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重生之羊毛女王 > 第175章 考场上的笔尖与市井里的光

当考场的铃声穿透晨雾,悠扬地响起时,林小满的心脏猛地一紧,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捏住。她的指甲不由自主地深深掐进掌心,似乎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内心的紧张和焦虑。

她站在省一中那高耸的红砖墙外,清晨的雾气还未完全散去,给这所古老的学校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然而,林小满的目光却没有被这朦胧的景象所吸引,而是紧紧地凝视着墙上那醒目的标语——“为祖国而奋斗”。

这几个字在朝阳的映照下,闪耀着金红色的光芒,仿佛是被赋予了生命一般,显得格外庄重而神圣。林小满静静地站在那里,凝视着这几个字,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

这是她梦寐以求的学校,也是她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然而,此时此刻,她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和不安。这场考试对她来说意义非凡,它不仅决定了她是否能够进入这所理想的学府,更关系到她未来的人生道路。

在她身旁,考生们或紧张、或焦虑地攥着自己的准考证,仿佛那薄薄的纸张承载着他们沉甸甸的未来。赵铁柱的喉结上下滚动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来安慰大家,但最终还是把“别慌”这两个字咽了回去。小凤则将她的红绸带在辫梢打了个死结,嘴里念叨着:“这样运气就跑不了啦!”而王丫则偷偷地往手心吐了口唾沫,然后飞快地搓了搓,这是她在揉面时给自己鼓劲的独特方式。

进去吧。林小满替每个人理了理衣襟,指尖触到李秀兰冰凉的手,就当在糕坊做活计,心稳了,手就稳。

考场在教学楼二楼,木质楼梯踩上去作响。林小满坐在第三排靠窗的位置,桌角缺了块木茬,露出里面浅黄的木纹,像海晏岛礁石的断面。她把准考证按在桌角,照片里的自己穿着蓝布褂子,眼神里的紧张藏不住,倒让她想起第一次独立烤海浪花糕时的模样——也是这样,盯着炉温表,生怕多一分少一秒。

语文试卷像一只轻盈的蝴蝶,翩翩然飞到她的面前。她小心翼翼地接过试卷,仿佛它是一件珍贵的宝物。试卷上散发着淡淡的油墨香,混合着纸张的清新气息,让她感到一阵愉悦。

她深吸一口气,让那股香气充盈着自己的鼻腔,然后轻轻地将笔尖落在草稿纸上。她先画了一个小小的浪花图案,那是她给自己定的定神符。每当她感到紧张或不安时,这个小小的浪花图案总能让她平静下来。

第一题是给加点字注音,她的目光落在“瞠目结舌”的“瞠”字上,心中不禁顿了一下。这个字她虽然认识,但一时之间却想不起它的读音。她的脑海中飞速闪过各种记忆的片段,突然,她想起了赵铁柱第一次见到省城汽车时的表情。那惊讶得合不拢嘴的样子,不正像“瞠目结舌”这个词所描述的吗?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弯了弯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赵铁柱的形象在她的脑海中愈发清晰起来,他那憨厚的笑容和淳朴的性格,让她觉得这个世界还是很美好的。

她的心情渐渐放松下来,笔锋也变得流畅起来。她毫不犹豫地在“瞠”字下面写下了正确的拼音,然后继续完成后面的题目。

阅读理解考的是鲁迅的《故乡》。读到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时,她的笔尖悬在半空。窗外的白杨树叶子被风吹得哗哗响,像在重复这句话。她忽然明白,自己和身边这些赶考的人,不就是在走一条新的路吗?海晏岛的礁石滩上能长出海苔,穷山沟里也能飞出金凤凰,原来先生早就把道理写在了纸上。

作文题《难忘的一天》拆开时,林小满的眼前闪过无数画面。她没写收到老首长包裹的那天,也没写复习小组第一次在糕坊院子里开课的日子,偏偏选了去年冬至。那天雪下得特别大,守岛部队的给养船靠不了岸,全岛人踩着雪往码头送吃的。张师傅把刚出炉的红糖馒头装了满满两筐,小凤用棉袄裹着保温;王丫的娘把家里仅有的腊肉切成片,说给战士们改善伙食;她自己揣着二十块海浪花糕,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雪地里走,糕的甜香混着雪的清冽,成了最难忘的味道。

写到战士们敬的军礼,比雪还干净时,一滴眼泪落在纸上,晕开了两个字。她赶紧用袖口去擦,却越擦越花,最后索性就着那片湿痕继续写,倒像是给文字镀了层水光。

交卷铃声响起,同学们纷纷起身,将试卷交至讲台前。走廊里顿时变得拥挤不堪,人头攒动,喧闹声此起彼伏。

就在这时,小凤像一阵风似的从隔壁教室冲了出来,她的辫子在空中飞舞,那根鲜艳的红绸带也跟着飘摇。眼看着红绸带就要扫到林小满的脸上,林小满敏捷地往旁边一闪,才堪堪避过。

小凤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莽撞,她满脸兴奋地跑到林小满面前,气喘吁吁地说:“林厂长!我把您教的比喻都用上啦!”

林小满看着小凤涨红的小脸,微微一笑,问道:“哦?你是怎么写的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羊毛女王请大家收藏:()重生之羊毛女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小凤得意地晃了晃脑袋,大声说道:“我说‘老师的眼睛像灶上的油灯,总照着我们看书’,您觉得好不好呀?”

好得很。林小满替她把歪了的辫子编好,比我的还生动。

中午时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面馆里,让人感到有些闷热。我和其他七个人一起走进了考场对面的面馆,这里是我们考试结束后放松的地方。

面馆里人不多,我们八个人径直走到最里面的一张大桌子旁坐下。服务员很快就端来了八碗热气腾腾的碱水面,碗里的汤清澈见底,上面漂浮着翠绿的葱花和金黄的猪油渣,香气扑鼻,让人忍不住直吸鼻子。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起一筷子面条送进嘴里。碱水面口感爽滑,有嚼劲,再配上鲜美的汤和香脆的猪油渣,真是让人回味无穷。我呼噜噜地吃着面,不一会儿就吃完了一碗,又让服务员加了一碗。

等我吃完两碗面,放下筷子时,才突然发现自己的手还在微微颤抖。我心里不禁有些紧张,想起刚才交卷时的情景。我看到前面那同学的作文写了满满三页,而我自己的才写了两页,会不会太少了呢?

我越想越觉得不安,心里像有只小兔子在乱跳。其他同学似乎也注意到了我的异常,纷纷问我怎么了。我把自己的担忧告诉了他们,大家听后都安慰我说:“别担心,作文的好坏不在于字数多少,关键是内容和质量。”

虽然同学们的话让我稍微安心了一些,但我还是忍不住在心里暗暗祈祷,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够得到一个好分数。

不在多少,在实在。林小满把自己碗里的猪油渣拨给他,你写的帮王丫弟弟修木车那天,不就挺好?劳动里的学问,比书本上的还实在。

下午考数学,铃声响起时,林小满听见自己的心跳声盖过了周围的动静。她深吸一口气,想起李政委在《化学》书上的批注:复杂问题拆解成简单步骤,就像做千层糕,一层一层来。果然,最后那道让她发怵的立体几何题,被她拆成了三个平面,像把大糕切成小块,思路一下子通了。

考试时间已经过去了一大半,最后半小时的钟声响起,窗外不知何时飘起了细雨。那雨丝如牛毛般轻柔,纷纷扬扬地洒落下来,仿佛给整个世界蒙上了一层薄纱。

雨滴轻轻地敲打着窗户玻璃,发出细微的声响,然后顺着窗棂缓缓流淌而下,形成一道道水痕,宛如在一张白纸上画出的分数线。

林小满正全神贯注地检查着试卷,突然,她的目光停留在一道应用题上。仔细一看,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把单位写错了!这可是一个低级错误,如果不及时改正,可能会导致整道题的分数丢失。

她的心猛地一紧,连忙拿起笔,迅速将错误的单位划掉,重新写上正确的。笔尖在纸面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音,仿佛是在给自己加油打气,告诉自己不要慌张,还有时间可以弥补这个失误。

走出考场时,雨停了。夕阳把每个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赵铁柱的影子和小凤的影子交叠在一起,惹得大家笑出了声。不管了!大柱把铅笔往口袋里一塞,反正都写完了,晚上咱去逛夜市!

第二天考政治,林小满特意提前半小时到了考场。考点门口的宣传栏前围满了人,都在看最新贴出来的社论。她挤进去站了会儿,实事求是四个字被红漆刷得格外亮,让她想起自己做海浪花糕时的讲究——面要发酵到刚好的程度,糖要撒得匀,火要控得稳,半点虚的都来不得。

试卷上的论述题考为什么要尊重劳动,林小满提笔就写。她写张师傅凌晨三点起来发面,手上的老茧比烤炉的铁皮还厚;写孙桂兰晒海苔时,总把最嫩的芽留给上学的孩子;写赵铁柱挑水时,为了省力气琢磨出的扁担平衡法。她没写多少大道理,只写这些人每天干的活,却觉得比任何理论都有力量。

最后一场考物理,涉及浮力原理时,林小满想起海晏岛的木船。同样的木料,空船能浮,装满货就沉,多实在的道理。她算完最后一道题,放下笔,看着窗外的天一点点暗下来,突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又满当当的——像刚出炉的芝麻酥,空的是紧张,满的是踏实。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同学们纷纷走出校门。在那棵古老的槐树下,八个年轻人不期而遇。他们彼此对视着,没有一个人提及考试的情况,仿佛这个话题已经被遗忘。

突然,一阵沉默被小凤的笑声打破。她像一只欢快的小鸟一样蹦了起来,红色的绸带在空中飞舞,如同她此刻的心情一般轻盈。“解放啦!”她高喊着,声音中充满了兴奋和喜悦。

其他七个人也被小凤的情绪所感染,纷纷露出了笑容。这个笑容里,有对考试结束的释然,也有对即将到来的自由时光的期待。

“我们不是说好要一起逛省城吗?”小凤继续说道,“现在就出发吧!”她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响应,于是这八个年轻人兴高采烈地踏上了前往省城的旅程,去探索那个充满未知和惊喜的世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羊毛女王请大家收藏:()重生之羊毛女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他们住的小旅馆在老城区,出门拐两条街就是热闹的集市。傍晚的集市像刚揭开的蒸笼,热气腾腾的。卖糖画的老师傅握着铜勺,在青石板上画出龙凤;炸油条的油锅响,金黄的油条浮起来,香得人直咽口水;还有卖布料的摊子,花花绿绿的布挂在竹竿上,被风吹得像旗子。

我要吃糖花!小凤拉着王丫就往糖画摊跑,指着转盘上的凤凰,我要那个!老师傅笑着转起转盘,指针稳稳地落在凤凰上,引得大家一阵叫好。

赵铁柱在农具摊前挪不动脚,拿着把镰刀翻来覆去地看:这镰刀比咱岛的快多了,回去给我爹买一把。他摸了摸口袋,掏出皱巴巴的五块钱,那是他攒了半年的工分换来的。

陈建军拉着李秀兰在布摊前挑挑拣拣,最后选了块浅蓝色的的确良:给你做件衬衫,穿着凉快。李秀兰红着脸,把布往包里塞,指尖却忍不住摩挲着布料的纹路。

林小满没跟着扎堆,她揣着口袋里的几块钱,按着路人指的方向,往传说中的破烂市场走去。

破烂市场藏在两条街后的窄巷里,说是市场,其实就是堆着旧货的空地。墙角摞着缺腿的桌椅,地上摊着生锈的铁锅,几个老头蹲在小马扎上,抽着旱烟袋聊天,见有人来也不招呼,自在得很。

林小满慢悠悠地转着,眼睛像筛子似的看着那些。她的目光落在一堆碎木头上,那是从旧家具上拆下来的,大多是普通松木,但混在里面的一块深紫色木头让她眼前一亮——是紫檀,虽然只有巴掌大,边角还带着雕刻的残痕,一看就是老物件上的。

她不动声色地蹲下身,假装翻找能用的木料,手指又触到块红棕色的木头,纹理细腻,比重沉,是酸枝木。大爷,这些木头咋卖?她指着那堆碎料,语气平常得像问萝卜价。

守摊的老头瞥了一眼,吐出个烟圈:都是些下脚料,给一毛钱你全拉走,回家烧火都嫌费劲。

林小满心里一喜,又往旁边的旧书堆里翻。大多是撕了页的课本和发黄的画报,却在最底下翻出本《果树栽培学》,虽然封皮没了,里面的字迹却工工整整,还夹着几片干枯的树叶标本。这书和木头放一起,两毛钱卖不?

老头挥挥手:拿走拿走,占地方。她又转到另一个摊子前,摊主是个老太太,正眯着眼穿针线。摊上堆着些碎玻璃和铁皮,角落里有堆更零碎的红木渣,还有几本缺页的《化学实验手册》。老太太,这些木头渣和书,三毛钱卖不?

老太太抬头看了看她,笑了:姑娘是过日子的人,给两毛吧,我这也是收来的。

林小满爽快地掏钱,又借了老头的平板车,把这些往车上装。木头看着碎,堆在一起也有半车,加上那几本旧书,像座小小的破烂山。姑娘,你买这些干啥?老头终于忍不住问,补桌子椅子也用不了这么些。

俺们岛上缺木料,回去慢慢用。林小满笑着说,推车往巷外走。她没往旅馆方向去,反而拐进了条僻静的死胡同。

胡同里堆着些杂物,墙角长着青苔,半天没个人影。林小满左右看了看,确认没人,意念一动,平板车上的木头和书本瞬间消失了——都进了她那个藏了多年的系统空间。这空间是她十八岁那年发现的,像个随身仓库,能装不少东西,这些年帮了她不少忙,尤其是偷偷存海苔苗和珍贵食材时。

她拍了拍手上的灰,推着空车往回走,心里美滋滋的。这些木头看着碎,找个好木匠能雕成糕模,紫檀和酸枝的香味能渗进糕点里,比普通木头做的模子金贵多了;那本《果树栽培学》,说不定能帮岛上改良果树品种;还有《化学实验手册》,里面的配方能试试用到糕点上。五毛钱花得值,比买块的确良还值。

回到集市时,夕阳正红。她看见小凤举着串糖葫芦,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王丫在卖布料的摊子前,拿着块蓝印花布比划;赵铁柱扛着把新镰刀,正跟大柱吹嘘这刀多锋利。陈建军和李秀兰坐在路边的石墩上,分吃一块烤红薯,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红薯的甜香飘得老远。

林厂长!你去哪了?小凤看见她,举着糖葫芦跑过来,我们买了好多东西,你看!她的布包里露出半截红头绳,还有个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缸。

林小满笑着点头,目光扫过大家手里的东西——赵铁柱的镰刀,王丫的蓝印花布,大柱的修车工具,陈建军给李秀兰买的发卡,还有小凤的糖葫芦和搪瓷缸。都是些寻常物件,却被大家宝贝似的捧着,像捧着对日子的盼头。走,咱去吃馄饨!大柱拍着胸脯,我请!考都考完了,得好好搓一顿!

馄饨摊在街角,冒着热气的锅里翻滚着白胖的馄饨,老板用长柄勺舀起,盛在粗瓷碗里,撒上虾皮和香菜,鲜得人直咂嘴。八个人围着两张小桌,吃得满头大汗,说笑声盖过了周围的吆喝声。

回去我就把这镰刀磨亮,帮王丫家割麦子。赵铁柱抹了把嘴,眼里闪着光。 我要学做新样式的布包,装糕点肯定好看。王丫摸着手里的蓝印花布,笑得腼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重生之羊毛女王请大家收藏:()重生之羊毛女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林小满喝着馄饨汤,听着大家的话,心里暖烘烘的。她想起那些收进空间的木头,想起老首长的信,想起海晏糕坊的炉火,突然觉得,不管考试结果如何,这趟省城之行都没白来。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他们仿佛变成了这座省城的探险家,尽情地探索着这个陌生而又充满新奇的地方。

第一天,他们首先来到了百货大楼。这座宏伟的建筑矗立在市中心,四层楼高的玻璃柜台里陈列着各种各样的商品,令人眼花缭乱。他们好奇地驻足观看,尤其是那些收音机和手表,它们被精心地摆放在展柜里,散发着迷人的光泽。这些收音机和手表不仅是实用的物品,更是那个时代的象征,代表着科技和时尚的进步。

接着,他们漫步到了公园。公园里绿树成荫,花香四溢,退休老人们在这里悠闲地打着太极、唱着红歌。他们被这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所感染,静静地站在一旁欣赏着。看着老人们娴熟的动作和欢快的歌声,他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岁月的沉淀。

第二天,他们走进了书店。书店里弥漫着纸张和油墨的香气,书架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尽管他们没有购买太多的书籍,但他们却在书店里站了很久,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他们翻阅着各种类型的书籍,从文学作品到科普读物,从历史传记到哲学思考,每一本书都像是一个未知的世界等待他们去探索。

林小满在书店里发现本《食品工艺学》,翻了几页就舍不得放下。书太贵,要三块八,她犹豫了半天,还是放回了书架。但记住了里面关于糕点防腐的法子,打算回去试试用蜂蜜代替部分蔗糖。

临走前一天,大家在旅馆门口的空地上整理行李。每个人的包袱都比来时鼓了不少,除了买的东西,还塞着这两天攒下的馒头和咸菜。省着点吃,船上的饭贵。孙桂兰的话仿佛还在耳边。

林小满把那几本从破烂市场淘来的旧书小心地包好,放进包袱最底下。她还买了两斤桃酥,打算回去给张师傅和孙桂兰尝尝,看看人家的手艺,咱也好改良改良。

第五天早上十点,码头上的风带着潮气,吹得人心里踏实。八个年轻人背着包袱,站在船舷边,望着渐渐远去的省城,谁都没说话,却都知道彼此心里装着事——有对考试结果的期待,有对未来的盘算,还有对海晏岛的想念。

船开时,林小满摸了摸口袋里的准考证,纸角已经被磨得发毛。她望着远处的海平面,想起考场上笔尖划过的声音,想起破烂市场里的木头香,想起大家分吃烤红薯的甜,突然觉得,这些日子像块刚出炉的海浪花糕,有面的扎实,有糖的甜,还有海苔的鲜,样样都恰到好处。

海风拂过脸颊,带着熟悉的咸腥气。她知道,不管接下来是收到录取通知书,还是回糕坊继续做糕点,日子都会像海晏岛的潮水,稳稳地往前涌。而那些在省城的日子,那些笔尖划过的痕迹,那些市井里的光,都会像糕里的芝麻,藏在岁月里,慢慢发香。

喜欢重生之羊毛女王请大家收藏:()重生之羊毛女王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