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 第731章 我家的富豪爷爷

穿越两个时代的医生 第731章 我家的富豪爷爷

作者:烤饺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03 09:23:30 来源:抖音小说网

“还有这边,这些照片是在曼松寨拍的。

这几张照片是当年西双版纳的老机场,我爷爷当年是作为港商,国家特批的专机,直接从昆明飞过去的。

还有这些,大家看仔细了,是我爷爷当年的订货单子、发票,这都是各个乡,各个寨子的采购普洱茶的原始凭证,上面公章都有。

现在大家明白了吧?这些普洱茶的来源并不神秘,全部是我爷爷林永元在六七十年代采购的,然后用密封的方法保存下来,这才保存完好。

至于我爷爷是干嘛的?当年他和我太爷爷都是在香江做生意的闯天下的,跟李黄瓜他们是同一代生意人。

老头子有眼光,当年收购了大量古董、茶叶、玉石,然后我们子孙后代就开始享福了。”

轰会场又一次炸了。

云楠普洱茶协会的人也急了,一群人头碰在一起叽叽喳喳。

这时候不少普洱产茶村的村长们都不吭声了,因为林三七的照片上拍出来的的确是他们的老寨子。

而且这些老寨子早就都拆除了,现在就算想要造假都不可能。

更何况照片上的人物都是有名有姓,找几个演员来冒充这是非常愚蠢的行为,也最容易被戳穿。

云楠普洱茶协会的朱宝荣从事了一辈子普洱茶买卖,并亲身参与了普洱茶的炒作,所以他是最了解内幕的,于是当场提出了质疑: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普洱茶在1962年属于地方性茶叶,甚至没有走出云楠。怎么会有香江客商亲自跑到云楠来采购?我们省里也没有相关记载呀。”

普洱茶一直要等到九十年代才开始被资本关注,真正把价格炒起来是两千年以后。

林三七却不急,反问道:

“朱会长,如果我没有记错,普洱茶一开始是被香江人炒起来的吧?”

“对。”

“那我问你,香江人是怎么知道普洱茶的?用你的话说,普洱茶仅限于云楠人喝,那香江人在九十年代怎么找到云楠来的?”

“这……”

朱会长一时语塞,的确呀,香江人肯定是喝过普洱茶,这才会万里迢迢跑到这个边疆省分来。

林三七装逼似的微微一笑,这才补充道:

“正因为有我太爷爷,我爷爷他们第一个发现了云楠普洱茶,并且亲自跑到云楠来采购,再带到香江,这才在香江市场上开始流行起普洱茶热。

然后等到改开之后,香江人才踏着我爷爷当年的足迹来到云楠,这才开始轰轰烈烈的普洱茶发家史。所以说起来,你们普洱茶有今天,要感谢我们林家。

结果你们不但不感谢我们林家,现在反过来倒打一耙,冤枉我们的普洱茶是假货,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你们普洱茶协会的人是真不懂得感恩啊。”

哗啦啦

现场所有的茶商都开始议论纷纷起来,对着云楠人开始指指点点。

因为林三七这话的确是逻辑闭环了,林家把普洱第一个带到香江,然后吸引香江资本开始进入云楠。

这下连朱宝荣、汪柄根、刘肖德等一众云楠人也开始怀疑人生了。

但大家都忽略了一个根本问题,就是普洱茶在解放前就少量出现在香江市场,只是一直没有当作主流。

毕竟49后,江浙资本和大地主要么逃到湾湾,要么逃到香江,而这批有钱人喝的是龙井等绿茶,普洱茶是不喝的。

所以没有人能说得清楚,普洱茶是怎么进入香江市场?怎么被香江资本发现?怎么进入内地开始炒茶大业?

这就给林三七钻了空子,反正他有图有真相,这个功劳就套在了自己已经去世多年的爷爷头上了。云楠普洱茶协会的副会长汪柄根是老狐狸,知道不能跟着林三七的思路走,不能被他带节奏了。

再这样下去,不但对方的普洱茶是货真价实,更在于林家反而成了普洱茶的头代祖宗,这就动摇了普洱茶协会的合法性。

于是汪副会长站了出来,继续质疑道:

“大家都静一静,在场有不少都是年轻人,年轻人都知道现在的照片都是可以ps的,谁知道这些照片是怎么来的?我怀疑照片是造假的,上面都是摆拍。”

林三七一听便是哈哈大笑,他早就防着这一手了,于是示意了一下小秘书。

幻灯片上再次出了几张文书,林三七介绍道:

“我们所有照片已经委托司法鉴定中心进行过鉴定,并且出具了鉴定结论,就是这一张。为了严谨,我们还请了公证机关进行了公证。

请大家相信法律,这司法鉴定中心可不是我们林家开的,他们具有最权威性和技术性的单位,这回汪副会长应该相信了吧?

当然,如果你们坚持怀疑,这我也可以理解,所以照片原件我都可以提供给你们。随便你们找机构或者技术大拿进行鉴定,如果是假的,随便你们公开曝光。”

这下,普洱茶协会的人脸上都是青一阵白一阵了。

看看现场上百名记者,全部都是咔嚓咔嚓记录拍照,到时是要发布到新闻媒体上去的,想想也知道岭南堂不可能造假被人抓到小辫子。

就在这个时候,会场上一直没有开口的林氏老族长开口了:

“诸位朋友,我是林培东,现在是林氏的老族长。这个这个,我们林家的祖训,其中有一条是出自《论语·子路:言必信,行必果。

所以我们林家是很讲究诚信的。

这些普洱茶是真是假,在场诸位,包括中茶协的倪会长、中农大的柳院长,还有普洱茶协会的诸位应该是心知肚明的。

另外,六十年代的事情,很多晚辈都不知道了,我们这些当长辈的老头子可是清清楚楚的。

我可以作证,当年我二哥阿叔两人就是有眼光,采购了不少国内的物资,这些物资有些几十年后变得一文不值,但有些几十年后变得价值连城。

我再说一个,当年我二哥,也就林三七的爷爷林永元,把整个都文物商店所有古董全部都包圆了。你们想想,六十年代谁有这个眼光和魄力?

大家不信,可以去博物馆看看,现在东广省博物馆新展出的三十多件国宝级文物,全部都出自我们林家,也就是我二哥当年购买的古董中的一小部分。

所以呀,普洱茶虽然珍贵,但比起当年的古董来,总是大大不如吧?没什么好质疑的,有些人天生就是主角,用年轻人的话讲就是天命之子,活该他的子孙发财不是?”

林叔公这话一出,现场笑成了一片。

是呀,人家祖上有钱愿意投资,愿意收藏,最后发了大财,这不是符合逻辑吗?

这就跟天使投资人一样呀,广撒钱,多投资,最后只要10个项目里面成功一两个,那就是几千几万倍的投资收益。

林家阿公这话得到了所有人的赞同和共鸣,不少人都叫起好来。

只有林氏族人们全部都是脸红红,心想这阿公嘴上说要诚信为本,但自己说的话全部都是胡编乱造的。

不过为了赚钱,不寒碜。

但是普洱茶协会的朱宝荣会长还不死心,拿过一饼普洱茶继续质疑道:

“那也不对呀,就算你们林家祖上有眼光,采购了大量的普洱茶。可是大家看看,这普洱茶陈茶的年份完全不对呀。虽然包装的确很老旧很传统,但茶叶达不到50年份呀。”

陈茶如果达到50年份以上,其实茶叶都会变得很脆弱,大多碰一下就会碎,变成粉沫。

而且流传下来50年份以上的普洱茶饼,品相都不算太完整,要么有虫蛀,要么有发霉痕迹,要么有缺口。

哪像岭南堂的普洱茶,品相几乎都是完整上好的,还能闻到茶叶的清香。

其实这的确是个bug,被人质疑也正常,1962年,这都是多少年前的事情了。(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