重。如这个城子村。

喜欢春秋鲁国风云请大家收藏:()春秋鲁国风云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