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 > 第12章 学堂风波,御史暗棋

暮春的风裹着麦苗的清香,拂过莘县城外的晒谷场。往日空旷的场地今日被围得水泄不通,二十几张木桌拼成的长案上,摊着刚绘好的《蚕桑育养图》,旁边摆着改良曲辕犁、浸种用的陶瓮,还有装着新育稻种的竹簸箕——这里是阳谷农桑学堂的莘县分堂,今日是开课的日子。

乔郓蹲在长案旁,正给几个老农讲解曲辕犁的用法。他握着犁柄,轻轻一压,犁头便稳稳扎进松软的泥土里,只需要微微用力推送,就划出一道平直的犁沟。“您看,这犁比老犁轻三成,犁头带了弧度,转弯时省劲,妇人都能拉得动。”他抬起头,额角的汗珠顺着脸颊滑落,滴在泥土里,溅起细小的泥星。

为首的老农王老头眯着眼打量着犁身,粗糙的手掌抚过犁头的铁刃:“这铁片子磨得亮堂,真能比老犁多耕半亩地?”

“王大叔,您要是不信,咱们当场试试。”乔郓笑着招手,让周铁牵来一头黄牛,“您用老犁,我用新犁,同耕一分地,看看谁快。”

王老头撸起袖子,接过周铁递来的老犁,吆喝着黄牛耕了起来。老犁又沉又笨,他拽着犁柄,脸憋得通红,犁沟还歪歪扭扭。轮到乔郓时,黄牛轻松拉动新犁,他脚步平稳,犁沟又直又深,不过半柱香的功夫,就耕完了一分地。王老头看得眼睛发直,上前摸着新犁沟,喃喃道:“神了!真神了!这犁我要了,多少钱?”

“不要钱。”乔郓擦了把汗,“学堂给每户农户免费发一具新犁,只要你们来上课,学精了耕种技术,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回报。”

人群中爆发出一阵欢呼,农户们涌到长案前,争抢着登记领犁。周铁的堂弟周林忙得满头大汗,手里的毛笔写得飞快,账本上密密麻麻记满了名字。“郓哥,这一上午就登记了八十多户,比预计的多了三成!”周林兴奋地喊道,笔尖的墨汁都溅了出来。

乔郓刚要回话,人群外突然传来一阵嘈杂。一个穿灰布短打的汉子跳上石磨,挥着胳膊大喊:“别信他的!这新犁是邪物,新种子是妖种!昨儿城西李二家的田,种了他的稻种,苗都枯了!”

农户们的欢呼声瞬间停了,脸上露出惊疑的神色。王老头皱着眉道:“李二家?我咋没听说?”

“我亲眼看见的!”汉子拍着胸脯,“还有那农书,上面画的草药都是毒草,用了会毒死庄稼!这乔郓就是想骗咱们的地,好交给官府!”

乔郓的眼神一冷,激活信息探查扫过汉子:

【目标:孙五】

【身份:恒丰粮行的帮闲,钱万贯的远房侄子】

【状态:紧张(怕被拆穿) 急切(想搅黄开课)】

【关联信息:昨日偷偷往李二家的秧苗上泼了盐水,伪造枯苗假象】

“你说李二家的苗枯了,可有证据?”乔郓缓步走到石磨前,目光直视孙五,“李二现在在哪?你敢不敢跟我去他家田里看看?”

孙五被他看得心里发虚,嘴硬道:“我……我凭啥跟你去?反正我说的是实话,信不信由你们!”他说着就要跳下石磨,却被周铁一把抓住胳膊。

“想走?”周铁的力气大,捏得孙五痛呼出声,“把话说清楚,是谁让你在这造谣的?”

孙五挣扎着喊道:“放开我!我没造谣!是你们的种子有问题!”

“是不是有问题,去看看就知道。”乔郓对王老头道,“王大叔,劳烦您召集几个老乡,咱们一起去李二家的田看看,是非曲直,一看便知。”

一行人浩浩荡荡赶到城西李二家的田埂。刚到地头,就见李二蹲在田边抹眼泪,秧苗果然枯黄了一片,叶子卷成了细条。孙五见状,立刻得意起来:“看看!我没骗你们吧?这就是妖种!”

乔郓蹲下身,指尖捻起一点田埂边的泥土,放在鼻尖闻了闻——一股淡淡的咸味。他又扒开枯黄的秧苗根部,泥土湿漉漉的,盐分渗透的痕迹清晰可见。“李二哥,你昨日是不是给秧苗浇过水?”

李二愣了一下,点头道:“是啊,天旱,我傍晚浇了桶井水。”

“井水在哪挑的?”

“就在村口的老井。”

乔郓立刻让周铁去老井打水,桶里的水倒进碗里,撒上一把新稻种,不过片刻,稻种就皱起了皮。“大家看,”乔郓举起碗,“这井水里掺了盐,秧苗是被盐水浇枯的,不是种子的问题。”他转头盯着孙五,“你说你亲眼看见苗枯了,是不是你偷偷往井里撒了盐?”

孙五脸色惨白,支支吾吾说不出话。这时,李二突然想起什么,一拍大腿:“昨日傍晚,我看见这小子在井边转悠,当时没在意,原来是他搞的鬼!”

真相大白,农户们怒了,围着孙五拳打脚踢。周铁拦住众人:“别打坏了,送官处理!”他押着孙五往莘县县衙走,人群中响起一阵叫好声。

王老头走到乔郓身边,愧疚道:“郓哥,是我们糊涂,差点信了谣言。”

“不怪大家。”乔郓笑着摆手,“以后遇到事,咱们多看看,多问问,就不会被人骗了。”他让周林拿来新的秧苗,“李二哥,这是备用的秧苗,我们帮你重新栽上,保证不耽误农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农户们七手八脚帮李二补栽秧苗,田埂上又恢复了热闹。乔郓看着这一幕,悄悄松了口气——钱万贯想用这种拙劣的手段搅黄学堂,未免太小看他了。但这也提醒他,恒丰不会善罢甘休,得尽快巩固农户的信任。

下午,乔郓刚回到阳谷粮行,赵掌柜就急匆匆迎上来,手里拿着一封红色请柬:“郓哥,东平府巡察御史张大人明日要来阳谷考察农桑新政,钱万贯陪同,还特意送了请柬,让你去府衙门口迎接。”

“张大人?”乔郓接过请柬,鎏金的“张”字在阳光下闪着刺眼的光。他激活信息探查,关于张大人的信息浮现:

【目标:张敬】

【身份:东平府巡察御史,曾任济州府通判,与钱万贯是同窗】

【状态:贪婪(收受过钱万贯的古玩贿赂) 伪善(注重官声,怕被弹劾)】

【关联信息:此次考察名义上是查农桑,实则想帮钱万贯打压赵记,同时捞取“重视农桑”的政绩】

“钱万贯倒是会找靠山。”乔郓冷笑一声,将请柬放在桌上,“明日我去迎接,但考察的路线得由我们定。赵掌柜,你去准备几份详细的农桑报告,把示范田的收成数据、农户的反馈都写清楚,尤其是新种子增产的具体数字,越详细越好。”

“好,我这就去办。”赵掌柜转身去了账房。

乔郓又对周铁道:“你去趟东平府,找拐子刘的人,查一下张大人在济州府的旧事,特别是有没有收受贿赂的把柄。钱万贯能拉拢他,咱们也能牵制他。”

次日清晨,阳谷县府衙门口挂起了“欢迎巡察御史”的红绸。乔郓穿着劝农使的青色官服,站在衙役队伍最前面,身后跟着陈先生和几个乡绅代表。辰时三刻,一队马车缓缓驶来,为首的马车上插着“巡察御史”的旗幡,钱万贯骑着马跟在旁边,见到乔郓,嘴角勾起一抹挑衅的笑。

马车停下,一个穿着绯色官服的中年男人走下来,面白无须,眼神锐利,正是张敬。“乔劝农使不必多礼。”他抬手虚扶,语气平淡,目光却扫过乔郓身后的乡绅,“听闻阳谷的农桑新政做得不错,本御史特意来看看。”

“大人谬赞,请随我来。”乔郓做了个“请”的手势,“我们先去城郊的示范田,那里的稻苗刚抽穗,长势喜人。”

张敬点头,一行人往示范田走去。路上,钱万贯故意落后两步,凑近乔郓低声道:“乔郓,识相的就把军粮差事让出来,不然张大人一句话,就能撤了你的劝农使。”

乔郓淡淡瞥了他一眼:“钱掌柜还是操心自己的粮行吧,听说恒丰上月偷税漏税的账目,还在粮署压着。”

钱万贯的脸色瞬间变了,恶狠狠地瞪了乔郓一眼,却不敢再多说。乔郓心中冷笑——昨晚周铁传回消息,张敬在济州府时,曾包庇过偷税的商户,后来被人举报,差点丢了官,所以他最忌讳“偷税漏税”这四个字。

示范田里,金黄的稻穗沉甸甸的,随风起伏。陈先生指着稻田道:“张大人,这改良稻种是乔郓找老农学培育的,去年试种,亩产比往年多两石三斗,今年推广后,阳谷的粮税预计能增三成。”他递过农户的签字画押,“这是一百二十户农户的证词,都证明新种子和新农具好用。”

张敬接过证词,翻了几页,目光落在增产数据上,眼神微动。他此次前来,本想找些岔子打压乔郓,可看到实实在在的收成和农户的认可,又犹豫了——若是能将阳谷的农桑新政作为自己的政绩上报,对仕途大有好处。

“不错,不错。”张敬的语气缓和了些,“乔劝农使年轻有为,值得嘉奖。”他转头对钱万贯道,“钱掌柜,你也该学学赵记,多为农户着想,别总想着投机取巧。”

钱万贯愣住了,没想到张敬会突然变卦,只能讪讪点头:“是,下官受教了。”

离开示范田,乔郓又带张敬去了农桑学堂。教室里,周老伯正在教农户们辨认虫害,黑板上画着蝼蛄、蚜虫的画像,旁边标注着防治方法。农户们围在桌前,拿着放大镜仔细观察虫卵,时不时举手提问。

“这些农户都很积极啊。”张敬点头称赞,目光落在墙上的《农桑简易法》刻本上,“这书编得通俗易懂,适合农户学习,本御史回去后,会向朝廷举荐,推广到整个东平府。”

乔郓心中一喜,连忙拱手:“多谢大人提携!若能推广,受益的是天下农户。”

考察结束后,张敬对乔郓道:“农桑新政做得很好,本御史会向知府大人禀明,为你请功。以后有什么需要朝廷支持的,尽管上报。”他瞥了一眼旁边脸色难看的钱万贯,没再多说,带着随从离开了。

看着马车远去,钱万贯咬牙道:“乔郓,你别得意!”他转身就走,连招呼都没打。

乔郓笑着摇摇头,转头对陈先生道:“多谢先生今日帮腔,不然张大人未必会松口。”

“这都是你自己的功劳。”陈先生捋着胡须,“你把农桑新政做得扎实,有数据有证词,张敬就算想偏袒钱万贯,也找不到理由。而且他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政绩对自己有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叮!成功应对巡察御史考察,获得官方认可。主线任务“巩固阳谷根基”进度90%。奖励:“政绩加持”效果(官府资源优先倾斜),积分500,解锁“农桑补贴”申请权限。】

系统提示音响起,乔郓心中踏实了不少。“农桑补贴”意味着他可以向朝廷申请专项资金,用于扩建学堂和改良农具,这对新政的推广至关重要。

接下来的几天,乔郓忙着申请农桑补贴,同时筹备“农桑互助会”的成立仪式。互助会由阳谷及周边三县的乡绅、农户代表组成,宗旨是“共享资源、共抗风险”——农户抱团耕种,乡绅提供资金支持,赵记负责收购和销售,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成立仪式当天,莘县的张老爷、东阿县的李乡绅都来了,还有一百多个农户代表,挤满了粮行的大院。乔郓站在台上,手里拿着互助会的章程:“……以后谁家遇到天灾虫害,互助会会动用储备粮和资金帮忙;谁家想扩大种植,互助会统一采购种子农具,降低成本。咱们拧成一股绳,就不怕任何风浪!”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张老爷走上台,拱手道:“乔劝农使说得好!我代表莘县乡绅,捐出五十两银子,作为互助会的启动资金!”

“我捐三十两!”

“我捐二十石粮!”

乡绅和农户们纷纷捐款捐粮,账本上的数字快速增长。周铁站在台下,激动得满脸通红,悄悄对乔郓道:“郓哥,现在咱们有了互助会,恒丰粮行再也抢不走咱们的粮源了!”

乔郓笑着点头,目光扫过人群中的刘老汉、王老头,还有周林、周铁,心中满是感慨。从一个卖梨的少年,到劝农使,从粮铺到互助会,这一路走得不易,但每一步都走得扎实。

仪式结束后,陈先生单独留下乔郓,神色凝重道:“郓哥,我收到消息,梁山最近在东平府活动频繁,据说想拉拢寿张县的黑虎入伙。黑虎虽然和你有过约定,但他是个见利忘义的人,你得小心。”

乔郓的脸色沉了下来。黑虎掌握着寿张山路的要道,若是他投靠梁山,不仅运粮路线会受影响,阳谷县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我知道了,先生。”他点头道,“我会让周铁加强寿张山路的巡查,再派人与黑虎联系,提醒他不要和梁山勾结。”

当天晚上,乔郓在情报堂查看拐子刘送来的消息。纸条上写着:“梁山派‘白花蛇’杨春去寿张见黑虎,带了一百两银子和十柄刀,约定三日后在山里议事。”

乔郓捏着纸条,指尖微微用力。杨春是梁山的小头领,擅长使枪,为人狡诈。黑虎若是被他说动,后果不堪设想。“周铁,”他喊道,“明日你带五个兄弟,去寿张县见黑虎的老娘,送些药材和银子,就说我惦记她的身子,顺便提一句,梁山是朝廷钦犯,勾结他们没有好下场。”

“好!”周铁领命而去。

乔郓坐在情报堂里,窗外的月光洒在桌上的地图上,寿张山路的位置被他用朱砂圈了起来。他知道,这又是一场新的博弈。但他不再像以前那样慌乱,互助会的成立让他有了稳固的后方,官府的认可让他有了底气,情报网让他能提前布局。

夜色渐深,粮行里静悄悄的,只有账房传来赵掌柜记账的“噼啪”声。乔郓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的示范田。月光下,稻穗随风摇曳,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他知道,农桑新政的路还很长,乱世的考验也从未停止。但只要他守住这份根基,团结身边的人,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就一定能在这水浒乱世中,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桌上的《农桑简易法》在月光下泛着淡淡的光,书页上的字迹工整有力,那是他用汗水和心血,为自己、为农户们,写下的生存之道。而这条道,正向着更广阔的未来,缓缓延伸。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