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穿越后,我选择躺平 > 第116章 诗越国界与归途如谜

漠城的清晨,薄雾如纱,笼罩着静谧的小城。沈屿收拾好简单的行囊,与热情豪爽的老板娘道别,踏上了归途。

没有隆重的送行,只有一声珍重和一份打包好的、路上吃的粘豆包。他像来时一样,独自一人,直接打出租车,前往白塔市机场。

车窗外,银装素裹的世界缓缓后退,额木尔河、北极村、早市……那些熟悉的风景,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视野尽头。一段宁静而充满奇遇的北国时光,就此封存于记忆之中。

他坐在靠窗的位置,看着窗外掠过的、依旧被残雪覆盖的苍茫大地,心中平静无波。

这趟漠城之行,收获远超预期。他见到了梦幻的极光,结识了乐观的伊万大叔,与肖诗雅有了那个星空下的五年之约,也更深地体会了极北之地的宁静与壮美。

是时候回去了,回到那个江南的、温暖的、有着陈妈妈和孩子们等待的“家”。

而就在沈屿乘坐的汽车驶离漠城,前往白塔市的同时,在界河对岸,厄莱斯的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一间充满老式家具、飘着红茶香味的屋子里,伊万大叔正坐在书桌前,面前摊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

笔记本上,用工整的厄莱斯语誊抄着一首诗,正是沈屿在冰河边念给他听的那首《短》。

旁边,还放着几张草稿纸,上面写满了各种修改的痕迹和注释。

伊万大叔对面,坐着一位戴着老花镜、头发花白、气质儒雅的老者,正是他请来的、当地中学一位退休的语文老师,谢尔盖·伊万诺维奇。

谢尔盖老师精通厄莱斯语和汉语,是远近闻名的学问人。

“谢尔盖老师,您看,这样翻译可以吗?”伊万大叔指着笔记本上的诗句,语气带着罕见的认真和恭敬,“尤其是这句‘短得来不及细品初春殷红窦绿,就要打点素裹秋霜’……我们厄莱斯的春天和秋天,景色和华夏不太一样,怎么才能既准确,又保持原诗的那种……韵味呢?”

谢尔盖老师推了推眼镜,仔细端详着诗句,不时用笔在草稿上修改几个词,口中喃喃:“嗯……‘殷红窦绿’……描绘初春草木萌发、色彩斑斓的景象,用‘распустившиеся почки и первые листья’(绽放的嫩芽和初生的叶子)或许更能体现那种生机……‘素裹秋霜’,则要突出秋末的萧瑟与霜寒,‘по3дняя осень с инеем’(晚秋与霜)……”

两位老人,一位是粗犷热情的边境商人,一位是严谨博学的退休教师,此刻却因为一首来自异国的短诗,沉浸在字斟句酌的推敲之中。

伊万大叔对这首诗珍视无比,他觉得这不仅是沈屿送给他的礼物,更蕴含着他对自己人生的慰藉与启示。

他希望能将这首诗完美地翻译成自己的母语,让更多同胞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力量。

经过大半天的反复讨论和修改,一首基本忠实于原意、又符合厄莱斯语表达习惯和诗歌韵律的译作终于完成了。

伊万大叔看着笔记本上最终定稿的诗句,长舒一口气,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

“太好了!谢尔盖老师!太感谢您了!”伊万大叔紧紧握住老教师的手,“这首诗,写得太好了!它让我明白,要珍惜眼前人,珍惜每一天!”

谢尔盖老师也感慨地点点头:“确实是一首充满智慧的好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伊万,你这位华夏朋友,不简单啊。”

当天晚上,伊万大叔坐在电脑前,笨拙地敲打着键盘。他平时很少上网,更别提发布什么内容了。

但今天,他破例了。他登录了当地一个颇有人气的文化论坛,将谢尔盖老师帮忙润色后的厄莱斯语版《短》,连同沈屿的华夏语原文(他请谢尔盖老师帮忙标注了拼音和简单释义),一起发布了出去。

在帖子标题处,他郑重地写下:“【转译分享】一首来自华夏年轻诗人沈屿的哲思短诗《短》,献给所有觉得时间飞逝、渴望珍惜当下的朋友。”

在帖子正文,他还简单写了一段话:“这首诗,是我在华夏漠城认识的一位年轻诗人朋友沈屿,在冰钓时念给我听的。

它像一道光,照进了我这个老头子的心里。希望它也能带给你们一些触动。珍惜时光,珍惜身边的人。—— 你们的朋友,伊万·别卡夫斯基。”

发布完后,伊万大叔也没太在意,关掉电脑,心满意足地去休息了。他只想和少数志同道合的朋友分享这份感动,并未期待能引起多大反响。

然而,互联网的传播力,有时就源于这种不经意间的“偶然”。伊万大叔的帖子,起初确实只在那个小论坛里引起了一些关注,几位喜欢诗歌的网友留言称赞诗句优美,寓意深刻。

但几天后,一位在厄莱斯远东联邦大学任教、研究比较文学的教授,偶然间看到了这个帖子。

这位名叫安德烈·彼得罗夫的教授,恰好对华夏文化颇有研究。他被这首诗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所吸引,更对诗中跨越文化隔阂、直击人类共同情感的内核感到惊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后,我选择躺平请大家收藏:()穿越后,我选择躺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仔细阅读了华夏语原文和伊万大叔的翻译,虽然翻译稍显生硬,但诗歌的神韵已然具备。

教授认为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体现了当代华夏诗歌的某种新倾向。

于是,安德烈教授在自己的学术博客和个人社交账号上,转发了这首诗,并附上了一段专业的评论:“偶然读到一首来自华夏年轻诗人沈屿的短诗《短》,译者伊万·别卡夫斯基先生。

诗句极简,却深刻道出了时间之逝与生命之短的永恒命题,充满东方智慧式的顿悟与劝诫。其情感内核超越国界,值得品味。或许,这正是诗歌作为人类共同语言的力量所在。”

安德烈教授在厄莱斯文学界小有名气,他的转发和评论,立刻吸引了更多文学爱好者、诗人、评论家的注意。

这首诗开始在小范围的文学圈子里流传开来。有人欣赏其哲理,有人研究其翻译,也有人开始好奇这位名叫“沈屿”的华夏诗人究竟是何方神圣。

“一天很短,短得来不及拥抱清晨,就已经手握黄昏。” 这样直击人心的句子,在不同语言的读者心中激起了相似的涟漪。

虽然远未达到“爆火”的程度,但沈屿的名字和他的这首《短》,确实在厄莱斯的文学爱好者圈子里,激起了一小圈涟漪,拥有了一批最初的、异国的“拥趸”。

有人开始搜索沈屿的其他作品,发现了《从前慢》、《死水》、《断章》等诗,虽然能找到的翻译版本不多,但管中窥豹,已让一些厄莱斯读者对这位华夏诗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一切的发生,悄然无声,远在千里之外。而此刻的沈屿,对此一无所知。

他正坐在从白塔市飞往宁安市的航班上。飞机穿梭在云海之间,舷窗外是刺眼的阳光和无垠的蓝天。

他戴着眼罩,靠在椅背上小憩,思绪有些飘忽。漠城的冰雪、极光、伊万大叔爽朗的笑声、肖诗雅含泪的笑容、以及那个五年之约……如同电影片段般在脑海中闪过。

一段旅程的结束,意味着另一段生活的开始。回到宁安,等待他的将是熟悉的江水、温暖的孤儿院、时不时偶遇的前生母亲李婉怡,或许还有……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人情牵绊?

他轻轻呼出一口气。无论前方是什么,他都会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他的“躺平”哲学,核心便是随遇而安,顺其自然。

飞机开始下降,穿过云层,江南水乡那熟悉的、湿润的、绿意盎然的景象逐渐清晰。与北国的苍茫壮阔相比,这里是另一种柔美与生机。

沈屿睁开眼,看向窗外。宁安,我回来了。

喜欢穿越后,我选择躺平请大家收藏:()穿越后,我选择躺平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