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19章 战后处理

鞑靼骑兵退去后的狼藉,远比想象中更触目惊心。

城外的临时窝棚区几乎被焚掠一空,只剩下焦黑的木桩和灰烬,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烟味和若有若无的血腥气。来不及撤入城内的百姓,有的遇害,有的被掳走,侥幸逃生的则聚集在紧闭的城门外,哭喊着亲人的名字,捶打着冰冷的城门,声音凄厉绝望。

城门迟迟未开,城上的守军紧张地注视着北方,生怕这是鞑子的诡计。

直到派出斥候确认敌军确实远遁,沉重的城门才在吱呀声中缓缓开启一条缝隙。早已等候在内的府衙胥吏、兵卒以及部分胆大的民夫,立刻涌了出去,开始处理惨烈的战后现场。

吴铭也被周知府派了出来,负责协调处理伤亡和安抚难民。王通判则负责清点物资损失和协助军需官统计战损。

一走出城门,吴铭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断壁残垣,散落的杂物,倒毙的牲口,还有……来不及运走的遗体。一些受伤的百姓躺在地上呻吟,无人顾及。

「这简直是人间地狱……」吴铭胃里一阵翻腾,强忍着不适,立刻投入到工作中。

“快!还能动的,帮忙把伤员抬到那边空地!”

“去找些门板、树枝来做担架!”

“水!谁去弄点干净的水来!”

他大声指挥着,声音因为紧张和激动而有些嘶哑。胥吏和民夫们在他的组织下,开始有条不紊地搜寻幸存者,搬运伤员。

然而,很快问题就出现了。伤员太多,且伤口大多狰狞可怖,多是刀伤、箭伤,甚至还有烧伤。随军郎中只有寥寥数人,根本照顾不过来,只能优先处理军士的伤势。对普通百姓,往往只是草草包扎一下,甚至撒把香灰了事。惨叫声、呻吟声不绝于耳。

吴铭看得心急如焚。他知道,这种简陋的处理方式,很多人即便当时没死,后续也可能因为感染而丧命。

「消毒!清创!缝合!预防破伤风!」现代医学的基本常识在他脑中疯狂呼喊。

他一把拉住一个正要去帮忙搬运尸体的年轻书吏赵小乙,急声道:“小乙!你立刻回府衙,找我廨舍里那个青布囊!对,就是徐…就是别人送我的那个!里面有金疮药和一些成药,全都拿来!再让人去多烧些开水!要滚开的!找些干净的布,煮过晾干拿来!快!”

赵小乙虽然不明所以,但见吴铭神色焦急,立刻飞奔而去。

吴铭又找到那个正在给一个军士包扎的随军老郎中,客气但坚定地说:“老先生,伤员太多,请您主持大局。在下略通一些外伤处理之法,或许能帮上忙。请您吩咐下去,所有处理伤口的人,接触伤员前,务必用烧开晾温的水洗手!包扎用的布,必须用开水煮过晒干!”

老郎中皱起眉头,狐疑地看着他:“洗手?煮布?吴知事,这都什么时候了,还讲究这些?有这功夫,不如多救几个人!”

“正是为了多救人!”吴铭语气加重,“不清洗干净,脏东西进了伤口,会引发高热,十有**活不成!这叫‘预防感染’!请您务必信我一次!”

或许是吴铭眼中的急切和笃定打动了他,也可能是吴铭知事的身份起了作用,老郎中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对旁边的学徒挥挥手:“按…按吴知事说的办!”

很快,赵小乙抱着那个青布囊气喘吁吁地跑回来了。吴铭打开一看,里面果然是徐妙锦准备的那些成药,还有那个银火折子。

他顾不得多想,立刻行动起来。他让民夫用临时搭起的灶台烧起几大锅开水。又找来几个大木盆,倒入温开水,强令所有参与救护的人反复洗手。

没有酒精,他就将缝合针在火折子的火焰上反复灼烧。没有无菌纱布,就用煮过晒干的粗布代替。

他亲自示范,为一个腿部被砍伤的老汉清洗伤口。浑浊的脓血和污物被温水冲掉,露出翻卷的皮肉。周围的人都看得直皱眉头,那老汉更是痛得惨叫。

吴铭动作尽量轻柔,仔细检查伤口内是否有残留物,然后用烧灼冷却后的针,穿上桑皮线,进行缝合。他的手法远不如徐妙锦熟练,但步骤清晰,态度极其认真。

缝合完毕,撒上徐妙锦提供的金疮药,再用干净的煮布包扎好。

“老人家,伤口千万不能沾水,按时换药,或许能保住这条腿。”吴铭叮嘱道。

老汉忍着痛,连声道谢。

老郎中在一旁看着,眼神从最初的怀疑,渐渐变为惊讶和若有所思。他是经验丰富的人,虽然不懂什么微生物学,但深知伤口“发”(感染)的可怕,看到吴铭如此强调清洁和煮沸,隐隐觉得这其中必有道理。

“吴知事这法子……似乎有些门道。”老郎中喃喃道。

“请您让学徒们都照此方法处理轻伤员!重伤的立刻抬到您那里去!”吴铭抹了把额头的汗,大声道。

有了相对规范的流程和示范,救护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升。虽然条件依旧简陋,但因感染而死的风险无疑降低了许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处理完伤员,更大的威胁接踵而至——尸体处理和防疫。

时值秋末,天气尚未十分寒冷,若大量尸体得不到及时妥善处理,极易引发瘟疫。

吴铭立刻找到正在指挥清点工作的周知府和王通判,神色严峻地提出建议:“府尊大人,王大人,阵亡者及遇害百姓的遗体必须立刻集中焚烧或深埋!且掩埋地点必须远离水源!否则一旦引发瘟疫,全城军民都将面临灭顶之灾!”

周知府闻言脸色一变。焚烧尸体在当时并非首选,深埋又需要大量人力。

“吴知事,是否过于危言耸听?按惯例,通知家属认领……”

“来不及了!府尊大人!”吴铭急道,“鞑子不知是否去而复返,且许多遗体已开始**!瘟疫一起,传播极快,到时悔之晚矣!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法!下官愿亲自督办此事!”

周知府看着城外横七竖八的遗体,又看看吴铭焦急而坚定的面孔,想起他之前处理伤员的“奇法”,终于咬牙下定了决心:“好!便依你!王通判,调一队民夫,再派一队兵卒,听从吴知事调遣,务必尽快处理完毕!要快!”

“下官领命!”

吴铭再次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他指挥民夫和兵卒,将能找到的遗体全部集中到几个指定地点,泼上火油,进行焚烧。火光冲天,黑烟滚滚,空气中弥漫着难以言喻的气味。无人认领或无法辨认的遗体,则选择远离河流的高地,挖深坑集体掩埋,并撒上石灰(幸好府库中有储备)。

同时,他下令所有参与处理尸体的人员,事后必须用烧开的水彻底清洗身体和衣物,接触过尸体的工具也要用火烤或沸水煮烫。

他还组织人在难民临时安置点和城内水井周围撒上石灰,并反复告诫百姓务必饮用烧开的水,不要吃腐坏的食物。

一连几天,吴铭都奔波在城外和难民安置点,监督各项防疫措施的落实。他嗓子喊哑了,眼圈熬黑了,官袍上沾满了泥污和血渍,整个人憔悴不堪。

然而,他的努力没有白费。

尽管战后景象惨烈,伤亡惨重,但大同城内外,并没有出现大规模瘟疫的迹象。伤员们的恢复情况,也远比以往类似情况要好。

周知府看着渐渐稳定下来的局面,以及虽然疲惫但眼神依旧清亮的吴铭,心中感慨万千。

这位年轻的贬官,不仅有点石成金的经济之才,在这等惨烈的突发事件面前,竟也能如此沉着果断,拿出这些闻所未闻却又行之有效的“奇法”,保全了更多人的性命。

“吴知事,”周知府在一次简短的汇报后,难得地用温和的语气说道,“此次善后,你居功至伟。辛苦了。”

吴铭躬身还礼:“此乃下官分内之事。”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