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南直隶大地在摊丁入亩的清丈风暴中震颤呻吟时,千里之外的太仓刘家港,另一场关乎大明国运承载着无尽财富梦想的远征,终于迎来了启锚扬帆的历史性时刻。
洪武八年,四月初八,黄道吉日。天公作美,风和日丽,碧空如洗,蔚蓝的东海波平如镜,仿佛特意为远航者铺就了一条坦途。
新建成的太仓市舶司衙门,飞檐斗拱,朱漆大门,巨大的大明市舶提举司鎏金牌匾在朝阳下闪耀着夺目的金光。码头之上,旌旗蔽日,人声鼎沸。一支由二十余艘大小海船组成的庞大船队,已整装待发。桅杆如林,缆绳如网,巨大的船帆尚未张开,却已蓄势待发。其中,三艘如同海上移动堡垒般的巨舰最为引人瞩目——定海号、靖海号、镇海号!这是龙江船厂数千工匠日夜赶工、呕心沥血下水的第一批神机福船。虽比原计划少了一艘,但其巍峨如山岳的船体,高耸入云的桅杆以及船舷两侧密密麻麻如同蜂巢般排列的黝黑炮窗,无不散发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船首高昂的撞角,包裹着寒光闪闪的精铁,在阳光下反射出冰冷的锋芒,昭示着其摧枯拉朽的力量。
船队中央,一艘体型稍逊于神机福船,却更为华丽威严的商船鹤立鸡群。明黄色的龙旗和硕大的吴字亲王旗在桅顶猎猎作响,船身漆着威严的朱红色,雕梁画栋,这是代表大明朝廷的官船——洪武号。紧邻其侧,是三艘悬挂着蓝底金字瑞恒昌商号旗帜的大型福船。船体崭新坚固,吃水线很深,显然舱内满载着丝绸、瓷器、茶叶等江南瑰宝。这便是吴王朱栋旗下,由李炎亲自掌控,作为新政标杆和带头作用的吴王府商号船队。
此外,还有十余艘属于南直隶支持新政的豪商巨贾的商船,如苏州丝绸巨贾沈万三的后人沈荣的锦绣号、松江棉布大王林氏的云帆号、常州铁器巨商周氏的百炼号等等。他们敢于在此时顶着巨大风险出海,既是对吴王新政的鼎力支持,更是对海外贸易那传说中流淌着蜜与金的巨大利润的狂热渴望。每一艘商船上,都挤满了翘首以盼的船员和商人,眼中闪烁着对财富的渴望和对未知的忐忑。
码头上,举行了盛大而庄严的起航仪式。太子朱标奉旨亲临,代表皇帝朱元璋。吴王朱栋一身四团龙亲王袍,腰悬御赐天子剑,与航海侯张赫、新任市舶司提举、以及瑞恒昌主事吴攸谦和沈荣等大商号的东家立于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神策军水师卫副指挥使兼剿倭营统领盛庸,经历太仓血战与蛇盘岛剿匪的洗礼,伤愈后更显精悍沉稳,一身锃亮的鱼鳞甲胄,如同定海神针般屹立在定海号高耸的船楼上,目光如鹰隼般锐利地扫视着广阔的海面。
朱标代表朝廷,宣读了勉励首航船队的诏书,言辞殷切,寄予厚望,并亲自赐下御酒三杯。
朱栋则上前一步,海风吹拂着他额前的发丝,他目光扫过码头上黑压压的人群,最终落在那支即将远征的船队上,声音清朗而有力,穿透了海风的呼啸:
“诸位!今日扬帆,非为一人之利,乃为我大明开万世之利源!市舶之利,前宋之富庶可证!此去远洋,万里波涛,风高浪急,险阻重重!然,”他猛地一指那三艘神机福船及其余护航船只的停泊方向,“本王之神策水师,便是尔等最坚实的倚靠!盛庸将军!”
“末将在!”盛庸在定海号船头抱拳应诺,声如洪钟,响彻海港。
“命你率定海、靖海、镇海三舰,并护卫快船十艘,为船队全程护航!凡有敢犯我大明海疆,劫掠我商船者,无论倭寇海匪,皆视为对大明的挑衅!给本王——”
朱栋的手掌如同战刀般狠狠劈下,声音带着金铁交鸣般的杀伐之气:
“碾碎他们!扬我大明国威于万里波涛!”
“末将遵令!神策水师,誓保商船,人在船在!扬我国威!”盛庸与三艘巨舰上列队肃立的水师将士齐声怒吼,声浪滚滚,直冲云霄,激荡着每一个人的心弦。
“吉时已到——!开——航——!”随着航海侯张赫雄浑如海涛般的号令和市舶司官员清脆的鸣锣声,巨大的铁锚在绞盘沉重的嘎吱声中,缓缓离开海床,带起浑浊的泥沙。粗壮的缆绳被解开。巨大的风帆在嘹亮的号子声中,被水手们奋力拉起,次第张开,如同巨鸟的羽翼,瞬间吃饱了海风,鼓胀如云,猎猎作响!
官船洪武号率先缓缓调转船头,沉稳地驶离码头。紧接着,瑞恒昌的三艘福船紧随其后,如同忠诚的护卫。随后,各家商船依次启动。定海、靖海、镇海三艘巨舰,则如同三头忠诚而强大的深海巨鲸,迅速机动,分别护卫在庞大船队的左翼、右翼和后方,构成了一个坚实的海上堡垒。整支船队,如同一条从沉睡中苏醒的远古巨龙,缓缓游入蔚蓝深邃的东海,船首劈开洁白的浪花,留下长长的航迹,目标直指南洋香料群岛、苏门答腊、以及具有探路性质的倭国北朝重要港口——博多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发票税制! 则让商户们的心情如同打翻了五味瓶。像沈家、林家这些早已搭上吴王新政快车的大商户,反应最为迅速。告示贴出的当天,掌柜的就带着东家的亲笔信和厚厚的银票,直奔府衙工商清吏司和银行,办理执照、刻章、开户,领取了大量以壹文、五文、拾文、伍拾文、壹佰文、伍佰文、壹钱、伍钱、壹两、伍两、拾两、伍拾两、壹佰两、伍佰两、壹仟两、壹万两、壹贯、伍贯、拾贯、伍拾贯、壹佰贯、伍佰贯、壹仟贯、壹万贯的发票。他们看中的是规范经营带来的长远信誉和背靠吴王府这棵大树的巨大潜在利益。然而,更多的中小商户,则陷入了巨大的焦虑和不安之中。十税一的税率本就让他们肉疼,现在还要额外花钱购买发票,每月要耗费时间精力去报税,更要时刻提防那些如狼似虎的税吏巡查和那动辄十倍月入的恐怖罚款!一时间,府衙的工商清吏司和大明银行门口排起了蜿蜒的长龙,有人焦急地等待办理,更多的人则是满脸愁容地观望、抱怨、算计着得失。
格物工技司的能工巧匠们再次展现了非凡的技艺。防伪大匠墨友谦亲自坐镇,带领团队日夜攻关。他们采用特殊矿物调制的油墨,极其复杂的多层雕版套印技术、肉眼几乎无法察觉的微雕蟠龙暗纹,以及掺入了特殊植物纤维带有独特纹理和韧性的纸张,制作出了几乎无法仿造的发票。每一张发票都有独一无二的编号,银行在商户领取时即详细登记在商户税户名下。一张基于精密防伪技术和严格登记制度的税务稽查网络,因这小小的纸片而威力倍增。
而发票抽奖活动,则如同投入干柴堆的一点火星,瞬间点燃了市井小民压抑已久的热情与对财富的渴望!一百两金币!五百两银币!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或是在市井中辛苦挣扎的普通百姓来说,这简直是几辈子都不敢想象的泼天富贵!哪怕是那最低的安慰奖十文钱,也足够一家人买上几个热腾腾的肉包子解解馋!告示贴出仅仅几个时辰,买东西,要发票!就成了五府街头巷尾最响亮的口号。不给?立刻会有眼尖的街坊邻居跳出来,指着商户的鼻子喊:“嘿!掌柜的,吴王殿下告示贴着呢!不给票?信不信俺现在就去银行门口举报你?那十倍的罚银,够你喝一壶的!” 商税新政赖以维系的交易透明化基石,被这每月一次、带着浓厚博彩色彩却又实实在在能改变命运的抽奖狂欢,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强力地夯入南直隶的土壤之中。
朱栋站在应天大明银行分行的三层阁楼上,凭栏远眺。楼下,为领取发票和咨询抽奖细则而排起的长龙,如同蜿蜒的巨蟒,延伸到了街角。市井之中,开发票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和力量感。他微微眯起眼,海鱼的咸腥味似乎从太仓方向隐隐飘来。破而后立,大乱之后必有大治。江南的血,没有白流。海洋的征途,已经启航。束缚了千百年的身份枷锁,正在被打破。而财富的源泉,正通过他精心设计的这一张张发票、一道道制度,开始悄然汇聚,流向大明这艘巨轮亟待补充的国库舱底。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