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唐朝当财子 > 第179章 教材热销,洛阳纸贵

长安的冬阳透过云层,洒在国子监朱红色的大门前,将门前的石阶染成温暖的金色。圣旨下达后的第三日清晨,三辆满载《现代常识入门》的马车缓缓停在国子监门口,车帘掀开,一摞摞用深蓝色布套包裹的教材整齐堆叠,封面上 “现代常识入门” 五个楷书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教材到了!李侍郎编写的教材到了!” 早已等候在门口的人群瞬间沸腾起来。排在最前面的是各地学堂的先生们,他们身着长衫,手中紧攥着钱袋,眼神急切地盯着马车;紧随其后的是技艺科的学子,有的背着书篓,有的捧着空白书卷,准备当场记录书中要点;还有不少民间工匠与商户,甚至是略识文字的主妇,也挤在人群中,想要抢购一本 —— 自朝堂演示后,“白话文教材”“实用知识” 的消息便传遍了长安,百姓们都想看看这本能让陛下破例推广的书,究竟藏着怎样的 “智慧”。

“大家不要挤,按顺序来!每人限购两本,确保人人都能买到!” 负责分发教材的国子监吏员高声喊道,却挡不住人群的热情。一名来自江南苏州的学堂先生,奋力挤到马车旁,高举着一贯铜钱,声音因激动而有些沙哑:“给我一本!我要带回去教学生用阿拉伯数字算账!以前教算筹,学生们学半个月还会出错,听说这阿拉伯数字又快又准,正好能改良学堂的算术课!”

吏员接过铜钱,递给他一本教材。先生迫不及待地翻开,看到书中 “数鸡蛋算加减” 的案例与清晰的数字运算表,脸上瞬间露出笑容,连连说道:“好!好!这样的教材,学生们肯定能看懂!”

人群中,一位身着素色襦裙的长安主妇踮着脚,好不容易挤到前排,手中攥着五百文钱,有些羞涩地说:“我也买一本。听邻居说,书里写了肥皂的制作方法,我想学着做,以后家里用着方便,还能省下买肥皂的钱。” 吏员笑着递过教材,指点道:“夫人翻到化学卷第三章,里面有详细的步骤,用动物油脂和草木灰就能做,不难学。”

甚至连西域的商人也闻风而来。三名身着胡服、头戴尖帽的波斯商人,牵着骆驼站在人群外,看到教材后,立刻让翻译上前沟通,一次性购买了三十册。“我们要把这些书带回波斯,送给当地的工匠和贵族。” 为首的商人通过翻译说道,“听说书中有改良工具、造船的知识,对我们波斯的手工业和航海贸易都有帮助。”

不到一个时辰,首批印刷的五千册教材便被抢购一空。没买到的百姓围着吏员,纷纷询问:“什么时候还会有教材?我们还想再买!”“能不能多印一些?我们学堂需要十本做教具!” 吏员只能安抚道:“大家放心,书坊已经在加印了,不出三日,第二批教材就会到货!”

消息传到长安最大的书坊 “翰墨斋” 时,老板王掌柜正看着账本,听到 “五千册售罄” 的消息,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眼中满是震惊:“竟有如此热销?连去年最火的李白诗集,首月也只卖了三千册!快!立刻召集所有工匠,暂停其他书籍的印刷,全力加印《现代常识入门》!纸张、油墨不够,就去周边的纸坊采购,务必尽快赶制出第二批!”

书坊内瞬间忙碌起来。工匠们放下手中的诗集刻板,换上《现代常识入门》的雕版;采买的伙计骑着快马,赶往长安周边的终南纸坊、渭水纸坊,高价收购纸张;装订的女工们也加班加点,将印刷好的书页整理、缝线、包封,确保教材能尽快出炉。

三日后,第二批一万册教材运抵国子监,依旧被抢购一空。随后的一个月内,翰墨斋接连加印十次,每次加印的数量从一万册增至两万册,却始终供不应求。长安的纸张价格也随之上涨 —— 原本五十文一刀的宣纸,涨到了八十文;就连最普通的麻纸,也从二十文一刀涨到了三十五文。

王掌柜专程来到皇家科学院,找到李逸,笑着递上账本:“李大人,您这书真是创造了奇迹!短短一个月,总发行量突破五万册,比过去三年任何一本书的销量都高!现在长安的纸坊都在加班造纸,还是供不应求,真是应了那句‘洛阳纸贵’啊!”

李逸接过账本,看着上面不断增长的印刷数量,心中满是欣慰:“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是百姓对实用知识的需求。只要大家能从书中学到有用的东西,即便‘纸贵’,也是值得的。”

王掌柜又说道:“现在不仅长安热销,周边的洛阳、扬州、成都等地的书坊,也纷纷来求购雕版,想要在当地印刷销售。还有不少外地的学堂、工坊,专门派人来长安批量采购,说是要作为教材或工具书。李大人,您看是否同意让各地书坊翻刻?这样能更快满足全国的需求。”

李逸点头应允:“可以,但要规定,翻刻的教材必须严格按照原版,不得删减或修改内容,价格也需统一,不得私自抬高,确保各地百姓都能买到平价的正版教材。”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穿越唐朝当财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得到许可后,各地书坊纷纷行动起来。洛阳的 “洛阳书肆”、扬州的 “江南印社”、成都的 “蜀锦书坊”,先后翻刻《现代常识入门》,教材很快传遍大唐的主要城镇。在洛阳,工匠们拿着教材中的杠杆原理,改良了锻铁的风箱,将炼铁效率提升了两倍;在扬州,造船师参照书中的浮力原理,设计出更宽大的商船,载重量比之前增加了三成;在成都,农户们按照书中的几何知识,精准丈量土地,避免了以往因土地边界模糊引发的纠纷。

教材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大唐境内,还通过海上贸易与西域商路,悄然传到了海外。广州港的商船在装载丝绸、瓷器时,总会带上几箱《现代常识入门》,作为礼物送给天竺、波斯、大食的商人;西域商队穿越河西走廊时,也会携带教材,与沿途的城邦交换货物。

在天竺的摩揭陀国,一位研究数学的学者偶然得到一本《现代常识入门》,看到书中的阿拉伯数字与几何基础,惊叹不已。他连夜召集弟子,将书中的数学知识翻译成梵文,在天竺的学堂中讲授。“这种数字计数法,比我们传统的符号更简洁,几何原理也能直接用于建筑测量。” 学者在信中写道,随后专门派弟子前往长安,希望能见到李逸,交流数学与天文知识。

波斯的设拉子城,工匠们通过教材中的肥皂制作工艺,用当地盛产的橄榄油与草木灰,改良了传统的制皂技术,制作出的肥皂不仅去污力强,还带有淡淡的橄榄香气,很快在波斯贵族中流行起来。波斯的工匠行会特意写了一封感谢信,通过西域商队送到李逸手中,信中写道:“您传播的智慧,惠及万民。我们的工匠因您的知识而提升技艺,百姓因您的发明而改善生活,波斯与大唐的友谊,也因这些知识而更加深厚。”

在大食的巴格达,商人将教材中的杠杆原理与造船知识介绍给当地的工匠,改良了灌溉工具与远洋船只。大食的哈里发听闻后,专门派人前往长安,希望能与大唐建立 “知识交流” 的渠道,邀请李逸派学者前往大食讲授实用知识。

这些消息传回长安时,李逸正在皇家科学院主持 “技艺科教材研讨会”,与国子监的讲师、工匠代表讨论如何优化教材内容。当收到天竺学者的求见信与波斯的感谢信时,他笑着对众人说:“知识无国界,能让大唐的智慧惠及更多人,也是我们的荣幸。未来,我们可以挑选优秀的技艺科学子,前往海外交流,同时也邀请外国学者来大唐学习,让知识成为连接各国的桥梁。”

研讨会结束后,李逸漫步在皇家科学院的庭院中。冬日的阳光洒在庭院的梅花树上,枝头的花苞含苞待放。他手中握着波斯的感谢信,心中感慨万千 —— 当初编写教材时,他只是希望能为大唐的学子提供一本实用的工具书,却没想到,这本白话文教材会引发如此广泛的影响,从长安的街头巷尾,到海外的城邦国度,都因这些基础的科学知识而发生改变。

回到家中,苏瑶早已准备好晚餐。看到李逸手中的信件,她笑着问道:“又有好消息传来?” 李逸点点头,将天竺学者求见、波斯工匠致谢的事告诉她。“真好,” 苏瑶眼中满是骄傲,“你用知识帮助了这么多人,不仅让大唐变得更强盛,还让其他国家也感受到大唐的智慧与友善。”

李逸握住苏瑶的手,目光坚定:“这只是开始。未来,我们还要编写更多的实用教材,涵盖农学、医学、冶金等领域,让更多的知识传播开来。无论是大唐的百姓,还是海外的友人,都能通过这些知识,改善生活、提升技艺,让整个世界都因知识而变得更美好。”

夜色渐深,长安的灯火照亮了街道。翰墨斋的工坊内,工匠们依旧在加班印刷《现代常识入门》,油墨的香气与纸张的气息交织在一起,弥漫在空气中。李逸站在窗前,望着远处书坊的灯火,心中满是期待 —— 他知道,这本热销的教材,不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颗种子,一颗播撒在大唐乃至世界土地上的 “知识种子”。假以时日,这些种子定会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为更多人带来希望与繁荣。

喜欢穿越唐朝当财子请大家收藏:()穿越唐朝当财子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