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 > 第681章 花生栗子烤麻薯,书童抱卷换甜糯

一、晴雪覆坞,花生栗子唤文客

冬日的晴雪落在山坞的青瓦上,积起薄薄一层,阳光一照,折射出细碎的银光。陈晚星正蹲在灶房门口,剥着刚煮好的栗子——是樵夫老秦昨日从后山捎来的,外壳焦黑,剥开来果肉金黄,透着甜香。谢景渊则在石臼里捶打着花生,是镇上油坊的张师傅送的新榨花生,颗粒饱满,“方才林墨师父让人捎话,说书院的书童们连日抄书,手冷心乏,想讨些甜糯又顶饿的点心,抄书时垫肚子。”

晚星捏起一块栗子肉,放进嘴里,粉糯清甜,“孙先生前几日说,冬日耗神,花生能补气血,栗子能健脾,加些糯米做烤麻薯,甜糯暖身,正好给书童们这样费神的人吃。”她刚把剥好的栗子肉切成碎粒,院外就传来书页翻动的“沙沙”声,伴着轻缓的脚步声,渐渐近了——是书院的书童小墨。

小墨穿着件浅灰色长衫,袖口沾着点墨渍,怀里抱着一摞线装书,书顶上放着个布包,“晚星姑娘,谢小哥!”他轻轻放下书摞,生怕碰掉了雪,“先生们让我送些新抄的经书来,给你们解闷。听闻你们做的米糕甜糯,今日特意来讨块点心,书院的兄弟们抄书到半夜,总饿肚子。”

谢景渊递过一碗温好的桂圆茶,“刚打算做花生栗子烤麻薯,甜糯顶饿,小墨正好留下尝尝。”晚星则将花生碎与栗子粒混在一起,撒上些白砂糖——花生的油香与栗子的甜香交织,混着灶房飘出的炭火香,漫满小院。

正说着,阿砚顶着一头雪沫子跑来,手里拿着个油纸包,“晚星姐姐!师父让我送这个来!”打开油纸包,是一小袋磨好的黄豆粉,“师父说,花生配黄豆,香得更厚,让你加在麻薯里,书童们吃了更有精神抄书!”

晚星接过黄豆粉,凑近闻了闻,黄豆的醇香扑鼻,“巧了,这花生栗子烤麻薯加了黄豆粉,更添风味。”小墨则打开布包,里面是一小罐蜂蜜,“姑娘,这是先生们从县城带来的枣花蜜,甜而不腻,给你做点心调味,正好配麻薯。”

二、花生栗子烤麻薯·甜糯顶饿款

- 适配场景:书童抄书、先生授课、孩童解馋,常温可存15天(常温放置后需微波加热10秒,恢复软糯),冷藏可存25天,口感外脆内糯,花生的油香、栗子的粉糯与黄豆的醇香交织,蜂蜜的清甜中和坚果的厚重,既适合书童抄书时顶饿,也能作为冬日授课的茶点,暖身不粘牙,顶饿、解乏、加餐最宜。

- 基础原料:

- 主料:圆粒糯米250g(选东北圆糯米,黏性足,提前用清水泡发6小时,沥干水分,泡至手指能捏碎即可)、老秦送的新鲜栗子100g(提前用沸水煮20分钟,剥壳取肉,切成0.5cm见方的碎粒)、油坊张师傅送的花生80g(选红衣花生,无油平底锅小火炒10分钟至红衣脱落,放凉后去皮,擀成碎粒)、阿砚送的黄豆粉40g(熟黄豆磨粉,选当年新黄豆,香气更浓,避免用生黄豆粉,有豆腥味)、小墨送的枣花蜜30g(农家土蜜,流动性好,无需加热融化)

- 辅料:白砂糖25g(调节甜度,平衡坚果香)、红糖15g(增加暖身效果,选用土红糖,掰成小块)、清水60ml(调节面团湿度,视糯米吸水情况增减)、食用油15ml(刷烤盘防粘,选无味菜籽油)、熟芝麻10g(装饰用,黑白芝麻混合,增加香气)、方形烤盘1个(25cm×20cm,铺油纸防粘)、蒸锅1个、料理机(打糯米泥,可选,手工捶打更有嚼劲)、木锤1个(捶打糯米团,增加黏性)、刮刀1把(搅拌面团用)

- 关键步骤:

1. 处理核心食材:

- 泡发好的糯米放入蒸锅,铺一层纱布,大火蒸30分钟(蒸至糯米完全透明,用筷子戳动呈软糯状,避免蒸过头成泥);取出后倒入大碗,趁热加入10ml食用油,用木锤反复捶打10分钟(捶打至糯米成团,表面光滑,有黏性但不粘手,手工捶打比料理机更有嚼劲)。

- 花生炒至红衣脱落,放凉后搓掉红衣,用擀面杖擀成粗碎粒(保留部分颗粒感,避免擀成粉,影响口感);栗子肉煮软后切成碎粒,放入小碗,加5g白砂糖拌匀(提前入味,避免麻薯内馅无味);黄豆粉与5g白砂糖混合,制成调味黄豆粉(增加甜度,提升风味)。

2. 调制麻薯面团:

- 捶打好的糯米团中加入红糖、剩余20g白砂糖,用刮刀翻拌均匀(红糖需趁热融化,若有结块,用手捏碎揉匀);分3次加入清水,每次20ml,边加边揉(每次揉至水分完全吸收,最后一次视面团湿度添加,面团需达到“捏起不粘手,放下能成团”的状态)。

- 加入花生碎、栗子碎粒,轻轻揉匀(力度要轻,避免栗子碎被揉烂,失去颗粒感);取一小块面团,搓成直径3cm的小圆球,放入调味黄豆粉中,滚一圈,让表面均匀裹上黄豆粉(提前裹粉,避免烤后粘黏,也让内馅与粉香融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3. 塑形与预处理:

- 烤盘铺一层油纸,油纸边缘超出烤盘3cm(方便取出麻薯);将裹好黄豆粉的糯米球逐个放在烤盘上,间距5cm(烤制时会膨胀,避免粘连);用手掌轻轻按压糯米球,压成直径6cm、厚度1.5cm的圆饼(中间略厚,边缘略薄,避免烤后中间夹生)。

- 每个麻薯饼表面刷一层薄油(用毛刷蘸取食用油,均匀刷在表面,避免烤焦);撒上熟芝麻、剩余的花生碎(装饰用,增加表面酥脆感,烤后香味更浓);静置10分钟(让面团松弛,避免烤后回缩)。

4. 烤制定型:

- 烤箱提前预热至上下火180℃,预热15分钟(确保烤箱温度稳定,避免麻薯外焦里生);将烤盘放入烤箱中层,烤18分钟(前10分钟麻薯会膨胀,表面逐渐变硬;后8分钟表面呈微金黄色,即可关火)。

- 烤好后取出烤盘,放在冷却架上晾凉至微温(热食时外脆内糯,温度过高易烫口;微温时口感最佳,内馅软糯,外皮略带嚼劲);待温度降至50℃左右,用毛刷在每个麻薯表面刷一层枣花蜜(蜂蜜遇高温会流失营养,微温时刷最合适,增加甜润感)。

5. 二次裹粉与装饰:

- 准备一个小碗,放入剩余的调味黄豆粉,将刷好蜂蜜的麻薯放入碗中,轻轻滚动,让表面再次裹上一层黄豆粉(二次裹粉既能增加风味,又能避免麻薯粘手,方便书童手持食用)。

- 每个麻薯顶部放一颗完整的栗子肉(去核,提前煮软,用牙签固定,寓意“栗子暖心”),再撒上少许熟芝麻(呼应食材,提升颜值,也方便识别)。

6. 成品特点:

- 麻薯表面裹着金黄的黄豆粉,芝麻点缀其间,顶部的栗子肉饱满诱人,入口先是黄豆粉的醇香,接着是外皮的微脆,内里的糯米软糯裹挟着花生的油香与栗子的粉糯,蜂蜜的清甜在舌尖慢慢散开,咽下去后胃里暖暖的,不粘牙不腻口,顶饿感十足。小墨拿起一个,小口咬下,笑道:“这麻薯外脆里糯!抄书时吃一个,半天都不饿,手也不冷了!”阿砚尝了一口,眼睛发亮:“姐姐,这比米糕有嚼劲,还有花生香味,师父写书法时吃,肯定不犯困!”张掌柜的伙计来取米糕时,尝了一个烤麻薯,当即跑回酒楼——半个时辰后,张掌柜揣着食盒赶来,“晚星姑娘,这麻薯酒楼每日要七十个!客人酒后吃两个,顶饿又解腻,比点心铺子的还香!”这便定名为“晚星花生栗子烤麻薯”。

三、麻薯换经书,甜糯满书院

小墨捧着烤麻薯,吃得嘴角沾着黄豆粉,“姑娘,这麻薯我换三十个!给书院的先生和兄弟们每人一个,抄书累了吃,解乏又顶饿。”他从书摞里抽出一本线装书,“这是先生们手抄的《论语》,字迹工整,给你和谢小哥读,也算以书换暖。”

晚星接过经书,指尖触到泛黄的纸页,墨香扑面而来。她用苏绣娘送的“寒梅纹”锦缎包了三十个麻薯,分成三袋,用麻绳系好,递给小墨:“小墨,这点心你带回去,抄书累了吃一个,暖身又解乏,不够了再来换。”

小墨接过锦缎包,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又翻开一本经书,“姑娘,我给你读一段《论语》,也算谢过这甜糯的麻薯。”他轻声念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朗朗书声伴着麻薯的甜香,漫向山坞的书院——先生们停下笔,侧耳倾听;书童们放下抄本,望着窗外;连院中的麻雀,都落在枝头,似在听书,书声与甜香交织,成了冬日山坞最清雅的风景。

阿砚捧着两个麻薯,放进画夹旁的布袋里,“晚星姐姐,我回去给师父送两个,师父读了经书,吃了麻薯,肯定能画出《书院暖读图》!”他蹦蹦跳跳地离去,衣角沾着的黄豆粉,落在雪地上,留下淡淡的黄痕。

陈禾背着药篓赶来时,篓子里除了草药,还放着一小袋茯苓,“晚星姑娘,谢大哥!今日的麻薯够不够?我带了些茯苓,孙先生说茯苓能安神,配花生栗子,既能顶饿又能安神,适合给抄书的书童们吃,免得抄书时心烦。”他尝了一个麻薯,点头道:“这麻薯糯软,书童们抄书久坐,吃这个正好,我等下给书院送几个去,给先生们尝尝。”

晚星接过茯苓,笑道:“好啊,下次用茯苓配糯米,做些安神的麻薯,给兄弟们,抄书再晚也不心烦。”谢景渊则在灶房煮起了花生栗子茶,放入少许红糖,煮得茶汤醇香,盛在粗瓷碗里,温温的喝一口,暖身又解乏。

上午的阳光越来越暖,院中的雪渐渐融化,石板上晒着陈禾送来的茯苓,旁边摆着刚做好的花生栗子烤麻薯,金黄的黄豆粉裹着糯白的麻薯,像一件件带着甜香的小元宝。晚星坐在木案旁,翻看着小墨送的经书,谢景渊端来两碗花生栗子茶,递过一碗:“冬日的点心,就该这般甜糯顶饿,既能填肚子,又能安神,比啥都实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晚星喝着茶,看着院外的小路,小墨的书声还隐约能听见,忽然觉得,这山坞的日子,就像这花生栗子烤麻薯一般,藏着花生的油香、栗子的粉糯、黄豆的醇香,还有人与人之间最文雅的交换——书童的经书,画匠的画,郎中的药,樵夫的栗子,都成了冬日里最温暖的慰藉。

正午时分,张掌柜的伙计推着小推车来取麻薯,车上放着十个竹篮,每个竹篮里都装着花生栗子烤麻薯,盖着油纸,香气透过油纸散出来。伙计笑着说:“姑娘,掌柜的交代了,这麻薯每日正午送七十个,客人吃了都说糯,昨日送的五十个,不到傍晚就卖完了!”

晚星与谢景渊坐在木案旁,喝着剩下的花生栗子茶,聊着明日要做的茯苓糯米麻薯。阳光洒满的山坞,雪水顺着屋檐滴落,花生栗子烤麻薯的甜香飘向书院的书桌、酒楼的餐桌、农户的小院,送到每一个抄书、授课、赶路的人身边,让这份冬日的暖意,抚慰了整个山坞。

午后,书院的王先生拄着拐杖走来,手里拿着个布包,里面是几卷宣纸,“晚星丫头,谢小哥,听闻你们做了新点心,特意来换几个,这宣纸是上好的徽宣,给你们画画、包点心都好用。”晚星笑着装了四个麻薯,递给王先生,王先生接过麻薯,咬了一口,“这麻薯甜糯,授课时吃一个,嗓子都舒服了!”

院外,小墨带着几个书童跑来,每人手里都抱着一摞经书,“晚星姑娘,兄弟们都想来换麻薯,这经书给你们送过来,先生说你们喜欢读!”晚星笑着拿出几个麻薯,分给书童们,书童们接过麻薯,小口吃着,笑声混着书声,飘得很远,与院中的阳光一起,成了冬日山坞最温暖的风景。

暮色渐浓时,小墨抱着空布包赶来,“姑娘,麻薯都吃完了,兄弟们让我再来换五个,晚上抄书还要吃。”晚星递过五个刚出炉的热麻薯,“刚烤好的,热乎着吃更糯。”小墨接过麻薯,揣在怀里,“谢谢姑娘!”他抱着经书,脚步轻快地离去,怀里的麻薯香,暖了书院的夜。灶房的烤箱里,还剩着几个麻薯,谢景渊取出一个,递给晚星,“尝尝热的,外脆里糯。”晚星咬下一口,望着院外渐暗的天色,书声似还在耳边,麻薯的暖意从舌尖漫到心口,冬日的寒,仿佛都被这甜糯与书香驱散了。

喜欢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请大家收藏:()穿越古代摆摊小厨娘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