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等到晚饭时,她便从绣房跑到后院的蚕房,去找阿娘。
却见阿娘正一张一张地往笸箩里铺桑叶,这是阿娘除了织布之外的另一项大事。
等过些日子,蚕抽丝剥茧,司农监上门,就又是一大笔进项。
“卉娘,何事如此高兴?”
果然情绪是会传染的,见女儿如此高兴,蚕宝宝们又长得又肥又壮,阿娘的心情也很好。
“县学宫要在安县南郊春耕,要我去给他们做春耕饭食呢!”
晚食时,阿爹也回来了,他正在院子里收拾整理,李卉便飞奔过去,眉飞色舞地又说了一遍。
“都十二岁的人了,稳重点嘛”
阿爹见她风风火火地跑过来,嘴上倒是难得地嗔怪了她一句。
结果听她说完后,立马又改了口:“好!
好!
值得高兴!”
能去给官家做饭,这于平头百
姓来说,实在是大喜事一桩。
饭桌上的话题已经从材料准备谈到了要把织布换来的钱,拿去给她买一身衣裳。
李卉知道无论哪个时代,普通人赚钱都不容易,所以她并不打算让阿娘这样做。
“阿娘,我是去做饭,又不是去游园,就还是稍微平整些的旧衣服即可,不然弄得油头垢面的,新衣裳我还舍不得穿呢!”
她这样说得在理,阿娘便没再说什么,想了想却又补了一句:
“也好,那就等你忙完了,咱们去仁和布庄挑两块料子,做衣裳。”
见她又要拒绝,这次阿娘却没有给她机会:
“病了那么久,好了后我们又一直忙活,别担心家里,早就该给你做套衣衫了。”
李卉乖乖地道了声好,阿娘又说,“阿眉也辛苦,到时候你们姐妹俩一人一身,谁都不要推辞。”
阿嫂却执意不肯,说自己已嫁做人妇,穿什么用什么都不打紧,“卉妹将来两三年后就要相看许人家,才正是打扮的时候呢。
再说了我要买衣衫也不用阿娘拿钱。”
“谁说女子嫁了人就不兴穿戴啦?快快收回这些话吧。”
阿娘正一碗水端平,阿嫂也只好依了,李卉却又忙忙摆手:
“我还小呢,哪里就要相看说嫁娶啦?我要和阿嫂和爹娘长长久久在一块儿呢!”
“哎,你这孩子,可又是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