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 第78章 五军都督府(续)

翌日,奉天殿。凛冽的朔风被厚重的殿门隔绝在外,殿内数百盏宫灯与鲸油巨烛将空间映照得亮如白昼,金碧辉煌。巨大的鎏金铜兽炉炭火熊熊,暖意融融,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肃穆与凝重。文武百官依序肃立,鸦雀无声,目光皆如铁铸般聚焦于丹陛之上。

朱元璋高踞九龙金漆御座,明黄龙袍在烛火下流转着无上威严。翼善冠下,面容在光影中深邃如渊。太子朱标侍立御座左前,杏黄常服,气度沉凝如山。吴王朱栋立于右前稍后,绛紫亲王袍服,目光如静水深流。

司礼监掌印太监展开一份明黄云龙纹圣旨,悠长而极具穿透力的声音,如同重锤,一字一句敲击在每个人的心头: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膺天命,抚有寰宇,赖尔文武股肱,将士效死,北伐功成,廓清边患,功业彪炳。然,居安思危,制治未乱。为固国本、强军威、垂万世之安,特颁此令,改制军制,定鼎枢机!”

旨意首先痛陈大都督府旧制之弊——“权柄过专,有违制衡之道;事无巨细,难求专精之效”,随即雷霆宣布:

“即日起,罢大都督府!设枢机堂于禁中,为军国枢密之总汇!朕躬亲领之,或特命监国太子代领。枢机堂参赞军机,规划方略,审度战和,汇总军情!然,调兵遣将之最终决断,唯系于朕躬!非朕亲笔虎符,或监国太子持朕明旨用印,天下兵马一卒不得擅动!枢机堂内参赞大臣,有建言、参谋、协理之责,无发兵决断之权!违者,视同谋逆!”

殿中死寂,落针可闻。徐达、常遇春、冯胜等武将神色肃穆;刘基、刘三吾等文臣屏息凝神。

旨意继续,如惊涛拍岸:“分天下兵马统辖之权,立中、左、右、前、后五军都督府!各都督府掌本管军籍、训练、屯戍、防务、征伐之事,互不统属,直隶于枢机堂!”

随即,封赏任命如连珠炮般炸响:

“授魏国公徐达,为右军都督府左都督!总制陕西、四川、甘肃行都司及朵甘都司卫所边军,镇守西陲!”

“授宋国公冯胜,为后军都督府左都督!总制浙江、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行都司卫所及海防!”

“授信国公汤和,为左军都督府左都督!总制山东、河南、南直隶江北等地卫所,拱卫京畿东翼!”

“授鄂国公常遇春,为前军都督府左都督!总制北平、山西、大宁、辽东都司卫所,屏藩北疆!”

“授吴王朱栋,为中军都督府左都督!总制京营禁军、南直隶江南卫所及直隶卫所,坐镇中枢,宿卫京畿!其亲领之神策军天策、天枢、神策三卫,乃朕特旨亲军,不隶五府,直隶于朕!非朕或吴王亲令,枢机堂及五府皆无权调动!”

“授曹国公李文忠,为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襄赞军务!”

“授永昌侯蓝玉,为前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襄赞军务!”

“授颍国公傅友德,为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襄赞军务!”

“授秦王朱樉,为右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襄赞军务,历练戎机!”

“授晋王朱?,为后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襄赞军务,历练戎机!”

“授燕王朱棣,为左军都督府都督同知!襄赞军务,历练戎机!”

每一个名字与职位都如重石投入深潭,激起无声的巨浪。亲王入府为同知,是荣耀,是历练,更是无形的缰绳。而神策军直隶于朕的宣告,更是让所有人心头凛然。

旨意对兵部权责的界定,清晰如刀刻斧凿:

“兵部,掌天下卫所兵籍之统计、军械之营造配储、军事舆图之测绘管理、军法刑名之复核、军功赏罚之核查、武官升迁之验核、主办武举为国选将!其权止于军务管理,不得干预五府日常训练及作战指挥!五府之下设经历司,掌文书案牍、功过初步核录;设军法刑狱司,掌军纪巡查、违律审讯、牢狱羁押,其主官由兵部荐能员,朕简派至各府,受都督府与兵部双重节制,独立审断案件,仅对律例与事实负责!寻常违纪,军法司有权依律惩处。凡涉指挥佥事以上将官非战场斩立决或判流放以上之重刑,判决文书必报兵部刑狱复核司详加复核,复核无误,再报枢机堂核准,最终由朕朱批定夺!武举由兵部主办,五府都督府负责骑射、韬略、膂力等实技考核,枢机堂最终定等授职!兵部另设武学,培养将才幼苗!”

武官升迁与军功核定的流程,旨意规定得密不透风,层层把关,最终决断归于圣裁。

最后,是对功臣的恩赏,如同烈火烹油:

“念诸卿北伐之功勋,特赐恩赏: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宋国公冯胜、永昌侯蓝玉,各赐特恩免税田五百亩!此田赋税永蠲,与国同休!”

“秦王朱樉、晋王朱?、燕王朱棣,忠勇奋发,功在社稷,特赐恩典:其亲王爵位,恩延三代不降等!以彰殊荣,励其忠勤!”

“吴王朱栋,运筹帷幄,督造火器,创立医政,功勋卓着,特加赐特恩免税田一千亩!另授中军都督府左都督实职,总揽京畿戎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圣旨宣读完毕,奉天殿内陷入一片近乎凝固的肃穆。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棂,在光洁的金砖地上投下道道光柱,尘埃在光柱中无声旋舞。巨大的权力格局重塑与厚重的恩赏,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心头。

朱元璋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阶下群臣,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之力,字字如铁凿斧刻:“此制,乃咱与太子、吴王,并诸卿反复推敲,权衡古今而定!非为削权,实为固本!非为疑将,实为安邦!五府分统,各专其责,枢机堂总揽军机而决断归于咱,兵部管理庶务以辅之。权分而制衡生,责专而效能显!望诸卿体察咱之苦心,恪尽职守,共保大明江山永固!”

他顿了顿,语气陡然转厉,目光如冰锥般刺向几位受封的都督,尤其是徐达、常遇春:

“兵权者,国之重器,死生之地!枢机堂调兵之权,唯系于咱与监国太子!五府都督,但有擅调一兵一卒者,视同谋逆,九族尽诛!兵部官员,若有僭越插手战训者,严惩不贷!军法刑狱,务求公正森严,但有徇私枉法,无论勋贵将佐,咱必以重典治之,绝不容情!此乃铁律,望尔等刻骨铭心!”

这充满铁血意味的警告,如同凛冽的寒风瞬间席卷大殿,驱散了所有暖意。徐达、常遇春等人无不心头凛然,深深俯首,额头几乎触地。

“臣等谨遵圣谕!恪尽职守,忠贞不贰,万死不辞!”以徐达为首,五位新任左都督及李文忠、蓝玉、傅友德、三位亲王齐声应诺,声浪如雷,在殿宇间轰鸣。声音坚定,却也带着对新制下权责边界清晰的认知和深入骨髓的敬畏。

朱元璋脸色稍霁,目光转向文臣班列:“刘基、刘三吾、吴琳、杨靖、詹同!”

“臣在!”五位议政处大学士出列躬身。

“改制细则,尤重文书流转、法度衔接、武举育才,尔等所奏,咱已悉数采纳。命尔等会同兵部尚书、五府左都督,于旬日内,将《五军都督府并兵部行移则例》、《军功勘核条例》、《军法刑狱复核章程》、《武举条例及武学章程》等细则,详拟成文,务求周密如铁,可行无碍!呈咱御览后,颁行天下!”

“臣等领旨!定当竭心尽力,铸就铁规!”刘基等人肃然应命。他们深知,这细化的章程,才是将宏大蓝图变为帝国筋骨的关键。

“陛下,”一个沉稳的声音响起,是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冯胜。他出列拱手,姿态恭谨而有力:“臣冯胜启奏。改制大略已定,恩赏亦昭示天下。然,北伐有功将士,除却圣旨所列重臣及殿下,尚有诸多将校士卒,血染疆场,功勋卓着。其赏赐擢升,当依新制流程,由各都督府经历司整理提名,兵部核查,枢机堂议决。然,新制初行,各部司尚需磨合。臣恐有功将士久候生疑,寒了报国之心。是否可特旨,令兵部与五府经历司即日着手,优先办理此批军功,以安军心,亦彰新制之效,显陛下信赏必罚之德?”

冯胜此言,既是为浴血将士请命,也是为新制推行铺路,更隐含了提醒朱元璋勿遗漏封赏、稳固军心的深意。

朱元璋何等敏锐,立刻会意。他看了一眼冯胜,这位老将心思缜密。随即目光扫过朱标和朱栋。朱标微微颔首,朱栋亦眼神示意可行。

“宋国公老成谋国,所虑极是!”朱元璋从善如流,声音斩钉截铁,“准卿所奏!着兵部尚书会同五军都督府经历司,即日优先清理核定北伐有功将士名单及功绩,按新制流程,速速办理!枢机堂亦需尽快议决!务使有功将士,早沐皇恩,共享太平!此乃新制初啼第一声,务必响亮!”

“陛下圣明!”冯胜及阶下众将齐声颂扬,声震屋瓦。普通将士的封赏有了着落,新制的根基才算真正夯实。

朝会散去,新任的五位都督府左都督并未离去。他们被朱元璋召至武英殿西暖阁。巨大的屏风上已换上了新绘制的《大明五军都督府辖区详图》,色彩分明,边界清晰。

朱元璋负手立于图前,朱标、朱栋侍立左右。徐达、常遇春、冯胜、汤和、朱栋肃立聆听,空气中弥漫着权力交接的凝重。

“地图都看清了?”朱元璋声音沉缓,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各自的辖区,肩上的担子,都刻进心里!天德,西陲重地,胡尘未靖,羌藏之地尤需绥靖,给咱看紧了!伯仁,北边是心腹大患,纳哈出虽灭,草原群狼环伺,辽东、大宁一线,你这前军都督,就是咱大明北门的铁门栓!宗异,南疆海波不靖,倭寇时扰,土司反复,后军担子不轻,水陆皆需用心!鼎臣,京畿东翼,运河命脉,漕运安危系于一身,左军不容有失!栋儿,”他目光转向朱栋,带着更深的期许,“京营、直隶卫所,是咱手里最后的底牌,亦是悬于天下兵马头顶的利剑!中军稳,则中枢稳!神策军更是国之重器,非旨不动!给咱带好了!”

“臣遵旨!定当恪尽职守,保境安民,拱卫社稷,不负圣恩!”五人齐声应诺,声音在殿内回荡,带着沉甸甸的使命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