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 > 第219章 锋芒与新生

模型室的挂钟指向凌晨三点,指针的滴答声在夜里格外清晰。

启轩盯着电脑屏幕上反复跳动的模拟数据,额角都渗出了丝丝冷汗。

“不行,还是不对。”他猛地攥紧拳头。屏幕上的斜拉桥模型在强风荷载模拟中,主塔与拉索的连接节点正以肉眼可见的幅度震颤,红色的应力预警线死死缠绕在关键承重部位——这正是他们之前忽略的共振隐患,也是足以让整个设计功亏一篑的致命缺陷。

王浩趴在泡沫板堆上,揉着熬得通红的眼睛,声音带着浓重的鼻音,“要不……就这么提交吧?评委说不定看不出来。”他手里还捏着半截砂纸,磨到一半的钢构模型在台灯下泛着冷光,原本流畅的线条此刻看来却透着几分仓促。

“不行。”启轩斩钉截铁地否定,伸手将桌上的图纸重新铺开,“爸常说,搞工程的人手里握着的是人命,一点马虎都不能有。模型出问题可以重改,真桥要是塌了,能重来吗?”

林宇推了推眼镜,手指在计算器上飞速敲击,半晌后抬头道:“共振频率差0.3赫兹,只要调整拉索的倾角,让固有频率错开这个区间就行。但这样一来,主塔的受力结构得重新计算,模型也得推翻重搭。”

三人面面相觑,模型室里只剩下窗外隐约传来的虫鸣。王浩忽然一拍大腿,从泡沫板堆里翻出切割刀,“改!不就是熬个通宵吗?高考都挺过来了,这点事算个屁!”

启轩深吸一口气,将紊乱的思绪压下去,抓起铅笔在图纸上勾勒新的主塔结构,“主塔改成菱形,增加侧向支撑,拉索倾角向外调整15度,这样既能避开共振,又能分散荷载。林宇,你算新的受力参数,我来画结构图,王浩,麻烦你重新切割钢构,注意接口的咬合精度。”

指令清晰,分工明确。台灯的光晕里,三个年轻的身影各司其职,铅笔划过图纸的沙沙声、切割刀裁开泡沫的嘶嘶声、计算器按键的清脆声交织在一起,在寂静的夜里织成一张名为“坚持”的网。

启轩偶尔抬头,看见王浩眯着眼测量钢构尺寸,林宇对着数据眉头紧锁,忽然想起父亲工地上那些并肩作战的工人——原来为了同一个目标拼尽全力的感觉,如此滚烫。

天边泛起鱼肚白时,新的模型终于初具雏形。菱形主塔线条硬朗,斜拉索如银线般舒展,在晨光中透着沉稳的力量感。

林宇将最后一组数据输入电脑,模拟动画里,桥梁在强风荷载下稳如磐石,应力预警线彻底消失。三人对视一眼,忽然都笑了,笑声里带着劫后余生的释然,也藏着少年人独有的锐气。

桥梁设计大赛决赛现场,聚光灯打在“拓路者”小队的模型上,菱形主塔在灯光下泛着金属的冷光。启轩站在台上,声音清亮地阐述着设计理念,当说到共振解决方案时,评委席上的周院士忽然抬手提问:“菱形主塔施工难度比A型塔高30%,你们考虑过成本问题吗?”

启轩早有准备,调出预制构件的动画演示,“我们采用模块化生产,主塔构件在工厂预制后现场拼装,虽然单米成本增加15%,但工期缩短40%,综合效益反而提升20%。这是参考川藏铁路隧道施工的经验,把‘工厂化’理念融入桥梁建设。”

周院士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又问:“如果遇到突发地质灾害,比如地震,这个结构的抗侧移能力够吗?”

“够。”启轩的回答毫不犹豫,“我们在承台底部加了铅芯橡胶支座,能吸收80%的水平地震力,就像给桥梁装了个‘缓冲垫’。西南交大的抗震实验室做过模拟,VIII度地震下结构完好率能达到95%。”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王浩在后台激动得直跺脚,林宇推了推眼镜,嘴角也扬起难得的弧度。最终宣布结果时,虽然一等奖被一个博士生团队夺走,但当评委念出“二等奖,拓路者小队”时,三人还是紧紧抱在了一起——这个凝结了无数个通宵的奖项,比任何荣誉都更让他们珍视。

颁奖结束后,周院士特意留在后台,拍着启轩的肩膀说:“知道你们为什么拿不到一等奖吗?”见三个年轻人都摇头,他笑了笑,“因为你们太在意‘新’,却忘了‘稳’。桥梁不是艺术品,是要站几十年、上百年的大家伙,有时候保守一点,反而是对生命的负责。”

他指着模型的基础部分,“这里的桩基深度还能再增加两米,应对极端地质条件更稳妥。回去改改,明年参加全国大赛,我看好你们。”

启轩认真地点头,将这话记在笔记本上,忽然明白父亲常说的“慢就是快”是什么意思——真正的进步,从来不是狂飙突进,而是在每一个细节里打磨底气。

北京服装学院的迎新设计展展厅里,人潮如织。悦昕站在自己的展台前,手心微微出汗。

银灰色的宋锦礼服被悬挂在定制的人形模特上,灯光透过绸缎,在地面投下流动的光斑——那是她用三个月时间,跟着苏老先生留下的图谱一点点织出的流云纹,每一根金线的穿梭都藏着数不清的指尖磨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面料看着真老气,也就骗骗不懂行的。”一道尖锐的声音自身后响起,白薇薇穿着一身名牌套装,正对着身边的同伴嗤笑,“我爸公司代理的意大利真丝,随便一块都比这破布值钱。”

悦昕转过身,目光平静地落在对方身上,“宋锦是中国三大名锦之一,有千年历史,当年是皇室贡品。它的‘通经断纬’技法,至今没任何机器能完美复制。白同学觉得它老气,或许是没见过真正的好东西。”

她伸手拂过礼服的裙摆,手指头划过细密的纹路,“这上面的流云纹,每平方厘米有8000个织造点,我织这半米面料用了整整二十天。您身上的真丝裙确实漂亮,但少了点时间沉淀的味道。”

周围响起低低的赞叹声,几个评委模样的人驻足良久,其中一位白发老者更是频频点头,“小姑娘说得好。传统不是陈旧,是岁月筛出的精华。”

他转头看向白薇薇,语气带着点严肃,“做设计先学做人,连尊重都不懂,再好的面料也穿不出风骨。”

白薇薇的脸瞬间涨得通红,想说什么,却被老者的目光堵了回去,只能悻悻地转身离开,路过展台时,却忍不住回头多看了那礼服两眼——不得不承认,那流动的光泽和恰到好处的剪裁,确实比她身上的流水线产品多了几分说不出的韵味。

展会进行到一半,张芳芳的特助忽然出现在展厅门口,径直走到悦昕面前,递过一份合作意向书,“柳小姐,张总让我转告您,公司研发部很看好您的设计,想将这一系列宋锦礼服纳入明年的春夏产品线,由您担任设计顾问,您看……”

悦昕看着意向书上“芳芳服饰”的logo,忽然想起母亲办公室里那张老照片——年轻的张芳芳抱着面料样品站在巴黎街头,眼里的光芒和此刻的自己如出一辙。

她深吸一口气,在签名处落下自己的名字,笔尖划过纸面的瞬间,仿佛听见了丝线穿梭的轻响。

迎新设计展闭展时,夕阳透过玻璃窗洒在宋锦礼服上,流云纹仿佛活了过来,在地面上投下流动的光影。

老者走到悦昕面前,递过一张名片,“我是‘锦绣中华’非遗保护基金会的,下个月有个传统工艺展,想邀请你带着作品去参展。苏明远那老头总说没人继承他的手艺,看来是我错了。”

悦昕接过名片,看到“苏明远”三个字时,眼睛忽然亮了,“您认识苏老先生?”

“认识几十年的老伙计了,”老者笑着说,“他前几天还跟我念叨,说收了个好徒弟,看来就是你了。”

正说着,手机忽然震动起来,是启轩发来的视频请求。接通后,屏幕里立刻出现三个挤在一起的脑袋,王浩举着二等奖证书,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悦昕妹妹,快看!我们拿奖啦!”

悦昕举着手机转了个圈,让他们看自己的礼服,“我也拿到合作意向书了!以后你们建桥,我就设计配套的庆典礼服!”

屏幕里的启轩笑得眉眼弯弯,背景里能听到周院士的声音,“这丫头的设计不错,有张芳芳当年的劲头。”

挂了电话,悦昕站在展厅中央,看着窗外渐沉的夕阳,忽然觉得未来像幅摊开的画卷——宋锦的流光和桥梁的钢骨在画中交织,母亲的坚韧和父亲的沉稳化作底色,而她和哥哥,正用自己的笔,一点点勾勒出属于他们的线条。

深夜的宿舍里,启轩在笔记本上写下,“桥梁的意义,是让不可能变成可能,而支撑这一切的,是每一个不肯将就的细节。”

北京的胡同里,悦昕在设计稿的角落画了座小小的桥,旁边写着,“宋锦的浪漫,是让千年的时光穿在身上,而让这浪漫延续的,是每一次敢于创新的尝试。”

两个年轻的灵魂,在不同的城市,以不同的方式,朝着各自的星辰奔去。他们都知道,这条路不会平坦,但只要想起身后的家人和身边的同伴,就永远有勇气迈出下一步。

喜欢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请大家收藏:()穿越七零从知青到商界的传奇人生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