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 第633章 展示药物生产线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633章 展示药物生产线

作者:烤饺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03 09:23:30 来源:抖音小说网

“刚刚柴教授说胶囊的原材料不够,石教授说浙大发明了一种皮革替代方法。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没有明胶我们就没办法制造胶囊药去救人。

但是如果用工业明胶制成药物胶囊,对人体是有害的,吃了是有毒的,怎么办?

或许有同学会说,现在我们先解决“有”的问题,再考虑有没有“毒性”的问题。

这个我是不赞同的,我们的药品是用来救人的,在明知道危害的前提也继续使用,那就是害人。

如果大家从一开始就存在这种偷鸡行为,不把人民健康放在第一位,只是单纯考虑了经济效益,或者为了政绩去放卫星。

那么这样的学生,我是不接收的。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要把制作良心药的观念放在第一位,没有原材料,我们可以想其他办法。

但是如果一个人捷径走习惯了,以后肯定不会走正大光明之路,这对社会对医学都是一种灾难。”

啪啪啪,大礼堂里所有人都鼓起了掌。

石教授有些羞愧地说道:

“今天林专员给我们上了一课,大家都要记住三个字‘良心药’,这也是我们药学人的使命。林专员你放心,回头我肯定暴揍一顿我同事,让他把工业明胶制作方法烂在肚子里。”

林三七心想几十年后国内的“药品”那真是一言难尽。

中药嘛,要么是假货、要么是以次充好、要么是用化学原料泡发熏制,没效果也算了,很多反而有毒害。

西药也好不到哪里去,从原料药这个环节就出现问题,制药工艺都处于极低的水平。

否则为什么同样的配方,同样的制作流程,国产药和原研药疗效会相差那么大?

你不会创新就算了,现在让你抄作业都抄不好?

说白了不是抄不好,是人心太黑了,为了节省成本,为了多赚钱,乱搞。

如果有人或者有机构说:国产仿制药和原研药疗效是一样的。

不用怀疑,这个人不是傻就是坏,最大的可能就是坏,坏到流脓那种!

这时候又有一个同学举手道:

“林专员,您提出要新建全世界一流制药厂,可是我们连基本的原料都解决不了,怎么能生产出先进的,领先国际的药物呢?”

林三七呵呵一笑,指了指旁边的机器道:

“以前我们没办法解决的难题,现在有了这些生产线,一切都解决了,而且比国外解决得还彻底。大家看好了,这台设备是怎么用流水线生产药物的。

小白,启动机器。”

新秘书白如莉赶紧找到开关,按下了按扭,机器开始运转起来:

“同学们,同志们,大家看,这台设备叫做制压机,就是通过挤压力,将药粉压缩成一粒粒的药片。这台机器能产生5吨的压力,一分钟可以制造五千颗药片出来。”

大家纷纷围拢过来,一个个眼珠子瞪得圆圆的,大大的。

制压机快速运转,一粒粒药片就跟豆子一样大片大片制作出来,通过生产线往下一道程序走去。

中国药科大学的郭文浩教授感慨道:

“我经常跟药厂打交道,就说津门第一制药厂,这已经算是大型药厂了,全厂几千号职工,一天最多只能生产五万颗药片出来。

换了以前,我觉得津门第一制药厂很了不起,但是现在你们猜怎么着?

人家一个大厂一天的工作量,还不及这一台机器10分钟的生产量,真是太让人惊讶了。”

柴国立教授这时候有些垂头丧气:“就这样的生产线,林专员还说并不是最先进的设备,你们想想看,对比一下国外,我们真的落后太多太多了,我看了都心焦啊。”

林三七在旁边安慰道:

“几位教授,我们国内落后于国外,这个是事实,我们没必要感到羞耻,这是客观差距,不是我们这一代人造成的。真要算,也是从晚清那一代人开始算。

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重要的是未来。

现在我们大家都看到了国内外的差距,我们能知耻而后勇,加快脚步,排除万难,一心一意追赶发达国家,发展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科技,这才是最正确的解决方案。

现在最怕的是什么?

一个是怕没见识,以为自己是中央大国,整天幻想万邦来朝。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种愚人应该扫进历史垃圾堆,让他滚蛋。

还有一种人是坏,他们明明看到了问题,明明知道如何解决,但就是拒绝进步,拒绝开放,就因为害怕自己失去权力。

这种人为一己私欲,同样是国家和民族的罪人。”

柴教授重重点头:“林专员说得对,我们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加快追赶的脚步!”

复旦的任如冰教授是女同志,这时候也是心潮澎湃:

“林专员,原来我以为来宝安县将是困难重重,我们要从0开始奋斗。现在看到这么先进的设备,只要多来几台,我们一个药厂就可以超过全国所有药厂的产量。

如果我们再有自己的专利药,再有这么惊人的产量,这么先进的生产线,我觉得我们宝安制药厂能成为全世界最先进的制药基地,绝对不是一个梦,而且马上能实现啊。”

林三七嘿嘿一笑:

“那是当然,我可没有耐心等上几十年,我连五年都等不了,今年就开工搞基建,明年所有生产线就要开动起来,就要见到成果。”

几位教授一个比一个兴奋:“好,我们共同努力。”

那边生产线还在继续着药物生产流程,只见一粒粒药片压缩成功后,经过转运带的运输,来到了“包膜生产线”。

这个环节是利用水和天然色素混合而成的冷冻液,使用包膜装置对药片表面进行封膜。

大家就看到搅拌桶一边搅动着药片,上面的喷头一直在喷出雾状的溶解液覆盖在药片的表面,使得药片快速变干。

经过这道程序,药片其实就算是制作完成了,接着就是进入下一条生产线,开始自动装瓶。

一瓶装多少粒药片都是电脑自己处理的,不需要人为操作。

林三七这时候继续介绍道:

“这是药片产生线,如果是胶囊生产线其实更简单,只需要把药粉均匀装入胶囊内就可以完成,然后进行分包。

最后成品的药片,一般是分为瓶装,还有就是板装。但是因为我们国内暂时还不能生产聚氯乙烯,所以暂时只能用玻璃瓶装,但这并不影响最后的成品。”

想到这里,林三七叹了一口气。

因为他发现如果他要兴建规模庞大的制药基地,因为药物需要密封储存,那就需要大量的玻璃瓶,或者聚乙烯材料的塑料板。

那是不是代表着他后面还要购买玻璃厂和聚乙烯厂?

玻璃厂还好说,聚乙烯又是跟石油相关的产业,可是这个国家连炼油都困难,更不要提延伸下游产业了。

想到这里,林三七有些头大,原来办实业这么难。

几十年后没有的东西可以对外采购,可是在这一穷二白的六十年代,全产业链要自己去配套。

这时候刚刚不怎么说话的孙叶聪教授问道:

“林专员,这几台设备都是生产药物的生产线,但是并没有涉及到原料药的生产,这个可是关键中的关键,林专员准备怎么解决?”

林三七点点自己,赶紧摆手:

“我只是一名医生,制药不是我的专业,这个难题是交给诸位教授的。不过你们放心,所有原料药的资料我都会给你们准备好,你们要做的就是理解这些资料,然后进行生产指导。”(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