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都市白领 > 重生之庶女归来 > 第044章 小姐酬神还愿

重生之庶女归来 第044章 小姐酬神还愿

作者:汶滔滔 分类:都市白领 更新时间:2025-08-28 12:36:34 来源:武林小说网

第044章小姐酬神还愿孙氏张口结舌,她没想到高大山家的会专程来给老太太汇报此事,因为何当归是个新来的外姓人,一向怯懦寒酸,家里连下人都瞧不起她,怎么突然会有人为她讲话了呢?

丁熔家的面色一变,主动跪下给老太太磕头认错道:“老太君,没派轿子的事二太太她是不知情的,全怪老奴自作主张,一心想着快些把三小姐接回来,就叫上高大山家的一起趁夜赶路。

我们出发前正好是晚饭时间,不敢来打搅老太太二太太用膳,所以拿不到对牌,不能征调家里的常轿。

此事确实是老奴考虑不周,委屈了三小姐,可是三小姐若嫌轿子不好,大可以当时就提出来,老奴必定自掏腰包,去山下雇一顶配得上她的身份的轿子。

但当时的情况却是,她连面都未露,直接就让我们回来了!”

孙氏帮腔道:“丁熔家的也是有身份的人,难道会冤枉一个小孩子吗?就算我们不把李相士的忠告当一回事儿,可现在逸姐儿明显是不想回到罗家,说不定她还在记恨咱们不在家里给她治丧,反而把她抬进了一个偏僻的道观。”

见老太太抿着唇不说话,孙氏以为说动她了,继续进言道:“老祖宗,媳妇的意思是,既然逸姐儿想在道观多住些日子,那我们索性就晚一年半载的再去接,让她住在道观里磨一磨从前农庄里养成的野性子。

将来性子柔顺些,嫁了人也不吃亏,不像川芎,每次嫁人都和丈夫闹得那样僵。

大少爷,你代表你们长房;梅巧,你代表三房;既然老祖宗说我对逸姐儿有偏见,那我就不表态了,你们长房和三房决个意见,再一起劝劝老祖宗吧。”

说到这里,孙氏心中微微得意,因为长房和三房的代表人选都是她提议的,肯定会附和她的意见。

长房的赵氏和董氏虽然跟自己不和,但是前哥儿却对自己颇为恭顺,每次见了自己都言笑晏晏的。

而三房的梅姨娘不得三老爷的欢心,两年前三老爷去北方做鹿茸虎骨生意,带的一妻二妾里面没有她,她在这个家里没有任何靠山,绝对不敢得罪自己这个当家主母!

果然,梅姨娘感觉到孙氏的目光落在自己的脸上,连忙表明了自己的立场:“二太太说的很有道理,婢妾非常赞同。

况且,咱们又不是不接三小姐回来了,只是让道观代咱们管教一下她的野性难驯。

婢妾听说,那些道姑尼姑管教人自有一套办法,经他们管过的人都乖得像小猫似的。

虽然现在三小姐不了解咱们的良苦用心,但是等以后她嫁了人,就知道咱们这全是为了她好了,到时她还会反过头来感激咱们。”

好一张巧嘴,孙氏在心中叫好,比她自己想到的托词还好,既然梅姨娘这么识时务,那就把何当归的那一份月例划到她的月例中吧。

然后,孙氏又用似清似媚的目光扫了罗白前一眼,心道,刚才你的表现就欠佳,现在你一定知道该怎么说了吧。

罗白前何尝不想顺着孙氏说,卖她一个人情。

不过,只因他另有苦衷,这次只好先得罪孙氏一次,以后再慢慢寻找补救之法。

想到这里,罗白前硬着头皮说:“三妹妹毕竟是小姑姑唯一的女儿,让她流落在外,我心中十分不忍。

咱们家的嬷嬷有不少都参与过调教秀女,要教三妹妹是绰绰有余的,何况我瞧着三妹妹已经乖得像只小猫儿一般了,再教就变成小耗子了。”

老太太听得转气为喜,笑出了声:“呵呵,还是前哥儿的话甚合我意,逸姐儿比她母亲还乖巧三分,哪里要让道姑管教!”

孙氏暗恨,补救道:“我并不是说逸姐儿不好,只是说她这次不肯回家的事儿做得不对,理应受罚,也让其他的姊妹们引以为戒。

既然长房和三房的意见不一,我又不便发表意见,不如就缓上一两个月再去水商观接人。

好使她明白一个道理,咱们罗家可是她的恩人,不管给多了还是给少了都是咱们的善心,她应该学会感恩而不是忤逆。”

老太太又是摇头又是叹气,最后摆摆手说:“看在你痛失亲弟,平日里又劳苦功高的份上,我不跟你计较了。

真是什么事都要让我操心,逸姐儿本就是个苦命的孩子,你这个舅母就不能多疼她一些?还有,逸姐儿已经托高大山家的转达给我在道观住到本月十七的原因,而我之所以一直不说出来,是怕你们脸上臊得慌。

既然湄姐儿你揪住这一点不放,那我就说一说那个原因吧。”

罗白前奇怪道:“是什么原因?”

老太太看一眼屋内的孙氏、梅姨娘、丁熔家的,慢慢问:“你们,谁还记得九月十七是什么日子?”

见三个人都是面面相觑,她又看向罗白前,问,“前哥儿,你呢,你知道吗?”

罗白前亦摇一摇头,年年的九月十七不是都过得很寻常么,谁的寿诞都不是,今年又有什么特殊之处?

老太太摇摇头,跟他们说:“今年的九月十七是甲戌年甲戌月甲寅日,逸姐儿在梦中得到神仙指示,要在这一天沐浴焚香,拜天地拜三清,祈求长辈安康。

而且,这一天对我们罗家有重大的纪念意义,丁熔家的,你刚刚还在说人不能忘本,那你不妨回去替你们二奶奶想一想九月十七是什么日子。

谁想到了,都可以来告诉我,我自会赏他一桩好处。”

几人均是一头雾水,不知老太太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老太太扶着腰走下软榻,石榴连忙过去搀她,两人走到耳房的入口处,老太太背对着他们说:“梅巧也说了,道观生活贫苦,没人愿意放着福不享,留在一个荒山道观里吃斋念经。

可逸姐儿是个孝顺的,宁愿自己多吃些苦也要酬神还愿,为罗家求个平安福禄。

我不是川芎的亲娘,不是逸姐儿的亲外祖母,你们往日常常怪我偏疼她们娘俩儿,可你们哪一个让我省心舒心了?我就是看重孝顺懂事的好孩子,二媳妇,你吩咐下去,九月十八早晨用八抬大轿把逸姐儿接回罗家,还住在原来的西跨院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