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204章 造望远镜不如在家带娃

世界地图带来的思想涟漪,并未如保守派担忧的那般立刻掀起滔天巨浪,却悄然渗透至一些意想不到的领域。钦天监内,几位年轻、对算术历法颇有钻研的官员,在偶然通过关系窥得那幅羊皮地图的一鳞半爪后,陷入了激烈的私下争论。他们发现地图上所绘的星辰定位、海洋航线,与某些他们观测到却难以用传统“天圆地方”理论完美解释的天象隐隐契合。这种认知上的冲击是无声却深刻的,虽未敢公开质疑经典,但怀疑的种子已然播下。

与此同时,那位佛郎机传教士虽被限制活动,却通过进献望远镜(被称为“千里镜”)的仿制图纸和演示,再次引起了朱元璋和朱标的兴趣。能清晰地看到远处景物、甚至观察月亮表面的凹凸,这神奇的效果让见多识广的皇帝也啧啧称奇。朱元璋下令工部秘密仿制,用于军事侦察。此事虽未公开,却标志着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的方式,正被最高权力中心谨慎地接纳和利用。

吴铭敏锐地察觉到了这股暗流。他知道,观念的变革往往始于工具的革新和少数人的先知先觉。他并未直接参与钦天监的争论或千里镜的仿制,而是通过太子朱标,委婉地建议在修订历法、观测天象时,不妨“博采众长,以实测为准”,为这些新知识、新工具的潜在应用悄悄打开了一道门缝。

然而,新旧思想的碰撞,终究难以完全隔绝于家门之外。

这一日,吴铭下朝回府,刚踏入前厅,便听见一阵孩童的争执声。只见三岁的吴定国正气鼓鼓地对着西席先生说道:“先生!那番僧说的不对吗?他说地是圆的,还在动!可《幼学琼林》明明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那西席是位老秀才,学问扎实却恪守古训,被学生这般质问,顿时涨红了脸,捻着胡须道:“荒诞!荒诞!此乃番邦邪说,淆乱视听!圣人经典,字字珠玑,岂容置疑?定国,你需谨记,读圣贤书,明圣人理,方是正道!”

定国小脸憋得通红,还想争辩,他虽不完全理解“地圆说”,但那幅地图和听闻的新奇说法,显然与他自幼所学的经典产生了冲突,孩童的直觉让他感到困惑。

吴铭没有立刻上前,他站在门廊阴影处,想看看儿子如何应对。

只见定国拧着小眉头,想了想,忽然道:“可是先生,爹爹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我们不知道番人说的对不对,为什么不能先去弄清楚,再说它是不是邪说呢?”

这番引经据典的反驳,虽显稚嫩,却让那老秀才一时语塞,也让门外的吴铭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内心OS:“好小子!逻辑清晰,还知道用《论语》反击!这波基因看来没白遗传!”

他适时地走了进去,笑着化解了尴尬:“定国,不得无礼。先生教你圣贤大道,是为让你明理修身,此乃根本。”他先肯定了老师,然后蹲下身,对儿子温和地说,“至于番人之说,真假难辨,可存疑,可探究,但不必急于下结论,更不可因此轻慢圣贤之学。学问之道,贵在求真,也贵在包容。明白吗?”

定国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吴铭又对那略显尴尬的西席道:“孩童好奇,先生多费心引导便是。圣学根基务必打牢,至于外界杂学,让其略知一二,开阔眼界即可,关键在教导其明辨之。”

他这番不偏不倚、重在引导的态度,既安抚了先生,也保护了儿子的求知欲。

后院中,徐妙锦正看着乳母带双胞胎玩耍。 吴麒依旧精力旺盛,试图征服院子里所有能爬的地方。吴麟则安静地坐在她身边,小手捏着一块吴铭带回来的、用于计算田亩面积的方格纸,自顾自地叠着,竟叠出了一个有棱有角的小方块,比寻常孩童的胡乱折叠要规整得多。

徐妙锦对走过来的吴铭叹道:“如今这家里的学问,是越来越难做了。定国开始问些刁钻问题,麟儿对着算盘方格能玩半天,麒儿更是管不住。真不知将来如何是好。”

吴铭搂住妻子的肩膀,看着院中景象,目光深远:“夫人,世道在变,家学亦需变。我们不能指望他们只读死书。定国需明理兼好奇,麒儿需勇毅守规矩,麟儿若真喜数理,亦是一条正道。关键在于因材施教,引导他们找到各自安身立命之本。这,或许比熟读千卷圣贤书,于这个即将剧变的时代更为重要。”

工部秘密仿制的“千里镜”初具成效,虽工艺粗糙,视物尚有扭曲,但已能清晰观测数里外的旗帜、人马。首批试制品被紧急送往北疆几个关键军镇。不久,边关便有捷报传回,称借助此镜,哨探能更早发现敌军游骑动向,预警时间大为提前,成功避免了几次小规模的袭扰。更有将领在守城时,以此镜观察敌军阵型布置,指挥更具针对性。

这份来自实战的初步肯定,让朱元璋对这类“奇技淫巧”的态度发生了微妙转变。他虽未公开褒奖,却默许了工部继续改进工艺,并小范围配发给精锐夜不收及高级将领。一股重视实用技艺的暗流,在军方高层悄然涌动。这也间接提升了吴铭在军中将帅心中的分量——毕竟,他与这些新器物、新战法的推广密切相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然而,“千里镜”如同那幅世界地图,其存在本身就在挑战某些固有的认知。钦天监内,一位资历颇深、恪守旧法的老博士,在偶然得知此物竟能窥探月亮表面“坑洼不平”后,大惊失色,连夜上书,痛陈此乃“窥探天机,亵渎月宫,必遭天谴”,请求立即停止使用并毁弃此等“不祥之物”。

这份奏章被朱元璋留中不发,但消息却不胫而走,在士林中又添了一笔关于吴铭“引入邪器”的谈资。吴铭对此啼笑皆非,内心OS:“跟望远镜都能扯上天人感应,这脑回路也是没谁了。看来科普之路,道阻且长啊。”

与此同时,新作物推广进入了关键的生长中期。 甘薯的藤蔓覆盖了山坡,长势喜人,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一种从未见过的黑色甲虫开始啃食薯叶,虽未成灾,却引起了农官的警惕。玉黍则遇到了授粉不均的问题,导致部分植株结实稀少。司农寺的奏报再次摆上吴铭的案头。

吴铭不敢怠慢,立刻召集熟悉农事的官员和老农商议。他凭借模糊的记忆和逻辑推理,提出了几种可能的应对方案:对于甲虫,建议尝试喷洒石灰水、烟草浸液等土法驱虫;对于玉黍,则建议在开花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即摇晃植株或采集花粉涂抹。这些方法虽显笨拙,却是在现有条件下最可行的尝试。他再次强调观察记录,积累经验。

府中,孩子们的成长日新月异,也带来了新的“烦恼”。

三岁的吴定国对“千里镜”产生了浓厚兴趣,缠着吴铭问个不停:“爹爹,那个镜子真的能看到月亮上的坑吗?月亮上是不是真的有嫦娥和玉兔?他们住在坑里吗?” 他的问题天马行空,混合着神话传说和刚刚接触到的零星现实,让吴铭解答起来颇费脑筋,既不能完全打破孩子的幻想,又需引导他尊重事实。

更让吴铭和徐妙锦惊讶的是两岁的吴麟。一日,吴铭在书房计算市舶司某一季度的税收分项,因数目繁杂,一时未能得出总数,便将写满算草纸暂放一旁。恰巧吴麟被乳母抱进来,小家伙看到桌上散乱的纸张和算盘,竟挣扎下地,爬到椅子上,伸出小手指着纸上一个吴铭因笔误写错的数字,咿咿呀呀地叫着,小脸上露出类似困惑的表情。

吴铭起初不解,顺着儿子手指看去,才发现那个错误。他惊讶地重新计算,果然因那处笔误导致结果偏差。他难以置信地看向小儿子,又试着写了几个简单的数字,发现吴麟似乎对数字的形状和排列有着超乎常人的敏感度。

徐妙锦闻讯赶来,亦是啧啧称奇:“这孩子,莫非天生对数目字有缘?”

吴铭心中震动,将吴麟抱在怀里,仔细端详。他想起自己前世接触过的那些具有数学天赋的人,难道这小儿子的天赋,竟体现在这方面?他内心OS:“这要是真的,可得好好引导,说不定将来是个大数学家,或者……能帮我管管账?” 念头一闪,他又自觉好笑,孩子还这么小,未来如何,谁又说得准呢。

相比之下,吴麒则继续展现他充沛的精力和对物理空间的探索欲,已经开始试图翻越花园里那座矮矮的假山了,吓得乳母和丫鬟们寸步不离。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