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 > 第20章 你们不干,有的是人干

刘徽知晓他们的心思。

淮南王府上的事,发展太过迅速,谁都没有意识到,结果刘徽和霍去病把淮南王解决,更连军队,城池,全都接管。

有条不紊得让他们想趁机兴风作浪都不成。

本来刘徽接管淮南国地界,一个个都想看好戏,他们并不认为刘徽一个六岁孩子能够管好庶务。

偏是他们认为不可能的事,刘徽办得那叫一个漂亮。

漂亮得都让人不由怀疑,刘徽真才六岁?

从小吏和人品考察举荐中提拔人,甚至还让人考试,考试的卷子听说都是刘徽给出的,至于内容,除了参加考试的人,没有人知道。

刘徽压根没有要等原本那些官帮忙的意思,甚至对于没有主动投诚的人,态度很明显,你们不想为大汉效力,天底下多了去的人愿意为大汉效力。

比如淮南王府上养的那些人,刘徽毫不吝啬问及他们是否有出仕之心?

得知有心的人,刘徽便考查起人品,往上查上三代,人品家世都没有问题,刘徽让人考试,再给人定下规矩,一年考核,官当得好不好,不是他们自己说了就成,还得有人点评。

至于考核官员的标准,刘徽罗列出来,民生,经济,以及百姓认可。

这一套考核标准一亮出来,不出意外引得无数人侧目。

有认同的,也有不认同的。

对于淮南国的世族大家们来说,刘徽纯纯是在坏规矩,想提出反对意见,不好意思,刘徽表示,我连你们人都不见,你们反对有意义吗?

对于庶族们而言,大好的机会,能够让他们出人头地。

考核要是过关,那是可以升官的。而不是在同一个地方待到死!

刘徽在淮南国境内大肆招纳贤才。

想想当年刘邦身边的人里,多是出自沛县。

一个县的人才足以助大汉开国。

世族把持,以令普通人没有出头的机会。

淮南国境内,怎么说他们都会尽可能控制整个,淮南国境内的人才,若非愿意往长安去的,也不会有机会为大汉所用。

想去长安,跋山涉水,岂是容易?

刘徽到淮南国境内,大肆广而告之,不仅是让官府到处张贴,更让百姓帮忙宣传。

无一例外只为一样,笼络人才。

她和霍去病最大的不同在于,她一个公主,举荐人才,任人唯贤,一切都是参照刘彻。

再者,淮南国境内的官,暂时刘徽没有要彻查到底,但凡拿不到把柄的人,刘徽一律放任不管,好似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事实上,刘徽有意将各家的人按住,利用他们不想动的时候,把重要位置的人换下来。

比起她一个人面对整个淮南国境内的世族,到时候不一定能不能斗得过,刘徽自是要寻帮手的。

庶族想要上升,他们会捉住一切机会,不遗余力站稳脚步,更会坚定站在刘徽这一边,帮她盯世族,安民抚境。

果不其然,随刘徽迅速提拔人才,并且死死的按下世族大家,瞧,淮南国境内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出现半点波动。

原本想等着刘徽求他们的世族大家,眼下终于是开始着急,这不就寻上门来求见刘徽。

刘徽有意不见,是要冷着他们。

一冷再冷,也并非只冷那么一下。

而现在,是时候去见人了。

刘徽出了正堂,桑弘羊随后,但见刘徽行来,一个个老的老,正值壮年,或者年轻的男人们,纷纷起身朝刘徽作一揖,“拜见公主。”

颔首,刘徽跽坐下,摆手道:“诸位都坐。”

瞧刘徽小小的一只,刚开始压根不拿刘徽当回事的人,这些日子观刘徽将淮南国境内的庶务处理得井井有条,纵然私底有所波动,毕竟有人不服刘徽,那也架不住刘徽本事大,愣是在波动刚起时,快速解决问题,都没有给他们可乘之机,叫他们能够煽风点火一番。

刘徽扫过一众人,不难看出这回这些人的老实。

世族大家,刘徽不算第一回跟他们打交道,自诩家世过人,他们之中的人很多都带了几分傲慢,极是瞧不上人。

哪怕对她这个公主,也未必见得有几分真正的客气和尊重。

“诸位接二连三求见,不知所为何事。淮南王之乱刚刚平定,本宫忙得不可开交,若诸位没什么事,不如回去歇着。”刘徽忙,不管真忙假忙,在他们的面前就是忙。

桑弘羊不由拿眼偷瞄刘徽,桑弘羊跟着刘徽是真长见识。

先前在宫中,知刘徽聪慧,凡是教过刘徽读的书,讲过的事,刘徽是一点即通。

养中科院的那些人,研究出各种新奇不同的东西,更让他们惊奇无比。

桑弘羊诧异于刘徽年纪虽小,见识远见,远胜于人。

等到盐田一弄出来,刘徽定下的盐价,桑弘羊都不由打哆嗦。

盐利可富国。

刘徽握着几乎没有什么成本的盐利,竟然舍得卖那样的低价,用刘徽的话来说,此乃惠泽大汉之民的事,焉能争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请大家收藏:()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想刘徽把铁锅卖出两锭金子的价格,让无数人没少骂刘徽黑心。

桑弘羊其实心里虽然没有骂刘徽黑心,也不太认可刘徽卖出那等高价。

在一定程度上,桑弘羊未必不认为刘徽是一个重私利的人。

结果,盐这样的大利,刘徽说降就降,半点都不带含糊,让桑弘羊心里把对刘徽不好的印象全都丢掉。他们未央公主殿下,岂是一心只有私利的人。明明刘徽心系百姓,心系大汉!

更让桑弘羊惊奇的莫过于,刘徽和霍去病两两结合,迅速将淮南王拿下,控制整个淮南国境内,连淮南王的兵马都收了!

回过味来的桑弘羊意识到,刘徽正是借平价盐搅乱整个淮南国境内,以令淮南王和城中的世族,都以为刘徽和霍去病不怀好心。

确实不怀好意的刘徽和霍去病,四下散播淮南王意图谋反的事,以及更不避讳的让淮南王知道,淮南国境内的所有流言,全都是出自于他们之手!

这是妥妥的逼着淮南王不反也要反。

怕是淮南王永远也不可能想到,刘徽和霍去病只领了三千两百人来,就敢打他的主意。

桑弘羊哪怕一直跟在刘徽身边,知道刘徽和霍去病密谋着什么事,也从来没有想过,刘徽和霍去病真就敢凭三千两百人敢出手对付淮南王!

谁都认为不可能的事,刘徽和霍去病做成了。

兵器库刘徽和霍去病到底是怎么找着的,到现在为止桑弘羊都不知道。

而淮南国境内的官员,本来桑弘羊极是担心,害怕他们闹事。

毕竟接管淮南国境内,刘徽和霍去病可用的人太少,若是世族大家们联合起来,怕是要乱成一通。

结果,刘徽让人把各家看住。

境内的一应庶务,刘徽另提拔人管事。

最简单的执行办法,不杀人不犯法,一律不管,但有任何谋乱之心者,诛。且请百姓一并监督。

百姓监督。

刘徽尤其指出,凡有敢抬高盐价,都是居心叵测者。

又是利用盐。平价盐。

这一波简直是把淮南国境内的百姓拿捏得死死的。

随后,刘徽还让人教起淮南国境内的人做起豆腐。

豆腐?

桑弘羊表示从来没有见过。

但这原料,黄豆呢,其实各家都有,只是不知道竟然还可以做成这样的吃食。

豆腐,嫩豆腐,豆皮,还有豆浆,豆泡……

虽然是相差无几的做法,但品种也极其多。

吃法,更是多种多样。

豆腐的好处,刘徽喃语豆腐顶得上半块肉呢。

这其中的营养价值,对这样一个时代的百姓来说,是极好的一类菜。

自不必说,刘徽让人推上一波,不知不觉中又收获一波百姓的认可。

能把他们放在心上挂念的人,百姓岂能不懂。

既然懂,对刘徽下达的命令,那叫一个支持。比如帮忙盯着点各家的动静,凡是想让淮南国境内不得安宁的人,都是要挑起战事,以令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主儿,一定要把这些狼子野心的人先一步解决。

这就造成,好些不服刘徽,暗地里未必不想捅上一刀刘徽的人,都没来得及动手,他们的准备全都捅到刘徽那儿,让刘徽将人一网打尽,一个不留。

加上刚拿下淮南王那会儿,有异动的人。全都让刘徽拿下,不少人都暗自感慨,刘徽太邪门!

如今,剩下的人眼看淮南国境内的官位都要让其他人替代,他们着急上门。刘徽又会如何对待?

“公主,臣等都是想为大汉尽心。”刘徽那一副有事快说,没事赶紧滚的态度,叫人嘴角阵阵抽抽,后牙槽都快咬碎了,他们极不服气!

可惜,再不服气也没有办法。

刘徽没有跟他们放过半句狠话,架不住刘徽话不多说,只管做事。

暗中想搅事的人都让刘徽解决完毕。

剩下的他们这些人,不好意思,刘徽压根没把他们放在心上。

不想当大汉朝的官,大汉又不是非他们不可。

“有意尽心,挺好,那就按我来淮南国之后的规矩,考上各位一考,合适再说。”刘徽就是要把这些人压得死死的,让眼前的一个个往后都给她记牢,想在她面前摆架子,装清高,想等刘徽上门求他们,做他们的白日梦去吧。

一听刘徽让他们跟其他人一样考试,都愣住了。

“公主,臣等并非没有官位。”愣归愣,还是不得不跟刘徽提上一句,好让刘徽能够正视他们的不同。

刘徽半眯起眼睛扫过在场的人,“你们是在提醒我,你们曾为淮南王尽忠?”

此话杀伤力之大,瞬间一片死寂。

一个个面对刘徽一问,都噤了声。

跟淮南王有没有关系,或者是什么样的关系,其实他们都清楚着,刘徽其实对他们很是客气了,没有对他们查到底,也不问他们对淮南王谋反的事知道多少。

真要是刘徽有心细究起来,完全可以一口气把他们全杀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请大家收藏:()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我不想管淮南王之前的事,也不想管淮南王的规矩,怎么?你们倒挺不乐意?非让我跟你们算算旧账?”刘徽之前面对淮南王境内的情况不太好这一点,属实不想多作些什么。

以静制动,没有人出手,她便不管,但谁敢冒头,秒杀!

眼下,该提拔的人提拔,该安排的人马都到位,刘徽可以放手翻旧账。

要是这些人想来先跟她翻起旧账,相信刘徽,她极是乐意。

瞬间,都从刘徽的言语中懂得刘徽何意。

失策啊失策。

他们其实就该早早趁刘徽没有接管整个淮南国境内时先出手,那个时候或许他们还有机会和刘徽谈筹码。

淮南王境内,有心为淮南王所用,或者和淮南王合谋的人,几乎都让刘徽一网打尽。

官员安排到位,百姓安居乐业,淮南国境内的百姓丝毫不知从此这世上再没有淮南王,而是大汉的地界。

“臣等绝无此意。”刘徽话说得太不客气,听得人的气不由往上蹿,无奈不得不忍下,不敢有半句多言。

刘徽冷笑道:“既然没有此意,再想当官,按规矩报名考试。大汉的官,我看你们也都不怎么乐意当的,否则在本宫初初需要人的时候,怎么没有人愿意搭把手?”

此话落下,再次陷入死寂。

桑弘羊其实同样看不起眼前的这些人。

一如刘徽所言,在刘徽最需要人帮忙的时候,他们在那儿摆架子装清高,全然是一副非让刘徽求着他们不可的架势,怕是怎么也想不到,刘徽能学了刘彻一样,从庶族和小吏中干脆利落提拔人,不会当官,没有经验的没有关系,太守手册了解一下。

桑弘羊很难形容在看到刘徽写出的所谓太守手册时所受到的震撼。

一个六岁的孩子,教人怎么当官啊!

这到底是怎么样一个玄幻的世界?

总之,桑弘羊对刘徽的佩服,又以到达了新的高度,他这会儿真是万分感谢刘彻把他给到刘徽。

啊,不对,好像是刘徽讨的他。

感谢公主殿下看上他!

桑弘羊跟在刘徽身边长的见识,这些经历,真真是前所未有想过的。

但,跟着刘徽干事,爽快!

“本宫需要你们的时候,你们想让本宫求你们,可惜,本宫不乐意求人。大汉朝别的或许都没有,但要说人,定然是不缺的。淮南王虽然不是一个多好的东西,这些年在境内也算兴于教育,就他府上集聚的人才,足够把淮南国境安排得妥妥当当。”刘徽是懂得怎么扎人心的,尤其是捅人的心口,还让人连一句辩解的话都说不出来。

一个个都明白,刘徽是把他们都记上了。

她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们一个不帮,发现刘徽不会受制于人,甚至他们的官位眼瞅就要没了,再不想想办法,怕是他们没有立足之地,这才着急慌忙来求见刘徽,希望刘徽给他们留个位置。

哈!官位还想让人给他们留,想什么呢他们?

不知道什么叫僧多粥少?

刘徽怼得人不敢吱声,并不想跟他们继续绕弯子,因而大方的挥手道:“没什么事各位都散了。”

丢下这句话,刘徽便要起身,走!

桑弘羊对刘徽行事的风格,越来越喜欢。帅极了!

“公主。臣等为之前的错向公主赔罪。”不成啊,千求万求才求到刘徽愿意见他们,不能让刘徽就这样走,否则他们岂不是功亏一篑。

麻利的有人低下头,同刘徽认错,赔不是。

刘徽伫立转身道:“本宫没有给你们机会?报名,参加考试,这不是机会?莫不是这些年淮南王太捧着你们,倒是让你们生出,朝廷没有你们便运作不成,天下也要大乱的想法?”

没错,刘徽从他们的傲慢中只读到这一些,认为是大汉朝离不开他们,少不了他们。没了他们的大汉朝,再无人可治。

诚然,确实这个时代懂得治国平天下的人,大多数都出自世族,但民间之中,小吏里,也并非没有人才。无非是上头的人愿意不愿意花点心血去发掘人才。

刘徽一入淮南王境内,当下让人把淮南国境内上上下下的人全都查个清楚,只为心里好有个数。

有数,便可利于刘徽在接管淮南国境内,以及迅速提拔可用之人。

明面上好像刘徽接管淮南国境内的兵马,甚至控制整个淮南国境内都似乎很容易,实则不然。

刘徽在私底下和霍去病可是连着几天不敢合眼,霍去病忙着收拾军中的人,刘徽忙着把人提拔起来,教着人迅速安定百姓,以免再生纷乱。

不得不说,一番用心还是有用的。

淮南王谋反一事,没有闹起任何大的波动。

“臣,臣……”刘徽指出他们傲慢,更让他们说不出辩解的话。

他们若非认定刘徽想要淮南王境内安定,必是需要用心,断不可能冷眼旁观许久,眼瞅着马上要没有他们的位置,才着急出面求刘徽给他们一个机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请大家收藏:()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刘徽扬手道:“前事如何,本宫不想管。想当官,你们最好记住四个字,忠君爱民。”

言及于此,刘徽瞥过他们,“心无君亦无民者,大汉还需要官吗?”

四个字表露的意思,让这些人都打了一个寒颤,便明白,刘徽比他们想象的更不好对付。

刘徽最后道:“本宫没有那么多时间和你们寒暄,本宫要做的事很多。”

如此,头也不回的转身离去,留下一个个人面面相觑。

谁能想到,谁能想到一个孩子如此不好拿捏。实在可恶!

“公主,当真不理他们?”桑弘羊哪怕对这些世族大家一心只有私欲极是看不上,那不是,也要顾念后果。要是他们把刘徽参上去,该如何是好?

刘徽道:“我要用人的时候他们冷眼旁观,想让我求着他们当大汉的官,当我是泥人,还非他们不可?”

这话,刘徽刚才说过类似的意思。

“真要告到父皇那儿,挺好,由着他们告,我巴不得他们告上去,好让我也可以顺势跟父皇告告状。看看大汉朝的官,心里有半点大汉?”刘徽心里对世族大家不满着,没少在考虑究竟用什么样的办法多抽抽他们的脸,好让他们知道大汉并非没了他们便转不动。

因此,兴教育,建书阁的事,迫在眉睫。

“桑侍中,有件事交给你去办,务必办好。”刘徽人都在这儿了,正好,借这儿向刘彻展示一番,兴教育,建书阁的好处。

“公主请吩咐。”桑弘羊对刘徽是心服口服,一听刘徽有事交代他去做,不加思索答应下。

刘徽当下和桑弘羊说起她想让桑弘羊办的事,“你将淮南王府上的书全都刊印,建一处书阁,凡大汉子民,只要手脚干净,都可以入内读书识字。”

桑弘羊闻言震惊,良久才消化这个消息问:“公主不需要禀明陛下再行此事?”

“此事我和父皇报备过,父皇是同意的。”刘徽宽桑弘羊的心,让他放心大胆去干。

桑弘羊沉吟半晌道:“公主,是不是应该先从长安开始?”

长安可是首都,刘徽哪怕有心做这个事,也可以先从长安开始。这也是大汉的颜面。

“一时半会儿我回不了长安。人在哪儿,书阁建到哪儿, 我以前不建是因为我没钱。有盐利还怕没钱吗?对了,连兵马都有了。”淮南国境内的兵马全都在刘徽手里,有人,刘徽可以做的事就更多。

盐利嘛,只往淮南国运那太少了,其他各地,临海的每一处,刘徽都跟刘彻提议,刘彻已然同意她的方案,由着她将沿海的盐全都控制在手里。

是以,短时间内刘徽和霍去病都不可能回长安。

凡事不能等刘徽在长安开始干才算吧。

暂时京城的人没到,淮南国的一应诸事得由刘徽来管,刘徽和霍去病都得留下。

淮南国既然归于太平,正是大兴教育的时候。

人才有了,就更不用受制于人。

刘彻的察举制,征辟制,眼下确实不错,慢慢的,这就成世族垄断的法子。世族相互推举人才,以令寒门庶族再也没有晋升的机会。

所以,科举考试在随后慢慢成为主流。

刘徽眼下小试一番,考试的内容由刘徽跟人商量定下。考起来,人少还好,不能说不公正,要是将来全国都要考,须得想方设法的周全。

但,那都要放一放。兴教育,培养人才先搞起来啊!

刘徽未必不想,干脆来波大的,办个学校?

喜欢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请大家收藏:()穿成刘彻和卫子夫的女儿怎么办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