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全部 玄幻奇幻 都市白领 武侠仙侠 言情说爱 军事历史 游戏竞技 排行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悠悠小说网 > 游戏竞技 > 重生于红楼末年 > 第122章 云骑都尉(一)

重生于红楼末年 第122章 云骑都尉(一)

作者:陕甘总督 分类:游戏竞技 更新时间:2024-04-24 17:24:50 来源:就是看

侯孝康告黑状这种行径,自然令人心中不齿。

但忠顺王陈西宁也不可能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就对他喊打喊杀,不说四王八公一系反对,太上皇那一关也过不去。

侯孝康毕竟有着爵位在身上,又是一位老人家,陈西宁无非是狠狠地批评了他一顿,连银子都没有罚他,便挥一挥手让他走了。

不过这件事情,也给忠顺王陈西宁提了一个醒。

正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周进这厮屡屡有着奇思妙想,动辄就能赚到数万两甚至数十万、数百万两银子,而且更为令人欣喜的是,他竟然还有着一份拳拳爱国之心。

朝廷用度有所不足,这是众所皆知之事。但朝堂上这些王公大臣,有一个算一个,都像是从没听说过一样。

比如说荣国府,六宫都太监夏守忠亲自去讨银子,却也才从贾琏夫妇那里讨到了二百两银子,简直像是打发叫花子一般,贾氏一族那些混账东西,哪里还有一丁点儿为国尽忠的觉悟?

以至于提起他们贾府,忠顺王陈西宁就气不打一处来。这等昧良心的武勋权贵,就应当褫夺爵位、贬为平民才是。

倒是周进这小子,不乏赚钱的门路和方法,却屡次拿他所赚来的银子,做一些利国利民之事。

周进这种重量级人才,庸者妒之,敌者恨之,若是没有人出面给他背书,继续让他自由发展,怕是有一些明枪暗箭,以周进现有的国子监捐纳监生的身份,没法让他独善其身啊。

“也罢,上次周进筹办九边彩票一事,张首辅说要压一压他,便没有给他请功。这次周进又主持操办南北风月汇演,为撤回关内的伤残士卒募集遣散经费,不仅又一次帮助兵部解决了财源枯竭的大问题,还有利于大周朝的老百姓众志成城,群策群力,尤其是那首《血染风采》的歌曲,极大地鼓舞了前线将士的士气。论功行赏,让他直接做户部主事,负责为朝廷开拓财源,也有着充分的依据。”陈西宁心中计较道。

但这个提议放在朝堂上讨论时,却被诸位王公大臣给否决了。

北静王水溶说,“周进属于乡下土财出身,他有功劳当赏,这一点是没错,但赏给他一些金银财宝也就是了。须知道,他的功劳再大,也大不过从龙之功。若是因为他有些许功劳,便让他做户部主事,让那些跟着周世宗打天下的老臣们,在九泉之下情何以堪?”

水溶的观点,属于典型的血统论,即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朝堂上有了实缺,应当优先考虑那些武勋权贵阶层子弟,周进不过是一个乡下土财,也配?

他的这种观点,自然也得到了四王八公一系的一致拥护,都说周进这人太年轻,又没有功名在身,实在不宜让他骤得高位,去做户部司官,这可是正六品官员啊。

以张楚为首的文官群体,也对忠顺王陈西宁的这个提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们的意见是,周进有功是不假,但朝廷要职,应当授予那些具有功名在身的年轻人,周进才是一个普通秀才,国子监捐纳监生,若是他有心想出仕,可以让他参加吏部铨选,再授予其一个县学教谕或者县衙主簿之类的职务,这样不仅符合大周朝的人事惯例,也能够让周进有机会从基层做起,岂不是两全其美?

“常言道,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让周进从基层做起,必然有利于他的成长,臣附议。”兵部尚书李春华也附和着说道。

德正帝本来想依从文官群体的意见,想着只要他有心栽培,即便周进从县衙主簿做起,不过三五年时间,也能让他独当一面,平步青云。

但他却发现,内阁首辅张楚在暗中摇了摇头,示意他不要在仓促之间,下这个决定。

等到散朝之后,德正帝便将张楚特意留了下来。

“这是什么情况?明明是你们这些文官建议我说,让周进参加吏部铨选,授予他县学教谕或者县衙主簿之类职务。我在心里面都有了一个大致的盘算,打算让他担任大兴县衙主簿,先负责将土豆种植事宜全面推行下去,这也是他的强项。结果你却又在暗中摇头。争论了大半天,提出建议的人是你,否决这个建议的人也是你。联想到市井之中有过谣传,说是周进和张诗远二人,因为九边彩票一事的功劳分配问题,产生过龃龉。现在首辅大人先是不同意授予周进户部司官职务,随后又不同意周进参加吏部铨选,究竟意欲何为?若是不给我一个合理的解释,便有些说不过去了呀。”德正帝似笑非笑地说道。

张楚躬身答道,“大周朝以文治国,若是周进真是治世之能臣,自然也能在科举一事上过关斩将,不至于连举人的功名都捞不到。眼下顺天府乡试在即,不如让他先参加乡试,无论中与不中,到时候讨论他的任职问题也不迟。”

张诗远和周进之间有过密议,以周进对张首辅一系不满作为引子,诱使其他政治势力拉拢周进,从而有助于张楚更好地分辨朝堂上的敌我形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个密议知道的人并不多,仅限于张楚、张诗远父子以及周进等少数几个人知道。

虽然说,目前成效还不多,仅捉住了孙绍祖这一条小鱼,但总算在铁桶一般的四王八公一系中,撬开了一道小口子。

随着周进在大周朝的官场上逐步高升,这个密议所发挥的作用便有可能越来越大。

但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周进能在错综复杂的官场上先站得住脚,有一定的自保能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以周进先有的身份,参加吏部铨选,捞一个县学教谕或者县衙主簿之类的职务,本没有什么难处,难就难在他才身具秀才功名,置身于庞大的文官群体之中,就是一个垫底的存在,要想顺利往上爬,实在是太难了。

到时候周进一着不慎,出了差错,还需要张诗远出面捞人,那他这个暗探的身份岂不是就要立马曝光了?

可若是张诗远不捞人,周进哪怕被忠顺王陈西宁所救,能在官场上安然无恙地活下来,但他必然也会对文官群体怀恨在心,也影响到他和张诗远之间的暗中交易。

张楚绝对不愿意看到他好不容易布下的这颗棋子,就这么轻易被人所发现,相反,张楚还要给周进行一个方便,让他有一个接近武勋权贵阶层的可靠身份,从而帮助张楚打探出更多的绝密消息。

“照我看来,周进确实论功当赏,不如就赏他一个世袭爵位好了。北静王那么喜欢拔擢武勋权贵子弟,认为他们才是大周朝的中坚力量,其他人想要得到一个肥缺,若非经过科考授官,可以说是千难万难。现如今,若周进也能得到一个世袭爵位,便也算是勋贵中的一员了。等到条件允许的时候,皇上若是再授予他户部司官一职,想必北静王就不会再度出言反对了。”张楚建议道。

德正帝一听,也觉得很有道理,便欣然同意了这个提议。

对于帝王之家来说,在文官群体和武勋权贵之间,需要有一种动态的平衡,这才是帝王之道。

张楚话里话外,都在内涵北静王水溶是如何嚣张跋扈,干预朝堂人事动议,德正帝怎么可能听不出来?但他也只能苦笑一声,权当作是没有听见了。

忠顺王陈西宁也赞同赏赐周进一个爵位,以表彰他的忠君爱国之心。

但在赏赐周进一个什么爵位的问题上,德正帝、忠顺王以及内阁首辅张楚等师徒三人之间,又再一次发生了分歧。

德正帝陈安宁和忠顺王陈西宁二人认为,周进多次为朝廷募集经费,高达数百万两银子,不说三等伯以上世袭爵位了,那至少也得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爵位吧?

要知道,几千两银子便能买到一个从四品候补知府的官身,一千多两银子便能买到一个五品龙禁尉的头衔,周进功劳这么大,赏赐他一个正三品的三等轻车都尉头衔,应当不过分吧?

但张楚却也有他自己的考虑。周进这厮是他张首辅一系所要用到的人才,但若是周进首次封爵,就是三等轻车都尉,等到他主持土豆种植推广一事成功,少不得又要加爵,这样下去,怕是很快就能晋升为一品伯爷了,比儿子张诗远的地位还要高,张首辅一系还怎么好操控他,让周进这厮乖乖听话,指使他做事?

“三等轻车都尉这个头衔还是有点太过了。周进确实是一个人才,即便皇上对他青眼相加,意欲大用,那也得把握好节奏,免得他到时候功劳太多,赏无可赏,反而导致他心生娇纵之意,辜负了皇上对他的一片栽培之心。倒不如先压一压,现阶段给他一个正五品云骑都尉的世职也就是了。”张楚建议道。

“正五品云骑都尉也行,有这样一个身份,便省得侯孝康这种人老是看他不顺眼,尽挑他的错处,偏偏我们还拿他侯孝康没有办法。”忠顺王陈西宁也赞同这个看法,顺便在德正帝面前,给侯孝康上了一次眼药水。

陈西宁的这番话,果然勾起了德正帝的满腔怒火。

“这个侯孝康,还真是可恨,要不是周进这厮订婚那么早,我非得把修国公府的嫡小姐侯畅指配给周进为妻,让他亏上一大笔陪嫁不可。”德正帝恨声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