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 > 第3章 粮铺立足,暗窥风波

“掌柜的,我来应聘小工。”

乔郓的声音落在粮铺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却又透着几分与年龄不符的镇定。正在柜台后拨弄算筹的赵掌柜抬起头,镜片后的眼睛扫过他瘦弱的身形和沾着尘土的竹筐,眉头微微蹙起。

“你?”赵掌柜放下算筹,指节叩了叩柜台,“多大年纪?识不识字?”

“回掌柜的,十四了。”乔郓挺直了腰板,“识些字,家里长辈教过,算术也懂点。”他没敢说自己“懂现代算术”,只模糊地归为“长辈所教”——在这个年代,底层少年能识文断字已算难得,说多了反而容易引人怀疑。

赵掌柜显然不信,从抽屉里抽出一张皱巴巴的纸,上面是昨日粮铺的部分账目,还有一堆散落的算筹:“那你算算,昨日卖出去的糙米、精米、小米各三十斤,糙米每斤七文,精米十二文,小米九文,总共该收多少钱?算对了,再跟我说说这账上的错处。”

这是明摆着的考验。旁边正在搬粮袋的伙计王大牛停下动作,抱着胳膊看过来,嘴角带着几分戏谑——这账他昨日算过,算筹拨了半天才算明白,这瘦小子看着弱不禁风,多半要出丑。

乔郓深吸一口气,目光落在账目上。宋代的记账方式是“四柱清册”,但这张纸上的记录很潦草,显然是伙计随手记的,末尾的总数写着“九百三十文”。他没碰算筹,心里快速盘算起来:

糙米三十斤×七文=二百一十文;

精米三十斤×十二文=三百六十文;

小米三十斤×九文=二百七十文;

总和:210 360 270=八百四十文。

“掌柜的,总数该是八百四十文,账上多写了九十文。”乔郓语速平稳,报出答案后,又指着账目上的一处划痕,“这里记的‘小米三十斤’,旁边的‘九文’被墨点盖住了,看着像‘十二文’,多半是记混了精米的价钱,才多算了三十斤×三文=九十文。”

话音刚落,粮铺里静了一瞬。王大牛脸上的戏谑僵住了,他昨日就是被那个墨点骗了,算到天黑才发现不对,这小子居然看一眼就算出来了?

赵掌柜的眼睛微微一眯,重新拿起算筹拨弄起来。“噼啪”的算筹碰撞声里,他的眉头渐渐舒展,最后放下算筹,盯着乔郓的眼神多了几分审视:“你这算法……倒挺快。用的什么法子?”

“是家乡的笨办法,”乔郓早有准备,笑着解释,“把大数拆成小数加,比一根一根拨算筹省些功夫。”他故意说得简单,没提“乘法口诀”——虽然宋代已有类似口诀,但在底层粮铺里,多数人还是依赖算筹,他不想显得太过扎眼。

赵掌柜点点头,没再追问,转而问道:“你叫郓哥?之前在街口卖梨?”

“是。”乔郓应道。

“为何不卖梨了?”赵掌柜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柜台,“粮铺的活计不比卖梨轻松,搬粮、记账、扫铺子,杂事多,每月就五文钱,管两顿饭,住后院的柴房,你能受得住?”

乔郓垂下眼帘,语气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无奈:“梨是帮亲戚卖的,不是长久营生。我爹娘走得早,想找个稳当活计,能糊口就行,不怕累。”他刻意提起“孤儿”身份,既能博取同情,也能解释自己为何急于找工作。

【叮!检测到宿主展现应变能力,触发支线任务:获得赵掌柜的初步信任。任务奖励:基础算术技能(入门),粮铺内部信息(简略版)。】

系统的提示音让乔郓心里一稳。他抬起头,目光坦诚地看着赵掌柜:“掌柜的要是信得过我,我肯定好好干,记账不会错,搬粮也能学着来。要是干不好,您随时让我走。”

赵掌柜沉默了片刻,目光扫过乔郓那双虽然瘦弱却很稳的手,又看了看桌上那本记满错漏的账册——他已经换了三个小工,不是识不得字,就是算术糊涂,粮铺的账目乱得像一团麻。眼前这少年虽然年纪小,但眼神清明,说话有条理,算术还快,或许真能派上用场。

“行,你留下试试。”赵掌柜终于松了口,指了指旁边的王大牛,“这是王大牛,你跟着他先熟悉铺子里的活计。今日先学认粮种,下午跟着记账。”

“谢掌柜的!”乔郓心头一喜,连忙拱手道谢。

王大牛挠了挠头,走到乔郓面前,咧嘴一笑:“小子可以啊,那账我算半天都没算对。走,我带你去后院认粮。”他性子直爽,见乔郓有真本事,也就没了之前的轻视。

乔郓跟着王大牛往后院走,激活信息探查扫过他:

【目标:王大牛】

【身份:粮铺伙计】

【性格:憨厚耿直,力气大,没心眼,对赵掌柜忠心】

【当前状态:认可(对乔郓的算术能力)】

【好感度:40(初步接纳)】

【关联信息:在粮铺干了五年,知道阳谷县各粮源的底细,和码头的脚夫熟络】

“大牛哥,以后多指教。”乔郓主动搭话,态度谦和。王大牛这种人,吃软不吃硬,真心相待就能处好关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好说!”王大牛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不小,让乔郓踉跄了一下,“咱们铺子里的粮,分糙米、精米、小米、黄米四种,都是从东平府那边运来的。糙米糙,便宜,都是给穷苦人家买的;精米贵,是给大户人家预备的……”

王大牛一边领着乔郓看粮囤,一边絮絮叨叨地讲解,从粮种的辨别到不同主顾的喜好,说得详细。乔郓听得认真,时不时点头提问,比如“东平府的粮商靠谱吗?”“有没有本地的粮源?”

王大牛没多想,随口答道:“东平府的张粮商还算实在,就是运费贵。本地也有粮田,但大多被西门大官人把持着,他的粮栈压价收粮,再高价卖,咱们铺子里都不敢从他那儿进货。”

提到西门庆,王大牛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愤懑:“上个月,西门大官人的粮栈故意把精米降到十文一斤,抢了咱们不少主顾。要不是赵掌柜有几个老主顾撑着,铺子都快开不下去了。”

乔郓心里记下这话。西门庆不仅在官府里有关系,还垄断了本地粮源,赵掌柜的粮铺确实不好做。这既是危机,也是机会——如果他能帮赵掌柜解决粮源或客源的问题,就能彻底站稳脚跟。

下午,乔郓开始跟着赵掌柜记账。他没用算筹,而是找了根木炭,在纸上用简化的符号记录收支,比如用“米30-7”代表糙米三十斤、每斤七文。这种记法比传统的文字记录快得多,而且清晰明了,赵掌柜凑过来看了两眼,眼中的赞赏又多了几分。

“你这记法,倒真是方便。”赵掌柜感慨道,“以后账就交给你记了,每日核对清楚,不许出岔子。”

“放心吧掌柜的。”乔郓应道,手上的动作没停。他知道,记账是最容易接触到粮铺核心信息的活,通过账目,他能摸清粮铺的盈利情况、客源构成,甚至能推断出赵掌柜的人脉关系。

傍晚时分,乔郓算完最后一笔账,正准备去后院收拾柴房,门口突然传来一阵喧闹。一个穿着体面的汉子领着两个跟班闯了进来,拍着柜台嚷嚷:“赵掌柜呢?出来!”

赵掌柜从里屋走出来,脸色沉了下来:“孙管事,你又来做什么?”

乔郓心里一动,激活信息探查:

【目标:孙奎】

【身份:西门庆粮栈的管事】

【性格:狐假虎威,贪婪无度,擅长用阴招打压对手】

【当前状态:挑衅(受西门庆指使,来找粮铺麻烦)】

【好感度:-30(视赵掌柜为眼中钉)】

【关联信息:今日来是为了逼迫赵掌柜交出城南的两个老主顾,否则就断了粮铺的东平府粮源】

孙奎冷笑一声,伸手拍了拍柜台上的粮袋:“赵掌柜,咱们明人不说暗话。城南的李大户和张员外,以后就让他们来我们粮栈买粮,你这边就别掺和了。”

“凭什么?”赵掌柜气得脸色发白,“李大户和张员外跟了我十年,你说抢就抢?”

“就凭我们大官人有本事!”孙奎嚣张地说,“实话告诉你,东平府的张粮商已经答应我们了,以后只给我们粮栈供货。你要是识相,把主顾让出来,我们大官人或许能赏你口饭吃,不然再过半个月,你这粮铺就等着关门吧!”

这话像一块石头砸在赵掌柜心上,他的身子晃了晃——东平府的粮源是他的根基,没了粮源,粮铺确实活不下去。

王大牛气得攥紧了拳头,想上前理论,却被赵掌柜拦住了。赵掌柜知道,孙奎背后是西门庆,硬拼只会吃更大的亏。

乔郓站在一旁,心里快速盘算。孙奎的话里有两个关键信息:一是西门庆要抢城南的两个大户主顾,二是他用东平府的粮源要挟赵掌柜。但孙奎说“张粮商已经答应只供货给粮栈”,这话多半有水分——商人重利,张粮商不会轻易放弃赵掌柜这个老客户,顶多是西门庆施压,让他抬高给赵掌柜的粮价,或者拖延供货。

而且,李大户和张员外能跟赵掌柜十年,说明对他信任,未必会轻易转投西门庆的粮栈,他们担心的,恐怕是粮铺断货,影响自家食用。

“孙管事,”乔郓突然开口,声音不大,却让喧闹的粮铺安静下来,“你说张粮商只给你们供货,可有凭证?”

孙奎愣了一下,没想到一个小工敢插嘴,顿时瞪起眼:“哪里来的毛头小子?也敢管老子的事?滚一边去!”

乔郓没怕,反而往前迈了一步,目光直视孙奎:“我只是觉得,空口无凭。张粮商做的是正经生意,要是真断了赵掌柜的货,传出去,人家会说他仗着西门大官人势力,欺压同行,以后谁还敢跟他合作?”

这话正好戳中了要害。张粮商虽然和西门庆有往来,但毕竟是外地商人,在阳谷县立足靠的是信誉,真要是做了“断人粮路”的事,传出去对他的名声不好。

孙奎的脸色变了变,一时语塞。他确实没拿到张粮商的凭证,只是西门庆让他过来吓唬吓唬赵掌柜,逼他主动让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赵掌柜也反应过来,立刻顺着乔郓的话往下说:“孙管事要是拿不出凭证,就请回吧。我的粮源自有着落,主顾也不是你说抢就能抢的。”

孙奎恼羞成怒,想动手教训乔郓,却被赵掌柜拦住:“孙管事要是在我铺子里动手,我现在就去县衙报案,看看县太爷是管不管你仗势欺人!”

孙奎看着赵掌柜强硬的态度,又看了看一脸平静的乔郓,知道今天讨不到好,放了句狠话:“好,你们等着!这事没完!”说完,带着跟班悻悻地走了。

粮铺里的气氛松了下来。王大牛拍着乔郓的肩膀,一脸佩服:“郓哥,你真行!刚才那话,说得太解气了!”

赵掌柜看着乔郓,眼神彻底变了——这少年不仅算术好,胆子大,脑子还灵活,关键时候能顶事。他走过去,拍了拍乔郓的后背:“今日多亏了你。你这脑子,比我想的还要灵光。”

【叮!支线任务“获得赵掌柜的初步信任”完成。奖励:基础算术技能(入门)已激活,粮铺内部信息(简略版)已更新。】

【粮铺内部信息:1. 核心客源:城南李大户、张员外(每月各购粮二百斤),东街散户(每日约三十斤);2. 粮源:东平府张粮商(每月供货一千斤,价高但稳定),本地小粮农(零星供货,量少但便宜);3. 困境:西门庆粮栈打压,粮源不稳定,利润微薄。】

乔郓心里一喜,基础算术技能激活后,他感觉脑子里对数字的敏感度更高了,记账时思路也更清晰。而粮铺的内部信息,更是帮他找到了破局的方向。

“掌柜的,其实孙管事的话,也给咱们提了个醒。”乔郓沉吟道,“东平府的粮源确实不稳,咱们得找个备用粮源。”

“我也想啊,”赵掌柜叹了口气,“可本地的粮农都被西门庆压着,不敢给咱们供货。外地的粮商,要么太远,要么价钱太高。”

“未必没有办法。”乔郓说道,“我之前在码头认识些脚夫,他们说城西有个刘老汉,种了十几亩粮田,去年收成不错,但西门庆的粮栈只肯按五文一斤收,他不愿意,粮还囤在家里。咱们要是愿意按六文一斤收,他说不定肯卖给咱们。”

这话不是瞎编的——上午和王大牛聊天时,王大牛提过城西有个“倔脾气”的粮农,和西门庆的粮栈闹过矛盾。乔郓只是把信息整合了一下,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赵掌柜眼睛一亮:“真的?六文一斤虽然比西门庆给的高,但比东平府的粮价低两文,划算!可刘老汉敢得罪西门庆吗?”

“咱们悄悄去收,不让西门庆的人知道。”乔郓说道,“让码头的脚夫帮忙运粮,他们常年在外面跑,知道怎么绕开西门庆的眼线。而且刘老汉的粮不多,一次也就一百来斤,不会引起注意。等咱们攒够了本钱,再找更多这样的小粮农,慢慢把粮源稳定下来。”

赵掌柜盯着乔郓看了半晌,突然笑了:“好小子,你这脑子,真是天生做生意的料。这事就交给你去办,需要多少钱、多少人,跟我说一声。”

“谢谢掌柜的信任!”乔郓连忙应道。他知道,这是他在粮铺站稳脚跟的关键一步,也是他积累第一笔“人脉资本”的开始——联系码头脚夫、对接刘老汉,这些都会成为他未来信息网的一部分。

当晚,乔郓住在后院的柴房里。柴房不大,堆着些干草和柴火,但比之前寄住的亲戚家好多了。他摸出白天卖梨和赵掌柜预支的两文钱,心里踏实了不少。

【叮!主线任务“活过三个月”进度更新:15%。当前生存状态:稳定(有固定居所及收入)。】

系统的提示音让乔郓松了口气。他躺在干草上,望着屋顶的破洞,脑子里过着今天的事情。

孙奎不会善罢甘休,西门庆肯定还会找粮铺的麻烦;刘老汉的粮源需要尽快落实;拐子刘那边得去打个招呼,让他帮忙留意西门庆粮栈的动静;还有武松,算算时间,应该也快回阳谷县了……

事情一件接一件,但乔郓不再像刚穿越时那样迷茫。他有了系统,有了粮铺这个落脚点,还有了初步的人脉线索。

“慢慢来,一步一步来。”乔郓低声自语,“阳谷县这潭水,我得慢慢趟。”

第二天一早,乔郓揣着赵掌柜给的五十文钱,先去街口找了拐子刘,把两个梨递给她,又塞了一文钱:“刘大叔,昨日多谢你。今日麻烦你帮我留意着,西门庆粮栈那边有什么动静,尤其是孙奎,要是他再带人出来,赶紧告诉我。”

拐子刘掂量着手里的铜钱,点了点头:“放心,这事包在我身上。对了,昨日孙奎回去后,去了趟县衙,好像找刘吏员了,具体说什么不清楚。”

乔郓心里一凛。孙奎去找刘吏员,多半是想通过官府的关系打压粮铺。看来,西门庆的手段比他想的还要多。

“知道了,谢刘大叔。”乔郓没多问,转身往码头走去。他得尽快找到王大牛说的那个脚夫头,落实运粮的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码头人声鼎沸,挑夫、船夫、商贩往来不绝。乔郓按照王大牛给的地址,在码头西侧的茶摊找到了脚夫头周铁。

“周大哥,我是东街赵掌柜粮铺的,叫郓哥。”乔郓递过一个梨,“王大牛让我来找你,想请你帮忙运点粮。”

周铁是个满脸络腮胡的壮汉,打量了乔郓两眼,接过梨咬了一口:“大牛的兄弟就是我的兄弟。运什么粮?从哪儿到哪儿?”

“从城西刘老汉家运到粮铺后院,一次大概一百斤,避开南街和西门庆粮栈门口的路。”乔郓说道,“运费按市价,每趟两文钱,要是能保证隐秘,赵掌柜说再加一文。”

周铁眼睛一亮,两文钱的运费已经不低,再加一文就是三文,这买卖划算。而且避开西门庆的地盘,对他们这些脚夫来说不算难事。

“行!”周铁拍板,“今日下午我就带两个人过去,保证神不知鬼不觉。”

“多谢周大哥。”乔郓松了口气,又道,“以后粮铺运粮的活,只要周大哥这边价钱公道、手脚麻利,都交给你们做。”

周铁哈哈大笑:“好小子,会说话!放心,包在我身上!”

乔郓和周铁约好时间,转身往粮铺走。刚走到街口,就看到王大牛气喘吁吁地跑过来,脸上带着急色:“郓哥,不好了!孙奎带了几个官差来铺子里了,说咱们粮铺卖的粮掺了沙子,要查抄!”

乔郓的心猛地一沉。来了!西门庆果然动用了官府的关系,而且一来就是狠招——“掺沙子”这种罪名,一旦坐实,粮铺不仅要被查抄,赵掌柜还得吃官司。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大牛哥,别慌。孙奎带的是哪个衙门口的人?赵掌柜怎么样了?”

“是县衙的捕头,带了四个捕快,把掌柜的围在柜台后,正嚷嚷着要搬粮袋呢!”王大牛急道,“你快想想办法啊!”

乔郓的脑子飞快转起来。孙奎能调动捕头,肯定是刘吏员打的招呼。但捕头办案也得讲证据,不能凭孙奎一句话就查抄。现在的关键,是找到“粮里没掺沙子”的证据,同时拖延时间,让赵掌柜有机会找关系周旋。

“走,回去看看!”乔郓拉着王大牛,快步往粮铺跑。他知道,这是他来到粮铺后面临的第一次真正危机,也是他向赵掌柜证明自己价值的关键一战。如果能化解这次危机,他在粮铺的地位就彻底稳了;要是化解不了,不仅粮铺保不住,他自己也得重新回到街头卖梨,甚至可能被西门庆趁机收拾掉。

粮铺门口围了不少看热闹的人,乔郓挤进去一看,四个穿着捕快服饰的汉子正拎着刀,把赵掌柜逼在角落里,孙奎站在一旁得意洋洋地指挥:“给我仔细搜!每袋粮都倒出来看看,肯定有沙子!”

赵掌柜气得浑身发抖,却不敢反抗——捕快代表官府,反抗就是拒捕。

乔郓的目光扫过现场,落在捕头腰间的腰牌上,激活信息探查:

【目标:马捕头】

【身份:阳谷县县衙捕头】

【性格:贪财,但怕担责任,做事留余地】

【当前状态:敷衍(收了孙奎的好处,但不想真把事闹大,怕查不出问题不好收场)】

【好感度:-10(受孙奎指使,对粮铺有敌意)】

【关联信息:收了孙奎五两银子,答应“象征性”搜查,要是真查出问题就从严处理,查不出就找个借口走人】

看到“怕担责任”“做事留余地”这两个关键词,乔郓心里有了主意。他没有直接冲上去,而是走到马捕头面前,恭恭敬敬地拱手:“马捕头,小人是粮铺的记账小工郓哥。您办案辛苦,只是这粮袋里的粮都是给街坊邻居吃的,要是都倒出来,不仅糟蹋了粮食,还耽误您办案的时间。”

马捕头斜了他一眼:“你想干什么?妨碍公务?”

“不敢不敢。”乔郓陪着笑,从怀里摸出赵掌柜预支给他的两文钱,悄悄塞到马捕头手里,“小人只是觉得,孙管事说粮里有沙子,总得有个凭据吧?比如哪个主顾买了掺沙子的粮,拿来给您看看。要是没有凭据就翻粮袋,传出去人家会说您办案不讲规矩,影响您的名声。”

他特意加重了“影响名声”几个字。马捕头捏着手里的两文钱,心里一动——他收孙奎的钱是为了好处,但要是没查到证据还乱翻粮铺,被县太爷知道了,丢的可是饭碗。乔郓的话正好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孙奎见状,急了:“马捕头,别听这小子胡说!肯定有沙子,快搜!”

马捕头皱了皱眉,推开孙奎的手:“孙管事,办案得讲证据。你说粮里有沙子,拿出证据来。要是拿不出来,我可不能随便翻人家的粮袋。”

孙奎愣住了——他根本没什么证据,就是想故意刁难。他没想到马捕头居然会打退堂鼓。

赵掌柜也反应过来,立刻说道:“马捕头说得对!我的粮都是从东平府进的好粮,街坊邻居都知道,要是不信,可以叫几个老主顾来问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周围看热闹的街坊里,有几个常来粮铺买粮的老人,纷纷开口:“赵掌柜的粮确实好,没见过掺沙子的!”“孙管事就是想抢生意,故意找茬!”

舆论一边倒。马捕头见状,心里有了决定。他清了清嗓子,对孙奎说:“孙管事,既然没有证据,今日就先这样。以后有了凭据,再来办案。”说完,带着捕快就要走。

“马捕头,你不能走!”孙奎急得想拦,却被马捕头瞪了一眼:“孙管事,再妨碍公务,休怪我不客气!”

孙奎不敢再拦,眼睁睁看着马捕头带人走了。他恶狠狠地瞪了乔郓一眼,撂下一句“你们等着瞧”,灰溜溜地跑了。

粮铺里的危机彻底解除。赵掌柜走上前,紧紧握住乔郓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今日要是没有乔郓,粮铺就算不被查抄,也得被翻得一塌糊涂,名声全毁了。

王大牛和其他伙计围过来,一个个对乔郓竖起大拇指。

乔郓笑着摇摇头:“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主要是马捕头明辨是非。”他没居功,这既能让赵掌柜觉得他稳重,也能让伙计们心里舒服。

【叮!检测到宿主成功化解粮铺危机,获得赵掌柜深度信任。触发隐藏奖励:赵掌柜的人脉线索(阳谷县私塾先生陈先生,与赵掌柜是旧友,为人正直,在文人圈子有一定声望)。】

乔郓心里一喜。私塾先生陈先生,这可是个重要的人脉——在宋代,文人的社会地位高,陈先生不仅能帮他接触到更多上层信息,还能教他系统的识字断文,弥补他在古代知识上的短板。

夕阳透过粮铺的窗户照进来,落在乔郓身上,给他瘦弱的身影镀上了一层金边。他知道,这只是和西门庆的第一次交锋,以后的麻烦肯定还会更多。但他不再畏惧——他已经在阳谷县找到了立足之地,有了赵掌柜的信任,有了王大牛、周铁、拐子刘这些初步的人脉,还有系统的辅助。

潜龙在渊,已有鳞爪。属于乔郓的阳谷求生之路,正一步步走向宽阔。而武松归来的消息,也在不远处,悄然酝酿着一场更大的风暴。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