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717章 红糖发糕,陈姨的木甑结了霜

一、晨雾锁巷,木甑冷屉香难浮

老街的晨雾浓得像化不开的棉絮,裹着潮湿的寒气,压得巷中陈姨的发糕摊没了往日的烟火气。林晚星拎着刚买的鲜牛奶路过,一眼就看见那口熟悉的杉木甑——甑身本该泛着温润的浅棕色,此刻却蒙着层灰白的薄霜,甑屉的竹篾缝里卡着干硬的糕渣,像是许久没蒸过热气。灶上的铁锅凉得透底,旁边的陶盆里,发好的面浆沉在盆底,表层结着层硬壳,连带着盆边散落的红糖碎,都失了往日的红亮,透着股陈甜的涩味。

陈姨今年五十六岁,是老街里出了名的“发糕巧匠”,早年跟着外婆学做发糕,凭着一手“蜂窝孔满、甜而不齁”的手艺,把小摊摆成了巷口的早市地标。她的右手虎口处有道浅浅的老茧,是常年揉面、提甑屉磨出来的,如今握木勺时,指节总习惯性地微微弯曲。头发用一根藏青色的布带束在脑后,鬓角的碎发被雾水打湿,贴在脸颊上,藏不住几缕银丝。身上那件浅灰色的粗布围裙洗得发柔,下摆沾着点点褐色的红糖渍,外面套着件深蓝色的夹袄,袖口磨出了毛边,露出里面起球的棉毛衫。脚下的布棉鞋沾着泥点,鞋尖处缝着块补丁,走起路来带着轻缓的拖沓声。

“晚星丫头,买牛奶啊?”陈姨看见她,声音带着晨雾的湿气,沙哑得不像往常那样清亮,“你看这发糕,昨天蒸坏的剩了块,今天热了热,硬得像石头,里面全是死面,一点蜂窝孔都没有。”她拿起木甑的盖子,轻轻敲了敲甑身,发出沉闷的空响,“以前我这发糕,蓬松得能弹起来,红糖的香混着米香,刚蒸好掀开甑盖,热气能飘出巷口,现在……”

晚星走过去,弯腰闻了闻,糕渣带着点酸馊味,面浆结块发黏,红糖的甜香被一股霉味盖过:“陈姨,您这面粉是受潮了吧?还有红糖,像是放了好几年的陈糖,没了鲜灵的甜香。”

陈姨叹了口气,直起身时腰杆微微发僵,她指了指摊后的木箱:“你看那袋面粉,是前几天从镇上粮店老李那进的,说是刚磨的高筋粉,结果买回来一看,一捏就结块,揉面时根本发不起来。红糖更别提了,老李说是什么‘古法红糖’,结果倒出来全是沙粒,熬浆时化不开,还带着股苦味。”她往灶膛里添了点干柴,却没点火,只是用火钳拨弄着冰冷的灰烬,“我这发糕摊开了十二年,全靠这手艺供儿子读研究生,前几天老李来摊前,说要我把所有原料都从他那进,还得按他定的价卖,不然就断我的货。我没答应,结果第二天送来的面粉和红糖就成了这样。”

正说着,谢景渊提着个竹篮走来,里面装着一袋雪白的高筋面粉和一块暗红的古法红糖:“陈姨,先别愁,我从县城老字号粮店买的新鲜高筋粉,还有刚熬好的红糖浆,咱们今天重新蒸一锅红糖发糕,保证还是你当年的蓬松味。”

陈姨看着那袋面粉,雪白细腻,一打开就飘出淡淡的麦香,再看那碗红糖浆,红亮浓稠,闻着就有清甜的香,眼圈瞬间红了:“景渊啊,谢谢你……可我这右手不争气,前几天揉面时,手一软,面浆没揉匀,蒸出来的发糕一半发一半死。这发糕,离了好面粉和匀手艺,就没那股松劲了。”她摩挲着木甑的沿,声音低得像呢喃,“这木甑是我外婆传下来的,蒸了十二年发糕,现在怕是要结霜了……”

晚星蹲下身,摸了摸那口木甑,冰凉的甑身还带着点潮气:“陈姨,木甑不会结霜的。您负责调面浆、指导火候,我和景渊来揉面、熬浆、蒸糕,咱们用新鲜面粉、好红糖,把你那手发糕的手艺捡回来,让街坊邻居再吃上蓬松香甜的热发糕。”

二、红糖发糕·蓬松香甜款

- 适配场景:早餐配豆浆、下午茶当茶点、节日待客小食,现蒸现吃最佳,蒸好的发糕冷藏可存2天(用保鲜膜密封,避免失水变硬),加热时需用蒸锅蒸3分钟,或微波炉中高火加热1分钟,恢复蓬松口感,适合老人、孩子及喜甜人群。

- 基础原料:

- 主料:高筋面粉300g(选蛋白质含量11%-13%的高筋粉,面筋充足,发糕更蓬松,避免用低筋粉,易塌陷)、古法红糖200g(选无添加的古法红糖,色泽暗红、质地细腻,甜香浓郁,避免用工业红糖,甜度齁且有杂味)、清水250ml(调面浆、熬红糖用,常温即可,自来水需提前静置10分钟去氯)。

- 辅料:干酵母3g(发酵用,选高活性干酵母,发酵速度快,避免用过期酵母,面浆发不起来)、温水50ml(激活酵母用,水温35℃左右,手感温热不烫嘴,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泡打粉2g(辅助蓬松,选无铝泡打粉,更健康,少量即可,避免掩盖红糖味)、熟白芝麻5g(点缀增香,选脱皮白芝麻,口感更细腻)、枸杞10g(装饰用,选无硫枸杞,色泽暗红,泡软后使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工具:杉木甑1口(直径20cm,深15cm,透气性好,蒸出的发糕带木香,避免用金属甑,易沾底)、蒸笼布1块(纯棉材质,提前浸湿拧干,铺在甑屉上防粘)、大盆2个(分别调面浆、熬红糖用)、木勺1把(搅拌面浆用,木质柔软,避免破坏面筋)、打蛋器1个(搅拌红糖浆用,让红糖充分融化)、小碗1个(激活酵母用)、毛刷1把(刷食用油用,防粘)、菜刀1把(切发糕用,刀刃锋利,切得更整齐)、案板1块(切发糕用)。

- 关键步骤:

1. 处理核心食材(决定发糕蓬松度的关键):

- 红糖浆熬制:将古法红糖切成小块(便于融化,若红糖结块,可提前用手捏碎),放入大盆中,加入150ml清水;开小火加热,用打蛋器不断搅拌(沿一个方向搅拌,让红糖均匀融化),煮至红糖完全溶解,表面泛起细密的小泡(约3分钟,避免煮太久,红糖会糊发苦);关火后放置至室温(红糖浆温度过高会杀死酵母,导致发酵失败),备用。

- 酵母激活:将干酵母放入小碗中,加入50ml温水,搅拌至酵母完全溶解;加入1g白糖(帮助酵母激活,加速发酵),静置5分钟(若表面浮起细密的泡沫,说明酵母活性正常;无泡沫则酵母失效,需更换)。

- 面浆调制:将高筋面粉和泡打粉放入大盆中,用木勺轻轻拌匀(避免泡打粉结块,影响蓬松效果);倒入放凉的红糖浆,边倒边用木勺搅拌(顺时针搅拌,让面粉充分吸收红糖浆,形成无干粉的面浆);加入激活好的酵母水,继续搅拌至面浆呈“流动状”(提起木勺,面浆能缓慢滴落,且盆中无明显结块);最后用保鲜膜覆盖盆口,放在温暖处(温度28-30℃,可放在灶边或阳光下)发酵60分钟(发酵至面浆体积翻倍,表面布满蜂窝状气孔,用手指戳一下,气孔不回缩、不塌陷即可)。

2. 蒸制发糕(火候与时间把控,避免塌陷):

- 准备工作:将杉木甑洗净,甑屉上铺好浸湿的蒸笼布(布的边缘要盖住甑屉,防止面浆溢出);若没有蒸笼布,可在甑屉上刷一层薄食用油(均匀涂抹,避免发糕粘底);将枸杞用清水泡软(约10分钟,泡至枸杞饱满发亮),备用。

- 装浆醒发:将发酵好的面浆轻轻倒入甑中(倒至甑身的2/3处,预留发酵空间,避免蒸时溢出);用木勺将面浆表面抹平(动作要轻,避免破坏面浆中的气泡);撒上熟白芝麻和泡软的枸杞(均匀分布,提升颜值和香气);盖上甑盖,静置15分钟(二次醒发,让面浆中的气泡更充足,发糕更蓬松)。

- 蒸制过程:蒸锅中加入足量清水(约1000ml,水量要足,避免蒸制过程中水烧干),大火烧开后,将杉木甑放入蒸锅中(甑底要高于水面,避免水溅入面浆);盖上锅盖,保持大火蒸25分钟(蒸制时间根据发糕厚度调整,厚度增加需延长5-10分钟);蒸制期间不要频繁开盖(避免温度骤降,发糕塌陷)。

- 焖制出锅:关火后,不要立即开盖,让发糕在锅中焖5分钟(利用余温让发糕口感更细腻,避免开盖后因温差过大收缩);焖好后开盖,用筷子插入发糕中心(拔出后无面浆粘连,说明已熟透;若有粘连,需再蒸3-5分钟);将甑取出,放置至不烫手(约10分钟),再用菜刀将发糕切成小块(切成4cm×4cm的方块,便于食用)。

3. 食用与补救技巧:

- 趁热食用:刚蒸好的红糖发糕,色泽暗红发亮,表面撒着白芝麻和红枸杞,看着就香甜。咬一口蓬松柔软,带着红糖的清甜和淡淡的米香,口感湿润不粘牙,咽下去后喉咙里还留着余甜,特别适合清晨吃。

- 冷后处理:若发糕放凉后变硬,可放入蒸锅蒸3分钟,或用微波炉中高火加热1分钟(加热时表面喷少量清水,避免失水更严重);若发糕塌陷,是发酵过度或蒸制时开盖过早,下次可缩短发酵时间10分钟,蒸好后焖足5分钟再开盖。

- 常见问题:若发糕有酸味,是酵母放多或发酵时间过长,下次可减少0.5g酵母,缩短发酵时间15分钟;若发糕内部全是死面,是酵母失效或水温过高,下次需检查酵母活性,激活酵母时水温控制在35℃左右;若发糕粘甑屉,是蒸笼布未浸湿或未刷油,下次可将蒸笼布泡透,或多刷一层薄油。

4. 成品特点:

- 红糖发糕呈暗红色方块状,表面点缀着雪白的芝麻和鲜红的枸杞,切开后内部布满均匀的蜂窝孔,蓬松度十足。入口先是红糖的清甜,接着是面粉的麦香,口感柔软湿润,不齁不腻,带着淡淡的木香,凉吃热吃都有风味。陈姨拿起一块发糕,咬了一小口,眼睛瞬间亮了:“就是这个味!蓬松香甜,红糖的味刚好,跟我外婆教我做的一模一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三、甜香漫巷人潮聚,反转赔罪共传艺

晚星和谢景渊忙着调面浆、蒸发糕,陈姨在一旁指挥:“面浆别搅拌太狠,不然气泡会破……蒸的时候千万别开盖,不然会塌……”晨雾渐渐散了,阳光透过巷口照进来,落在杉木甑上,映出发糕蒸出的热气,混着红糖和麦香的甜香,飘出老远。

最先被香味引来的是送孙子上幼儿园的李婶,她牵着孙子的手,凑到摊前吸了吸鼻子:“陈姨,你这发糕又蒸上了?这香味,跟我孙子小时候爱吃的一个样!”晚星递上一块刚切好的发糕:“李婶,您尝尝,用新鲜面粉和古法红糖蒸的,热乎着呢。”李婶掰了一小块放进孙子嘴里,小家伙嚼着拍起手:“奶奶,甜!软!”李婶也跟着尝了一口,连连点头:“好!好!就是这个松劲,红糖味也正,给我装三块,带回家给老伴也尝尝。”

消息传得快,没一会儿,摊前就排起了队。开早餐铺的王哥来了,说要多买几块,给店里的客人当配餐;上班路过的年轻人围在摊边,捧着发糕边吃边夸“比蛋糕还好吃”;连住在巷尾的退休工人张叔都来了,笑着说:“前几天听人说你这发糕变味了,我还心疼这老手艺要丢了,这下好了,又能吃上地道的红糖发糕了。”

陈姨忙着给大家装发糕,脸上的皱纹舒展开来,右手握刀的动作虽然还有点慢,但越来越稳。谢景渊负责看火,时不时添点干柴,确保火候稳定;晚星则帮着调面浆、撒芝麻,手脚麻利得很。

正忙得热闹,巷口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老李提着个布袋,里面装着一袋面粉和一块红糖,急匆匆地赶了过来。他穿着件灰色的旧中山装,裤腿卷着,鞋上沾着灰,走到摊前,脸涨得通红:“陈姨……我来跟你认错。”

众人都停了下来,看向他。老李把面粉和红糖放在摊台上,指着那袋面粉说:“前几日是我浑,见你不从我这进原料,还不答应按我定的价卖,就故意把你要的新鲜高筋粉换成了受潮的陈粉,红糖也换成了掺了沙的次等糖。昨天我儿子回来,吃了你以前蒸的发糕,跟我说,老街的小吃凭的是良心,你一个人供孩子读书不容易,我不该为了多赚钱坏了你的名声……我这才醒过神来。”

他挠了挠头,声音带着愧疚,从布袋里又掏出一小罐蜂蜜:“这是我托人从山里买的野花蜜,听说你总熬夜揉面,泡水喝能润嗓子。我那粮店里,每天都有新鲜的高筋粉和正宗的古法红糖,之前是想着清库存,才动了歪心思。你这发糕摊开了十二年,街坊邻居都认你的手艺,我不该毁你的生意。这面粉和红糖是赔给你的,以后你要多少原料,我都按进价给你送过来,每天新鲜的,绝不掺假。”

陈姨看着他,沉默了片刻,叹了口气:“老李,做生意讲究的是实在,不是投机。我这发糕,靠的是街坊邻居的信任,用劣质原料,对不起大家,也对不起我这口木甑。”她指了指那口杉木甑,“这木甑蒸了十二年发糕,从来没蒸过次品料,你要是真知道错了,以后就好好供货,别再干亏心事。”

老李连忙点头:“陈姨,您放心,以后我肯定守规矩。您这摊忙不过来,我来帮忙——揉面、烧火、搬原料的活,我都能干,不要工钱,就想跟着您学学怎么调面浆、蒸发糕,把生意做踏实。”说着就撸起袖子,要去拿木勺帮晚星搅拌面浆。

晚星笑着对老李说:“既然你想好好做事,以后咱们‘柳氏食道’也能帮你——这红糖发糕的配方,你要是想学,我可以写下来给你,咱们一起把老街的小吃生意做好,让大家都能吃上放心的好点心。”

太阳越升越高,巷子里的人依然没散,发糕的甜香、麦粉的清香混着大家的笑声,飘满了整条老街。陈姨看着眼前捧着发糕的客人,看着忙着揉面的老李和添柴的谢景渊,又看了看手里擦拭干净的木甑,心里暖乎乎的——木甑没结霜,老手艺没失传,连曾经坑过自己的人都成了帮手,日子总算又有了奔头。而案上那袋新鲜面粉和那块古法红糖,正等着明天被揉成浆、蒸进木甑里,在热气中蒸出更蓬松的滋味,温暖老街人的清晨与时光。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