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军事历史 >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 第112章 闽地擒儒

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 第112章 闽地擒儒

作者:空白馒 分类:军事历史 更新时间:2025-11-19 04:51:15 来源:全本小说网

郑芝龙站在战船甲板上,目光落在远处黄道周的“义军”上,突然笑出了声。

他闯海半生,见多了真刀真枪的厮杀,荷兰人的坚船利炮、海盗的亡命搏杀,哪一种都比眼前这阵仗实在。

黄道周那几百号人,穿的是儒衫,握的是锄头,连像样的甲胄都没有,说是义军,倒像一群临时凑来的农户。

“将军,黄道周还在阵前念者忠君之词呢!”亲兵凑过来,忍着笑递上望远镜。

“您看,他身后的兵,有的还在偷偷啃红薯,有的搓着手冻得直跺脚。”

郑芝龙接过望远镜,镜头里的黄道周站在土坡上,青衫被风吹得飘起来,手里的剑连剑鞘都没拔,正对着士兵们高声吟诵。

可他身后的农民兵,眼神里没有斗志,只有不安。他们是来混口饭吃,不是来送死的。

“东林党人,就会耍嘴皮子。”郑芝龙放下望远镜,指节敲了敲船舷的红衣大炮,语气里满是不屑。

“传令,燧发铳队先射,别伤了黄道周。留着他,给森儿做个样子。森儿总说要‘尊忠义’,这老东西刚好是个例子。”

他心里清楚,黄道周是东林党元老,名气大,杀了他会惹得天下读书人不满。

郑森要立新政,得靠读书人帮着推,留着黄道周,让郑森处置,既显了新朝的气度,又能安抚人心。

枪声响起时,黄道周的“义军”瞬间乱了。书生们慌得往草丛里钻,农民兵扔下锄头就跑,只有黄道周还站在土坡上。

他终于拔出了剑,却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清,就被冲上来的郑军按在了地上。

“你们这些逆贼!敢犯大明疆土,必遭天谴!”黄道周挣扎着要起身,青衫被扯破,露出里面打补丁的里衣,声音却依旧硬气。

郑芝龙走过去,蹲在他面前,指尖捏着他的衣领,语气里满是嘲讽:“天谴?你带着这群泥腿子来送死,让他们丢下家里的妻儿,这就是你的忠义?”

黄道周别过脸,不肯看他,嘴里却还在念着“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可郑芝龙的话像针,扎在他心上。他总说“复明”是大义,却没问过那些农民想不想打仗,家里有没有等着吃饭的孩子。

他张了张嘴,想喊“大义为先”,却觉得底气不足,只能靠念着老祖宗的话支撑。

郑芝龙懒得跟他辩,挥手让士兵把他押上船:“把他送南京,让森儿处置。这老东西,也就森儿还愿意跟他讲道理。”

消息传到福州时,刘中藻正坐在府衙里写奏疏。笔锋刚落“愿与大明共存亡”,就听见外面传来“黄道周被俘”的哭喊。

他手里的笔“啪”地掉在纸上,墨汁晕开,把“共存亡”三个字染成了黑团。黄道周是他们最后的希望,如今连他都被俘了,福州再也守不住了。

“中藻兄,咱们……守不住了。”周学佺推门进来,脸色惨白,声音里满是绝望。

他和刘中藻都是前明旧臣,一起盼着复明,如今却连最后的念想都没了。

刘中藻没说话,起身走到书架前,取下那本翻得卷边的《论语》。书里夹着他中进士时的捷报,上面还留着崇祯爷亲笔写的“忠直”二字。

他轻轻抚摸着捷报上的朱印,突然笑了。当年崇祯爷赐他这两个字,是盼着他能守好大明,如今他没守住福州,没护住百姓,还有什么脸活?

“学佺兄,你还记得吗?当年咱们在京城赶考,说要一起为大明做事,护百姓安稳。”刘中藻的声音很轻,却带着决绝。

“现在大明没了,咱们守不住疆土,总得守住自己的气节。”

周学佺眼眶红了,点了点头:“中藻兄,我跟你一起。”

当晚,福州府衙的灯亮了一夜。

次日清晨,士兵们推开门时,看见刘中藻和周学佺吊在梁上,脚下的凳子倒在地上,案上留着血书:

“宁为大明鬼,不做逆贼臣”。

血字未干,映着晨光,像极了他们当年弹劾权贵时,奏疏上的朱批。哪怕到死,他们都没丢了读书人的气节。

南京奉天殿里,黄道周被押进来时,还在挣扎。他看见郑森坐在龙椅上,突然挣开士兵的手,扑过去就要撕打,却被侍卫拦住。

“郑森!你这窃国大盗!前明待你父子不薄,你竟敢夺大明江山,你对得起崇祯爷吗?”黄道周的声音嘶哑,却满是怒火。

郑森没生气,反而起身走下来,亲手解开他的镣铐。他看着黄道周发白的鬓角,想起穿越前在博物馆里见过的黄道周手札。

手札上写着“吾宁死,不与逆贼为伍”,可边角却沾着百姓逃荒时的草屑。

这位东林党元老,心里不是没有百姓,只是被“复明”的执念蒙了眼。

“黄道周,我问你。”郑森的声音很轻,却像锤子一样砸在黄道周心上。

“你在福建招募义军,那些农民兵兜里是不是还揣着红薯?他们跟你打仗,家里的妻儿谁来养?他们能吃饱饭吗?能穿暖衣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请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黄道周一愣,张了张嘴,却没说出话来。

“你说我是逆贼,可前明的官员呢?”郑森又问,语气里带着几分沉重。

“他们把税银贪了,把粮囤空了,让百姓卖儿卖女。我在福州见过户农户,为了半斗粮卖了女儿;在绍兴见士兵啃树皮,而士绅却在宴上吃鲜鱼。这就是你要复的大明?”

他指着殿外:“你看外面,商号的粮车在给百姓送米,经世学堂的孩子在学算学,织户能把丝卖到泉州,农户能把米换成银钱。这难道不是你想守的华夏?”

黄道周的身子晃了晃,老泪突然纵横。他想起在福建时,看见郑军的粮船给百姓分米,士兵帮农户收割稻子,那些百姓脸上的笑,是他在前明从未见过的。

他一直以为“复明”才是正道,可现在才明白,百姓要的不是“大明”这两个字,是能吃饱饭、能安稳过日子。

“可你终究是夺了大明的江山!”他还是梗着脖子,声音却没了之前的硬气。

郑森叹了口气,转身走到案前,拿起一瓶酒,倒了一杯递到他面前:“你要的是‘大明’的名分。这杯酒,算我敬你的忠义。”

“你若想以死明志,我不拦你;你若想活着看新朝如何让百姓安稳,我也留你。你的命,你自己选。”

黄道周看着酒杯,又看了看郑森。他想起刘中藻的血书,想起那些跟着他送死的农民兵,突然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酒液辛辣,却让他清醒了。他守不住大明的名分,但他能守住自己的忠义,也能信郑森的话。

“我黄道周,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他放下酒杯,语气坚定,“但我信你今日说的话。若你敢负百姓,我在九泉之下,也不会饶你!”

郑森看着他,心里竟有些发酸。他知道,黄道周这样的人,是旧时代的忠臣,却也是新时代的“绊脚石”。

成全他的忠义,不是妥协,是给天下旧臣一个交代:新朝尊重每一个守正的人,哪怕他们站在对立面。

三日后,黄道周在狱中自缢,案上留着一首诗:“纲常万古,节义千秋,天地知我,家人无忧。”

郑森按大明三品官的规制,将他葬在南京城外的栖霞山,墓碑上刻着“大明忠臣黄道周之墓”。

喜欢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请大家收藏:()重塑南明:郑森的天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