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 第43章 守护

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第43章 守护

作者:甘与子同梦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07-26 14:11:31 来源:全本小说网

若只是一两个人还罢了,杀了便杀了,如此众多诸侯王都有错,揪着他们的错处不处置,谁能咽下这口气?

要是全处置了,难免让人生出刘彻要杀光诸侯的想法。

这种时候,刘徽给刘彻出主意,先问:“父皇是想杀还是不想杀?”

没错,刘徽要确定一点,刘彻有杀人之心还是没有?

刘彻沉吟半刻,“触犯国法者,依律处置。否则大汉律法何存。”

哈哈哈,刘徽心里暗自乐了,自明了刘彻所言不虚。

“既如此,人证物证俱在,受苦受难的百姓,因为害怕没有人管,不远千里来到长安上诉,求父皇主持公道,父皇岂能视若不见?”刘徽顺口一提,刘彻脱口待要一句哪里来的百姓,话到嘴边顿住,瞬间张望向刘徽,瞅着刘徽目不转睛。

刘徽重重点头,“父皇难道不认为,针对不法之人,该给百姓们机会,好让他们能够有为自己争上一争,而不是只能任人宰割?朝廷在没有地方官员上报的情况下,对地方具体的情况一无所知。百姓过得好不好,是不是得到当官的庇护,朝廷应该想办法掌握情况。”

所言不虚!

刘彻捏紧手,明显在思考刘徽提议的可行性。

司法监督以及允许上诉,好让各地方有监督的存在,一系列的章程。

刘徽想到后世的众多法子,比较想问问刘彻,要不要尝试一下?

事实证明,虽然刘彻实施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这所谓的儒,内里是法。

唯有法家的理论和治国之道,是最符合刘彻所求的。

可是法家的旗号不能打出去。

别忘了秦因何而亡?

正是因为一力贯彻执行法家的政策,以至于引起天下不满。

披着儒家的皮,行的法家的事,刘彻之所以对董仲舒的提议赞不绝口,正因如此。

刘徽也十分赞同一些,以法治国。

就大汉实际的情况,其实法律如同虚设,毕竟爵位都可以抵法。

刘徽每每听说谁家的谁犯了什么事,因为祖上之功,因而一切从轻发落,就很想骂万恶的社会。

“若连诸侯国都不能因爵而免罪,日后父皇待要再想处置谁,他们都打不到借口提出反对意见。”刘徽把好处跟刘彻说清楚,主意她提出,要不要实施,全在刘彻。

“写个章程交上来,仔细些。所谓的监督,以及上诉的具体流程,越仔细越好。”刘彻思来想去,很难不心动。既然心动,于是让刘徽把这一章程整理出来,刘彻看完才能确定此事是否可行。

刘徽捏着小手,思量的是如何把事情办得更好为妥。

“不先小试一波吗?”刘徽觉得,凡事要是不试试,不能确定事情可行与否,实践永远是最好的证明。

刘彻扫过刘徽一眼,难免心动,“交给张汤去办。”

铁雄是有查案的本事,如何把案子办得合刘彻的心,还是让张汤来。

行,论起老练肯定是张汤的本事更好,刘徽完全不在意最后由谁来做成某些事,重点在于事情做好,以令官员受到限制,百姓得利。

刘彻等着刘徽的方案,不忘把刘徽的主意眼张汤一提。

张汤快速落实,很快,受诸侯折磨,生不如死的人都集聚在长安,跪在宫门前求刘彻为他们主持公道,他们都是大汉的子民,并非是诸侯的子民,皇帝不能看着他们受诸侯欺压,视若不见。

事实证明,只要剧本写得好。出演的人教上一教,还是非常可行的。

刘徽此时的监督机关-都察院,以及上访制度都顺势交出来,不意外,刘彻瞧得极为满意。

虽说御史督查百官,可是一般盯的都是朝上的百官,并非是天下官员。

鞭长莫及,大汉的国土广阔,想要靠朝廷把全天下的官员都监督到位,绝无可能。

既然如此,何不考虑考虑别的办法,比如利用百姓,另设监督机构。

都察院什么的,允许百姓越级上告,就应运而生了?

刘彻一边看,心里是藏不住的高兴,这一套监察机构好啊,太好了!还有上诉。设登闻鼓于长安,若有蒙冤受屈者,可击鼓鸣冤。

同时,也要在地方州县内设鸣冤鼓。让百姓在地方都有冤可诉。

一套的流程,大方向有,小细节,刘徽才不会把小细节都全揽在身上。

要是什么事都干完了,还要底下的人干什么?

刘彻很欣慰,刘徽很清楚的知道刘彻有心要分权,分相权,分朝臣的权,更要控制全天下的官。

“主意不错,和他们一道论上一论,要是他们不乐意,你跟他们吵上一吵。”刘彻也干脆得很,刘徽想出的主意,其中的道理,上面写了不少,有一些刘徽肯定没写完,刘徽心里的主意一个接一个,想把她的话套出来,不容易。

刘徽……小声的挣扎道:“不好吧。我跟朝臣们吵?”

收到刘彻一记意味深长的眼神,无一不在说,装,你就装?

“我儿有助大汉之能,何以不助?”刘彻挑眉直指刘徽,提醒刘徽,一家子,能帮他都不帮,怎么的?还想帮着别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请大家收藏:()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还小。”刘徽提一句嘴,真要是冒出头,后续的事不可能不管,“而且,父皇想好了,是要另令监察机构,还是怎么样?”

刘彻道:“分出去,另设,都察院这个名字不错。另登闻鼓一事可以先行,想在地方推行鸣冤鼓,想要落实不容易。”

当皇帝的可不会认为天下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可以先试着推广,再慢慢落实。”想把政策落实到位,也得要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刘彻当下追问:“你觉得谁适合领都察院?”

“已经有了一个极好的人选。”刘徽想,事情是面为谁而起的,不正是主父偃吗?

反正主父偃都把全天下的人得罪光了,何不顺势再用上一用,争取让主父偃物尽所用。

刘彻沉吟思考,明显在想,到底要不要。

可是,除了主父偃,似乎也寻不到更合适的人选。

“父皇,诸侯的事情先解决,正好用来试试朝臣们的态度。”刘徽点出眼下首要解决的事情非此莫属。刘彻想了想,终是点点头。

百姓都跑到长安告状,案情的始末还是朝廷派人前去查明的。

人证物证俱在,如今第一件事就是对质。

对质,诸侯们都得来长安。一众诸侯听来,皆慌了。

一慌,好的,他们能想出什么好主意?

造反啊!

兵马是挺少的不假,那也要拼上一拼。

刘彻和刘徽敢把主父偃放出去,由着他们查案,早做好最坏的打算,无非是诸侯国谋反。

以前刘彻还怕他们反,可是,刘徽将盐利握在手里之后,利用各地的世族牵制诸侯。

诸侯势大,对世族们也并非全都是好事,况且,刘徽能和他们分利的前提是他们的利益须得一致,否则为什么刘徽要选择将盐交给谁?

自打主父偃和铁雄一入各诸侯国,查出来没有一个干净的开始,刘徽已然让人盯紧诸侯,他们不动还好说,但凡他们敢动,动一个解决一个,都不用兵马调动,当地的世族先一步把人按住。

如此一来,起兵谋反的诸侯还用考虑他们的下场吗?无一例外,皆以处死,包括赵王刘彭祖。

诸侯乱起,如同当年的淮南王谋反一般,没等朝廷反应过来,事情都解决了。一应谋反的人都被捉下,刚亮起旗帜,谋反的话都没来得及说出口,好样的,瞧,解决了。

等后续有人开始回顾诸侯谋反又被捉的事情时,得知刘徽哪怕远在长安,竟然都能让诸侯国内的世族为她所用时,一个个看向刘徽的眼神透着畏惧,害怕。也终于意识到,握着盐利在手的刘徽,利用盐利可以把事情做到何种的地步。

刘彻这个当皇帝又是当父亲的,何尝不是也大开眼界,没想到盐利还可以如此运作,远在千里之外,照样能让人因利而动。

有了诸侯意图谋反,刚要动手都让人一网打尽的结果,剩下的诸侯都十分老实,再也生不出一星半点的反抗之意。

该押解入京听审的,全都老实进京。

主父偃也终于将功补过,逃过一劫。

如此,刘彻提出要设监察机构-都察院。

作为御史大夫,御史负责监察百官,公孙弘乍一听,马上想到一个可能,刘彻是在分权,不仅是要分丞相的权,也要分御史大夫的权。

刘徽一系列督察机构,甚至是设立登闻鼓的操作,让不少人看在眼里,惊奇之余,考虑的是,主意对百姓是好的,但对上一众百官并不友好。

老调长弹的反对意见,无非是从来没有此例。

再说了,监察百官自有御史。

“御史闻风而奏,以后照样如此。不过是多了一个都察院,不仅负责鉴察京中百官,还有天下官员。只不过,都察院不归于丞相府,御史大夫府上。”刘徽软软的声音响起,提醒反对的人,别说什么之前没有,现在不好的有的。

制度不完善就要变,改弦更张,为的是让国家发展强大,别打所谓没有的名头,放任之。

听到刘徽说话,当下有人道:“公主,臣等是在和陛下商议国事。”

刘徽岂能听不出言外之意,不就是让她少管。

可惜,刘徽走到刘彻之侧,刘彻同方物使了一个眼色,方物当下拿来蒲团放到刘徽面前。

刘徽朝刘彻作一揖,跽坐下,“提议建都察院的人是我,要设登闻鼓的人也是我。”

齐刷刷的目光落在刘徽身上,未必没有人有所猜测,可是听刘徽坦然承认,瞳孔不由放大。

刘徽压根不管他们的反应,只道:“身为大汉子民,有利于国之策,你们能够上书,本宫身为公主更应该上书。都察院,登闻鼓,反对的请列出可靠的理由。莫要张口闭口是自来没有。所谓自来,你们知道的究竟有多少?

“若一应按旧祖宗留下的规矩,不必变通,你们身上所穿的衣裳,所用之物,自不该用。毕竟从前的人衣不裹体?可是衣衫不整都是不妥,何况衣不裹体?穿衣是为遮丑,更是为了保暖。你我生在此时,理当朝前看,往前迈步,而不是一味回顾从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请大家收藏:()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拿穿衣一事论道,实在是让人不知如何反驳。

“我看诸位也拿不出什么更多的理由反对成立都察院,设立登闻鼓,父皇,还有论的必要吗?”刘徽怼得刘彻听得心情上佳,正因如此,更适时提醒,没有太多争论下去的必要。赶紧把这件事定下吧。定下了好继续办别的事。

“那都察院由谁来监督?”公孙弘但问。

刘徽理所当然道:“御史监察百官,都察院的人也属于百官之列。”

行,换而言之,都察院是不属三公管辖不假,并非不受约束的人。

“臣无异议。”公孙弘未必乐意设立都察院,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刘彻乐意设立都察院的事,否则不会提出来让一众人一起议。

所谓的议,更多是走个形式。

刘徽啊,一个公主,之前把盐利握在手里也就罢了,眼下连朝堂上的事都掺和,不算一个好信号,不少人都不由暗暗生出一些别的想法。

如此,都察院设立,让人没有想到的是,都察院最高的长官竟然是主父偃。

再想反对,不好意思,刘彻打定了主意,其他人,且由主父偃挑着用。

因着此事,登闻鼓也设好了,刘彻下令,封刘徽为长公主,食邑加三千户。

当年刘徽被封为未央公主时,食邑是两千户,结果晋封为长公主,加食邑三千户,翻了一倍多。刘彻实在不是一般的爽快。

旁人对刘徽是道喜的,卫子夫反而显得忧愁,同刘徽小声道:“你怎么还掺和朝事?”

“母亲,我又不是今天才开始参与朝事。造纸术,印刷术,还有盐利,兴教育,哪一件与国家无关?我敢出头,我有数。”刘徽宽慰卫子夫,不希望她太过担心。

卫子夫长长一叹,不由问:“参与朝事,你还想将来上战场?”

“当然。”刘徽重重点头。

上战场,握兵权,底气所在。所谓的枪杆子里出政权,想在将来有保护自己,保护卫家人的能力,没有兵怎么行?

兵呢,刘徽手里现在的兵马并不多,远远不够。

况且,刘徽的很多盘算是需要兵马支持的。军功,兵权,政权,缺一不可。

卫子夫拧紧眉头,“你是何打算?”

“母亲别问。别管我做什么,母亲都只要记住,我是为了我们一家子,为了大汉。”一家子呢,那么多人的性命,刘徽半点不敢松懈,趁着年纪小,刘彻眼下对卫家也没有防备,她要借着不防备,多做一些事。

登闻鼓设立,瞧着那一面大鼓,刘徽特意站在下方看了很久,秦汉之制,一切刚开始。如今这天下,能够为民伸冤者几何?

饱受欺压的百姓,他们拼尽全力想要变好,事实上他们能不能变好,根本没有人敢想。

刘徽有私心,也有公心。

可惜像刘彻说的那样,鸣冤鼓想要设立,甚至想要落实,并不容易。

刘彻心知不能急,故而才会先把登闻鼓设在宫中。

这里许人进入,也让人可以在无处诉冤时,成为大汉朝最后一处能够讨回公道所在的地方。

卫青知登闻鼓所立,更清楚是刘徽所建议的,登闻鼓呢, 想看上一眼的又何止一个刘徽。

卫青来到登闻鼓处,见到刘徽坐在登闻鼓下。

“长平侯。”程远和闵娘、墨言、韩开立在一旁,见卫青行来,忙朝卫青见礼。

刘徽听到声音当下起身,“舅舅。”

“晋封为长公主高兴吗?”卫青打趣一问。

刘徽啊的一声,如实答道:“还好,公主和长公主又没有区别。要说食邑的话,我又不缺钱。”

卫青……

满天下的人要说不在意,旁的人说出或许谁都不相信,出自刘徽之口,理由还那样的充足,让人不得不信。

“舅舅,感觉有好多事情要做。”刘徽同卫青道出这一句,卫青道:“那就慢慢来,慢慢做。阿徽很年轻,可以做事的时间很长。”

对喽,只要她还活着,再多的事,一步一步完善就好,怕什么?

“好。”刘徽扬起笑容,还是决定再坐坐,她想像着要是每一个地方都设立鸣冤鼓,又将如何。

不过,诉讼的成本,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他们不会希望底下的臣民没有成本的打官司。

“怎么?”卫青注意到刘徽的表情在变化,好奇的询问。刘徽道:“舅舅不用管我,我想坐着,想一些乱七八糟的事。”

“好,舅舅陪着你,不用管舅舅。”卫青知道刘徽考虑的事情很多,并没有要追问刘徽的意思,而是决定就守在刘徽身边。什么时候刘徽想回去再回去。

刘徽乐意得很。

自打卫青上战场后,刘徽见卫青的机会大大的减少,难得卫青有空能够陪陪她,她乐意得很。

只是刚坐没多久,霍去病寻来了。

“舅舅。”见到卫青,霍去病明显一愣,转头望向刘徽,刘徽唤一声表哥。

“你怎么和舅舅到这儿来了?”霍去病诧异相询。

“就是想来看看,坐在这儿想东西。舅舅正好也过来瞧瞧,就陪陪我。怎么了?”刘徽记得出门前霍去病正在研究棋盘,当时刘徽不想打扰霍去病,才会自己出来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请大家收藏:()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霍去病道:“我下完棋寻你,才知道你出来了。登闻鼓,徽徽看着登闻鼓想的是鸣冤鼓吧。”

真真是让刘徽都不好意思说不。她的心思霍去病一猜一个准。

卫青是不知道所谓的鸣冤鼓的,无声询问。

霍去病为卫青解释,卫青不由打量刘徽,可真是……

“陛下在没有寻到合适的人之前,不会落实的。要么不做,要做,须确定做好。否则就成了一个笑话。”霍去病道出刘彻没有把鸣冤鼓一道颁布推行的原因。

刘徽岂不知。

“设立一个登闻鼓何尝不是一个好的开始。”卫青以为刘徽是因为鸣冤鼓的事不开心,出言相劝。

刘徽解释道:“一开始提出来我就知道不可能马上落实。我没有因为鸣冤鼓没有立刻推行不高兴,我在想,该怎么寻机会一点一点落实。”

“可以准备,机会须再等等。”霍去病如是道,刘徽半眯起眼睛,没错,要先准备,否则事到临头真有合适的机会都没法出手,如何使得。

“行。先准备。”想是没有用的,费脑子想再多,不如考虑多做几手准备,以保证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能够捉住机会。

刘徽脑子已然飞速在转,目光从卫青和霍去病身上划过,却全然无神,可见早已出神。

“舅舅,不早了,您早些出宫回府上歇着,徽徽还要再坐一会儿,我陪着她。”霍去病了解刘徽,一看刘徽出神,当下劝着卫青早些出宫,刘徽交给他吧。

卫青瞥过完全出神的刘徽,正因为知道刘徽想东西的时候很专注,卫青不放心,才会守着刘徽。

“好。”霍去病来了,卫青应下一声,拍拍霍去病的肩,这才离开。

霍去病安静的守在刘徽的身边,他不用想事情,干脆躺在地板上看天空。夜色即将降临,暗色一点一点的席卷而来,霍去病欣赏着云朵,也打量若隐若现的星星,倒也惬意。

看看天空,再看看刘徽, 还是方物小跑过来道:“长公主,霍郎君,陛下让你们回未央宫用膳。”

霍去病第一时间望向刘徽,刘徽被唤回了神,正好在这时候一阵咕咕声响起,刘徽抚过小腹道:“父皇知道我饿了。表哥,我们走吧。”

“理清楚了吗?”霍去病起身,拍拍身上的灰尘问。

刘徽一边走一边答道:“差不多,知道应该怎么下手了。”

知道怎么下手就成,霍去病并不细问。

“陛下说好些日子没有去上林苑小住了,而且快入秋了,陛下想去狩猎,你要不要上场?”霍去病提一嘴刘彻有所准备的事。

狩猎呢!刘徽马上道:“去。当然要去。正好让父皇看看我们的兵练得怎么样。”

霍去病何尝不是正有此意,狩猎呢,表现的大好时机。

喜欢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请大家收藏:()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