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 > 第111章 松林截敌,援救俘民,心齐待劲敌

安丘城的晨雾带着股淡淡的焦糊味,是昨夜烧过的抛石机余烬味,混着城根下新翻的泥土香,飘在微凉的风里。城墙上,士兵们正用藤条和木梁修补被砸出的洞,铁牛扛着根碗口粗的栗木梁,往城垛间塞,梁头的铁皮蹭过墙砖,发出“咯吱”的轻响:“再钉两根钉子!这梁得撑住,下次梁山再来砸,可不能让它断了!”

乔郓蹲在北门的战场边,指尖拂过地上的碎石——石弹上还沾着点黑布屑,是梁山抛石机上的湿麻布,旁边还散落着半张揉皱的纸片,他捡起来展开,上面的字迹潦草,却能看清“黑松林”“辰时汇合清风山”“押俘民往总坛”几个字。“是梁山的密信,”他站起身,把纸片递给周壮,“他们要去黑松林跟清风山的人汇合,还抓了百姓要运走,咱们得去截住他们!”

周壮接过纸片,指腹蹭过墨迹未干的痕迹:“黑松林离这十里地,是去梁山总坛的必经之路,林子里有个旧驿站,正好能藏人。他们汇合后肯定会押送百姓走,咱们得在辰时前赶到,设好埋伏。”他回头看向正在检查弓箭的阿山:“你跟几个猎户去前面探路,看看驿站里有多少喽啰,百姓被绑在哪。”阿山点头,背上弓箭,带着三个猎户钻进晨雾里,脚步轻得像林间的松鼠。

王月瑶没跟着忙碌,而是蹲在城门口的竹编坊旁,手里拿着根浸过桐油的藤条,正往镰枪上绑——新做的镰枪头裹了层铁皮,枪杆上缠着带铁钩的藤条:“这钩能缠住喽啰的刀,还能勾住驿站的木柱,等下埋伏时能用。”她的指尖沾了点桐油,在藤条上留下淡淡的印子,旁边还堆着几个刚编好的藤条网,网眼间嵌着细铁蒺藜:“这网铺在林子里,喽啰踩上去就会被勾住脚,跑不了。”

苏婉则在小推车上整理药箱,把止血膏、解药粉分装在小陶罐里,还放了些晒干的艾草和薄荷:“百姓被绑了肯定受了伤,还可能被喂了迷药,这些药得带上。”她还往车上放了几壶温水和干粮:“救出来后,先给他们喝点水,垫垫肚子。”

辰时还差一刻,探路的阿山回来了,脸上带着急色:“驿站里有二十个喽啰,五个百姓被绑在里屋,清风山的人还没到,估计还要半刻钟才来!”乔郓立刻召集人手:“石勇,你带五个壮丁,藏在驿站左侧的灌木丛里,等清风山的人到了,先用铁链缠住他们的头领;周壮,你跟阿山的猎户队,守在右侧,用弓箭射跑想逃的喽啰;铁牛,你带着壮丁,等咱们动手,就冲进去救百姓;王月瑶,你把藤条网铺在驿站门口的路上,别让他们跑了;苏婉,你跟在后面,救完百姓就给他们治伤。”

一行人快步往黑松林赶,晨雾渐渐散了,阳光透过松叶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驿站的屋顶在松林间露出来,瓦片上积着层松针,门口有两个喽啰正靠着门框打盹,手里的短刀插在腰上,刀鞘上沾着点松脂。

王月瑶悄悄绕到驿站门口,把藤条网铺在路中间,用松针盖住网边,看起来跟普通的林地没两样。石勇则带着壮丁钻进左侧灌木丛,铁链绕在手腕上,链节被他攥得发烫;周壮和阿山趴在右侧的土坡上,弓箭搭在弦上,瞄准了门口的喽啰。

没过多久,远处传来“哒哒”的马蹄声——清风山的人来了,骑着五匹马,为首的是个满脸络腮胡的汉子,手里举着面青旗,旗上绣着“清风”二字。“胡头领,俺们在这!”驿站门口的喽啰赶紧迎上去,刚迈出脚,就踩进了藤条网里,“哎哟”一声摔在地上,网眼的铁蒺藜扎进裤腿,疼得直咧嘴。

“动手!”乔郓低喝一声,石勇的铁链“咻”地甩出去,精准地缠住络腮胡汉子的手腕,马匹受惊,扬起前蹄,汉子“咚”地摔在地上;周壮和阿山的弓箭同时射出,射中了两个清风山的喽啰,剩下的人想跑,却被藤条网缠住了脚,壮丁们冲上去,用银杏木短棍按住他们,没一会儿就把人绑了个结实。

驿站里的喽啰听到动静,拿着短刀冲出来,铁牛已经带着壮丁堵在门口,木杠往地上一戳:“放下刀!不然俺这杠子可不认人!”喽啰们见外面的人都被抓了,顿时慌了,有的扔刀投降,有的想往屋后跑,却被王月瑶的藤条网绊倒,摔在地上哼哼唧唧。

苏婉跟着冲进驿站里屋,五个百姓被绑在木柱上,嘴里塞着布,眼里满是惊恐。她赶紧掏出匕首,给百姓们松绑,又拿出解药粉,混在温水里喂他们喝:“别慌,你们安全了,俺们是来救你们的。”有个老奶奶握着苏婉的手,眼泪掉在她的袖口上:“谢谢姑娘……俺们被抓了三天,还以为再也见不到家人了。”

乔郓在驿站的里屋还发现了个木盒,里面装着清风山的调兵信——上面写着要派五十人支援梁山,三天后再攻安丘城。“看来梁山还没放弃,”乔郓把信递给周壮,“咱们得赶紧把百姓送回安丘,再加固城防,准备应对三天后的进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壮丁们背着受伤的百姓,往安丘城走。老奶奶的孙子小豆子趴在阿山的背上,手里攥着个捡来的松果,小声问:“阿山哥哥,梁山的人还会来吗?”阿山摸了摸他的头,笑着说:“会来,但咱们有乔叔叔、石勇叔叔,还有好多壮丁哥哥,肯定能打跑他们!”小豆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把松果塞进阿山的口袋里:“这个给你,能保佑你不受伤。”

日头升到半空时,一行人终于回到了安丘城。李大人带着百姓们在城门口迎接,看到被救的百姓,赶紧让人去医馆准备热水和粥:“你们受苦了,先去医馆歇歇,家人都在等着你们呢!”被救的百姓们纷纷道谢,有的还从怀里掏出藏着的干粮,塞给乔郓他们:“这是俺们藏的粟饼,你们拿着,路上吃。”

乔郓接过粟饼,饼还带着点体温,心里暖得很。他看着城门口忙碌的人们——士兵们在搬运从驿站缴获的短刀和弓箭,壮丁们在修补城墙,妇女们在熬热汤,孩子们在旁边帮忙递东西,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坚定,没有了之前的恐慌。

王月瑶把缴获的短刀交给铁匠铺的老匠人:“这些刀能磨磨再用,刀刃还没钝,加个木柄,就能给壮丁们防身。”老匠人接过刀,笑着点头:“好嘞!俺这就磨,保证傍晚就能用好!”

苏婉则在医馆里给被救的百姓检查身体,老奶奶的腿被绑得久了,有些肿,苏婉给她涂了点消肿膏,还教她怎么按摩:“每天按两次,过两天就好了,别担心。”老奶奶拉着苏婉的手,一个劲地说:“姑娘心善,以后肯定有好报。”

夕阳西下时,安丘城已经准备好了应对三天后的进攻——城墙上的挡石网又加了一层,城门后加了两根千斤闸,士兵和壮丁们的武器也准备好了,新磨的短刀闪着冷光,改良的镰枪整齐地靠在城垛边。乔郓站在城墙上,望着远处的黑松林方向,夕阳把天空染成了橙红色,也把城墙染成了暖金色。

周壮走过来,递给乔郓一碗热汤:“喝碗汤暖暖身子,这三天咱们得轮流守夜,不能放松。”乔郓接过汤,喝了一口,暖意顺着喉咙往下走,驱散了不少疲惫。“你说,三天后梁山会带多少人来?”乔郓问,声音里带着点不确定。周壮摇头:“不管多少人,咱们有联村的壮丁,有城里的百姓,还有准备好的城防,肯定能守住。”

石勇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个刚编好的藤条头盔,递给乔郓:“王月瑶给你编的,比之前的结实,能挡碎石。”乔郓接过头盔,藤条上还带着点桐油的清香,他知道,这头盔里藏着的,是大家对守护家园的决心。

夜色渐浓,城墙上的灯笼亮了起来,像撒在城墙上的星星。守夜的士兵和壮丁们靠在城垛边,有的吃着热汤和粟饼,有的聊着白天的救援,有的则望着远处的黑松林,眼神里满是警惕。乔郓靠在城垛边,手里握着藤条头盔,心里清楚,三天后的战斗会更艰难,但只要大家一起,同心协力,就没有守不住的城,没有打不败的敌人。

风从城外吹来,带着田野的清香,远处的星星亮得很,像在为他们加油。乔郓想起被救百姓的笑脸,想起壮丁们的坚定,想起苏婉和王月瑶的忙碌,心里充满了力量——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群人,一群为了守护家园而并肩作战的人,这就是他们最大的底气。

喜欢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请大家收藏:()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