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 第59章 金诺如山 帝心难测

陆澄源被抬离皇极殿时,额角淌下的血在金砖上拖出一道刺目的红痕,像一条凝固的伤口,横亘在庄严肃穆的殿内。阳光透过窗棂洒在血痕上,泛着诡异的光泽,看得人心里发紧。东林党人大多垂着头,目光却不由自主地黏在那道血痕上 —— 那是陆澄源以命相谏的证明,也是他们此刻悲愤与不甘的写照。

周宗建弯腰捡起刚才掉在地上的象牙笏板,指尖摩挲着冰凉的板面,指节因用力而泛白。他抬头看向御座,年轻的皇帝依旧端坐着,神色平静得近乎冷酷,仿佛刚才那场死谏只是一场无关紧要的插曲。周宗建喉咙发紧,想再说些什么,却被旁边的缪昌期悄悄拉了拉衣袖。缪昌期摇了摇头,眼神里满是无奈 —— 皇帝已明说要保魏忠贤性命,此刻再激烈冲撞,只会让事情更糟。

可东林党人憋了数年的冤屈,哪能轻易咽下?魏忠贤不是普通的阉宦,他是构陷杨涟、左光斗等数十位忠臣的元凶,是让东林党人辗转难眠的噩梦。如今好不容易看到他失势,若不能将其绳之以法,如何对得起那些枉死的冤魂?短暂的死寂后,一道身影缓缓从翰林院队列中走出,是编修李明睿。他是东林中出了名的温和派,平日里极少与人争执,此刻却面色沉痛,手持笏板,深深躬身:

“陛下,臣知陛下重诺,视一言九鼎为君王本分。然此诺关乎者,非魏忠贤一人之生死,乃我大明之法度,天下之公义。” 李明睿的声音不高,却字字清晰,“《大明律》有云:‘法者,天下之公器,不以亲疏贵贱而异。’魏忠贤僭越弄权,私藏火器,纵容客氏祸乱宫闱,桩桩件件皆是谋逆大罪。若因其与陛下有私约便逍遥法外,百姓会说‘天子之法,只惩庶民不惩权贵’,后世史笔亦会记‘崇祯初立,纵奸佞而废国法’。陛下,此非臣危言耸听,乃社稷安危之所系啊!”

他话音刚落,都察院御史刘宗周立刻出列附和。刘宗周素以刚正闻名,当年曾因弹劾魏忠贤被贬,此刻眼中满是激愤:“陛下!洪武祖制,凡乱政者,无论亲疏,皆从重论处!太祖高皇帝杀胡惟庸、蓝玉,非因私怨,乃为维护国法威严!今魏忠贤之罪,远超胡、蓝,若陛下赦之,便是开‘权大于法’之先例!日后官员效仿魏忠贤弄权,臣等再以国法弹劾,陛下又当如何?难道亦以‘私诺’搪塞?”

劝谏之声如同潮水般再次涌起。有的官员引《尚书》“刑期于无刑”,说 “法行于贵近,天下方服”;有的官员提天启年间的惨案,说 “杨涟大人死前血书‘铁骨铮铮’,若见魏忠贤苟活,九泉之下亦难瞑目”;还有的官员担忧阉党反扑,说 “魏忠贤虽失权,党羽仍在,若留其性命,恐为日后祸患”。

御座上的朱由检始终端坐不动,指尖轻轻敲击着龙椅扶手,心里却在飞速盘算。他何尝不知道杀魏忠贤是收揽人心的最好办法?可他不能。阉党盘根错节,倪文焕、李夔龙等人虽表面顺从,暗地里却还与魏忠贤有联系;京营中还有不少魏党旧部,若骤然以血腥手段清算,这些人狗急跳墙,勾结外敌或煽动兵变,后果不堪设想。他如今根基未稳,京营未整,国库空虚,最需要的是平稳过渡,而非激烈动荡。

更重要的是,他不能让东林党人觉得 “集体施压便能让皇帝屈服”。皇权必须是最终的裁决者,若今日因东林党人哭闹便改了主意,日后他们定会得寸进尺,甚至裹挟舆论对抗皇权。留下魏忠贤的命,既是彰显 “仁德守信”,也是给阉党残余留个 “陛下不赶尽杀绝” 的错觉,好分化瓦解他们的联盟。

看着下方仍在劝谏的官员,朱由检知道,必须拿出一个足够强硬且站得住脚的理由,彻底堵住他们的嘴。他缓缓抬起手,掌心朝下虚按,殿内的劝谏声渐渐平息。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等着他的最终决断。

朱由检的目光变得深邃而威严,扫过殿内每一张脸,声音不高,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力量:“诸卿之意,朕岂能不知?魏忠贤之罪,朕比谁都清楚。” 他顿了顿,语气陡然郑重,甚至带着一丝凛然,“然,诸卿可曾想过,朕乃天子!一言九鼎,言出法随!”

这八个字,他咬得极重,如同金石坠地,在殿内回荡不休。

“《论语》有云:‘民无信不立。’《商君书》亦言:‘信者,君臣之所共立也。’” 朱由检引经据典,将自己置于 “信义” 的道德制高点,“朕初登大宝,根基未稳,天下臣民皆在看朕如何行事。若今日因魏忠贤一人,便轻易背弃亲口许下的承诺,百姓会如何看待朕?他们会说‘新帝言而无信,不足为信’。明日朕下赈灾诏,百姓会怀疑‘诏书是否兑现’;朕下军饷令,边军会担忧‘粮饷是否落空’。长此以往,令不行,禁不止,朝令夕改,国将不国!”

他的声音愈发高昂,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坚持:“朕知道,在诸卿看来,保魏忠贤性命或许是错的。可即便错了,朕也必须执行到底!非为魏忠贤,乃为朕之信义,乃为朝廷之威信,乃为天下法度之基石!今日朕保下魏忠贤,是为守住‘君王无信则国不立’的根本;他日朕清算阉党余孽,亦是为维护‘国法面前人人平等’的威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这番话如同重锤,砸在每个官员心上。皇帝将个人承诺上升到了国家信用体系的高度,谁还敢公然反驳?若说 “皇帝可以食言”,便是在动摇大明统治的根基,便是 “不忠不义”。不少还想进言的官员顿时语塞,脸上露出犹豫之色 —— 他们可以弹劾魏忠贤,却不能质疑 “君王信义” 这个根本。

朱由检观察着群臣的神色变化,知道火候已到。他话锋一转,语气稍缓,给出了一个关键的让步,以打消东林党人最大的顾虑:“诸卿不必忧心魏忠贤复权。朕已收其权柄,司礼监掌印之职,朕已命王承恩暂行代管;东厂提督之位,亦会择忠贞之人接任。” 他目光若有若无地扫过站在武将班列末位的骆养性,骆养性会意,微微躬身,以表配合,“朕在此向诸卿保证,自今日起,魏忠贤永不得再干预政事,永不得再掌东厂、司礼监之权!他之生死,朕已保全;他之权柄,朕已剥夺。此,即为定论!”

“永不得再掌厂卫之权?” 周宗建低声重复着这句话,眼中的绝望渐渐褪去。对东林党人来说,他们最怕的不是魏忠贤活着,而是他死灰复燃,重新掌控权柄。如今皇帝明确承诺魏忠贤永不得干政,相当于断了魏忠贤的后路,也消除了他们最大的担忧。

缪昌期悄悄拉了拉周宗建的衣袖,微微点头。周宗建深吸一口气,缓缓放下了攥紧的拳头 —— 虽然没能让魏忠贤血债血偿,但若能确保他永无翻身之日,也算是给枉死的忠臣们一个交代了。

殿内的气氛悄然变化,那种剑拔弩张的紧张感渐渐消散。一直沉默观望的内阁首辅施凤来知道,此刻该他表态了。他是先帝留下的阁臣,此前因与阉党有过牵连,一直被东林党人猜忌。如今皇帝既守住了信义,又给出了 “魏忠贤永不得干政” 的承诺,正是他向新帝表忠心、稳定朝局的好时机。

施凤来整理了一下官袍,快步出列,深深躬身,声音洪亮而恭敬:“陛下圣明!陛下坚守信义,乃千古明君之风范;又剥夺魏忠贤权柄,杜绝后患,此乃兼顾情与法、私与公之举!臣等感佩莫名,谨遵圣谕!”

有了首辅带头,其他官员纷纷附和。阉党成员倪文焕松了口气,连忙躬身:“陛下仁德,臣遵旨!” 中立派的吏部尚书王永光也跟着表态:“陛下兼顾信义与国法,臣无异议!” 东林党人虽仍有不甘,但也知道这是最好的结果,周宗建、缪昌期等人相互对视一眼,最终还是躬身道:“臣等遵旨!”

山呼海啸般的 “遵旨” 声,为这场围绕魏忠贤生死去留的激烈交锋,画上了一个暂时的句号。那道刺目的血痕依旧留在金砖上,却不再像之前那般充满控诉的意味,反而成了这场权力博弈的见证。

朱由检看着下方终于归于 “统一” 的群臣,心中暗暗松了口气。他端起王承恩适时奉上的温茶,轻轻呷了一口,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缓解了刚才说话的干涩。他的目光扫过殿内,最后落在了一直静立在班列中的李邦华身上 —— 李邦华手中的笏板微微倾斜,显然早已准备好了关于整顿京营的奏疏。

但朱由检没有立刻提及此事。朝会刚经历一场风波,群臣心绪未平,此刻提出整顿京营,容易引发新的争议。他需要让这场关于魏忠贤的争论彻底沉淀,再开启新的议题。

殿外的风渐渐小了,阳光透过窗棂,将御案上的奏疏照得格外清晰。朱由检放下茶盏,语气平淡地说道:“魏忠贤之事,今日便议到此处。诸卿若有其他政务,可照常奏报。”

群臣闻言,纷纷低头,再无人提及魏忠贤。皇极殿内恢复了往日的秩序,可每个人都清楚,这场看似平息的风波,不过是朝局变动的一个缩影。真正的较量,还在后面。而朱由检坐在御座上,看着下方的臣子,眼神深邃 —— 他知道,整顿京营的事,很快就要提上日程了。

喜欢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请大家收藏:()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