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 > 第39章 谭兴盛

陈远文好不容易让三位同窗的小伙伴都掌握了今天12字的笔画笔顺,他就换了一张纸继续练字,一边练字一边用官话朗读,本来他可以用现代汉语拼音的办法去标注官话的发音,但是苦于无法解释这些字母的由来,他不想被人当作怪物抓起来烧了祭天。

陈远文想了好久,终于想出了一个不太好的笨办法 ,就是像当初很多初学英语的学生们常用的方法,比如英语的“tomato”,陈远文就在旁边标注“特马特”。

陈远文决定今天放学后就让阿爹给他弄几支细长的炭笔,把不会读的,难读的借音标注上去。但转念一想,还是不行,因为在家人和师长眼中,他是刚入学的蒙童,他刚才上了一天学,理论上只认识12个字,他怎么解释他能用其他字去借音呢。

陈远文从没有像此刻般希望自己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去省城接触番鬼佬(外国人),学外语,学字母,学阿拉伯数字,然后顺理成章地“发明创造”汉语拼音和推广阿拉伯数字,他每次看到家中账本的“壹、贰、叁、肆……”这些数字的笔画超多的写法就头痛。

思前想后,发现学官话只有华山一条路--死记硬背的陈远文只好咬牙切齿地继续苦读,本来还想咨询一下其他三位同窗他的官话的发音有无错误,结果发现其他三位同窗一脸迷弟样的看着他,他就知道在学习官话上,他只能靠自己。

认真学习的时间总会过得很快,一抬头,发现雨已经停了,天色渐黄昏,邦邦邦,下课放堂的声音响起,放学时间到了。

“终于放学了,文弟,赶紧收拾书箱,我们赶紧回家。”

听到放学的梆子声,早已经练字练得不耐烦的志哥儿立即从座位上站起来,把笔墨纸砚随便一拢往书箱里一塞,就催促着陈远文赶紧收拾好文具回家,困在私塾一整天,他已经迫不及待想回家撒野了。

等陈远文收拾好笔墨纸砚,提着书箱和三位同窗一起走出私塾大门的时候,发现阿爹一个人已经早早就等在门口,看到他出来,眼睛立马散发着喜悦,上前几步接过他手上的书箱。

志哥儿三两步冲上前,嘴里喊着:“大伯,我爹呢?”,边说边东张西望,四处寻找他阿爹的身影。

陈传富笑着接过志哥儿手上的书箱,说道:“你爹今天要赶马车送红薯粉条去县城的山货铺,现在还没有回来,我来接你们回家。”

志哥儿听说他爹没有来接他,有点失落,但很快又兴奋起来,拉着另外两个同窗说要带他们去陈家村的河边抓鱼,被急着回家的谭兴盛和李清泉婉拒了。

就说了几句话的时间,陈远文就看到谭兴盛被他爹架着马车接走了,遇到陈传富他们还打了招呼;来接李清泉的估计是他家的管事,也是驾着马车来的,看来,他的猜测没错,这两位都是有钱的主儿。在这种小地方,一般富户都是牛车、驴车用得多,能用马车的真心不多,因为马匹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即使是驽马价格也很昂贵,一般要15-30两一匹,好一点的要50两以上 而且买回来后还要喂草料和豆子等,很难伺候,所以养得起马,用得起马车的人起码有个500两以上的身价。

陈远文一时间对两人的身份背景有点好奇了,忍不住问陈传富,“阿爹,您认识谭兴盛他爹?”

陈传富嗯了一声说:“认识呀,他们家可是谭家村首富,世代杀猪的。”

“杀猪的这么有钱吗?能用得起马车?”陈远文心想,什么时候杀猪这么挣钱了,他们村也有世代杀猪的族叔,家境确实比一般的农户好过很多,住的也是青砖瓦房,但是也没有这么豪横可以用马车呀,莫非他家的杀猪事业是连锁经营,像后世的某号土猪之类的,但他刚刚和谭兴盛他爹浅浅接触了一下,也没见他的小眼睛散发着智慧的光芒呀。

陈传富对自家独苗苗一向是有问必答,他左手拎着陈远文的书箱,右手拎着志哥儿的书箱,示意他们边走边说:“他们家发达起来不是靠杀猪的。”

“那是靠什么?大伯快说”。志哥儿一副八卦样地看着陈传富。

“听说他家的大儿子,也就是你同窗的大伯,年少时走街串巷卖猪肉,有一次在山间小路无意中救了一个被盗贼围攻的中年人,据说这个中年人是个大人物,脱困后,为了报恩,大人物就把他大伯收为亲兵,一直带在身边培养,据说现在已经积功为什么总旗了。”

陈远文回忆了一下他曾经在某音浏览过的明朝的军官等级,主要分为五军都督府、都指挥使司、卫所系统和营兵系统四个层级,最高为五军都督府的都督(正一品),最低为百户所的小旗(正八品)。

明朝的军官等级体系复杂且层级分明,主要分为?常设军职?和?差遣军职?两类。常设军职有固定品级,多采用世袭制;差遣军职无固定品级,多为临时委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请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常设军职等级:最高等级是五军都督府(中央军事机构)?,设左、右都督,正一品;都督同知,从一品;都督佥事,正二品。????

?其次是都指挥使司(省级军事机构)?,都指挥使,正二品;都指挥同知,从二品;都指挥佥事,正三品。??

再来就是卫所系统(地方驻军)?,指挥使,正三品(卫级);指挥同知,从三品;指挥佥事,正四品;千户,正五品(千户所);百户,正六品(百户所);总旗,正七品;小旗,正八品。????

“大伯,总旗是多大的官呀?比我们县令还大吗?”好奇宝宝-志哥儿昂起头问道。

陈传富挠了挠头,憨厚老实地说:“我也不知道总旗大还是县令老爷大,等你们多读书可能就知道了。”

志哥儿闻言,失望地垂下头。

陈远文知道却不能说,虽然理论上总旗和他们县的县令在品级上都是正七品,但那只是理论上,实际上自明一朝,文官压制武官非常厉害。

明朝文官对武官的压制始于明初(洪武年间),在明成祖朱棣时期(1402-1424年)逐渐形成制度化压制,并在明宪宗(1464-1487年)后完全确立。 ?洪武至永乐年间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虽设立四辅官协助处理政务,但初期武将集团(靖难勋贵集团)仍占据主导地位,掌握军权。朱棣通过靖难之役掌握核心军权,但为平衡文武关系,开始让文官参赞军务,逐步削弱武将自主权。 ?

宪宗至弘治年间,明宪宗推行军政考选制度,文官开始介入武将选拔,削弱武将世袭传统。弘治年间(1487-1505年)文官进一步控制军政考选权,武将人事权被剥夺。

正德至万历年间,张居正改革强化内阁票拟制度,文官群体实际掌控行政命令制定权,皇帝批示仅作形式审批。明朝抗倭名将戚继光,在军事上成就斐然,但在官场中却表现出对内阁首辅张居正的极度恭顺。据史料记载,他在给张居正的书信中自称“门下走狗小的戚某”,这种自称不仅反映了戚继光对张居正的依附关系,也体现了当时官场中武将需依附文官的现实。

万历年间(1563-1620年)内阁甚至主导人事任命,形成“内阁同意则行,不同意则止”的局面。 ?1449年土木堡之变中,随征的50余名高级武将被瓦剌击败战死,靖难勋贵集团核心力量消亡,文官集团趁机全面掌控军权。 ?

现在是弘治三年,以文制武虽然还没有到武官自称门下走狗的地步,但是同品武官的地位肯定低于文官。

喜欢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请大家收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