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 第1138章 义军入潼关

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 第1138章 义军入潼关

作者:楚环河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08-03 19:45:50 来源:全本小说网

在王铁的身旁的李子建听后对这名兄弟拉到了屋外去了解情况,毕竟这屋内有一大群的外人在,人多耳杂的万一是关于铁营的隐秘情报自然是不能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聊的。

过了一会之后,这李子建就进来对大伙们宣布了一个爆炸性的消息:“大帅、诸位掌盘,潼关守军从昨天晚上到今天早上全部逃了,那尤世威在今天下午也跟着一块窜了!”

这个消息一出这一屋子的人都非常高兴,虽然这大伙们有信心将潼关打下来,但是这伤亡到时候肯定小不了的,所以这仗能不打那尽量不打的好。

不过王铁和张献忠他们几个脸色倒没有多么的高兴,只见那张献忠一脸担心的对王铁说道:“盟主,您说这会不会是官军的阴谋?!”

王铁摸着胡子一脸迟疑的看向张献忠回答道:“这他娘的还真不好说!”

随后王铁转头看向李子建问道:“子健,你怎么看?!”

李子建沉吟了一会然后便对王铁说道:“从目前探马侦查到的情报来看,这潼关确实已经是一座空城了,且南塬的尤世威部也已经往东撤走了,表面上来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只是属下也感到非常的奇怪,那关东地区有好几支官军的劲旅,潼关守备力量虽然不足,但是他们绝对是可以赶在援军到来之前守住潼关的,就这么跑了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这易地而处,如果是属下来守潼关的话,那是绝对不会就这么跑了的。”

这不开上帝视角身在局中的话是很难以理解潼关守军就这么一枪不放窜了的,因为这潼关守军并非没有强援,在有强援的情况下还跑路所以才人匪夷所思。

这主要原因还是义军对官军不是很了解,因为在过去义军经常被官军撵的到处乱窜,那个时候官军打起顺风仗来配合的还是不错的。

即使是前段时间义军围困艾万年等部在襄乐镇那种不利的局势下,曹文诏也一样领着部队前去帮忙。

所以王铁他们根据过往的经验的认为,即使这帮官军的将帅在打仗的时候会保持实力,但也不至于遇到强敌就不动如山死活不理。

但王铁他们哪里知道,这帮将帅的下限居然这么低,且这大明朝廷已经开始失去对这些将帅的控制。所以出现这种离谱的事王铁他们才感觉有问题。

听完李子健的话王铁略作思考然后便对李子建说道:“子建,你将能派出的探马、细作全部都派出去,把这事给打听清楚,别他娘的着了官军的道!”

“遵命!”

...

就这样王铁他们在离着潼关还是几十里的华阴县停留了几天时间,硬是放着潼关这座空城不进,等到几天之后王铁他们收到阌乡兵变的消息才终于确定这不是官军给他设下的圈套。

于是王铁就领着义军弟兄们直扑向潼关,将潼关这座西北第一雄关给他控制住了。自此,义军东出的障碍被彻底的扫清,同时王铁他们开始筹划东征的事宜。

这为什么叫“东征”呢?!

在过去农民军从陕西东出是被陕西的官军像撵鸡撵狗一样被赶出去仓皇逃命,而这回王铁他们把洪承畴打的在西安不敢露头。

所以过去就不能叫“东征”,只能叫“往东战略性转进”。

而这回农民军出陕可不是低着头缩着脖子迈开双腿狼狈的逃命,而是昂首挺胸大摇大摆的从潼关出去,所以这就不能被称之为“转进”了。

且这回王铁他们东出也不是去到处打家劫舍当流寇,而是准备打到东南地区去当坐寇,这就不是逃命而是打天下,所以用“东征”则是更为合适。

...

潼关,东关城。

如今这潼关城墙之上过去那四处都插满的“朙”字旗已经换成了各路义军队伍的旗帜,那过去在城头上站岗的官军也换成了义军各营的弟兄。

只见这些弟兄们一个个都昂首挺胸朝气蓬勃的拿着兵器站立在各处城头之上,丝毫都没有那过去潼关卫军的颓废低迷之气。

在那东面关城的城门楼子上,一面两丈多高的“铁”字旗正在迎风飘扬,而在铁字旗的两边则是张献忠、贺一龙他们的旗帜一字排开。

此时时节已经进入到了崇祯八年的农历八月份,某一天的早上一大早,那王铁领着铁营的几个高级军官上到这潼关城墙上来观看那日出,以及欣赏一下这黄河和秦岭的风光。

王铁他们是凌晨四点钟起的床,经过一个小时的洗漱收拾吃饭之后,在凌晨的五点天刚刚亮的时候爬上了潼关东城墙上。

由于此时太阳还没有出来,所以王铁他们就沿着东城墙往那南城墙走去看看那奔腾不息的黄河。

只见那王铁穿着一身最近用棉布做的一身新的蓝色箭衣腰间系着一根麻绳走在前面,毕竟这又不是去打仗,所以王铁没有挂战术革带,就连佩刀都没有挂空着手走在前面。

这头上也没有戴斗笠帽,这大早上没有太阳没必要戴帽子,只是缠着一个汗巾用来待会走累了擦汗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请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在王铁左右两边的则是李子建和赵胜两人,左边的赵胜像过去一样穿着一身窄袖儒袍不过也没有戴冠,这赵胜曾经发过宏愿,没有混出名堂的话他是不会把儒冠给戴上的,所以这赵胜的头发上只是缠了一个明代文人流行的网巾。

而跟着赵胜后面的梁明伦、王行俭、胡明德等各协各营的军师则是即穿儒袍又戴儒冠的。

在王铁的右手边则是李子建,他与王铁一样都是穿着蓝色箭衣,不过他与跟在后面的周兵、杨英、刘体纯等人都是戴着斗笠帽腰间系着革带挂着腰刀。

这一眼看过去瞧着王铁身后的这一行人可以是说泾渭分明,李子建他们这武将身穿军服,赵胜他们这些文人身穿儒袍,这一套文官武将的班底已经是粗具雏形。

而瞧着那王行俭与胡明德他们几个在山西被王铁强行掳掠入伙的几个文人的脸色也与过去大不相同,过去他们总是一副苦瓜脸,就像是王铁欠他们的钱一样。

因为这在过去他们这些人中除了梁明伦之外都认为跟着王铁这个土匪头子混是没有未来的,指不定哪天叫官兵给抓住杀了,所以每天过的是胆战心惊自然是不会有好脸色。

但如今这几个人的脸色都无比的红润就像是重新活了一次一样,随着铁营在陕西取得的一场重大胜利之后,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曙光,都在畅想着如同历代的开国功臣一样流芳百世将功名利禄传给子孙后代。

所以这段时间他们这些人不仅心情比过去好了不少,就连干活那也比过去卖力的多,甚至还主动抢着干活找王铁要活干。

...

这潼关的城市结构为长方形,南北两边的距离仅有一里多不到两里,王铁他们是从中间的城门楼子上去的,所以很快他们就走到了东城墙与西城墙转角处的角楼那里。

这大部分城池的角楼上面一般是有烽火台的,潼关这种重镇那肯定是有的,且烽火台的面积还非常的大,因为王铁他们就爬上了烽火台。

这上到烽火台上之后,王铁他们几个趴在垛口上看着那自西向东奔腾不息的黄河,此时已经是黄河的涨水期,所以这在角楼上的高处看着这黄河非常的壮观。

只见赵胜看着这气势蓬勃的黄河赞叹一句道:“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

然后那在赵胜身旁的梁明伦笑着看向赵胜来了一句:“江山在德不在险!”

那王铁见这两人在这里打哑谜就非常好奇,于是转身看向两人问道:“两位先生,您二位又在这里说些什么呢?!”

还没等两人回答,那中协的军师王行俭便一脸笑容的对王铁解释道:“大帅,赵先生与梁先生的这番对话,是那战国的雄主魏文候与名将西河太守吴起在西河乏舟时的一番对话。”

“那西河之地就是今天华阴县以北鄜州以南黄河以西落水以东之地,其所泛舟的西河可能就是在这潼关附近的黄河之中。”

“故而赵先生与梁先生才有感而发出此言论。”

赵胜听后点了点头说道:“固之兄所言极是,那魏文候以为山河之险为固,但吴起则是认为固国之器在德,而不在山河。”

紧接着那梁明伦跟着说道:“前番那尤世威有潼关之险一箭不发便将此雄关拱手相让,这岂不是正应了那吴起之言?!”

这李子建、周兵他们几个一听这几个书生又开始在这里念经,于是就从这旁边离开到一旁去聊天去了,把位置让给这几个文人,然后这几个书生就围着王铁在这里念经。

这王铁是很尊重这些文人的,毕竟铁营能找到的就只有他们了,不尊着点那也不行,所以也就很耐心的听着这些文人们念经。

...

喜欢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请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带领农民起义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