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元年,十月朔,应天府。
霜降已过,金陵城的秋意愈发浓重,秦淮河上升起的薄雾带着浸入骨髓的寒意。
然而吴王府澄心殿内,地龙烧得正旺,暖意驱散了窗外的萧瑟。
吴王朱栋端坐于紫檀木大案之后,面前摊开的并非经史子集,而是一张极其详尽的倭国及东海海域舆图,朱墨两色细密标注着敌我态势、航道、预设登陆点及各部队集结位置。
案头那尊鎏金螭耳香炉中,上好的龙涎香悠然吐纳,却丝毫未能缓解空气中弥漫的无形压力。
前几日武英殿内定下的平倭方略,如同一张已然张开的巨网,而他,作为执网之人,必须确保每一根网线都坚韧无比,收网之时,不容有任何漏网之鱼。
“王爷,东部战区总兵官、信国公汤和,中部战区副总兵官、南昌王文正,魏国公世子、北部战区副总兵官徐辉祖,神策水师参将、航海侯张赫,大明后勤漕运水师参将、信国公世子汤鼎,以及神策军诸参将,兵部、户部相关堂官已在承运殿偏殿候见。”近侍内官的声音在殿门外响起,打破了室内的沉寂。
“传。”朱栋放下手中温润的和田玉珏,声音平稳无波。
片刻,沉重的殿门被无声推开,一行十数人鱼贯而入。
这些人,无论勋贵宿将还是青年才俊,皆是大明军界如今的核心栋梁,帝国武力的脊柱。
他们步履沉稳,甲胄铿锵或军服窸窣,虽神色肃穆,但眼中无不闪烁着或锐利、或沉稳、或激昂的光芒。
众人按军阶品级序列站定,齐声行礼:“参见吴王殿下!”
朱栋抬手虚扶:“诸位免礼。今日所议之事,关乎国运,想必诸位心中已有计较。”
他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汤和的练达老成,朱文正的悍勇精干,徐辉祖的英挺锐气,张赫的饱经风霜,汤鼎的沉稳干练,还有神策军下辖天策、天枢、神策三个参军府,以及神机炮参将府、亲卫游击府的诸位主官,如常森、顾俊、陈宣、邓镇等人,皆是他亲手擢拔、倚为干城的猛将。
“倭国小仓官恒敦,狼子野心,背信弃义,欲行悖逆之举。”
朱栋开门见山,声音不高,却字字如锤,敲在每个人心上,“陛下已颁明旨,命本王全权负责平倭事宜。此战,非为惩戒,非为示威,目标只有一个——”他顿了顿,手指重重地点在舆图上倭国本岛的位置,“犁庭扫穴,永绝后患,将此三岛之地,彻底纳入我大明版图!”
“纳入版图”四字一出,殿内呼吸声都为之一滞。尽管早有准备,但这决绝的意图所代表的宏大与彻底,仍让众人心潮澎湃。这意味着不再是传统的册封、羁縻,而是实实在在的设省纳入大明,是真正意义上的开疆拓土!
“殿下,倭人虽蕞尔小邦,然其地多山险峻,民风剽悍,若想彻底平定,跨海远征,补给维系乃是重中之重,亦是最大难点。”
老成持重的信国公汤和首先开口,他并非怯战,而是习惯性地审视最关键环节,“当年蒙元之鉴,不可不察。大军深入,若粮秣军械不继,再精锐之师亦危矣。”
“汤帅所虑,正是此战要害。”朱栋肯定道,随即目光转向一侧身着水师将官服,气质沉稳的青年,“汤鼎!”
“末将在!”大明后勤漕运水师参将、信国公世子汤鼎踏前一步,朗声应道。
他虽年轻,但执掌后勤漕运水师多年,调度组织能力出众,深得其父汤和真传,更因务实干练而被朱栋看重。
“你部肩负全军跨海投送与持续补给之重任!所有运输海船,包括运兵船、粮船、弹药船、马匹船,需在十日内完成最终检查与装载。运兵船需确保兵员舱室通风、洁净,粮船需做好防潮防霉,弹药船隔离火源,万无一失!你部所属之护卫炮舰、巡洋舰,必须确保状态良好,随时可应对海上突发威胁。可能做到?”
汤鼎胸有成竹,肃然应答:“回禀王爷!后勤漕运水师所属各型运输海船一百二十艘,均已检修完毕,分散于太仓、松江、宁波各港,可随时集结。所有船只均按王爷此前要求,加装了洪武二十年式三寸速射炮作为自卫武器,关键部位进行了装甲强化。神策水师调来的‘平海’、‘宁海’、‘绥远’、‘开济’四艘巡洋舰,‘飞霆’、‘神威’、‘镇北’、‘镇南’、‘雷霆’五艘炮舰,已组成护航编队,完成战备巡逻演练。人员、物资装载预案已反复推演,确保有序、高效、隐蔽!末将立下军令状,绝不让后勤之事,掣肘前线大军分毫!”
“好!”朱栋赞许地点点头,“后勤乃大军命脉,你部责任重大,不容有失。”他再次看向汤和,“汤帅,有此保障,可稍安心否?”
汤和抚须微微颔首,眼中对儿子的表现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殿下思虑周详,犬子既立军令状,老臣自然放心。”
朱栋随即望向航海侯张赫:“张赫!”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末将在!”张赫声若洪钟,这位老将因统领着帝国最强大的蒸汽舰队而容光焕发。
“你之神策水师主力,除去借调漕运水师之外的全部铁甲舰、巡洋舰及主力炮舰,乃此战开路先锋与海上屏障。十日内,完成最后补给,集结于松江府外海秘密锚地。对外仍宣称例行远航训练,目标南洋。可能做到?”
“回王爷,绝无问题!所有蒸汽战舰锅炉常压维护,燃煤、弹药、淡水皆已按战时标准配足八成,剩余两成五日内即可补齐!官兵求战心切,只待王爷军令!”张赫的回答斩钉截铁。
“徐辉祖!”朱栋目光转向另一位年轻俊杰。
“末将在!”魏国公世子徐辉祖英姿勃发,此次被特意调入此战序列,既有历练之意,亦是对其能力的肯定。
“任命你为闽浙总兵,授予上将军衔,统领东部战区浙江、福建两镇精兵三万人,作为陆战主力之一。五日内,各部以‘换防江东、加强海防’为名,向太仓、松江一线移动。抵达后,化整为零,隐蔽于沿海预设营区及瑞恒昌商号仓库区。记住,明面上要大张旗鼓,暗地里要悄无声息,任命和授衔令明日陛下就会明旨下发!”
“末将明白!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徐辉祖领悟极快。
“正是此理。”朱栋继续部署,“汤帅,你坐镇东部战区帅府,统筹调度福建、江西方向兵力,做出威压琉球、巡弋南洋之势,吸引各方注意,掩护主力行动。同时,协调地方,确保大军集结区域物资供应,严防奸细窥探。”
“老臣领命!”
“堂兄。”
“在!”南昌王朱文正朗声应道。
“你调中部战区直属精锐两万,以‘协防’名义,秘密前出至镇江府一线,作为战役预备队,并负责长江口至松江段的水陆警戒,确保后方通道与汤鼎的补给线安全。”
“遵命!”
安排完外围策应、海上力量和主力陆战部队,朱栋的目光落在了神策军诸将身上。这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装备、训练、士气皆为大明之冠的绝对王牌,将是跨海雷霆一击的拳锋。
“常森!”
“末将在!”神策军副总兵、中将军衔的常森踏步出列,声如闷雷。
“你率天策参将府全员,并神机炮参将府,作为首批登陆突击力量!所有人员、装备、马匹,七日内完成登船准备!神机营所属之火炮、弹药,需大明军器制造局与格物司协助,妥善固定于运输舰舱内!若有差池,军法从事!”
“王爷放心!天策卫儿郎,定不负重托!”常森眼中战意熊熊。
“顾俊!”
“末将在!”神策参将府参将、少将顾俊应声出列。
“你之神策参将府,作为第二梯队,紧随天策参将府之后登陆,负责扩大登陆场,并向纵深发展,切割倭军部署!”
“遵命!”
“陈宣!”
“末将在!”神机参将府参将、少将陈宣出列。
“你之神机参将府,除配属天策卫者,剩余各部随舰队行动,提供舰炮火力支援,并在登陆后,迅速建立岸基炮兵阵地!我要让倭国的城垣,在我炮火下化为齑粉!”
“末将明白!定让倭寇见识天朝雷火之威!”
“邓镇!”
“末将在!”亲卫游击将军、少将邓镇肃然应答。
“亲卫营抽调两个精锐,由你亲自率领,负责护卫及重要目标安全。”
“得令!”
一道道指令清晰明确,从主力调动到后勤保障,从正面佯动到侧翼掩护,从首批突击到后续跟进,构成了一个庞大而精密作战计划的核心框架。
殿内众将无不凛然听令,深知吴王用兵,谋定后动,此次布局更是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策运用到了极致。
“诸位,”部署完毕,朱栋环视全场,声音沉凝,“此战,关乎国运,关乎陛下圣望,亦关乎我大明日后能否真正掌控东海,经略万里海疆!倭国,将是我大明迈向海洋帝国的第一块试金石,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他语气转为无比严肃:“军中条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都给本王牢牢记住!我们是王者之师,是去平定叛乱、收复疆土,不是去烧杀抢掠!对待倭国平民,不得骚扰!一切缴获,必须归公!若有违令者,无论官职高低,立斩不赦!都听清楚了没有?”
“谨遵王令!”众将轰然应诺,声震殿宇。
“下去准备吧。具体作战细则,各参将府以上主官,明日辰时再来此地详议。”朱栋挥了挥手。
众将躬身行礼,依次退出。殿内恢复安静,朱栋走到窗边,推开一丝缝隙,寒冷的秋风瞬间涌入。远处,王府工坊区的机器轰鸣声更加密集,那是为战争机器做最后检修和生产的节奏。
“蒸汽铁舰……后膛击发枪……开花炮弹……”朱栋低声自语,嘴角泛起一丝冷峻的笑意,“小仓官恒敦,你准备好迎接一个完全超乎你想象的时代了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