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 第12章 东瀛治理

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 第12章 东瀛治理

作者:cgws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23 18:57:52 来源:全本小说网

乾元三年的冬天,应天府的西北风跟吃了炮仗似的,嗷嗷叫着往人脖领子里钻。皇城暖阁里,银霜炭烧得噼啪作响,却暖不透乾元皇帝朱标眉心的那个“川”字。

他手里捏着几份从东瀛三司八百里加急送来的奏报,脸色铁青,手指关节捏得发白,那架势,仿佛捏的不是纸,而是几个不肖子孙的脖子。

“好,好得很啊!”朱标气极反笑,把奏报往面前紫檀木大案上一摔,震得笔架上的御笔直蹦高,“朕和吴王在前面开疆拓土,流血流汗!这帮蠹虫倒好,在后面给朕搞起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真当朕的刀砍不动他们的脑袋了吗?!”

底下站着三位大佬:议政王朱栋,老神在在,眼神深邃得像结了冰的湖面;新任华盖殿大学士韩宜可,腰板挺得跟标枪似的,脸上就差刻上“刚正不阿”四个大字;刑部尚书杨靖,面色冷硬,活像庙里的阎罗判官。

朱标抄起一份奏报,几乎是从牙缝里挤出的声音:“你们都看看!扶桑司仁德府,清丈田亩,愣是清出三万七千亩‘无主之田’!怎么着?这地是天上掉下来的,还是地里长腿自己跑出来的?查!给朕一查到底!看看这些田契都飞哪个菩萨兜里去了!”

“还有靖海司漳泉府!”朱标又抓起另一份,“推行‘官绅一体纳粮’,几个投诚的旧族,仗着家里有几个臭钱,养了几个能耍嘴皮子的,就敢说什么‘倭地自有国情’?啊呸!他们那点‘国情’就是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现在跟朕讲国情了?早干嘛去了!”

“最可气的是安东司辽远府!”朱标气得原地转了个圈,指着最后一份奏报,“派发修路徭役,点卯到的全是面黄肌瘦的苦哈哈!那些脑满肠肥的士绅,一个个不是‘潜心向学’就是‘侍奉高堂’,还有个更绝的,说自己‘身染微恙,恐传染他人’!他娘的,朕看他们是得了‘不想干活富贵病’!怎么?修路还能修出瘟疫来?!”

皇帝爆了粗口,可见是真气狠了。暖阁里伺候的小内侍们吓得缩着脖子,恨不得把自己塞进炭盆里。

朱栋这时才不紧不慢地开口,声音平稳,带着一种能安抚人心的力量:“皇兄息怒,为这些蠢虫气坏身子不值当。”

他嘴角甚至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嘲讽,“他们这点手段,无非是欺上瞒下,抱团取暖,想着法不责众。可惜啊,他们忘了,大明律不是摆设,皇兄的刀,更不是吃素的。”

韩宜可立刻跟上,声音铿锵如同铁锤砸钉:“陛下!此等行径,绝非偶然!乃是利益熏心之辈,结党营私,对抗国策!《商君书》有言:‘法不阿贵,绳不挠曲。’对此等魑魅魍魉,唯有以雷霆之势,明正典刑,方能以儆效尤!臣请陛下授权,严查严办,绝不姑息!”这老头,引经据典都不带打磕巴的。

杨靖言简意赅:“陛下,刑部已收到风闻,证据正在收集中。只要陛下下令,臣必将其绳之以法!”

朱标喘了几口粗气,看向朱栋:“二弟,你怎么看?光派明面上的钦差,只怕查不到真东西,这帮地头蛇,滑溜得很!”

朱栋微微一笑,那笑容里带着点猫捉老鼠的戏谑:“皇兄所虑极是。明察固然要,但暗访更不可少。咱们得给他们来个‘双管齐下’。”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皇兄可还记得,咱家那只专抓耗子的‘黑猫’——鹗羽卫隼眼所?”

“隼眼所?”朱标眼睛一亮,“就是那个专门盯着地方官,看他们有没有阳奉阴违的?”

“没错。”朱栋点头,“让隼眼所的弟兄们动起来,换上便装,扮成行商、游学的,甚至混进他们府里当短工。他们不是喜欢搞小动作吗?咱们就给他们来个‘潜伏身边’,把他们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一笔一笔,都给记下来!等证据确凿,铁证如山,看他们还怎么狡辩!”

朱栋眼神一冷,语气带着森然杀意:“到时候,咱们的钦差大人再拿着王命旗牌,‘哐当’一下砸他们面前,那才叫一个惊喜!”

这主意够损,也够爽!朱标听得心头大快,一拍桌子:“准了!二弟,这事你全权协调!要人给人,要钱……从国库出!务必给朕把这帮蛀虫的老底掀个底朝天!”

“韩爱卿,杨爱卿,你们立刻挑选精干人手,随时准备出发!朕给你们先斩后奏之权!”

“臣等领旨!”三人齐声应道,暖阁里瞬间弥漫开一股无形的杀气。

然而,庙堂之上的决定,想要顺畅地传到地方,总得经过一番“唇枪舌剑”。几天后的常朝,就成了这场没有硝烟战争的前线。

奉天殿内,文武百官分立两侧,气氛那叫一个微妙。果然,没等多久,一个穿着绯色官袍,留着山羊胡,一看就挺能叨叨的官员——礼部给事中周文振,抱着玉笏出列了。

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表演:“陛下,臣闻东瀛新省,新政推行过急,以致民情汹汹,士绅不安。臣以为,新附之地,当以怀柔为本,徐徐图之。若操切过急,恐生变故,有损陛下仁德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话一出,好比在滚油锅里滴了水,瞬间炸了。好几个平日里就跟江南士族勾勾搭搭,或者自家在那边有产业的官员,纷纷跳出来帮腔。

“周给事中所言极是!《论语》云……”

“官绅乃国之栋梁,岂能与黔首同列?”

“倭地旧制,亦有其可取之处嘛……”

一时间,朝堂之上,“仁德”、“怀柔”、“循序渐进”之类冠冕堂皇的词儿满天飞,核心思想就一个:新政太猛,缓缓再说,最好别动我们的利益。

站在御座左下方的朱栋,半眯着眼,心里冷笑:嗬,这就开始了?演技还行,就是台词老了点。

龙椅上的朱标,脸色已经沉了下来,正要开口,却见文官队列里,猛地踏出一人,如同出鞘的绝世好剑,寒光四射——正是刚直无双的韩宜可,韩大学士!

“放屁!”

韩老爷子一开口,就是石破天惊!直接把那些嗡嗡声全压了下去。他目光如电,扫过周文振等人,语气那叫一个鄙夷:

“尔等在此大谈‘仁德’、‘怀柔’,老夫倒要问问,你们要对谁仁德?对谁怀柔?是对那些隐匿田亩、偷税漏税的蛀虫仁德?还是对那些盘剥百姓、对抗朝廷的豪强怀柔?!”

他往前一步,气势逼人,手指差点戳到周文振的鼻子上:“《尚书》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你们口中的‘民’,到底是天下亿万辛勤耕作的百姓,还是那几个趴在百姓身上吸血的硕鼠?!啊?!”

周文振被他吼得脸色发白,嘴唇哆嗦着还想反驳:“韩阁老,你……你岂可如此粗鄙……”

“粗鄙?”韩宜可冷哼一声,音量再次拔高,“老夫还想问问你们,读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就斯文扫地了?孔圣人周游列国,可没说不纳税!孟夫子见梁惠王,开口就是‘仁义’,闭口就是‘王道’,可没教你们怎么逃税避役!”

他转身面向朱标,声音沉痛而激昂:“陛下!切莫被此等迂阔之言所惑!东瀛新土,乃我将士血战所得,若因些许蠹虫阻挠便畏缩不前,则国威何在?新政何以推行天下?今日对东瀛妥协,明日云贵、岭北是否亦可效仿?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韩阁老说得对!”杨靖立刻出列声援,“新政乃强国之本,动摇不得!臣附议,对东瀛乱象,必须严查严办!”

改革派的官员们纷纷跟上,声势瞬间就压倒了对面。

朱标看着底下这出大戏,心里门儿清。他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帝王的绝对权威:“韩爱卿之言,方是老成谋国!新政关乎国运,绝无更改之理!东瀛三司之事,朕已交由吴王、韩宜可、杨靖全权处置。有敢阳奉阴违、阻挠国策者,无论他是谁,一律以《大明律》论处,绝不姑息!退朝!”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声中,百官退朝。

周文振那几个,脸色灰败,跟霜打的茄子似的。

朱栋走过他们身边时,脚步顿了顿,用不大不小,刚好能让周围人听见的声音自语道:“啧,有些人啊,脖子洗干净了等着吧。”

那几个官员闻言,腿肚子都是一软。

接下来的日子,一场看不见的风暴开始席卷东瀛三司。鹗羽卫隼眼所的精英们,各显神通,化身万千,渗透到了各个角落。

有扮成落魄武士,混进当地豪强府邸当护院,日子长了就因为“武功高强、忠心可靠”,被提拔成了小头目,顺利接触到核心账本的。

有装成来自大明的珠宝商人,专门跟那些爱附庸风雅的旧族公卿打交道,在推杯换盏、欣赏“雅玩”之际,就把他们如何勾结官员、隐匿田产的门道摸了个一清二楚的。

更绝的是,有位隼眼所的兄弟,直接扮成游方郎中,在安东司某个抵制新政最厉害的士绅家门口支了个摊,专治“难言之隐”。

没几天,就把那士绅偷偷找小妾,以及为了掩盖丑事贿赂县官的事情,连细节带证人,都给套了出来……

这些真凭实据,如同雪片般,通过秘密渠道,源源不断地汇向应天府,摆到了朱栋和朱标的案头。

看着那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的罪证,朱标是又气又爽。气的是这帮蛀虫无法无天,爽的是,这下可以名正言顺地收拾他们了!

这天,议政处直庐内,朱标、朱栋和几位心腹大臣再次开会。

朱标指着那厚厚一摞罪证,对朱栋说:“二弟,你这‘黑猫’果然厉害!证据确凿,是时候让钦差出动了吧?”

朱栋却摇了摇头,笑道:“皇兄,稍安勿躁。打蛇要打七寸,治病要除根。光抓几个典型,换上一批官员,难保后面不会出现新的‘周文振’、‘李文振’。”

“哦?”朱标来了兴趣,“二弟又有何妙计?”

朱栋走到地图前,手指点着东瀛三司的府县,侃侃而谈:“皇兄,您看。东瀛的问题,根源在于基层官员要么能力不足被架空,要么本身就是旧势力的一部分。所以,咱们得来个‘换血计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首先,”他手指敲了敲县城位置,“明年,乾元四年春闱之后,把那帮新科进士里,家里没啥背景、愣头青……哦不,是年轻有为、充满干劲的小伙子,挑一批出来,直接扔到东瀛各县去当知县、县丞!让他们去基层历练,用新政这把刀,好好刮一刮当地的腐肉!年轻人,没那么多顾虑,正好拿来冲垮那些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底下几位大臣听得眼睛发亮,这主意新鲜!用新科进士当“先锋官”,够胆!

“其次,”朱栋的手指移到府一级治所,“府这一级,是关键。得派咱们信得过的,经验丰富的老家伙……咳咳,是老成持重的干臣去坐镇!比如像韩大人这样门生故旧遍布……啊不是,是德高望重的,或者像杨尚书这样铁面无私的,去当知府、同知。有他们压着阵脚,既能给年轻人撑腰,也能防止新的**滋生。”

韩宜可和杨靖闻言,都不由得挺了挺胸膛,虽然觉得吴王殿下这形容有点“别致”,但道理是没错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朱栋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丝狡黠,“得有人时刻盯着他们!明面上,都察院、刑部的巡按御史不能少。暗地里嘛……”他看向朱标,“皇兄,让毛骧的锦衣卫也动起来,成立几个特别行动组,就盯着这些府县官,看他们有没有认真办事,有没有偷奸耍滑。谁要是敢乱来,直接密折上报!咱们给他来个‘明暗双线,立体监督’!”

“哈哈哈!好!好一个‘换血计划’!好一个‘立体监督’!”朱标听得心花怒放,用力一拍朱栋的肩膀,“二弟,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这等妙计都能想出来!就这么办!”

他立刻转向其他几位大臣:“吏部,立刻去拟定新科进士选派章程!议政处和吏部,尽快拟定府级干臣名单!都察院、刑部、锦衣卫,你们的监督方案,三天内给朕报上来!”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应道,个个摩拳擦掌,干劲十足。他们都预感到,一场真正意义上的风暴即将来临,而这风暴,将彻底洗涤东瀛三司的污浊,也为大明的未来,注入一股全新的活力!

消息不知怎么,很快就传了出去。

“听说了吗?陛下和吴王要来真的了!新科进士都要派去东瀛了!”

“何止啊!韩阎王和杨判官都要派人去坐镇,锦衣卫还要暗访!这谁顶得住啊?”

“啧啧,这下东瀛那帮地头蛇要倒霉喽!吴王殿下这招‘青春风暴’加‘老将压阵’再加‘无死角监控’,太狠了!”

“活该!让他们贪!让他们对抗新政!这下踢到铁板了吧!当年江南士族厉害吧结果呢还不是被吴王殿下给收拾了!”

而此刻,远在东瀛三司的那些还在做着“法不责众”美梦的士绅和官员们,尚且不知道,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悄然撒下,来自帝国中枢的降维打击,即将以一种他们无法想象的方式,轰然降临!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