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然也不会在最开始就给他送烤肉,也不会和他们家做生意啊!
“你已经在为家里赚钱了呀”
李卉把他当孩子哄,把今日的货钱给他,“以后,你还会赚更对多的钱,有你阿姐一口肉吃,就有你一口汤喝……”
于是小童阿侪也摇身一变,成为了卉娘食肆里的小伙计阿侪。
工钱就是一日十钱,一月一发,阿侪到底是小孩儿,最喜欢的就是寅吃卯粮,精精神神上了一天工,就想着月底的工钱了。
“到时候我要买糖吃,给阿爹打酒喝,还要给哥哥们买衣裳……”
计划着,计划着,就觉得到手的钱也不剩几个了,先是撇了一回嘴,但过后又想通了:“没事没事,毕竟第一回嘛,从第二个月开始存钱……”
李卉就边忙活边笑,因他现在也是食肆的正经小工,李卉便慢慢地教他一些见眼生成的事情,俗话就是“眼里有活儿”
这对于小伙计来说太重要了。
可慢慢地李卉发现,阿柴或许都不用怎么教,她一拍脑门:
“哎呀,原来他跟着他阿爹就是干的打下手的活儿嘛,食肆和小摊是同样道理。”
这不,夜色中,食肆外的灯笼才点起,一个操着胡辣汤口音的人走进来。
阿侪便将右肩上的麻布巾子麻利地一扯,“里头坐,里头坐。
客人要吃点什么?”
“小儿不忙,我是来与你们店主商量事情的……”
离得越近,来人的胡辣汤口音就越是明显。
李卉见他穿着考究,便知他非富即贵,可听口音又是外地的,因大秦的是一口关中话。
她的脑子里像高速运转的精密仪器一般,飞速旋转,这口音,当时韩国人吧?
这可不是前世意义上的韩国,李卉想起从前无数次看过的战国后期的诸国疆域图,知道面前这个人,他所属的韩国,实际就是前世的山西、河南地界。
河南是封建朝代的中原腹地,故而李卉对来人多了几分敬重。
因食肆不大,李卉忙洗了手,笑着掀开帘子,迎面问他:“不知君找我何事?”
那人先是出示了证明自己身份的铭牌,李卉见上头有“韩国商社”
四个篆字。
长宁街上非富即贵,有一大批类似于前世北京东交民巷使馆区的街区。
在秦国的土地上,也有六国的“驻秦办事处”
类似于前世各地在北京的各种驻京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