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 第81章 西山蓝图 科技兴国

离开腾骧四卫校场时,日头尚高。朱由检抬头望了望澄澈的秋空,心中记挂着一桩关乎大明国运的要事 —— 西山大明科学院。他转头对身旁的王承恩吩咐道:“摆驾,去西山。”

“皇爷,” 王承恩面露难色,连忙劝阻,“西山那边还在营建,道路崎岖难行,且四处都是工地,尘土飞扬,恐有失陛下体面,也多有不便啊!”

“无妨。” 朱由检摆摆手,语气坚定,“朕正要亲眼看看营建进度,顺便与徐先生商议后续事宜。轻车简从,不必声张,速去安排。”

王承恩不敢再劝,只得依旨备车。马车驶离京城,一路向西,路况果然渐渐崎岖,车轮碾过碎石路,颠簸不已。但朱由检心中满是期待,浑然不觉疲惫。约莫一个多时辰后,马车在一片开阔的山谷前停下。

只见谷口已竖起简易木栅栏,门口有几名工匠模样的人值守。谷内景象热火朝天:几处崭新的屋舍已然落成,更多的工棚仍在搭建,工匠们穿梭其间,或抬木搬石,或挥锤凿料,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吆喝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山谷之中。空地上堆满了木材、石料和工具,空气中弥漫着泥土与木屑的混合气息,透着蓬勃的生机。

朱由检刚下马车,一道熟悉的身影便从最大的一间屋舍中疾步而出 —— 正是徐光启。他身着素色常服,鬓角染霜,裤腿上沾着些许泥点,脸上带着连日奔波的风霜之色,眼神却矍铄明亮,透着一股钻研学问的执着与实干的热忱。

“老臣徐光启,叩见陛下!” 徐光启见到朱由检,显然极为意外,连忙躬身就要行大礼。

朱由检快步上前,亲手扶住他的胳膊,温声道:“徐先生快快请起!是朕临时起意,未曾提前通传,怎会怪你?” 他上下打量着徐光启,语气中满是关切,“先生瞧着清减了不少,在此处日夜操劳,辛苦你了。”

这番体恤之语,让徐光启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皇帝不仅以 “先生” 相称,更记挂着他的辛劳,这份知遇之恩,让他倍感振奋。“为陛下分忧,为大明谋福,老臣万死不辞,何谈辛苦!” 他声音微颤,侧身引路,“陛下快随老臣入内详谈。”

徐光启引着朱由检向谷内走去,一边走一边详细介绍:“陛下,此谷选址颇为考究,三面环山,仅有这一条路进出,既隐蔽又易于管控,正合陛下‘秘密研发’之意。按您之前的吩咐,核心研发区域设在山谷最深处,目前正在平整土地、兴建馆舍;外围是工匠居住区和简易作坊,负责处理基础工序与后勤保障。”

朱由检边走边看,目光扫过忙碌的工匠与初具规模的建筑,微微颔首。此处选址确实契合他心中 “科研基地” 的构想,隐蔽性与实用性兼备。

进入那间最大的屋舍,里面陈设极简,更像是临时的办公与储物之所。桌上、靠墙的架子上堆满了各种图纸、外文书籍、测算手稿,还有几件木质农具模型和简易的机械零件,处处透着务实的钻研气息。

徐光启请朱由检在上首坐下,自己则恭敬地站在一旁,开始详细汇报:“承蒙陛下信重,将如此重任交付老臣,老臣日夜不敢懈怠。目前科学院营建已初具雏形,各项核心事务也在同步推进。”

他指着桌上几份叠放整齐的书信,眼中闪过一丝亮色:“老臣已去信多地,广揽精通格物、匠作、数理之人。其中,老臣的弟子孙元化,对泰西火器之学钻研极深,造诣甚至在老臣之上,尤擅火炮、火铳的改良与铸造。老臣已发急信召他火速进京,待他到后,便可由他主持火器研发局,专司新式火器的研制。”

“孙元化……” 朱由检对这个名字早有印象。此人确是明末难得的火器专家,历史上曾为大明仿造、改良红夷大炮立下过汗马功劳。他当即点头,语气果决:“好!徐先生举荐得人,此人一到京城,立刻引他来见朕,朕要亲自与他商议火器改良之事。”

“老臣遵旨!” 徐光启躬身应下,又引着朱由检走到窗边,指向山谷南面一片向阳的坡地,“陛下念念不忘的红薯,老臣亦不敢有丝毫疏忽。您看那边,老臣已命人将坡地清理干净,按之前整理出来的方法,施足底肥,深翻细耕,整得平平整整,只待明年开春,地气回暖,便可试种。”

朱由检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见那片新垦的土地黑黝黝的,在黄褐的山体映衬下格外显眼,显然是下了十足的功夫。他最关心的便是种苗之事,连忙追问:“种苗筹备得如何了?这可是重中之重,万万不能出岔子。”

“陛下放心!” 徐光启胸有成竹,“老臣已通过海路、陆路多方联络福建、广东等地的商人与农户,不惜重金采购优质种薯,同时详细请教种薯的储藏、育苗之法。目前已敲定几处货源,预计开春前,第一批种薯必能准时运抵京师。届时,老臣会亲自在此主持试种,每日记录其生长习性、耐旱耐涝情况与产量高低,务必摸索出一套适合北地气候与土壤的种植方法,再逐步推广全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朱由检满意地点点头。徐光启做事,既有科学家的严谨,又有实干家的高效,果然稳妥可靠。他脸色渐渐严肃起来,语气沉重:“徐先生,你做得很好。但正因如此,朕更要提醒你,也更要全力保护好这里。”

他环顾这间简陋的屋舍,目光仿佛穿透墙壁,看到了未来这里可能诞生的高产作物、犀利火器与先进技艺,一字一句道:“徐先生,你要清楚,这西山大明科学院,将来会是我大明的核心重地,是国之命脉所在!”

“这里研究的每一项成果 —— 无论是能解民饥的高产作物,还是能御外侮的犀利火器,抑或是其他格物之学的突破,都将是大明领先于世的根本,是绝对的核心机密,绝不容有半分闪失!”

徐光启神色一凛,肃然躬身:“老臣明白!此地所研之物,皆是国之重器,一旦外泄,后果不堪设想,老臣必当严加看管!”

“光明白还不够,需有万全之策。” 朱由检踱步窗前,缓缓部署,“仅靠现有工匠与值守之人,远远不够。朕回头便下旨,让方正化整顿好腾骧四卫后,把军营搬迁至些,长期驻扎在西山四周,负责外围警戒,划定禁入区域,禁止任何闲杂人等靠近山谷半步。”

“此外,” 他顿了顿,补充道,“朕还会令骆养性从锦衣卫中挑选一批忠心可靠、身手矫健之人,组成内卫,进驻谷内。他们的职责,一是保卫先生与诸位研究者的安全,二是严防核心机密外泄 —— 所有图纸、数据、配方,皆需登记备案;进出人员、物资,必须经过严格盘查;科学院内部也要订立保密规章,不同研究区域分级管理,非相关人员,不得随意串访、窥探。”

徐光启听着这周密详尽的安排,心中既震撼又安心。皇帝对科学院的重视,远超他的想象,这些安保措施,恰恰击中了机密保护的要害,让他能毫无后顾之忧地潜心钻研。他由衷赞叹:“陛下思虑周全,老臣拜服!有陛下如此鼎力支持,老臣与诸位同僚定能安心钻研,为大明开创一番新气象!”

朱由检走到窗边,望着谷内忙碌的工匠、平整的坡地与连绵的西山,目光悠远而坚定:“徐先生,朕将大明的未来,托付于此了。这里的每一粒种子,都关乎天下百姓的温饱;每一张图纸,都牵动着大明的国运。望先生与诸位同仁勠力同心,不负朕望,不负天下苍生。”

这番话不重,却如千钧之石,沉甸甸地压在徐光启心头,也点燃了他胸腔中为国奉献的热忱。他深深躬身,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老臣定当竭尽残年,呕心沥血,死而后已!”

朱由检点了点头,不再多言。他今日前来,既是视察进度,更是为了给徐光启吃下定心丸,明确西山科学院的战略地位。科技的种子已在这西山谷中埋下,接下来,需要的是持续的投入、严密的保护与足够的耐心。

山谷中的秋风带着初冬的寒意吹过,却吹不散这间简陋屋舍内的雄心与期盼。一场关乎大明兴衰的科技变革,正从这片山谷开始,悄然酝酿。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