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光柱完全消散时,迷踪谷的雾气也随之退去。阳光穿透云层洒在空地上,石碑上的塑形师文字正缓缓发光,在地面投射出完整的万形谱。洛凡弯腰拾起一块形散之尘的结晶,结晶中清晰地映出他与伊莎贝拉的倒影,再没有丝毫扭曲。
“形散之尘没有消失。”伊莎贝拉的冰镜映照出谷中土壤的微观结构,无数细小的银灰色粉尘仍在流动,只是不再引发形态混乱,“它们被万形谱驯服了,现在能根据生物自身的认知自由转换形态,却不会再失控。”
两人离开迷踪谷时,夕阳正将天空染成瑰丽的橙红色。洛凡回头望去,只见谷口的溪水边,一只青蛙正舒展着蝴蝶的翅膀轻盈起飞,却在掠过水面时化作鱼形潜入水中,整个过程自然流畅,没有丝毫之前的痛苦与荒谬。
“或许塑形师的初衷并非错误。”洛凡握紧掌心的万形谱结晶,共鸣之印中的形痕正在与两个世界的生物产生微弱共鸣,“形态的界限本就不该那么绝对,只是他选错了方法。”
伊莎贝拉的冰蓝玫瑰在鬓角绽放,花瓣上凝结的露珠映出远方的星空:“秘录的最后一页说,宇宙的美妙之处,正在于既有固定的法则,又有无限的可能。形散之尘的存在,或许就是为了提醒我们,不要被固有的认知束缚。”
当第一缕星光落入迷踪谷时,洛凡将万形谱结晶嵌入石碑。石碑突然爆发出柔和的光芒,将万形谱的纹路投射到星空中,形成巨大的星座图谱,图谱中每个星辰都代表着一种生物形态,它们在星轨中自由转换,却始终保持着和谐的秩序。
洛凡知道,迷踪谷的异变只是暂时平息。在宇宙的某个角落,或许还有类似的“形痕崩解”在发生,但只要共鸣之印中还保留着万形谱,只要他们还记得形态与认知的平衡,就不会再让混乱蔓延。而那些流淌在谷中的形散之尘,终将在万形谱的引导下,演化出更奇妙、更和谐的生命形态。
在他们看不见的石碑深处,一丝极细的银灰色粉尘正顺着地脉缓缓流动,所过之处,岩石的纹理中浮现出微弱的生物特征。但这一次,洛凡掌心的共鸣之印只是温柔地跳动,仿佛在期待着新的形态奇迹,而非警惕威胁。
洛凡的靴底踩在落星矿脉的碎石上,发出异常的闷响。这些本该坚硬的黑曜石,此刻竟像踩在晒干的海绵上般凹陷下去,断面处渗出珍珠母贝般的虹彩汁液。他俯身拾起一块碎石,指尖传来的触感并非冰凉,而是带着阳光晒过的温热,共鸣之印在掌心微微发烫,印纹中流淌的光流竟呈现出逆流的趋势。
"实质性倒错。"伊莎贝拉的冰蓝斗气在指尖凝结成菱形冰晶,冰晶接触矿脉岩壁的刹那,竟开始像麦芽糖般缓慢融化,而本该灼热的矿火,在她冰镜的映照下呈现出幽蓝的冷光,"温莎家族的《异闻录》记载过这种现象,当事物的本质属性发生逆转,坚硬会化作柔软,炽热会转为酷寒,连能量流动都会违背常理。"
两人沿着矿道深入,周围的异变愈发诡谲。矿灯照射的光束在空气中留下粘稠的轨迹,仿佛穿过的是糖浆而非空气;本该导电的紫金矿,此刻却成了绝佳的绝缘体,包裹着矿灯的电线,电流在其中化作可见的银色丝线,顺着矿石缝隙向外渗漏;最令人心惊的是矿道两侧的壁画,那些描绘古代矿工采矿的图案正在褪色,取而代之的是倒写的符文,符文闪烁之处,矿石会自动从岩壁中脱落,悬浮在空中自行提纯。
"这些矿石在'自我演化'。"洛凡的共鸣之印突然与悬浮的矿石产生共鸣,他能清晰感知到矿石内部的分子结构正在重组,但并非形态上的改变,而是本质属性的跃迁——普通的铁矿正在剥离"坚硬"的属性,转而获得"透光"的特质,却依旧保持着金属的形态,"它们不是被外力扭曲,更像是在遵循某种新的规则进行自我改造。"
伊莎贝拉的冰镜突然剧烈震颤,镜中浮现出矿脉深处的景象:一座由半透明矿石构成的倒锥形宫殿,宫殿顶端悬浮着拳头大小的"本源晶石",晶石内部流转着黑白两色的光流,黑色光流所过之处,宫殿的矿石就变得柔软如棉,白色光流扫过,又会恢复坚硬,两种光流的失衡,正是质性倒错的源头。
"那是炼真派的'质性枢机'。"伊莎贝拉的冰斗气在掌心凝结成微型矿脉模型,模型中,本源晶石的光芒正通过无数细小的矿脉支流扩散至整个落星矿脉,"古籍记载,上古时期的炼真派修士在此开采星辰坠落形成的矿石,试图提炼出能改变万物本质的'真源之力',最终却因无法掌控力量而导致矿脉封闭。"
矿道尽头的景象印证了古籍的记载。一座坍塌大半的石殿中,散落着数十具石化的修士遗体,他们的姿态各异,有的手指按在矿石上,有的正将某种晶体嵌入仪器,最完整的一具遗体胸前,镶嵌着半块与本源晶石相似的碎片,碎片上刻着炼真派的核心教义:"物有其真,执一而守,过则易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重生之我在斯亚大陆傲世无双请大家收藏:()重生之我在斯亚大陆傲世无双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