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229章 忠臣遗孤(三)

重生于红楼末年 第229章 忠臣遗孤(三)

作者:陕甘总督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4-04-24 17:24:50 来源:就是看

血色婚礼之后,内阁首辅张楚的身子便有些不大好,时常在家卧病休息。

等到女真诸部入关,兵临北平城下,满朝文武官员都战战兢兢,深怕被后金军队杀入城中,大家项上人头不保。

在这种情况下,今上时常召集内阁会议,商议军国大事。

内阁首辅张楚即便身体不适,也得坚持参加,以备今上咨询。

这种高规格会议,一开就是一整天,连朝臣之中的那些青年人都有一点吃不消,像张楚这种年过花甲的老人,就更不用说了。

好在时任顺天府通判兼团练副使周进所策划的紫檀堡大爆炸,取得了一定成效,重创女真诸部,吓得黄太吉仓皇出关,连俘虏的人口、粮草和财物,都丢弃了很大一部分。

既然后金军队被赶走,按照大周朝把丧事办成喜事的传统,接下来先是论功行赏。

一些人获得了封爵,或者爵位得到了提升,如韩奇、魏西平二人被封为五品云骑都尉,周进的爵位则由五品云骑都尉升为一品松江伯。

另一些人则在官职上获得了升迁。如兵部司官王自如升为兵部右侍郎,陈也俊、卫若兰由巡城校尉升为副指挥。

但一场大战下来,不能只封赏,却没有惩罚。惟有赏功罚过,才能令出随行。

换一句话说,该封赏的人都已经获得了封赏,该背锅的人也应当出来背锅。

关键问题在于,由谁来背锅?谁都不想背锅啊。

以北静郡王水溶为首的四王八公一系认为,目前朝政由忠顺王陈西宁和内阁首辅张楚把持,即便陈西宁地位特殊,可以特殊优待处理,但内阁首辅张楚,却是一定要为正德十二年初春的这次惨败,承担领导责任。

张楚、张诗远父子俩却不肯坐以待毙。他们在朝堂上表示,内阁为九大边镇提供了大量钱粮,已经尽到了内阁应尽的责任。事实上,今年春天的这次惨败,应当归功于前线将领用人不当,让孙绍祖这号人担任城门守将,从而导致沈州失守,为女真诸部抽出一定兵力绕道入关提供了条件,这才是女真诸部兵临北平城下的最初缘由。

如果是在往常,张楚、张诗远父子大权在握,他们如此辩白,倒没有什么大问题。但眼下今非昔比,情况已是大不相同了,朝中已经没有几个人响应张楚、张诗远父子俩的主张了。

一方面,张楚的身子骨快不行了,他行将就木,还能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呆几天?

即便他是帝王之师,但帝王也不可能保他长命百岁。

要是谁在这个时候,站出来替张楚说话,结果张楚却又很快挂了,那不是凭空得罪人,却捞不到任何好处吗?

二来,张楚、张诗远父子俩把这次春季惨败的原因,归罪到边镇将领的头上,但问题是,沈州战败时,左贵就已以身许国,继任者曹兆文又驰援京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左贵、曹兆文这两位总兵官确实有错,但他们人死灯灭,即便是有错,也只能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了。

让左贵、曹兆文二人背锅,根本不具备应有的公信力,也很难让他人信服。

最终,四王八公一系的声音在朝廷上占据了上风,迫于压力之下,内阁首辅张楚被迫上表请辞。

但这还仅仅是第一步。四王八公一系接下来,便开始举报户部郎中张诗远在主持九边彩票发售时,有中饱私囊、黑箱操作等行为。

有人言道,张楚父子俩,动辄把朝廷财务亏空放在嘴边,为此精简机构,裁汰吏员,让许多人失去生计来源,以至于怨声载道。

可张楚父子俩,却穷奢极欲,家中老婆孩子一大堆,银钱从哪里来?

一时间,山雨欲来风满楼,许多人都看出情况不对劲了,内阁首辅张楚怕是真要倒台了。

本来,张楚是文官群体之首,四王八公一系这么做,等于是在文官群体的头上拉屎,应当引起朝中所有文官的同仇敌忾才对。

但因为张楚身体欠佳,有希望入阁主政的户部堂官毕大人、工部堂官徐大人,不愿意看到张楚继续霸占内阁首辅这个位置,对于四王八公一系针对内阁首辅张楚一系的围剿,便采取了隔岸观火的态度。

总之,内阁首辅张楚面对朝野压力,心力交瘁,身心俱疲,最终死在同僚的言语攻击之中,享年六十二岁。

刚开始,今上和忠顺王还执弟子礼,为之辍朝,亲到张楚家中吊唁,谥号“文忠”,将其风光大葬。

但随着张诗远操纵九边彩票一事,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证据,他们兄弟俩对于张楚家人的态度,便开始变得有些冷漠起来。

周进在这个时候才明白,他为何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却一直捞不到一个官职做,升官更是别想,原来是被内阁首辅张楚这厮给挡住了。

据前来报信的牛政说,今上和忠顺王本来有意于让周进担任兵部司官,或者坐上魏西平现在的位子,也就是担任霸州知州,但因为张楚极力阻拦,以至于周进一直处于悬空状态,迄今仍只有一个一品松江伯的虚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他张楚明显就是妒贤嫉能。早在筹办九边彩票一事时,松江伯您作为首倡者,功劳是最大的,可结果却是张诗远拿着三五百两银子,便把您给打发了。提起这件事情,我们这些武勋贵族子弟,没有一个人不替你打抱不平,只是迫于当时张楚一系势大,大伙儿敢怒不敢言罢了。”牛政喋喋不休地说道,意在劝说松江伯周进也给张家人参上一本,算是痛打落水狗了。

“怎么可以这样?就因为我周某人曾经得罪过他们,张首辅就要因私废公,阻挡我的上进之路?这真是有些太过了啊。”

周进嘴巴上虽然也跟着声讨张楚、张诗远父子,大骂他们俩把持朝政,妒贤嫉能,但心里面却只想哭。

“你们张家人这就过分了啊,又一次把我算计在内。你们父子俩当初故意打压我时,是不是就已经想到了会有今天?”周进失声说道,声音打着颤。

他把剩下来的话,憋在了心里面。压制我不让升官,还要让我想办法解救你们张家人,你张楚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啊。

好在牛政这厮不通文墨,也不明白周进和张家人之间的纠葛,即便周进表情似笑非笑,似哭非哭,有一些滑稽,但他也不至于怀疑到周进头上去,实在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张楚对周进这厮的打压太狠了。

但周进心中却很清楚,张楚在对他明目张胆地进行打压时,可能就已经预感到了,他自己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张楚虽然在朝廷中也不是没有铁杆盟友,但前任兵部尚书李春华,已经因为沈州兵败一事引咎辞职,另一位顺天府尹王允,又还没有达到入阁主政的这种段位。

而且王允是张楚亲信,张家人遇难时,王允若是想要搭救张家人,必然会遭到他人的极力阻拦。

惟有像周进这厮,在外人眼里,曾经和张首辅一家人闹出过不大不小的矛盾。现在张首辅一家人有事,周进即便不落井下石,但也应当不会仗义相助,这才是众人心目中的普遍看法。

也恰恰是因为如此,张楚在世时,对周进打压得越狠,越能让周进和张家人保持距离,不至于受到张楚倒台的负面影响,这样才方便周进想办法,对张家人施以援手。

现如今,在今上的授意下,锦衣府已下令将张家人软禁,里面的人不能外出,外面的人不允许进入,除非户部郎中张诗远能如实交代自己的罪行,吐出上百万两银子出来。

张诗远已经三天没吃饭了,他饿得前胸贴后背,全身上下一点力气都没有,也分不清现在是上午还是下午,他已经没有心情关注时辰的变化,只想着还需要多久,自己才会活活地饿死,获得最终意义上的解脱。

说起来,张诗远作为科考状元,智商远超于一般人之上,他在踏入仕途时,也曾想过这想过那,想过自己有可能会被皇上下令杖毙,想过自己有可能会在某一天战死沙场,但他唯独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竟然会被饿死。

“外面有声音?”张诗远似乎听到院外传来了一阵喧哗声,好像是有人在张府大门口声嘶力竭地喊叫。

“是不是自己听错了?眼下张家人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还有谁会在这个时候找上门来?”

正当张诗远以为自己幻听时,一声声凄厉的呼喊声,突然变得清晰起来。

“大哥,我是诗韵啊,你们快开门啊,让我进去看看你们。”张诗韵已经哭得声嘶力竭,三天三夜没有好好休息了,她的一双眼睛都快要哭瞎了。

数日前,张诗韵还是高高在上的内阁首辅张楚的宝贝闺女,有着永宁公主头衔,她想要见谁,便能见到谁。

即便是太上皇、太皇太后、皇上、皇后,只要她递上一封请安折子,便能立即被宫里的小太监引入宫中。

可现在,她虽然仍旧保留永宁公主头衔,但张诗韵想要入宫,却变成了一件千难万难的事情。她递到宫中的所有折子都石沉大海,没有任何音讯。

锦衣府已经将张家围得水泄不通,即便张诗韵有着永宁公主头衔,不会拦着她靠近张家大门,但却是绝不可能放她进入了。

“诗韵,你已经嫁到川宁侯府,不算是张家人了。张家人的事情,也不需要你来管。你现在马上回到公主府,就当一切都没有发生。”张诗远在大门里面低声说道,他的声音非常虚弱,只能让张诗韵听到一个大概。

张诗韵也知道里面的人,一定是饿了。但她靠过来时,手中的食物都已经被锦衣府的人没收,即便是没有没收,就那一只烤鸭,又能管得了几个人的饱暖,又能管几天呢?

“我不走,我不走。”张诗韵跪倒在大门外边,她哭喊道,“我也是张家的一份子,要死一块儿死。”

张诗韵哭诉了好大一会儿,但院子里面却一直没有声音传出来,大概是院子里面的人,再也没有说话的力气了。

“公主,要不我们先回去吧,眼下天寒地冻,您哭坏了也不好啊。”公主伴读薛宝钗在一旁劝说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首辅张楚倒台,张家人被软禁在家,这是近期北平城中的最大热点。尽管有许多人,都攻击张楚、张诗远父子俩刚愎自用,专权揽政,乃十恶不赦之徒。

但薛宝钗看在永宁公主曾积极奔走,在薛蟠罚银赎罪一事上出了力,她便对张诗韵感恩戴德,不会跟着别人落井下石,大骂张楚、张诗远父子俩。

另外一个公主伴读韩雪,却有些心神不宁。张楚倒台后,五城兵马司提督韩老三便有些战战兢兢。

他曾经攀附过内阁首辅张楚,儿子韩奇从东城兵马司副指挥任上转为京营指挥,张楚也在这其中出了力。

现在张楚薨逝,曾经权倾一时的张首辅一系风流云散,张家人更是惨遭软禁,韩雪深怕这件事情会牵连到韩家人头上,以至于这几天来,连睡觉都没有睡好。

张诗韵跪倒在张家门口,绝望地哭了许久,直到天色将晚,才在两位公主伴读的搀扶下,坐上不远处的那辆马车,神情落寞地回了家。

她心里想着,朝廷有意从张家人身上,图谋上百万两银子,但前几日锦衣府抄家时,却只得了十万两白银,外加一些珠宝玉器,说破了天,也才值二三十万两银子罢了。

好在张诗韵当初和川宁侯府世子陈瑞安大婚时,获得了朝廷许多赏赐,仅城外田庄就有好几处,若是把这些财产处理掉,也能获得数十万两银子,但距离一百万两这个定数,仍旧差了不少。

“要不咱们找一品松江伯周进,让他借一些银子给咱们?”薛宝钗建议道。

她和周进已经私定终生,结果却被永宁公主征辟为公主伴读,一门好好的婚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继续前缘。许多次夜半梦醒时分,她都能梦到周进这厮抱住自己的身子,做一些羞于启齿之事,以至于她芳心失守,黑夜中独自一人,怅惘了许久。

她当然希望永宁公主张诗韵,能向周进寻求帮助,因为只有这样,她才能再次见到周进这个意中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