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178章 利益交换

重生于红楼末年 第178章 利益交换

作者:陕甘总督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4-04-24 17:24:50 来源:就是看

傅检正在为自己仅有秀才功名而感到自卑和头痛的时候,顺天府尹王允的宝贝儿子王成学突然来访,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原来,自从王成学乡试落榜之后,王允大人就把王成学关在家中,督促他刻苦攻读,想要逼迫他考取一个功名。

可是,学业这种事情,也需要讲究一个天赋,也不是说,谁只要刻苦读书了,谁就一定能考中。

要知道,有多少人皓首穷经,一辈子都只是一个县学童生,连秀才都考不中呢。

王允大人于公务繁忙之中,也亲眼盯着儿子王成学,做了好几套各地乡试真题。

但王成学所提交的答卷,却是一次比一次还差,气得王允大人恨不得当场给他这个宝贝儿子,来上一记响亮的耳光。

到最后,王允大人终于失去了耐心,意识到他儿子王成学,怕不是参加科举考试的这块料。

迫无无奈之下,他也便只能替儿子另外想一个办法,另寻其他出路了。

好在大周朝有这样一个惯例,对于勋贵大臣子弟多有优待,可以恩荫寄禄,赏赐一个荣誉虚衔。

于是,王允大人便求到了忠顺王陈西宁那里,总算给王成学弄来了一顶尚宝司司丞的官帽子。

尚宝司司丞无固定员额,无实际差事,也不影响当事人做其他营生,和荣府贾琏身上的候补知府职位差不多,甚至还有所不如。

因为贾琏那个候补知府职位,只要运作得当,还真有可能走马上任。而王成学头顶上的这个尚宝司司丞的官衔,纯粹就是一个摆设,图一个场面上好看罢了。

不过虽然如此,有这个官衔,和没有这个官衔,那还是大不一样的。王成学以前可以说是民,但现在却已是官,身份上有所不同了。

因此,王成学一时高兴之下,便想在家中摆一次戏酒,请诸位亲朋好友前去捧场。

另外一方面,王成学也是想向傅检打一个商量,既然他已无意于参加科考,便想在桃李书院这边,也谋一份差事。

傅检顿时心知肚明。

王成学肯定已经给周进这厮说过了,他之所以看得起自己,还特意找上门来商量,无非就是因为他傅检现任桃李书院院长,总不好完全把自己绕过去。

傅检连忙表示无碍,说只要王成学愿意,自己这个桃李书院院长,都可以让给王成学来做。

王成学连忙说不敢,他倒是也想做桃李书院院长,听起来就拉风,但他毕竟是一个后来者。

王成学再不会做人,也不至于一上来就抢了傅检的院长宝座。恰恰相反,他还要因为自己中途插入进来,送给傅检一些好处。

因此,王成学便开诚布公地说道,“职位上的事情,我已和周进大哥、韩奇大哥等人沟通过了。周进大哥等人的意思,是让我先到紫檀堡乡下磨练一番,先担任桃李书院院长助理兼农学堂堂主,把农学堂这一块儿做起来,为解决大周朝的粮食问题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停顿了一下之后,王成学又说道,“我如今既已被朝廷授予官职,原有的国子监生员的身份,可能就要收回去了。对于国子监所多余出来的这个监生名额,竞争者甚众,傅老弟要是有意向的话,我倒是可以不辞辛劳,帮你沟通一下,说上几句好话。”

傅检顿时秒懂。

他连忙从怀里掏出一张五十两银子的银票,塞到王成学手中,小声道,“那就有劳王大哥了。”

王成学哈哈大笑,和聪明人打交道,就是这般心领神会,点到即止,不需要说得那么透彻,也不需要双方猜来猜去,徒然浪费时间和精力。

于是乎,傅检也懒得向周进等人一一求证了,想着王成学也是一个有身份的人,不至于要在这种事情上撒谎。

傅检当即就以桃李书院院长的身份,签署了一份人事任命书,任命王成学为桃李书院院长助理兼农学堂堂主,具体年薪,则需要等下次书院办公会时,再明确下来,傅检自己也不能独断专行。

过了几日,王成学便托人给傅检送来了一份收执,这个收执为棉纸质地,正上方有“正实收”三个大字,并盖有户部度支司和顺天府衙门的官印。

上面记载着顺天府“按照既定捐赠章程,开办振捐相应虚衔”,顺天府籍秀才傅检以赞助关外兵饷为名,以秀才身份捐纳监生,计白银七十二两五钱,以此获得了进入大周朝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的资格,也算是步入了大周朝书海宦途的最低门槛。

傅检暗道,朝中有人就是好办事呀,要不然这个国子监捐纳监生的名额,不一定就能着落在自己头上。

既然此次实缴白银七十二两五钱,那就等于是说,王成学还替自己垫付了二十多两银子。傅检哪怕对于人情世故再不懂,也不可能让王成学吃这种暗亏。

他便趁着王成学办酒请客的机会,给他送了五十两银子的贺礼。

王成学心情很高兴。他刚在紫檀堡乡下万柳园六期,入手了一套二进四合院,手头上正紧张着呢,有了傅检这一大笔贺礼,他便可以多支撑一段时间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两人对于这一次利益交换,都感到非常满意。

酒宴过后,王成学便带着房中侍妾,离开了北平城中,到紫檀堡乡下就职去了。

据说,王成学去农学堂主持工作,也是王允大人给他出的主意,毕竟土豆丰收在即,如果王成学能在农作物种植和食用的推广上,做出贡献,由此进入忠顺王陈西宁和内阁首辅张楚大人的视线,也并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到时候,王成学身上的这个虚衔,便有可能由虚变实,重新谋一个更好的官身,也说不一定。

王成学的动向,让傅检倏然一惊,他觉得自己真是有些太迟钝了。

连王允、王成学父子俩,都看出了今上和忠顺王对于土豆种植和食用一事非常关注,内阁首辅张楚大人和户部尚书毕景曾大人,更是一直全程督管。

据说,户部已经奏请今上,请动了九门提督府派出数百兵丁,日日夜夜守卫在紫檀堡乡下,确保这次土豆收获不掺杂丝毫水分,也不受其他任何因素影响。

只要再次如周进所言,土豆单季亩产在经过大面积种植以后,能仍旧达到一千斤以上,且具有广泛的食用价值,那么接下来,朝廷必然要将土豆推广作为一项善政,或者择一两个州府试点,或者择一两个行省全面铺开。

傅检也曾收到过周进这厮赠送的数十斤土豆,早已被他吃到了肚子里,他心里很清楚,土豆亩产很高,且营养成分全面,营养结构合理,而且抗旱能力较强,确实是一个比较优良的农作物品种了。

周进由此获得成功,可以说是铁板钉钉,再无任何悬念了。

王允、王成学父子俩选择在这个时候中途插一脚,只不过是想要分一杯羹而已。

因为,朝廷在推广土豆的过程中,势必要选拔一些对土豆种植比较熟悉、具有一定经验的人,分赴各个地方公干、监管。

那么,作为桃李书院农学堂堂主,王成学又提前有了尚宝司司丞这个虚衔作为铺垫,接下来,他便有可能安排到各个州府出任府知事、同知知事、通判知事等职,甚至直接担任州判都有可能。

王成学如果干得好,搭乘了土豆种植推广的顺风车,他背后又有一个出任顺天府尹的父亲,运作得当的话,一路升上去,也不是没有可能。

诚然,王成学以监生入仕,做不了太大的官职,但若能混个六品通判,那还是有一定希望的。

想着兄长傅试也是顺天府通判,家中有着数百奴仆,妻妾成群,金银财宝不知凡几,傅检不禁有些心头火热起来。

“干!”傅检大喝一声,给自己鼓气道。

虽然说,桃李书院下设农学堂堂主这个职务,已经被王成学给占据了,但傅检毕竟是桃李书院院长,他也并不是没有敲一个边鼓、蹭一下热度的可能。

目前的形势是,周进对土豆单季亩产千斤很有信心,朝廷也对土豆单季亩产千斤很有信心,不然也不会暗中给周进放水,让他侥幸高中春闱,拿到了同进士出身的功名。

周进虽然还未确定去向,但北平城中早已流言纷纷,说他即将担任京郊县令,他在京郊完成土豆种植推广任务之后,势必有可能进入户部,负责农作物试验和品种开发一事。

周进简在帝心,有功于社稷,可谓吃够了农作物种植推广的红利呀。

但是话说回来,毕竟现在春土豆还没有收获,朝廷也没有对此大张旗鼓的宣传,肯定要等到收获完毕,经过称重、统计,确保万无一失之后,才会昭告天下。

那么在此之前,自己作为桃李书院院长,是不是也可以帮着宣传土豆的高产属性和食用效果,为土豆种植和食用的推广一事,做出一些应有的贡献?

傅检说干就干。他在周进这厮身边呆了这么久,早就知道土豆应当怎么种,也知道土豆可以怎么吃。

现在,他把这些经验,用文字总结出来,在桃李书院诸多学员们中间,先做一些适当的宣传推广工作,也可以制作成文字材料,向广大平民散发,这也等于是向朝廷诸公表明心迹:

土豆重视和食用推广,我傅检也是可以的。

傅检也不相信,他这一个举动会给自己带来麻烦,因为周进早在去年上半年,就动辄提到他的土豆种植试验,还向诸位朋友们,安利了一番土豆的诸多优良特性。

傅检不用把这件事情办得多复杂,他只需要把周进曾经的那些说法,都用文字表达出来即可。

很快,傅检便撸起袖子,在书房之中一连奋斗了数个晚上,连章丽、章卫姐妹俩的投怀送抱,也没有什么心思了,对于绣橘姑娘所抛来的媚眼,更是浑然不觉。

至于贾迎春,因为小产一事,一直郁郁寡欢,神魂不定,傅检只需要稍微哄她几句,也就罢了。

他奋笔疾书,写成《土豆种植与推广》一书,合计一万三千余字。

傅检在这本书的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上了“周进傅检合着”六个大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周进看到这本书后,也是非常振奋。

其实,这本书的写作任务,户部尚书毕景曾大人,早就和他提过了。

但因为周进忙于娶亲,一时间还顾不到这里,毕竟真要等到全面推广,尚需一些时日嘛。

现在傅检动手完成了这本书的初稿,可以说是帮了周进很大一个忙,而且这也说明,傅检对于周进曾经的教诲,也是牢记于心啊。

这样能干的小弟,他周进虽然也要防着,但也不吝于提携他三两回呀。

于是,周进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将这本书仔细阅读了一遍,修改了若干语句,然后又将署名做出了很大的调整。

由“周进傅检合着”,改为:

陈西宁、张楚主编,毕景曾、周进副主编,傅检、王成学参编。

傅检明明是第一作者,经过周进这样一番调整,反而变成了第五作者。

但傅检不仅不生气,反而还深感荣幸,因为这样一来,他也是曾和忠顺王陈西宁和内阁首辅张楚大人,有过共事关系的人了。

以后遇到关键时候,傅检便可以将这本书砸到对方面前,让对方睁大狗眼,好好地看一个清楚,他傅检究竟是抱上了谁的大腿?

这让傅检如何不喜?

周进将这本书送给比景曾大人初审,毕景曾大人又呈送给忠顺王陈西宁审核,最后,由户部出资,复印了一万本,只待这一季春土豆收获之后,便向普通民众广泛宣传。

傅检则给桃李书院下设崇文堂、商学堂、农学堂、风月堂、武备学堂和女子学堂的学员们,发放了《土豆种植与推广》一书的简洁版传单,并组织各位讲师、助讲,向各位学员开展详细宣传。

很快,“土豆是世界上最管饱的食物”“土豆粉条大盘鸡是一道最好吃的美食”等说法,便在整个北平城中不胫而走。

连家中的章卫姑娘,也恃宠而骄,在傅检面前嚷嚷了好几回,说是她也很想吃那道土豆粉条大盘鸡哩。

傅检便知道,他这次对土豆种植和食用的宣传推广,可以说是取得初步成效了。「感谢陆仁贾、996元、文友等书友的打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