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 > 第167章 山城协作

冯卫国的决心和魄力,如同给整个906工程指挥部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模块化建厂,这个听起来有些天方夜谭的构想,在赵四详尽的技术阐述和冯卫国力排众议的支持下,迅速从一个想法进入了实质性推进阶段。

赵四牵头成立的“模块化建厂可行性研究小组”立即高速运转起来。

小组核心成员除了王永革,还有指挥部里几个技术员。

他们夜以继日地工作,首先对906厂的总体规划进行解构分析。

赵四凭借脑海中的现代工业工程知识,将整个厂区分解为动力、铸造、机加、热处理、装配、仓储、办公生活等七大功能模块。

接着,是最关键的标准化设计。

赵四绘制了核心的钢结构骨架、墙板、屋面板的标准图纸,严格规定了型钢的截面尺寸、连接节点的样式、螺栓孔的定位精度。

他特别强调了“公差与配合”的概念,这是确保不同工厂生产的构件能够现场顺利组装的关键,也是当前国内工业生产中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

“我们要的不是‘差不多’,而是‘一丝不差’!”

赵四在小组会议上反复强调,他亲自示范如何使用游标卡尺和标准量规进行精密检测,让习惯了“毛估估”的技术员们大开眼界。

短短一周多时间,一套包含上百张图纸和厚厚一沓技术条件说明的《906工程模块化建厂初步设计方案(第一版)》终于出炉。

方案详细规定了每个模块的构成、尺寸、材料、加工精度、验收标准,甚至包括了模块分解运输和现场组装的初步工艺流程图。

方案摆在冯卫国桌上时,这位老革命眼中放光,一拍大腿。

“好!就这么干!我马上向总指汇报,申请协调重庆方面的厂家!”

事情比预想的还要顺利。

三线建设总指挥部高度重视这个创新性的提议,认为如果试点成功,将对整个三线建设的速度和效益产生革命性影响。

总指迅速下达指令,要求重庆几家有实力的大型机械厂和金属结构厂全力配合906厂的模块化试点任务。

几天后,赵四带着王永革和一小箱沉甸甸的设计图纸、技术文件,再次踏上了颠簸的旅程。

这一次,目标是西南工业重镇——山城重庆。

与906厂所在山谷的艰苦荒凉截然不同,此时的重庆,是一座弥漫着浓厚工业气息和战时氛围的喧嚣城市。

高耸的烟囱冒着滚滚浓烟,长江和嘉陵江上船只往来如梭,街道上充斥着各种口音的行人,以及不时呼啸而过的军车。

对接工作并非一帆风顺。

尽管有总指挥部的指令,但重庆第二机械厂和长江金属结构厂的领导和技术人员,最初对这个“模块化”任务充满了疑虑和抵触。

在第二机械厂的会议室里,头发花白、戴着厚厚眼镜的刘总工程师,捏着赵四带来的图纸,眉头拧成了疙瘩。

“赵专家,不是我们不支持三线建设,你这个要求……太苛刻了!”

刘总工指着图纸上标注的尺寸公差,“±0.5个毫米?”

“我们厂里现有的设备,加工大型结构件,能控制在±2毫米以内就算老师傅手艺精湛了!”

“还有这个连接板的平面度要求,这得要大型龙门刨床精加工才行,我们现在主要任务是为前线生产设备,哪有这个产能和精力?”

长江金属结构厂的马厂长说话更直接:“赵同志,你们这个想法是好的,但不符合实际嘛。”

“每个厂的情况都不一样,哪有放之四海皆准的标准?”

“我们的工人习惯了自己的做法,突然搞这一套,效率肯定下来,耽误了其他重要任务,谁负责?”

面对这布置面对多少遍的质疑,赵四早有准备。

他没有急躁,也没有用上级指令压人,而是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

“刘总工,马厂长,各位老师傅,”

赵四的态度诚恳而尊重,“我理解大家的困难。”

“但请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在山沟里建906厂?”

“是为了应对最严峻的考验。”

“如果我们的工厂因为建设周期过长,或者因为建设质量不过关,在需要的时候无法发挥作用,那之前的投入和努力不就白费了吗?”

他拿起一块从906厂带来的、因为基础不平导致设备安装困难的混凝土基础碎块。

又展示了几张因为构件不标准导致现场安装时不得不强行切割、焊接,既浪费工时又影响强度的现场照片。

“模块化、标准化的目的,正是为了从根本上杜绝这些问题。”

“是的,前期对加工精度要求是高,会暂时影响一些效率。”

“但一旦标准统一,构件可以互换,现场的组装速度会成倍提升,整体质量会有质的飞跃!”

“这就像部队用的枪械子弹,如果规格不一,仗还怎么打?”

他接着详细解释了公差配合的重要性,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为什么“严丝合缝”对于快速组装和结构稳定至关重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请大家收藏:()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还带来了冯卫国特批的、从906厂本就紧张的经费中挤出来的一笔“技术协作费”,承诺对于因执行新标准而可能增加的成本和工时,会给予适当的补偿。

更重要的是,赵四并非空谈。

他挽起袖子,深入两个厂的车间,与老师傅们一起研究现有设备如何通过改进工装夹具、优化切削参数来达到更高的精度要求。

他甚至亲自上手操作一台老旧的铣床,演示如何通过精细调整和多次测量,将一块连接板的平面度加工到接近图纸要求,让围观的老工人们啧啧称奇。

“这位赵专家,手上真有活儿!”车间里开始流传这样的评价。

技术的说服力,加上诚恳的态度和实在的支持措施,逐渐打消了厂家领导和技术骨干们的疑虑。

刘总工和马厂长的态度开始松动,他们召集技术骨干,对照赵四带来的图纸和标准,逐一研究实现的可能性。

最大的转折点发生在一次关键的技术协调会上。

当讨论到最棘手的大型钢构架焊接变形控制问题时,赵四提出了一个利用对称焊接顺序和预设反变形量的工艺方案。

这个方案非常新颖,几位老焊工都表示怀疑。

赵四没有争论,直接要过焊枪和防护面具,在车间的废料区,找了两根型钢,当着所有人的面操作起来。

他运焊枪的手法娴熟稳定,焊缝均匀饱满,更关键的是,他严格遵循了自己提出的焊接顺序。

当焊接完成,构件冷却后,用水平尺和拉线一量,变形量果然被控制在了极小的范围内!

这一手实实在在的操作,彻底折服了在场所有的人。

刘总工激动地握住赵四的手:“赵专家,心服口服!”

“就冲你这手艺和技术,这活儿,我们二机厂接了!保证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马厂长也慨然表态:“长江厂绝不含糊!就当是为三线建设闯一条新路出来!”

山城协作的大门,终于被赵四用技术和诚意撬开了。

重庆的工厂里,很快响起了为906厂生产标准模块构件的机器轰鸣声。

赵四和王永革留在重庆,穿梭于各个协作厂之间,进行技术交底、质量监控和进度协调,确保第一批“积木”能够顺利生产下线。

看着车间里那些按照统一标准下料、成形、焊接的钢构件,赵四知道,模块化建厂这盘大棋,已经落下了至关重要的第一子。

接下来,就是将这批“积木”,安全运抵群山深处的战场。

那将是另一场严峻的考验。

喜欢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请大家收藏:()穿越五九,开局签到八级钳工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