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穿越后,我选择躺平 > 第26章 少年华夏说引起的波澜

沈屿在碧云潭边的小日子,依旧过得波澜不惊。

那堂心血来潮的《少年华夏说》授课,对他而言,就像往潭水里扔了颗小石子,涟漪散尽后,便了无痕迹。

他很快又沉浸在了自己的钓鱼、看书、锻炼的循环中,享受着与世隔绝的安宁。

然而,他低估了那篇雄文在这个平行世界文化界的分量,也低估了互联网时代信息发酵的速度和威力。

汪梅雪上传的那段视频,起初只是在她的个人社交圈和少数文化爱好者的小圈子里流传。

但《少年华夏说》本身蕴含的那种磅礴气势、家国情怀以及对少年未来的殷切期望,具有穿越时空的感染力。

很快,视频被一些嗅觉敏锐的文化博主和自媒体人发现,他们如获至宝,开始进行二次创作和深度解读。

“深山惊现神作!《少年华夏说》振聋发聩!”

“神秘支教点,隐藏着怎样的文化高人?”

“论《少年华夏说》的当代价值与精神内核!”

各种标题党文章开始涌现,视频被配上激昂的音乐和煽情的字幕,迅速在各大平台扩散开来。

人们被文章本身的力量所震撼,也被视频中那简陋的教室、专注的孩子和那位看不清面容却声音有力的“沈老师”所深深触动。

“这文章……格局太大了!是谁写的?”

“听口音和内容,不像是古人所作,难道是当代隐士?”

“那个沈老师到底是谁?能把这样的文章讲给山里的孩子听,绝非凡人!”

“求扒!一定要找到这位高人!”

好奇心如同野火般蔓延。

很快,有技术党通过视频背景的蛛丝马迹(独特的山形、植被特征),结合汪梅雪账号上零星透露的地理信息,锁定了视频拍摄的大致区域——西南某省边境的贫困山区。

紧接着,更惊人的发现来了。

有沈屿的老熟人,或是曾关注过他与苏晚晴、聂楚楚风波的人,反复观看视频后,从那个模糊侧影的身形、偶尔抬手的手势、以及那略带慵懒却又暗藏力量的独特嗓音中,辨认出了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名字——沈屿!

“我的天!是沈屿!那个写《石灰吟》和《别翠屏》的沈屿!”

“他不是消失了吗?怎么会跑到深山老林里去支教了?”

“《少年华夏说》……难道也是他写的?!”

“诗人?钓王?现在又成了隐士教育家?这沈屿到底是什么神仙人物?!”

这个消息,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滴入了冷水,瞬间炸开了锅!

#沈屿深山支教#、#《少年华夏说》作者疑为沈屿#、#寻找沈屿# 等话题以前所未有的热度冲上热搜!

沈屿那个早已长草的社交账号再次被攻陷,无数人涌进来留言,表达敬佩、好奇或求证。

文学界、教育界更是为之震动!之前《石灰吟》和《别翠屏》已经让沈屿在文坛声名鹊起,但更多被看作是有才气的“诗人”。

而《少年华夏说》所展现出的思想深度、宏大格局和澎湃激情,完全超出了“诗人”的范畴,堪称一代文豪气度!

许多德高望重的学者、评论家纷纷撰文,盛赞此文是“振聋发聩的时代强音”、“激励一代人的精神丰碑”,并迫切希望与作者交流。

在好奇心和使命感的双重驱动下,几家权威文学杂志和主流媒体的记者,以及几位闻讯而动的文化界人士,组成了一支小型“探险队”,根据网络上的线索,跋山涉水,历经艰辛,终于摸到了那个隐藏在深山褶皱里的傈僳族寨子。

他们的到来,打破了寨子千百年来的宁静。

当这些衣着光鲜、带着长枪短炮的城里人,看到那座摇摇欲坠的木屋教室、破败不堪的桌椅、以及孩子们清澈却带着怯生的眼睛时,所有人都被深深震撼了。

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让这些见多识广的文化人也感到心酸和动容。

他们采访了汪梅雪,这位年轻女教师的坚守和奉献让他们肃然起敬。

他们也试图寻找沈屿,但沈屿机缘巧合,提前几天就进更深的山里“探钓”去了,完美避开了这场风波。

找不到正主,但眼前的景象已足够有冲击力。

记者们将所见所闻如实记录了下来:沈屿的神秘现身与《少年华夏说》的横空出世,汪梅雪的孤独坚守与孩子们的艰苦条件,形成了极具张力的报道素材。

很快,一系列深度报道出炉:

《神作出深山,照亮求学路——探访〈少年华夏说〉诞生地》

《诗人沈屿的另一面:深山隐士与孩子们的引路人》

《光环背后的现实:一个支教老师和她的十几个学生》

报道不仅高度评价了《少年华夏说》的文学和价值意义,更将大山深处教育资源极度匮乏的严峻现实,**裸地呈现在了全社会面前。

沈屿的“隐士”形象与汪梅雪的“燃灯者”形象交织在一起,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共鸣和舆论关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后,我选择躺平请大家收藏:()穿越后,我选择躺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压力,瞬间给到了当地的县、市乃至省级教育主管部门。

之前或许存在的工作疏忽、投入不足等问题,在汹涌的民意和媒体聚焦下,被无限放大。

上级部门紧急下达指示,要求迅速调查核实情况,妥善解决问题,并对此事做出正面回应。

一队由市县教育部门领导带队的工作组,火速开进了寨子,考察校舍,慰问师生,现场办公,承诺立即拨款修缮校舍、增添设施、提高教师待遇……场面一度有些“热闹”甚至“混乱”。

这一切,进山探钓的沈屿暂时还不知情。

他在一处连当地猎户都很少去的溪谷里,钓到了几种从未见过的珍稀鱼种,正乐不思蜀。

直到几天后,他背着满满的鱼获,心满意足地返回寨子,才感觉到气氛不对。

寨子里多了许多陌生面孔,有官员模样的人,有记者,还有对他指指点点、眼神充满好奇的游客。

他的木屋外,甚至有人蹲守。

沈屿心里咯噔一下,暗道不好。

他压低帽檐,想悄悄溜回屋里,却被眼尖的汪梅雪看到了。

“沈先生!您可回来了!”汪梅雪快步走过来,脸上带着复杂的神情,有感激,有歉意,也有几分无措,“您……您看新闻了吗?您讲的那篇《少年华夏说》,还有咱们学校……现在全国都知道了!”

沈屿一听,头都大了。

他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他只是想安安静静地钓个鱼,怎么又莫名其妙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还扯上了教育、公益这么沉重的话题?

他勉强对汪梅雪点了点头,敷衍道:“嗯,知道了。没事,你忙你的。”说完,就想钻回自己的小屋。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大嗓门由远及近,带着无比的兴奋和夸张的语调:

“沈老弟!我的亲兄弟诶!你可想死哥哥我了!”

沈屿一回头,只见刘强大帝顶着他那颗标志性的光头,穿着一身花里胡哨的户外装,背着个大背包,正兴冲冲地朝他跑来,身后还跟着一个扛着摄像机的助理。

“大帝?你怎么找到这儿的?”沈屿彻底懵了。

这地方够偏的了,刘强居然能摸过来?

“嗨!现在网上都传疯了!说你在深山老林里当隐士,还写出了惊天神作!我一看地址,好家伙,这不就是我兄弟的地盘吗?必须得来瞻仰瞻仰!顺便给你带点好吃的!”

刘强一把抱住沈屿,用力拍着他的后背,激动得不行,“兄弟,你太牛了!钓鱼牛逼,写诗牛逼,现在搞教育也这么牛逼!我刘强这辈子没服过谁,就服你!”

沈屿被他晃得头晕,无奈地推开他:“你别嚷嚷……我就是随便讲了点东西。”

“随便讲讲就搞出这么大动静?兄弟你太谦虚了!”

刘强环顾四周,看着那些官员和记者,压低声音,挤眉弄眼地说,“看到没?你现在可是名人了!连政府都惊动了!哥哥我这次来,一是看看你,二是……嘿嘿,能不能蹭波热度,搞个直播?就叫‘探秘钓王沈屿的深山学堂’!绝对爆火!”

沈屿一听直播,脸都绿了,连连摆手:“别!千万别!我求你了,让我清净两天!”

看着沈屿一脸抗拒,刘强倒也识趣,嘿嘿一笑:“行行行,不直播,不直播!那……兄弟,你这次进山,肯定钓到好货了吧?晚上整点?我带了上好的白酒和腊肉!”

沈屿看着刘强那副热情洋溢、毫无心机的样子,再看看周围那些让他心烦意乱的喧嚣,忽然觉得,有这个活宝在,似乎也没那么糟糕了。

至少,刘强是纯粹冲着他这个人来的,不是为了什么《少年华夏说》或者支教话题。

他叹了口气,指了指自己鱼护里那些活蹦乱跳的珍稀鱼种:“行,晚上加餐。我请客,吃鱼。”

“得嘞!”刘强兴奋地搓着手,“我就知道找你准有好事!今晚不醉不归!”

是夜,沈屿的小木屋里,飘出了诱人的鱼肉香气和辛辣的酒味。

沈屿亲自下厨,将钓来的鱼或清蒸,或红烧,做了一桌全鱼宴。

刘强带来的腊肉和白酒成了绝佳搭配。

两人围坐在小火塘边,杯盏交错。

刘强唾沫横飞地讲着沈屿“失踪”后外面发生的种种趣事,以及他是如何千辛万苦找过来的。

沈屿大多时候安静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关于鱼情的讨论。

屋外,是深山的寂静和偶尔的狗吠;屋内,是朋友的喧闹和酒肉的温暖。

这一刻,沈屿暂时忘却了那些烦人的名声和关注,感受到了一丝久违的、纯粹的放松。

然而,他们都清楚,屋外的世界已经风起云涌。

沈屿的这次“深山现身”,以及《少年华夏说》引发的连锁反应,绝不会轻易平息。

更大的波澜,或许正在酝酿之中。

山雨,欲来风满楼。

沈屿的躺平大计,再次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而这一次,似乎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加难以置身事外。

喜欢穿越后,我选择躺平请大家收藏:()穿越后,我选择躺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