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 第51章 荣宠之极

一开始是两个人,随着吵起来,好家伙,越吵越多人参与,赶紧回去请人,统一目标,把对方骂得头都抬不起,看他们以后还敢不敢骂。

太学的学生还好,有些都成年了,鸣堂的人里,多数都是**岁,十一二岁的小郎君小女郎。

架不住鸣堂的学生脑子活,引经据典啥的,人家取之精华。

太学的都是斯文人,斯文人吵架是容易吃亏的,没来得及说完,话让人抢了,对面说话跟放鞭炮似的,压根不给他们还嘴的余地,一通骂下来,一看你要张嘴,另一个小伙伴继续骂。

哎哟,长安城从来没有那么热闹过。

眼看聚集的人越来越多,这种时候谁不怕出事。万一真要是出个什么事,谁都吃不了兜着走。

然后,兵马来了,为首的人对上一个个战战兢兢的面容,朝众人作一揖道:“你们接着吵,只可争论,不可动手。谁要是敢动手,送京兆府就不一定能够出来。”

行,不管他们吵架就行。

没有人注意到,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听他们吵架,有人在记录。

这一吵,好的,怎么可能只吵一天,又怎么可能只有两个学校的人吵。

吵着吵着,论起国家大事,民生,经济,还有政策。

不可避免论起打不打匈奴的事。

基本上赞成出击匈奴的人要多。

“和亲绝不能为大汉带来太平,大汉自建朝以来,一直实施的都是和亲求太平的政策,边境百姓不得安宁,举国也难以太平。”

论起匈奴之患,受匈奴之苦的人,自知匈奴之劣根,对匈奴只有恨。

“战事一起,大汉百姓受苦受难,难道就很好?”

“谁不想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我们不跟匈奴打,能让匈奴不打我们。如果打不打都要吃苦受罪,咱们要打,拼尽全力也要去打。”

没有人注意到,书阁之上,刘彻领着霍去病和刘徽、卫青在三楼,既可览长安的风景,也能听见底下争论的声音。

刘彻的眼中闪过欢喜,懂他心思的人不少,明了对匈奴出击必要性的人更不少,很好呢。

“再说了,开疆辟土,建不世之功,难不成非我辈之愿?与其想怎么打,不如想想打下的城池以后怎么建设,把地方变成真正属于大汉土地。”

下方传来的话让刘彻和刘徽眼睛都亮了,刘徽当下吩咐道:“去看看方才说话的是谁。”

程远闻声而动,刘彻满意之极,没错,眼下最重要的莫过于如何把打下的城池变成大汉的。

“朔方城也不知道建得怎么样了。”刘彻想起此事。

刘徽道:“肯定没建好,我的鸣堂建得比朔方城都早,都还没建好。”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建朔方城的事,可是举大汉国力而为的大事。刘徽修建鸣堂,才用多少人?

“朝堂之上,你认为谁适合去建设朔方郡?”刘彻让人勾起思绪,打下的河套地区,建起的朔方城,不过是把地方牢牢控制在手中的第一步,并不代表那里当真已经属于大汉,更要派人前去查看,尽可能的让那里的人认同大汉。

“我啊。”没名没姓不假,刘徽知道刘彻问的人是她。毛遂自荐。

霍去病认真无比的附和,“陛下,我也认为徽徽合适。”

卫青……两个孩子说的都是孩子气的话吧。

“淮南国内,徽徽接手庶务后治理得是井井有条,足以证明。”霍去病还举起例子,刘徽干过的漂亮事,不会才过去没几年,全都忘记吧。

刘徽心里真是乐开了花,哎哟,她家表哥就是懂她,看帮忙举的例子,妙啊!

刘彻和卫青……

把此事忘记了。

实在是,当年解决刘安过于顺利,没有半分波动,以至于都让人快要忘记有那么一回事。

“论用人识人,徽徽不会用人?不能识人?亦或者,定将有负陛下所托?大汉公主前往朔方,不需要徽徽做些什么,已然让天下人看到,大汉定朔方之心。至于能不能治理好朔方,陛下,为何不能让徽徽一试?”霍去病为刘徽据理力争。

卫青眉头都快打成死结了。

刘徽才十岁,生辰都没有过,让她去朔方那等既有迁徙之民,也有匈奴之民的地方?匈奴还想夺回朔方城呢。

鱼龙混杂,不安定的因素太多,让刘徽去,出事了怎么办,刘徽得罪的人不要太多。

“父皇。”刘徽听霍去病为她据理力争,岂能当哑巴,巴巴瞅向刘彻,想让刘彻点头。

“等一等再说。”刘彻制止刘徽和霍去病再说下去,对视一眼,刘徽和霍去病默契闭上嘴。

卫青一个不说话的人,心里那叫一个愁。

愁也没办法。刘彻明显有些意动,无非是有所纠结罢了。差的是一个能让他定心的理由。

辩论的场面刘彻去看过一回,每日只让刘徽把记录下来的各家争辩的内容交上来,他从中挑取人才,让刘彻收获颇丰,可用之人并不少,刘彻端是赞许有加。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请大家收藏:()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但是,天天的集聚那么多人吵不太好吧。

于是刘徽给出主意,定下每个月月初谈经论道,为期三日,诚请天下有才之士入长安谈经论道!

太学和鸣堂的学生,都在此番争论中被刘彻下诏征辟入朝为官。不仅如此,参与讨论的人里,不少都被征辟入朝,足见谈经论道一事,是让无数人得利的事,谁能不乐意来?

当然,太学和鸣堂由此也让更多人知晓,两所学校都是志在为大汉培养人才的。太学要入学不容易,但鸣堂不同,鸣堂不问出身,甚至不管性别,只要愿意好学上进,有能力,鸣堂是能够不需要束修而入学的。

一时间,鸣堂热闹了。

刘徽抽个空跟人总结了他们争论时的遗漏,天知道一群人听到刘徽把他们争论的文章,甚至是说的话都背下来时,所受到的震撼。

再一听刘徽教他们吵架,新世界的大门打开了。自证是不可能自证,要证明请他们自己来。

汲黯正好在这天去的鸣堂,听到刘徽教人道:“吵架,逻辑重要,不给人说话的机会也重要。无理也要搅出理,那就更厉害。吵架吵到最后,看你们的对手,他们压根不记得自己说过什么。所以,吵架也要不要脸。”

……谁教刘徽不要脸的?

汲黯听到刘徽一番话,没能忍住冲进去,板起一张脸道:“长公主何以如此授课?”

被捉包教坏人的刘徽??一脸无辜状转向汲黯,似在无声询问,她教什么了?

汲黯……

莫不是年纪大?听错了?

“汲中大夫来了。都好好听汲中大夫的话。不许吵闹。”刘徽神情自若叮嘱,不失礼数同汲黯作一揖,走了。

后知后觉反应过来的汲黯?想追上刘徽论道论道,能找着刘徽人吗?

汲黯不曾注意到,刘徽在走出门时,给屋里的学生们一个眼神,脸皮厚很重要。看我,不就跑了!

领悟的学生们,表示学到了,学到了。

刘徽的生辰在八月,正好是中秋。

十周岁的坎,刘徽巴不得赶紧过,过了就好了吧,她就能找韩澹商量商量怎么改霍去病的命了吧。

一大早,刘徽穿上卫子夫亲手为她准备的新衣裳,一身大红色的曲裾服。刘徽不挑颜色,倒是卫子夫似乎衷情于给她做红色的衣裳。

刘徽换好衣裳,先去拜见卫子夫,同卫子夫叩谢道:“谢母亲生养之恩。”

每一年刘徽都郑重的拜谢卫子夫,卫子夫欢喜的走来将人扶起,轻声道:“阿徽又长大一岁。”

眨眨眼睛,刘徽笑靥如花拿出一个盒子,“给母亲备的礼物。”

刘徽的生辰,却是刘徽给卫子夫备礼,卫子夫接过道:“好,我收着。”

并没有要当刘徽面打开的意思,垂眸而笑道:“去你父皇那儿吧。”

刘徽点点头,福身离去。

她才刚走,卫长公主领着刘适、刘据进来,“母亲,阿徽呢?”

“去未央宫了。”卫子夫手里拿着刘徽送的礼物,刘适眼尖瞧见了,上前缠着卫子夫道:“母亲快打开看看二姐送的是什么礼物。”

卫长公主也好奇无比的凑过来。

“今天是二姐的生辰,为什么每年二姐的生辰都会送母亲礼物?不是应该我们送二姐礼物吗?”刘据好奇追问,刘适摇头表示不知,只催促卫子夫道:“母亲,快看看二姐送的礼物。”

刘据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不过更想知道刘徽送卫子夫什么礼物?

卫子夫在孩子们好奇的目光下打开盒子,看清盒中之物,卫子夫有些一怔,只因那是卫子夫模样的小人儿,白玉透亮,栩栩如生,一片惊叹声,哇……

刘徽此时往未央宫去,进去先看到的是霍去病。

霍去病拿出一个小盒子,声音有些难听的开口,“礼物。”

不知不觉霍去病也到了变声期了呢。刘徽掩口而笑,霍去病懊恼的瞪她一眼,不愿意说话了。

“谢谢表哥。表哥莫恼,过一两年就好了。”青春期变声,不知不觉间,霍去病也长出喉结了呢,俊美的面容慢慢的褪去稚气,多了几分清冷。刘徽打量一会儿,赶紧接过霍去病的礼物移开目光。

“今天还要小心,别离陛下左右。”霍去病叮嘱,十分郑重。

刘徽就盼着今天赶紧过去,乖乖巧巧答应道:“好。”

霍去病心下一软,因为变声而生出的烦忧都随之消散了些。

“我们去见父皇,我想知道父皇今年会送我什么礼物。”刘徽雀跃的往宣室走去,此刻刘彻在上朝。

礼物早备好了,方物给刘徽送上的,一看,是件裘衣。

“长公主,陛下上回射了几只狐狸,专门攒着给长公主做的裘衣,入冬正好长公主能用上。”方物解释一番,刘徽也算满意,毕竟是刘彻亲自狩猎得来的。

刘徽眉眼弯弯收下,等刘彻回来,刘徽不忘道谢,刘彻和霍去病一般叮嘱道:“今日便在宫中陪着朕,哪儿也别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请大家收藏:()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诺。”韩澹说,今天她要是见了血就能平安过去,若是见不着血,不知如何。不怪霍去病和刘彻都着急。

刘徽倒还好,没有所谓的害怕。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眼看子时要过,只剩霍去病陪刘徽回了房间,守在刘徽身边等着时间过去。

“看吧,我都说没事,你偏不信。”霍去病不错眼盯了刘徽一天,盯着刘徽都不习惯。

眼瞅着子时要过了,刘徽起身推着霍去病回屋道:“时候不早了,表哥快回去休息。”

“还没过。”霍去病不太乐意,一个转身,刘徽吃痛的轻唤一声,一看,刘徽的手让霍去病的衣裳划出血了。

刘徽自觉一含手上的血,霍去病伸出想看她的手,不得不收了回去。

吸了一小会儿,刘徽再拿出手来,见血渗出,霍去病想为刘徽包扎,刘徽问:“韩夫人说见血就好。这算是见血了吗?”

霍去病的动作一顿,也想起韩澹这句话了。

“当然算。”霍去病肯定答了,刘徽笑了,再含住受伤的手指,霍去病的视线不由落在刘徽的唇上,水润如泛露的芍药,娇嫩欲滴。

“表哥,我想去朔方城。”一时间,霍去病失了神,直到刘徽的声音响起,霍去病反应过来,再看刘徽一眼,霍去病道:“再等等。”

刘徽扬起笑容道:“好!”

等是要等的,前线随着卫青奉命出征,再一次传来好消息。

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兵,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国相李蔡为轻车将军,都隶属车骑将军卫青;大行李息、岸头侯张次公则从右北平出兵。

长安静等着消息,等到捷报传来,才知道,各路汉军一同出击匈奴,匈奴右贤王正对卫青等人的主力,认为汉军不能到达此处,便喝得沉醉。

没想到,他们认为卫青他们做不到的事,夜晚时分,卫青率汉军突至,包围了右贤王。

匈奴右贤王大惊,连夜遁逃,独自同他的一个爱妾和几百名精壮的骑兵急驰突围,向北而去。

轻骑校尉郭成等追赶了数百里,没能追上。汉军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随后,卫青凯旋而归。

好消息传回,举国上下都为之震惊且欢喜。

刘徽和霍去病抱在一块又蹦又跳,好不欢喜。两人不约而同的道:“舅舅实在是太厉害了!”

太厉害太厉害了!

刘彻瞧着两个孩子都为大汉的胜利,卫青的胜利而高兴,其实心里何尝不是也一样高兴。

一个卫青,打出大汉的气势,让匈奴从此知道,大汉是不好惹的。

以前匈奴在大汉的边境胡作非为,无所顾忌的事,从此都不会有。

刘彻对卫青的能力是欢喜的,与之而来,想起如今的局面生出担心。

“你们说,要怎么赏你们舅舅。”刘彻有心一问。

落在刘徽和霍去病的耳朵里,霍去病先道:“陛下想怎么赏就怎么赏。”

一眼扫过刘徽,刘徽认真附和道:“就是。反正舅舅都行。按我的意思,不越界就成。”

不越界三个字,引得刘彻侧目。

莞尔一笑,刘彻目光幽深的道:“朕以为阿徽最喜欢卫青,理当尽所能为卫青争赏。”

收获刘徽一记白眼,不客气的道:“在父皇心里,我竟然成了一个偏私的人?”

点点头,刘彻竟然认同。

刘徽一滞,幽怨的努嘴,不满的道:“德不配位,必有余殃。我知道父皇对舅舅的想法,现如今大汉朝里最能打的将军莫过于舅舅。既然如此,更应该让天下人知道,更要让天下人通过舅舅知道,父皇对军功的看重,对天下将士的看重。赏赐是应该,但如何拿捏其中的分寸,父皇想好了吗?”

分寸,说得真好!

刘彻之前未必不担心,刘徽处处不掩饰对卫青的敬重和喜爱,一心为卫青谋,兴许会把他这个父亲抛之脑后。

作为一个皇帝,一个父亲,他很清楚刘徽何尝不是视卫青如父。

舅父舅父,有时候刘徽和卫青之间的亲近,其实更远胜于他们父女。因为利益会一致。

不过,至此,刘彻可以放心了。

刘徽并不傻,更不会因为卫青立功,或者对卫青的感情,从而认为,卫青应该享尽天下的权利。

分寸二字,让刘彻知道,其实还是他们父女更亲近。

刘徽会站在卫青一边,更会站在他的一边。刘彻对刘徽的话极是满意。

满意,刘彻道:“封你舅舅为大将军,节制诸将,位在丞相之上如何?”

如何?难道真在征询刘徽意见?

大汉的大将军之位,三公之一,轻易是不封的,正因如此,刘彻决定让卫青当上大将军,那是对卫青何等的盛宠,又是对卫青何等的肯定!

“好。依舅舅的功劳,甚好。”霍去病第一个赞同。刘彻笑了,眼神在两人之间来回,不同的位置,考虑问题的角度并不相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请大家收藏:()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两人的优劣,随他们越大,越能瞧得分明。

有时候刘彻瞧着刘徽也不禁感慨,若是郎君定会更好。

“还有呢?”刘徽何许人,当下察觉刘彻另有赏赐。

“你卫家的表哥表弟们,也该蒙父荫封侯。”刘彻嘴角微微上扬,对刘徽猜到有下文,无意再掩饰。

刘徽摇头道:“不好,想封侯,让表哥们以后凭本事争来。而且……”

而且什么,刘徽眼神扫过刘彻,眼下刘彻看卫青,因为卫青会打仗,怎么看怎么好。怎么赏都觉得不为过。

然而卫家已经出了一个中宫皇后,又有一个皇子。将来刘据一定会被封为太子,彼时……

刘彻和刘徽四目相对,都从彼此眼中看懂彼此的顾忌。刘彻心情更好了,他的心思刘徽全都懂。

“此事朕决定了,不必再议。”然,刘彻拍板,当下不许刘徽再开口。

刘徽吹胡子瞪眼睛,爱欲其生,恶欲其死的刘彻,在此时或许心理有些变化,可是,刘彻是真为得到卫青如此帅才而高兴,怎么赏都不为过。

霍去病在一旁道:“陛下想赏便赏,若来日认为不妥,再收回来就是。”

刘徽……

“哈哈哈……”刘彻愉悦大笑,可见霍去病说到刘彻的心坎里。

霍去病注意到刘徽的目光,眨眼问:“难道不是?”

过于理所当然的语气,谁能说不呢。

霍去病的想法跟刘彻如出一辙,无非是能给就能收,谁要敢不听话,看他们怎么把人收拾老实。

随后,刘彻下诏,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六千户,节制诸将,位在丞相之上 。

卫青三个儿子被刘彻封为列侯: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

卫青在军中收到诏书和封赏,上表辞封,并推功于众将士,以为最该封赏的人是一众将士。

“你舅舅的人品,无人可指摘。”刘彻收到卫青请辞的诏书,以及希望刘彻赏赐一众将士,冲刘徽对卫青表示肯定。

刘徽理所当然的昂首道:“舅舅性子谦和,为人庄重,人品贵重,若非如此,父皇能让他当大将军。父皇,我几个表哥表弟的爵位,父皇便顺势收回来呗。想要封侯得爵,自该各凭本事,别把他们养成废人了。”

“你之前劝不住,你舅舅纵然上书请辞,我还是不愿意同意,其中的原由你当真不懂?”刘彻轻挑眉头而问,刘徽的心一颤。

哪能不懂,无非是赏给卫青的,如霍去病说的那样,真要是刘彻想收回来,随时他都可以收回。

再有,卫青推辞儿子的爵位,而为将士争功,希望刘彻可以重赏一众将士。将士们,刘彻一定会赏,更不能把对卫青儿子们的封赏收回,否则岂不是让一众将士打从心底里更信服卫青?

果然,所谓的封赏之后,何尝不是也有一定的防备。

刘徽知道,其实卫青同样知道。

刘彻一看刘徽不吱声,便不再多言。

随后,刘彻下诏,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都受到刘彻的封赏,得封侯爵。之前给卫青诸子的赏赐照旧。

不仅如此,刘徽得知,刘彻有意让平阳长公主下嫁卫青。

刘徽……

喜欢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请大家收藏:()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