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 第121章 歧路抉择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第121章 歧路抉择

作者:空白馒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4:51:15 来源:全本小说网

“李过怎么能投永历?!”

王进才猛地拍桌子,桌上油灯晃了晃,灯油洒出几滴,瞬间被木桌吸进去。

他跟李过是米脂同乡,当年一起从老家出来投军,跟着李自成南征北战。

从没想过李过会投朱家朝廷——他们最瞧不上的就是朱家的人。

帐里顿时炸了锅,将领们七嘴八舌议论。

张能身边的周立,当年是李过的亲兵,急得满脸通红。

“李将军肯定有他的道理!永历给了他侯爵,还拨了粮食,说不定真能给咱们一条活路!”

“总不能在这山里等死吧?”

几个跟李过走得近的将领,脸上都露出动摇。

张能站起身,他是李过一手提拔的,潼关之战时李过还救过他的命。

声音急促却坚定:“李将军是闯王的亲侄子,身上流着闯王的血,他选的路,不会错!”

“永历能给李将军这么好的待遇,对咱们也不会差。或许永历那边,真能让弟兄们活下去。”

“活下去?”

郝摇旗猛地拍桌子,碗碟被震得叮当作响,油灯都差点翻倒。

他霍然起身,指着帐外,声音里全是愤怒。

“当年闯王一打进北京,朱家的人给咱们留活路了吗?把咱们的弟兄抓起来,砍头的砍头,流放的流放!”

“现在李过投永历,等他们用完咱们,迟早卸磨杀驴,把咱们一个个宰了!”

“你忘了你爹是怎么死的?就是被永历的税吏逼死的!”

张能脸色一白,嘴唇动了动,没反驳。

他爹当年是小商贩,被永历税吏逼得倾家荡产,最后上吊自尽,这事大顺军里不少人都知道。

帐里的议论声渐渐小了,气氛又沉下来。

刘体纯皱着眉,没说话,目光却瞟向冯厚敦,带着探寻。

他知道,李过投永历,像给众人心里扎了根刺。

要是处理不好,十万大顺军就得散,到时候不用清军来打,自己先垮了。

冯厚敦心里也沉了一下。

他没料到李过会这么快投永历,还得了爵位和粮食,这对众人的冲击太大,打乱了他的计划。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慌,要是他慌了,这些将领更没主心骨。

他看着动摇的众人,缓缓开口:“各位,李过将军有他的选择,咱们也有咱们的路。”

“路对不对,要看实际能得到什么,不是看谁走在前头,也不是看谁得了虚名。”

他走到帐中央,语气诚恳。

“永历能给李过侯爵、五千石粮,可他们连自己的粮饷都凑不齐。”

“去年江西大旱,永历不仅没开仓放粮,还加征赋税,逼得多少百姓逃荒?”

“给李过的粮食,说不定是从百姓手里抢来的。”

“你们想想,你们的妻儿老小跟着你们在山里受苦,吃了上顿没下顿,冬天连件像样的棉衣都没有。”

“要是投了永历,他们能让你们的家人过上安稳日子吗?说不定哪天就死于清军刀下,或是被永历官绅算计。”

这话戳中了众人的痛处。

大顺军里不少人都带着家眷,女眷们天天挖野菜、缝破衣,晚上睡漏风的帐篷。

孩子们饿得直哭,只能喝几口稀粥。

坐在最边上的吴六,红着眼眶,声音哽咽。

“我不能让孩子再受苦了,上个月我媳妇刚生了娃,因为缺粮,娃生下来就弱,现在还在发烧。”

“连退烧药都找不到,再这么下去,娃怕是活不过冬天。”

冯厚敦趁热打铁,从怀里掏出折叠整齐的文书,放在桌上抚平。

“这是郑陛下亲笔批的条陈,上面写得明明白白,你们可以传阅。”

刘体纯第一个拿起文书,借着灯光仔细看。

上面写得清楚:从军者,月饷三两白银、米三石,冬夏各发一套棉衣。

归农者,分田百亩,免赋税三年,另发安家银二十两。

家眷安置到郑氏工业商会作坊,管吃管住,月钱一两,有手艺的月钱翻倍。

连孩子的事都提到了——作坊周边设义学,士兵子女免费读书。

刘体纯看了半晌,手指在“免赋税三年”上反复摩挲,递给王进才。

叹了口气:“冯大人,不是我们不信你,只是我们跟明军打了这么多年,手上沾了不少朱家的血。”

“郑陛下真能容得下我们?不会等我们投过去,找个由头把我们办了吧?”

“容不容得下,看你们做什么,不看过去。”

冯厚敦语气诚恳。

“郑陛下在福建起兵时,身边有不少前明降将,比如方国安、王允成,当年都是前明总兵,跟郑陛下打过仗。”

“现在方国安镇守抚州,王允成镇守吉安,都在为大夏效力。他们能被信任,你们为什么不能?”

他顿了顿,又说。

“郑陛下知道你们是苦出身,当年起兵也是被逼无奈。”

“只要你们真心归顺,好好做事,不管从军还是务农,大夏都不会亏待你们。”

“要是有人担心,先派部分家眷去南京安置,看看大夏的实情,再做决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请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帐里渐渐安静。

将领们看着文书,又想起冯厚敦送来的粮,想起家人受苦的模样。

心里的天平慢慢倾斜。

郝摇旗走到冯厚敦面前,“扑通”一声单膝跪地,抱了抱拳。

“冯大人,我郝摇旗信你!只要能让弟兄们和家眷过上好日子,我就投大夏!”

“以后我这条命,就是大夏的了!”

王进才也站起身,点头道:“我也投!李过有他的路,我走我的路,不能让弟兄们跟着我饿死、冻死!”

有两人带头,不少将领纷纷表态。

吴六擦了擦眼泪:“我也投大夏,只要能让我的孩子活下去,让我做什么都行。”

张能看着众人,双手攥得指节发白。

他想起李过的救命之恩,又看着帐外——几个士兵正给孩子喂稀粥,孩子喝得很慢,小脸蜡黄。

他犹豫许久,摇了摇头,声音带着愧疚。

“各位,对不住了。我跟李将军多年,他对我有救命之恩,我不能背弃他。”

“我去荆州找他,以后有机会,咱们再做兄弟。”

刘体纯看着他,叹了口气:“人各有志,不强求。你要走,我给你准备些粮食和棉衣,路上好有个照应。”

“到了永历那边,多留个心眼,别被人卖了。”

张能抱了抱拳,眼圈泛红:“多谢刘将军,各位保重!”

转身离去,三个跟李过关系极深的将领跟着他走了。

剩下的人看着冯厚敦,眼神里多了几分坚定。

刘体纯站起身,对冯厚敦拱了拱手,语气郑重。

“冯大人,我们这些人,还有手下八万弟兄,就托付给大夏了!”

冯厚敦回了一礼,心里一块石头落地。

“各位放心,我这就给南京写信,郑陛下定会妥善安排。”

“以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当晚,冯厚敦就着油灯写了封长信。

把岳州的事一五一十告知郑森——从将领们的犹豫、李过投永历的冲击,到最终多数人归顺的过程,都写得清清楚楚。

还提了安置需求:尽快调拨一批棉衣和粮食到岳州,安排商会的人对接家眷安置。

喜欢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请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