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林夏出任疏密使(一)
大乾王朝,在历史的长河中已屹立数百年,历经数十代帝王的更迭,如今正值玄景之治,表面上一片繁荣昌盛。
然而,在这繁华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危机。
朝堂之上,各方势力明争暗斗,为了权力和利益不择手段;江湖之中,门派林立,纷争不断,百姓生活深受其扰。
林夏出生在大乾王朝一个偏远的小山村,父母皆是普通的农民,靠着几亩薄田勉强维持生计。
尽管家境贫寒,但林夏自幼便聪慧过人,对知识有着强烈的渴望。
在他十岁那年,村里来了一位云游的老学究,在祠堂开馆授课。
林夏得知后,每天天不亮便起床,步行数里山路去听课。
他的勤奋和好学,让老学究对他格外关照,不仅免费教他读书识字,还将自己珍藏的书籍借给他阅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林夏的学识日益丰富。
他不仅熟读经史子集,对兵法谋略、治国之道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林夏读到了一本关于大乾王朝政治制度的书籍,书中对疏密使这一职务的描述,让他心生向往。
疏密使,作为皇帝的亲信,负责监察百官、收集情报,对王朝的稳定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林夏想,若有一天自己能成为疏密使,定要为这个王朝铲除奸佞,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然而,在大乾王朝,想要出人头地谈何容易。
科举是平民子弟进入仕途的主要途径,但竞争异常激烈。
林夏深知自己的处境艰难,但他并未放弃。
他更加努力地学习,每天都挑灯夜读至深夜。
在他十六岁那年,他决定参加县里的童生试。
童生试分为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林夏在县试中表现出色,以优异的成绩通过。
接着,他又顺利通过了府试。
在院试中,林夏凭借着扎实的学识和独特的见解,赢得了考官的青睐,成功考取了秀才功名。
这一消息在小山村引起了轰动,村民们纷纷对他表示祝贺,父母也为他感到无比骄傲。
成为秀才后,林夏并未满足于此。
他的目标是更高的功名,是进入朝堂,实现自己的抱负。
于是,他离开家乡,前往州府的学府求学。
在学府中,林夏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探讨学问,交流对王朝局势的看法。
林夏的才华和见识,让他在学府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然而,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学府中的费用颇高,林夏的家庭难以承担。
为了减轻家庭的负担,林夏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利用课余时间帮人抄写书籍、做家教赚取生活费。
尽管生活艰苦,但他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在学府中,林夏还遇到了一位对他影响深远的老师——苏大学士。
苏大学士是大乾王朝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他学识渊博,为人正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