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一想也能理解,这些学子们家里的条件在整个安县都数一数二,在学宫里每日吃豆饭藿羹也就罢了,好不容易春耕一回,又听说换了厨子,谁还不想尝点新鲜的呢!
这不,他们直接掠过了几位老师傅们做的汤饼,蒸饼和烤肉,径直朝她而来。
“小娘子,来一个肉夹馍,多加点卤肉汁!”
“小娘子,我只要卤肉,可以吗?”
“小娘子,你们家有食肆或店铺吗?这么好吃的烤豆腐,去哪里找你买呢?”
……
李卉心里说了一句,“真是清澈良善的大学生啊!”
因为同时一两百人蜂拥过来,李卉有些吃不消。
她找了临娘来帮她切卤肉,又请师傅们帮她分发肉夹馍和蒸饼,还有专门只吃麦饭的,她也让临娘舀一勺汤汁。
而她自己则专心致志去守着炭,不一会儿便端一盘新鲜的烤豆腐过来。
很快,预备好的饭菜已经快要见底,正当她想尽快收工回家的时候,学宫那边的管事过来了,就是上次在市集上跟她谈生意的那个人:
“小娘子,可否再做一些,除了学子们,还有今日前来相帮的军士们还没吃……”
李卉揉了揉酸胀的胳膊,却并没有出言拒绝。
出门在外,就没有白吃的饭和白做的事。
再说了,就算没有,就当是答谢罢了。
答谢他能在那日的市集中,来找自己做这一顿饭食。
创业初期,谁不是夹起尾巴做人呢?
“夫子,可劳烦您去问问,他们可有何忌口?若没有,我就凭着心意随便做了!”
跟前世一样,出门就喊“老师”
李卉把这一招也学了过来,却见那人一听到“夫子”
脸上肉眼可见地笑出了褶子,“无碍的,无碍的,只不过,军士们的口味可能都偏重一些,小娘子细心又聪慧,来日必日进斗金……”
“多谢夫子吉言”
李卉也笑了,却真正笑的是,是人都爱听好听的,真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啊。
算起之前公子幸,说她日后会“日进斗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