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言情说爱 > 重生之我是神医 > 第84章 感悟

重生之我是神医 第84章 感悟

作者:豆禾米粟 分类:言情说爱 更新时间:2025-11-17 22:51:43 来源:全本小说网

宋尧看着沈懿越发沉默冷凝的侧脸,似乎猜到了一些她的想法,轻声道:“是不是觉得……和想象中不一样?现代中医,或许是一种无奈的妥协和探索吧。”

沈懿没有回答。

她只是重新望向这片试图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出路的校园,目光仿佛穿透了时空。

她的路,似乎比想象中更加艰难,也更加……独一无二。

或许,她不需要融入任何现有的体系。

或许,她应该走一条……只属于她自己的路。

一条以古老道医为根茎,冷静审视现代医学为枝叶,最终开出截然不同花朵的道路。

但这条路该如何走?第一步,该踏向何方?

她需要更强大的力量,不仅仅是医术,还有能让她独立行走于世,不依附于任何家族势力的根基。

一个模糊的念头,在她沉寂的心湖中,投下了一颗新的石子。

这次京市之行,风波诡谲,凶险远大于吉庆。

然而,世事无常,福祸相依,此行却也并非全无收获。

最大的意外之喜,莫过于清风道长的行医资格证,竟在他们离开京市前,由一位自称“受故友所托”的中年人,悄然送到了酒店。

证件齐全,盖章清晰,绝非伪造。来得如此恰到好处,又如此悄无声息。

宋尧姑姑打听后,只隐晦提及,似乎是楚家那边有人发了话,大约是楚涵老首长知晓了楚伯庭的混账行径,心中震怒愧疚,又碍于颜面无法明面致歉,便以此种方式作为补偿,亦或是……划清界限的封口费。

清风道长摩挲着那本沉甸甸的证书,神色复杂,最终化为一声长叹:“唉,楚老哥……教子无方,家门不幸啊。也罢,此事就此了结吧。”

有了此证,他日后行医问诊,便再无需顾忌,于清风观于他于沈懿而言,确是解了一桩大困。

然而,沈懿看着那本证书,心中却无太多波澜。

楚家的补偿,她收下,却不会因此心生感激。

这条依靠世家权贵铺就的路,已然被她从心中彻底划去。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唯有自身强大,方是立身之本。这本证书于师父是解脱,于她而言,却更像是一个提醒——她必须拥有无需任何人认可、也能行医救世的绝对实力。

另一重收获,则源于沈懿自身细微的观察。

在京市这几日,她随宋婉茹出入高档场所,亦曾隐于市井观察寻常百姓,更因师父之事对京市的医疗环境多了几分留意。

她惊讶地发现,此地百姓的常见疾病,竟与南方县城有着显着不同。

在京市各大医院的宣传栏和专家介绍中,心脑血管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雾霾相关的呼吸道问题、骨质疏松症、各类肿瘤癌症的诊疗中心往往规模最大,专家最多,技术宣传也最为突出。

街头巷尾,亦常见老人谈论血压、血糖,药店里相关药物琳琅满目。

这与玉龙县乃至省城常见的风湿骨痛、胃肠道疾病、湿热之症形成了鲜明对比。

沈懿略一思忖,便明了其中关窍。

京市地处北方,气候干燥寒冷,冬季漫长,饮食偏咸偏油腻,加之生活节奏快,竞争压力大,人口老龄化程度高,又有雾霾等环境问题,自然易发上述疾病。而南方湿热,饮食习俗不同,劳作的方式也不同,病邪侵袭的路径自然迥异。

《黄帝内经》早有云:“故东方之域……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西方者……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北方者……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南方者……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挛痹……中央者……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

地域不同,气候水土、饮食起居、人群体质皆不同,所患疾病自有偏重。

只是前世她虽知此理,却困于方寸之地,所见终究有限。而如今这个时代,交通发达,信息流通,让她能如此清晰地看到这种地域性的疾病差异,甚至形成了如此系统化的专科诊疗模式。

一个念头,如同破土的春笋,在她心中悄然萌生——游历四方,行医救人。

并非如师父般固守一观,等待病人上门。

而是主动走出去,深入不同的地域,观察不同水土养育的人,诊治因地域而异的疾病。

在实践中印证古道医理,融汇现代所见,收集各地药材,完善毒圣师父留给她的《万毒纲目》。这或许是一条能将她的古法医术与这个时代真正结合起来的独特道路。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治万人病,可知天地人。

但这个念头只是一闪,便被更深的理智压下。

游历?谈何容易。

她如今一无雄厚财力支撑长途跋涉,二无足以应对一切未知风险的绝对实力,三无……合法的行医身份。更重要的是,她的知识体系,尤其是对这个现代世界的认知,仍存在巨大的空白。盲目出游,并非济世,而是冒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我是神医请大家收藏:()重生之我是神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当下最紧要之事,仍是学习。

如饥似渴地学习这个时代的一切知识,尤其是现代医学的基础。她需要理解那些化学分子式,看懂那些检查报告,明白手术刀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唯有知己知彼,方能找到那条属于她的、融合古今的医道。

离京前,为感谢宋婉茹此次的倾力相助,沈懿特地避开众人,借用酒店厨房,亲手调制了一罐美容膏赠与宋婉茹。

她并未使用多么稀世罕有的药材,反而多是市面可购之物,却胜在配伍精妙,炮制手法古拙。取初开的白芍、茯苓、白芷,以山泉水浸润,借内劲逼出花木精粹,文火慢熬,去渣存汁。再加入上等的珍珠粉、细腻如玉的寒水石粉、以及少许她以古法炼制的透明质酸取自某种鱼鳞,经特殊酵解,以银匙同一方向缓缓搅动上千次,直至膏体细腻如脂,莹白润泽。最后,滴入三滴她以晨露浸泡的梅花蕊精油,增其香气,亦有疏肝解郁之效。

此膏看似寻常,却因她内劲的融入和对药性精微的把握,能深层润泽肌肤,调和气血,淡化细纹,效果远非市面昂贵护肤品可比。且性质温和,绝无副作用。

宋婉茹收到时,初时并未太在意,只当是小姑娘的心意。直至几日后试用,觉其肤感效果惊人,远胜她所用诸多国际奢侈品牌,方才惊觉这礼物的珍贵,对沈懿的评价又高了几分,那撮合之心倒是淡了,转而生出几分真正的欣赏与结交之意。

辞别宋婉茹,一行人踏上归程。

飞机掠过华北平原,俯瞰下方山河,沈懿的心境已与来时截然不同。

回到玉龙县城,熟悉的略带潮湿的空气,相对缓慢的生活节奏,甚至学校里那些或畏惧或好奇的目光,都让经历了一番京市风云的几人感到一种奇异的“松弛感”。

王东和林羽迫不及待地奔向小吃街,嚷嚷着要弥补几天没吃到的家乡味。

宋尧则直接回家,他需要好好消化此次京市之行的所见所闻。

沈懿送师父回到清风观。道观依旧清寂,药圃里的草药却愈发青翠欲滴。

山气氤氲,仿佛能洗去京市带来的所有尘埃与喧嚣。

安顿好师父,沈懿独自一人登上观后的山崖。

远眺县城星星点点的灯火,耳边是松涛阵阵。

京市的繁华与危机,协和的精准与高效,中医大学的探索与迷失,地域疾病的差异,楚家的倾轧,宋家的示好……种种画面在她脑中交织浮现。

游历天下的念头并未熄灭,反而如同埋在心底的火种。

但此刻,她比任何时候都更清楚,欲行万里路,先读万卷书。

欲济世救人,先强大自身。

她从上衣口袋里,缓缓掏出一张略微褶皱的纸条。

那是离京前,宋尧私下塞给她的。上面是一个网址和一串复杂的访问代码,旁边写了一行小字:“斯坦弗医学院线上公开课程资源库,或许对你有用。”

夜风吹动她的发梢,她的目光落在纸条上,沉静而坚定。

前方的路依旧迷雾重重,但第一步,已然清晰。

学习。

如饥似渴地学习。

然后,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通天医道。

……

回到清风观的沈懿,像是将一把历经风霜的古剑重新归入沉静的鞘中。山间的晨雾,观中的香火,药圃里熟悉的草木气息,悄然抚平了京市带来的波澜与煞气。

然而,剑锋已砺,其锐难藏。那双沉静的眸子深处,某些东西已然不同。

她并未立刻沉浸到斯坦弗那些艰深的线上课程中,而是先花了三天时间,不眠不休,将此次京市之行的所有见闻、冲击、思考,乃至每一个细节,都用蝇头小楷细细记录了下来。

不是日记,更像是一份冷静的战略分析报告。楚家的倾轧与补偿,协和的精准与体系,现代中医的困境与挣扎,地域疾病的差异,宋家的示好与资源……一字字,一句句,条分缕析。

写罢,她将厚厚一叠纸在香炉中焚毁。

灰烬扬起,如同将过去的纷扰彻底埋葬。但所有的信息,已如同程序代码般,精准地刻入了她的脑海和玄玉印记中。

然后,她才打开了宋尧借给她的笔记本电脑,连上略显卡顿的网络,输入了宋尧给的网址和代码。

斯坦弗医学院的线上资源库,如同一个巨大的宝库,在她面前轰然打开。全英文的界面、密集的专业术语、复杂的解剖图谱、分子结构式、临床试验数据、手术视频……这一切,对于连中文现代教育都未曾系统接受过的她而言,不啻于天书。

换做旁人,恐怕早已望而生畏,心生退意。

但她没有。

她的眼神,如同最精密的扫描仪,冷静地捕捉着一切。她不认识英文单词?没关系,她有强大的图形记忆能力和玄玉印记,先将那些陌生的字母组合强行记下。

她不理解化学分子式?无所谓,她先记住那些奇特的连接方式和符号。她不理解解剖术语?没关系,她将那些血管、神经、器官的图谱,与脑中《黄帝内经》、《难经》的经络脏腑学说一一对照,寻找着某种跨越时空的、描述同一事物的不同语言体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重生之我是神医请大家收藏:()重生之我是神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她学习的方式,粗暴、直接,甚至有些疯狂。

如同一个贪婪的海绵,不计较吸收的是清水还是污水,先尽全力吸纳,再以强大的神识进行内部分解、提纯、重组。她将现代医学的知识,彻底打碎,变成最原始的“信息素”,然后尝试用自己古老的、基于阴阳五行、经络气血的认知框架去理解、去容纳。

这个过程极其痛苦,耗神巨大。

常常一整天下来,她面色苍白,太阳穴突突直跳,神识消耗过度。但她乐此不疲。每一次艰难的解读,每一次看似荒谬的联想对应,每一次将两个截然不同的体系在某个细微处勉强接通,都带来一种无与伦比的智力上的快感和突破感。

她发现,现代医学对心脏的描述,与她所知的“心主神明,其华在面,开窍于舌”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那些关于心电活动、泵血功能的精密研究,又何尝不是在用另一种语言阐述“心”的动力之源?

她发现,西医所谓的“免疫系统”,其复杂精妙的防御机制,与中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念,以及卫气营血的循行防御,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是解释维度完全不同。

她发现,那些化学药物靶向作用于某个受体、某个酶,其本质,与她用金针刺激特定穴位、调动人体自身气血去攻击病邪,目的相似,但手段一外一内,一直接一间接。

这种跨越体系的学习与思考,让她时而豁然开朗,时而陷入更深的迷茫。

但她知道,她正在搭建一座极其危险的、连接两个世界的独木桥。桥的一端,是她的古道医根本;另一端,是这个时代最强势的医学话语体系。

喜欢重生之我是神医请大家收藏:()重生之我是神医全本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