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穿越后,我选择躺平 > 第87章 钓竿铸丰碑与清风拂新柳

沈屿驾驶着那辆饱经风霜的SUV,驶离了恒阳县的地界。后视镜里,那座因他而经历了一场环保风暴的小城,连同那条正在艰难重生的丰溪,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蜿蜒的道路尽头。

他没有回头,心中亦无太多波澜。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这向来是他的风格。丰溪的污浊得以揭露,黑心工厂和保护伞被铲除,河水开始治理,他的目的已经达到。

至于身后的毁誉与变化,已与他无关。他的路,在前方。

然而,他留下的影响,却如同投入湖心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远未平息,并在恒阳县这片土地上,演化出他未曾预料到的、温暖而持久的回响。

沈屿离开后,恒阳县的百姓,尤其是那些深受丰溪污染之害的沿岸村民,并未忘记这位以一己之力、用一种近乎固执的沉默方式,为他们讨回公道的“钓鱼人”。感激之情,需要一种具象的方式来寄托和传承。

于是,一场自发的、充满民间智慧的纪念活动,悄然在丰溪岸边展开。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渔民和村民牵头,大家你出一点、我凑一些,筹集了一笔款项。他们没有请什么着名的雕塑家,而是找来了本地一位擅长木石工艺的老匠人。

匠人根据媒体刊登最多的那张照片——沈屿坐在折叠椅上,手持鱼竿,静默垂钓于污浊河边的侧影,精心创作。他用本地山上采来的青石,雕刻了一个等身大小的沈屿坐像。

雕像中的“沈屿”,面容平静,目光专注地望向水面,身形挺拔而放松,仿佛与脚下的土地、身旁的河流融为一体,那份沉静中蕴含的力量,被刻画得栩栩如生。

雕像完工后,被安放在丰溪岸边,沈屿曾经垂钓了半个多月的那处高地上,面朝如今已开始变得清澈的河流。

村民们觉得光有雕像还不够,又在雕像旁立起一块厚重的石碑,请镇上写字最好的老先生,将沈屿那首石破天惊的《死水》,一字不差、工工整整地镌刻其上。黑色的碑文,与青灰色的雕像相互映衬,肃穆而庄严。

为了保护雕像和石碑免受日晒雨淋,村民们又自发出力,在周围搭建起一个古朴的八角木亭。亭子没有华丽的装饰,却结实宽敞,飞檐翘角,与周围的山水颇为和谐。

该给亭子起个什么名字呢?大家七嘴八舌,最后,一位退休的老教师捻须道:“沈先生在此垂钓多日,非为鱼,乃为道。此亭因钓而生,因义而立,不如就叫‘钓鱼亭’,质朴真切,最为贴切!”

“钓鱼亭”!这个名字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一座名为“钓鱼亭”、内立“钓鱼郎”沈屿雕像和《死水》诗碑的独特景观,就这样在丰溪岸边落成了。

没有官方的剪彩,没有媒体的喧嚣,只有闻讯赶来的村民们自发举行的简单仪式。大家摆上瓜果点心,燃起香烛,不是迷信,而是一种最朴素的祭奠与感恩,感谢这位异乡人,为他们的家乡唤回了绿水青山。

起初,这只是一个本地人寄托情感的地方。但很快,“恒阳县丰溪畔出现环保诗人沈屿雕像”的消息,还是不胫而走,通过游客拍照和网络传播,再次吸引了外界的目光。

许多被《死水》诗和沈屿事迹感动的人,专程前来“朝圣”。他们站在钓鱼亭下,抚摸冰凉的雕像,诵读石碑上刻骨铭心的诗句,眺望眼前已焕发新生的丰溪,感受着那段惊心动魄的过往,无不动容。

这里成了环保意识的教育基地,也成了恒阳县一个新的文化地标。

更让当地人意想不到的是,“钓鱼亭”和沈屿雕像,竟然阴差阳错地带动了恒阳县的旅游业发展!

原本默默无闻的小县城,因为这段传奇故事和这座充满故事性的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人们来这里,不仅是为了看雕像,更是为了亲眼看一看那条被《死水》描绘过、如今正在变清的河流,感受一种精神力量。

县城里开始出现以“钓鱼亭”、“从前慢”、“死水重生”为主题的民宿、茶馆和特色小店,当地产的鱼干、湖鲜、手工纪念品也畅销起来。

原本因污染而凋敝的沿岸村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村民们的生活,实实在在地得到了改善。

这一切,远在千里之外、继续着自己“环保巡游”的沈屿,起初并不知情。

直到有一天,老韩在电话里兴奋地告诉他:“沈老弟!你火了!不,你是成神了!恒阳县那帮老乡给你立了雕像!还盖了个亭子!现在成旅游景点了!网上全是照片!牛逼大发了!”

沈屿闻言,拿着电话,愣了很久。雕像?亭子?景点?这完全超出了他的预期和意愿。

他做那些事,从未想过要立碑塑像,更不愿成为被人围观瞻仰的“景点”。他追求的,始终是内心的平静和行动的有效。

他沉默片刻,对老韩说:“知道了。”语气平淡,听不出喜怒。

挂掉电话后,他打开手机,搜索了一下相关信息。果然,看到了钓鱼亭、雕像和诗碑的照片,看到了游客如织的场景,也看到了网友们各种赞誉和感慨的评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后,我选择躺平请大家收藏:()穿越后,我选择躺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的眉头微微蹙起,心中有些无奈,甚至有一丝不适。他不喜欢这种被“符号化”、被“景观化”的感觉。

但当他看到照片中,那些当地村民在亭子前淳朴的笑容,看到报道中提到沿岸村落因旅游业而改善的生活,看到有老师带着小学生在诗碑前讲解环保知识时,他紧蹙的眉头,又缓缓舒展开来。

或许……这样也不错?

他无意成为英雄,更不愿被供奉。但如果自己的无心之举,能以一种如此具体的方式,守护住那片土地来之不易的清澈,能唤醒更多人的环保意识,能给当地百姓带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好处,那么,这座略显“尴尬”的雕像的存在,似乎……也有了其积极的意义。

至少,它像一个无声的哨兵,日夜守护在丰溪边,警示后人,勿忘伤痛,守护绿水青山。这比任何空洞的口号都更有力量。

“就当是……留给那条河的一个念想吧。”沈屿最终释然了。他关掉网页,不再关注。

名声、纪念,皆是虚妄。他更在意的,是脚下即将踏上的新征程,是下一个需要被照亮的、可能依旧污浊的角落。

他的车,继续行驶在广袤的土地上。窗外,景色流转。他依旧会停下车,去探访那些不为人知的江河湖泊,用镜头和文字记录所见。

只是如今,他的行动更加谨慎,也更加系统。他学会了更好地保护自己,也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引发关注。

偶尔,在某个安静的夜晚,他或许会想起恒阳县,想起丰溪,想起那座名为“钓鱼亭”的亭子,和那个手持钓竿的“自己”。他会微微一笑,然后继续埋首于地图和资料中。

丰溪的故事,以一座雕像和一座亭子,画上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温暖的句号。

但环保卫士沈屿的征途,还远未结束。他的钓竿,将继续指向那些需要光明的地方,如同清风拂过,虽无形,却有力,催生着新的希望与生机。

而关于他的传说,连同那座钓鱼亭,将继续在恒阳县百姓口中、在往来游客心中,流传下去,如同一颗种子,在更多人心中,埋下守护家园、敬畏自然的信念。这,或许才是他此番“出手”,最深远的回响。

喜欢穿越后,我选择躺平请大家收藏:()穿越后,我选择躺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