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 > 第123章 这是在解释?还是在警告?亦或是在…指引?

自鸡鸣寺被那领口藏着青色内衬的跟踪者惊扰后,吴铭着实安分了几日。他深居简出,往来于府邸与都察院之间,处理的尽是些清丈田亩试点的筹备文书,仿佛彻底沉浸于新政事务,对之前的种种疑窦已不再挂怀。

然而,暗地里的警惕却提到了最高。他吩咐王伯,府中采买日用皆由可靠老人负责,留意生面孔。他自身出行,无论公私,必绕行观察,确认无人尾随。他甚至暗中检查了书房与卧房,确保无人潜入的痕迹。

这种如履薄冰的状态,让他对周遭环境的观察变得异常敏锐。他注意到,都察院门前那条街巷,近日似乎多了一个固定的乞儿,但衣衫虽破旧,面色却并不十分饥馁。他还注意到,偶尔会有陌生的货郎,推着车在附近叫卖,目光却时常扫向都察院的大门。

这些监视者,与鸡鸣寺那位的水平相差甚远,更像是另一拨人。是赵副都御史?还是其他被触及利益的人?吴铭无法确定,但可以肯定的是,他已成为多方关注的焦点。

压力之下,他反而更加冷静。他知道,越是这种时候,越不能自乱阵脚。对方越是紧张监视,越说明他触碰到了要害。

他不再试图从外部寻找突破口,那太过危险。他将注意力重新拉回都察院内部,拉回那浩如烟海的故纸堆中。既然外部线索可能被切断,那就从内部已有的信息里,挖掘出更深的东西。

他再次调阅了北疆粮饷案的完整卷宗。这一次,他不再看那些明显伪造的笔录,而是将目光投向了那些看似不起眼的附件——物资调拨的流水单据、粮库的日常记录、甚至是一些无关人员的证言旁述。

现代审计的思维让他习惯于从海量数据中寻找异常模式。他夜以继日地伏案计算、比对,寻找任何可能被忽略的不合逻辑之处。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份看似毫无价值的粮库鼠耗记录附件中,他发现了一处微小的矛盾:案发那段时间,记录显示因“新粮入库,加紧防鼠”,额外支取了一批烈性鼠药。但就在同一时期,另一份记录却显示,该粮库附近军营的军马,接连出现不明原因的躁动不安和轻微中毒症状,军兽医查验后,怀疑是误食了某种刺激性药物。

粮库防鼠,军马中毒?这两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但时间上的巧合让吴铭心生疑窦。鼠药为何会影响到军营的马匹?除非…那批所谓的“鼠药”,根本就不是用在粮库里的?或者,粮库的损失,并非简单的鼠患或贪墨?

一个更大胆的猜想在他脑中形成:那批消失的粮饷,或许并非被简单地倒卖贪墨,而是被挪用到了其他地方!比如…秘密蓄养了不在军籍册上的私兵?而要蓄养私兵,就需要粮饷,就需要军械!

这恰好与之前发现的“弩机”、“匠坊”线索吻合上了!

如果这个猜想成立,那么北疆粮饷案就不仅仅是一桩贪腐案,而是一桩更为严重的、可能涉及谋逆的大案!其背后主使的能量和野心,远超想象。

这个发现让吴铭既兴奋又悚然。兴奋的是,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可能串联起所有线索的关键节点;悚然的是,这个结论太过骇人,一旦泄露,必将引来疯狂的灭口。

他强压激动,将这份发现加密记录,藏于隐秘之处,不敢与任何人分享,甚至连徐达和马太后那边,也暂时不打算透露。在没有更确凿证据链之前,这个猜想太过危险。

就在他沉浸于故纸堆中寻找更多佐证时,马太后那边的“关怀”再次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到来。

这一次,并非赏赐,而是一道口谕,经由坤宁宫一位面容和善的老宦官传达,召吴铭次日入宫,陪同太后前往大善殿祈福。

这道旨意来得突兀。吴铭一介外臣,且非皇亲国戚,陪同太后祈福,于礼制上略显特别。但他不敢怠慢,恭敬应下。

次日,他换上庄重的朝服,提前来到宫门等候。太后的仪仗并不奢华,却自有一股肃穆之气。吴铭垂首跟在凤辇之后,心思却飞速转动,揣测太后此次召见的真正用意。

大善殿内香烟缭绕,诵经声低沉悠远。马太后虔诚跪拜祈福,为当今陛下,为当朝太子,为大明江山。吴铭依礼跟在后方,同样恭敬跪拜。

祈福仪式持续了约莫一个时辰。结束后,太后并未立刻起驾回宫,而是在偏殿稍事休息。

宦官奉上清茶。马太后挥退左右,只留下那位传旨的老宦官在门口伺候。

殿内只剩下太后与吴铭二人。太后缓缓拨动着茶盏,并未看吴铭,仿佛自言自语般轻声道:“人老了,就常想起过去的事。想起重八刚起兵那会儿,粮食、兵器,样样都缺,一根铁钉,一捧米粮,都得算计着用。有时候啊,这账面上的东西,和库房里的东西,它就是对不起数来…”

吴铭心中猛地一凛,屏息凝神,仔细聆听。

太后继续慢悠悠地道:“…为什么呢?因为有些东西,它走了明路,有些东西,它走了暗路。明路上的,记在账上;暗路上的,揣在心里。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只是这路不同,这账,它就得做成两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向吴铭:“吴御史,你说,是这明路上的账要紧,还是那暗路上的事要紧?”

吴铭感到自己的心脏在剧烈跳动。太后这番话,看似怀旧感慨,实则是在点醒他!她在告诉他,他正在追查的“账目”问题,可能涉及两条线——“明路”和“暗路”!而有些事,是出于某种更大的、不能明言的目的(“同一个目的”)!

这是在解释?还是在警告?亦或是在…指引?

他深吸一口气,恭谨答道:“回太后娘娘,臣以为,账目不清,则根基不稳。无论是明路暗路,终须…水落石出,各归其位。否则,长久以往,恐生大患。”

太后凝视他片刻,嘴角似乎泛起一丝极淡的、难以捉摸的笑意,轻轻放下茶盏:“是啊,水落石出,各归其位…说得不错。只是这水啊,不能急着放,得慢慢引,引到该去的地方,这石头,才能露得正是时候。”

她站起身:“咱乏了,回宫吧。”

回程的路上,吴铭沉默不语,心中却已翻江倒海。

太后的暗示已经足够明显。他所追查的,确实牵扯极大,甚至可能涉及到某种“暗路”,而这条“暗路”,或许与“先帝【内心:重八】刚起兵那会儿”的某种状态相似?是为了某个“更大的目的”?

这个目的,是否就是那个他不敢深思的终极秘密?

而太后最后那句“水不能急着放,得慢慢引,引到该去的地方”,分明是在告诉他,调查的方向是对的,但不能急于求成,不能打草惊蛇,要等待时机,或者…要将线索引导向某个特定的、能够承受最终冲击的“地方”?

他这枚棋子,需要自己判断,该如何落下,才能既破局,又不至于粉身碎骨

喜欢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老朱拿我当刀使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